他是殘疾人 也是貧困戶 他在直播間帶貨幫助社區銷售農產品1萬餘...

2020-12-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他是殘疾人,也是貧困戶,他在直播間帶貨幫助社區銷售農產品1萬餘公斤——六旬老漢變「直播達人」

  能張口亮嗓,也會擠眉弄眼,還時不時地利用抖音上帶美女的時空特效背景拍攝音樂短視頻——在自己的抖音號上,汪照利連唱帶演,很放得開。在「山東飄香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抖音直播間,汪照利的「颱風」要收一些,但介紹起家鄉農產品,也是張口即來,不帶怵的。

  62歲的汪照利,是日照高新區河山鎮汪家官莊村村民。他的身上,有好多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標籤」。

  首先,年過六旬的他,是汪家官莊社區小有名氣的「直播達人」。就像在汪家官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他量身打造的「農樂直播間」的牌子所說,「抖音、快手、全民K歌他都用」,甚至比不少年輕人用得還要「溜」。自今年8月8日汪家官莊社區「農樂直播間」打造完成後,社區7個自然村的土特產就都由他通過直播平臺「代言」。

  他是汪家官莊村村民口中的「能人」:是木匠、銀匠,會編葦筐,會電焊,會配鑰匙。與此同時,會拉二胡、京胡,喜歡唱歌,還懂繪畫。家裡鏤刻精緻造型的衣櫃,柜子上栩栩如生的荷花、蝴蝶,用鐵架子、螺絲和廢棄的兒童玩具組合製作成的手機架,以及用木製酒盒子和廢棄的汽車音響做成的收音機,全部出自他之手。

  但同時,他又是一名殘疾人——幼時調皮,5歲時從樹上摔下傷了一條腿,家裡沒錢治,從此拄拐行走;他還是一名貧困戶——幾年前,妻子癌症晚期,他掏空家底也要給妻子治病,花了20多萬元後人沒留住,還拉下一屁股帳。

  有人說他重情重義,也有人覺得農村人花那麼多錢治癌症晚期是「瘋了」,汪照利自己覺得,「人跟了我,我就得對她好,給她花多少錢都是應該的」。但他也一度消沉——以前,憑著一身好手藝,「好腿的三個兩個也掙不過我一個殘疾人」,一家人衣食無憂。如今人過半百,身體大不如前了,還欠下了債務,下半輩子怎麼過?

  扶貧路上不落一人。2014年,汪照利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金4902.9元,居民養老保險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金1670.4元,「莓香河畔」產業項目收益分紅969元,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960元,殘疾人生活補貼1440元,享受患病貧困人口在當地鎮衛生院住院治療全免費「三專一免」健康扶貧政策……很快,各級扶貧政策就如一股股暖流,浸潤了汪照利的心田,讓他重新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這不,因今年年初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沒有殘疾的左腿又長了骨刺,一向喜愛唱歌的汪照利便在手機上玩起了「全民K歌」和「抖音」,很快便在抖音上擁有了167個粉絲,獲得近千個點讚。

  「有才」「挺帶勁」「越玩越上檔次了」,有人誇他;也有人覺得出格,「真能折騰」「老不正經」「這老漢真瘋狂」。好的壞的,汪照利一概不太在意,「不過是沒事自己在家樂和樂和」,而且「四平八穩吸引不了粉絲」。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大火。在汪家官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場熱烈的討論也在進行。「咱社區盛產草莓、蘋果、茶葉和蔬菜,何不也開個直播,幫助村民打開銷路,讓咱的果香、茶香飄得更遠?」汪家官莊社區黨支部書記秦勇,向社區「兩委」成員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來,助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汪家官莊社區整合轄區內各自然村成立的7家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山東飄香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聯社,註冊「農樂」品牌,主要經營本土經濟作物、農家樂。

  「這事不錯,我覺得可以試試。」「一些地方直播帶貨賣得挺好,咱有這資源優勢,可以播播看看。」幾番商議後,社區最終決定成立直播間。但,誰來當主播?

  「讓汪照利來做吧。」汪家官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業春提議,「汪照利頭腦活泛,一直在玩直播,又是本村人,對情況熟,還能幫助他增加點收入。」「我贊成。如果請網紅,一年下來價格不菲,具體銷量還是未知數。」很快,大家就達成了共識。

  「我都一把年紀了,能行?」遲疑之後,汪照利決定試試,「黨和政府給了我那麼多幫助,現在跟我開口了,我怎麼著也得試試,幫社區辦點事。」

  「水好、肥好、土質好,我們社區的蘋果又大又脆又甜……」從產品品種到生長環境,從施用肥料到結果儲存,在「山東飄香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聯社」抖音號的直播間裡,汪照利網絡語言、家鄉土話來回切換,使出渾身解數向粉絲們推介家鄉的各色農產品。自8月份至今,直播間已幫助社區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1萬餘公斤。「還別說,這老漢就是有本事。」原本對「一把年紀開直播」的汪照利有看法的村民,慢慢轉變了態度

  按照帶貨情況,汪照利年底可從中獲得部分提成。如今,每周有那麼兩三天,汪照利都會去「農樂直播間」上個「班」。

  依靠合作聯社,社區還為包括汪照利在內的21戶貧困戶免費贈送了「扶貧股」。「扶貧股是乾股,不需要任何投入,貧困戶只需年底領分紅就行。這樣能防止合作聯社成為『精英社』,確保貧困戶也能享受到合作聯社發展的紅利。」秦勇說。

  各種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年保守收入一萬五,汪照利的精氣神更足了,年輕時愛琢磨事的勁兒也回來了。「腿殘腦不殘,人窮但志不短,既然直播了就好好幹,為老少爺們力所能及辦點事。改天我把打金銀首飾的傢伙什,拿來直播間給網友展示展示,再拉個二胡啥的,先吸吸粉,這樣賣貨能多賣點。」12月1日,在煤炭爐子燒得暖烘烘的家中,汪照利興奮地說著自己的打算,笑得滿臉皺紋開了花。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六旬老漢變「直播達人」
    原標題:六旬老漢變「直播達人」 能張口亮嗓,也會擠眉弄眼,還時不時地利用抖音上帶美女的時空特效背景拍攝音樂短視頻——在自己的抖音號上,汪照利連唱帶演,很放得開。在「山東飄香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抖音直播間,汪照利的「颱風」要收一些,但介紹起家鄉農產品,也是張口即來,不帶怵的。
  • 他的帶貨直播間叫「做個有用的人」
    心懷感恩 直播帶貨重新找到人生價值   那半年的過程是最難熬的,應該說孫亞輝從自己房間裡走到堂屋的那一刻,是他真正在內心站起來的一刻。但之後,人生中的一切都是重新來過的,他該怎麼面對?那個小小的IPAD成了他通向世界的路。躺在床上的時候,孫亞輝看了不少網絡直播,他突然發現,這件事是他不用走出家門,不需要過多的行動能力就能完成的。
  • 18680斤農產品!萬江扶貧「帶貨」慰問社區老人
    11月23日,萬江街道各熱心單位從揭西貧困縣採購的消費扶貧農產品先後運抵莫屋社區、蜆湧社區、谷湧社區、流湧尾社區及新谷湧社區。據悉,該批農產品共18680斤,總價值10萬多元,將作為慰問品派發到各個社區的老人手中,從而帶動揭西縣多個貧困戶就業。
  • 第一書記 | 從世界冠軍到「帶貨書記」,他為貧困戶奔走推銷農產品
    而從去年5月份開始,他又多了一個身份——廣州市委辦公廳對口幫扶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舊寨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舊寨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這位來自東北的80後小夥,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傾注到偏居粵東一隅的小山村,帶領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為助村民增收,郭純宇還當起「快遞員」,將村民種植的蜜柚、靈芝孢子粉等特色農產品賣到廣州等地,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帶貨書記」。
  • 社區直播帶貨賣葡萄 兩個小時賣了300多單
    「歡迎寶寶們進入直播間,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今天直播間裡的商品都是非常優惠的,大家點點關注……」「醉金香、甬優一號、金鈴子,這些都是我們推薦的農產品……」這兩天,寧波北侖小港街道渡頭董社區裡格外熱鬧
  • 安徽界首:貧困戶農產品滯銷 紀檢幹部「硬核」帶貨
    「泉陽鎮的鴿子6隻100元,靳寨鄉的萵苣4個10塊錢,代橋鎮的蘆花雞1隻60元……有需要購買滯銷農產品的,可以到辦公室登記。」近日,安徽省界首市紀委監委微信群裡發出這樣一條倡議。 南瓜、小蔥、鴿子、紅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界首市部分農副產品遇到滯銷難題,為幫助解決問題,界首市紀委監委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匯總幹部職工需求的農產品種類及數量,主動與出現問題的鄉鎮對接,切實解決銷售難、難銷售等問題。 倡議發出後,不一會兒功夫,大家就購買了32隻雞、鵝,44隻鴿子,紅薯200餘斤。
  • 德化:800多隻番鴨滯銷 精準扶貧直播帶貨打開銷路
    6月14日下午,德化縣殘聯聯合團縣委、青商會、憨鼠購、憨鼠愛心小分隊的志願者們在湯頭鄉吉山村賴淑川番鴨養殖場開展「精準扶貧 助殘助農——走進湯頭吉山線上直播售鴨」活動。直播過程中,主播向大家展示了番鴨的養殖環境、介紹了困難殘疾人戶賴淑川的家庭情況、講述了番鴨的養殖過程及其優勢。隨後,各單位的志願者們各顯所能,紛紛為番鴨「直播代言」,精彩的推介、優質的產品和實惠的價格,引得直播間網友下單不斷,短短開播20分鐘就下單100多隻。
  • 康定舍聯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成「網紅」:想把農產品賣到全國
    原來,村民一直是沿用傳統模式進行銷售:等經銷商上門收購,價格被一壓再壓。給當地農產品尋找更好的銷路成為康鑫在一直思考的問題。此前,受非洲豬瘟的影響,肉類價格有所提升。然而,康鑫在與貧困戶李建明聊天問到他家土雞銷往哪裡時,得到的卻是「不好賣」的答案。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直播帶貨正在我市的各個行業和領域蓬勃興起,成為眼下最火的消費熱詞。 一支話筒、一個直播架、一臺手機,打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直播帶貨。
  • 農產品網絡直播實操手冊 帶貨方法都在這了
    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淘寶愛心助農項目成功銷售了10萬噸滯銷農產品。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等平臺也都有助農銷售項目。與此同時,網絡直播賣貨,成為了疫情期間銷售產品,尤其是農產品的絕好辦法。開個直播間,就能直接走到消費者面前。
  • 赤城縣消費扶貧路徑探析:副縣長帶貨打通有機農產品銷售瓶頸
    直播帶貨的種子已經漸漸在赤城發芽。赤城本地企業御久糧,在嘗到縣長直播帶貨的甜頭後,正著力打造自己的直播隊伍,在工廠打造專門的直播區,招募農民親自上陣賣自家產品。紅穀米遇到的問題是赤城縣特色農業產業面臨的普遍問題,而除此以外,產業化較低、粗放式管理、深加工不足等也制約了赤城特色農業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和農民的進一步增收致富。
  • 中通董事長快遞倉內直播首秀:快遞業首位老闆帶貨,商品秒光
    當日晚間,除賴梅松外,中通其他的直播間還同時直播帶貨了多個產品,澎湃新聞記者從中通方面了解到當晚其首次「倉播」戰績:場觀810萬(淘寶直播間739萬,抖音等其他直播間76萬),淘寶直播間5秒鐘場觀破60萬,整場活動銷售總額(GMV)超1500萬元,其中平泉香菇售出5萬多單。整場直播共產生110 多萬單包裹,倉內貨品當晚已陸續打單出庫配送。
  • 珠海澳門新媒體聯合行動,直播帶貨賣怒江農產品
    南都訊 今年以來,公眾消費需求更多從線下轉到線上平臺,各地領導幹部紛紛化身「帶貨主播」,通過電商、媒體、短視頻等平臺為農產品代言。6月27日晚8時,珠海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市工商聯結合珠海各大新媒體平臺,開展新媒體助力怒江帶貨直播,呈現珠海扶貧助農新品牌。同時在奧園廣場、來魅力酒店等多個戶外LED屏,以及公交巴士宣傳本次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積極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濟困活動,推動「以購代捐」,助推消費扶貧深入開展。
  • 官員直播帶貨熱
    上半年參與帶貨的195個縣中,超8成是貧困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區域 曬曬成績單 今年一季度,全國百餘市長、縣長直播,間接帶動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31%,達936.8億元 陝西很給力 陝西5地市超20個縣的縣長走進直播間,帶貨市長人數位列全國前五 陝西火了啥?
  • 中石油「十三五」扶貧資金超18億元:直播帶貨、加油站銷售
    中國石油正依託遍布全國的加油站便利網絡助力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9月15日,中國石油在「百城萬站·扶貧助農」百日攻堅活動啟動儀式上宣布,將在全國有代表性、有銷售優勢的百座城市中選取萬座中國石油加油站,設立扶貧產品專區專櫃,結合「直播帶貨」等線上銷售渠道拉動助農產品銷售。
  • 直播帶貨走進貧困村莊 助力增收助脫貧
    王俊(中)參加「勞模帶貨,我來下單」公益直播7月31日,現年42歲的應城市新聯會員、孝感「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團山油茶科技公司總經理、應城市榮光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俊,代表應城赴孝感參加「勞模帶貨
  • 為家鄉直播帶貨 網絡大V各顯神通助扶貧
    目前,農產品滯銷成為農戶的切膚之痛,為了幫助農戶走出困境,近日,甘肅省文旅廳聯合蘭州宣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組織10名網絡大V在幫扶點——臨夏州永靖縣關山鄉開展網絡直播帶貨活動,幫助當地農戶銷售食用百合。在1個多小時的直播中,就吸引了557萬人在線觀看,售出百合240箱1200斤,銷售額近3萬元。
  • 【秋糧購銷系列訪談之一】秦同軍:直播帶貨帶火秋糧銷售
    【視頻】秦同軍:直播帶貨帶火秋糧銷售 新華網飛手 史峻誠 攝製   新華網哈爾濱12月23日電(顏秉光)最近一段時間,秋糧收購在黑龍江各地火熱進行中,新華網一行深入佳木斯富錦、建三江等糧食主產區,對話富錦市同軍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秦同軍,他為網友講述了自己直播帶貨帶火秋糧銷售的故事。  今年糧食收成怎麼樣?三場颱風對作物生長有影響嗎?
  • 副州長率「助農天團」走進直播間,60萬拼多多網友熱捧臨夏扶貧尖貨
    8月14日,臨夏州副州長李明海就通過短視頻向網友們做了預告,因此8月16日晚當李明海現身直播間時,直播間等候的網友按捺不住激動,紛紛參與互動,直播間屏幕上不停彈出「李州長要幫我們臨夏帶什麼貨」「聽說州長會給直播間網友發福利」「已經下單,坐等抽獎」等評論。
  • 農產品插上「e翅膀」 田野飛出新希望
    潛山市中和村村民許結華家的瓜蔞田裡,主播們正在直播帶貨。 通訊員 曹冬藝 攝  搶抓機遇 農產品插上「e翅膀」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傳統的產品銷售模式受到巨大衝擊,電商直播成為營銷轉型的新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