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人以食為天,最著名的就是八大菜系,而且一直講究做菜的色香味俱全,所以,中國人民的廚房調味品也是多種多樣,甚至讓人有眼花繚亂的感覺。
說到廚房調味料,當然離不開雞精和味精了,因為這兩種調味料都有提鮮的作用。而有的人說,雞精和味精在高溫下會導致致癌的可能,這種說法讓很多人非常疑惑,雞精和味精哪種危害大一些?但其實,其中有一種是天然食品,不要搞錯了。
一、雞精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做菜的時候,都離不開雞精和味精。首先說說雞精,我們知道,雞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相比味精,雞精是在食用鹽和味精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可以令食物提鮮的成分物質。所以在提鮮的功能上來講,雞精是比味精更能夠大大地發揮提鮮的作用的。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更喜歡雞精的原因。
二、味精
有些人認為,因為味精主要成分中的穀氨酸鈉是通過大米和玉米等糧食作物提取而成,所以是化工製品,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雖然味精的主要原來是糧食,通過微生物發酵提取而成,但是味精並不是化工製品,其實適量地吃,是不會給身體造成傷害的。如果說雞精是人工合成的調味品,提鮮功能性更強大,那麼味精就是純天然的食材,我們可以更加放心安全地使用。
雞精和味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嗎
有的人認為,攝入一定量的雞精和味精之後,會讓人體得癌症,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麼這些人會說雞精和味精會致癌?因為當雞精和味精在超過120度的高溫下會轉化成焦穀氨酸鈉,而恰恰就是這些人認為焦穀氨酸鈉是一種致癌物質。
但是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其實焦穀氨酸鈉並不屬於致癌物質,甚至通過大量的試驗結果也表明了,味精其實屬於安全食品。
當然啦,如果人們還是不放心,害怕平時做飯的時候攝入過多的雞精和味精。建議人們在做菜的時候,等菜品接近出鍋的時候放雞精和味精,那麼就不會超過120度的高溫了。其實,當我們正確使用雞精和味精,注意分量,在平時是不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任何傷害的。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比如:高血壓病患者和痛風病患者,就不太適合攝入過多的雞精和味精,儘量別吃,吃太多很有可能會加重他們的病情。所以雞精和味精,也是有不適用的情況的,不能一概而論,全部否認或全部肯定都是不對的。
即使作為一個健康的普通人,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心地再做菜的時候適當地放入一些雞精或者味精作為調味使用。但是,不建議過度依賴使用,畢竟調味料始終是調味料,不能蓋過主食的功能,可以不放的時候也可以完全不放的。所以雞精和味精,哪一個更好?我們可以根據做菜的需要而定,相比雞精,味精是更接近純天然的,但雞精的體現能力更強。不管是雞精還是味精,我們都要適當適量使用,這樣才能吃得更健康,更美味,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