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女為悅己者容。女人嘛!愛美是天性,古代女子尚且為了形象對鏡梳妝,用各種護膚品保養自己,現代社會條件更好了,科技又發達,變美的途徑就更多了。比如,染個頭髮也能讓整個人的氣質發生變化。不過,要是染完發後卻得了「染髮性皮炎」的話,那可能心情就不會那麼美麗嘍!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就發生這麼個案例,西鄉塘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市民李女士投訴,稱染髮後皮膚出現紅腫、紅疹、發癢等過敏症狀,到醫院診療後仍未痊癒,向商家提出賠償卻遭到拒絕……
圖為染髮後李女士頭部出現紅斑腫塊
圖為染髮後李女士手部出現過敏症狀
到底是「神馬」情況呢?讓我們來看看李女士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的內容吧!
李女士稱,9月30日,她到南寧市人民西路某美髮店染髮。染髮前,美髮師告訴她,無需做皮膚過敏測試,不會出現過敏情況。染髮過程中,她感覺到頭皮熱辣,詢問美髮師時,得到「這是正常反應」的答覆。次日,她感覺頭皮紅腫發癢的情況愈加嚴重,且眼睛也出現浮腫,頭皮和頸部兩側均能摸到腫塊。於是,她聯繫美髮店工作人員,對方則讓她自行到藥店買藥治療。
10月2日,李女士前往美髮店進行交涉,美髮師為她做了一次頭皮理療,但理療後,她頭皮紅腫發癢的現象仍未改善,甚至面部也出現了浮腫症狀。
10月5號,痛癢難忍的李女士前往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就診,被初步診斷為「染髮性皮炎」。當天,李女士要求美髮店支付診療費用時,對方卻稱因沒有工作人員隨同,不認可診斷結果,僅退給李女士染髮費用160元。
在李女士要求下,10月6日,美髮店負責人陪同李女士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接觸性皮炎並感染」,美髮店負責人支付了當天醫療費後就「不管不問」,也沒有對其進行補償。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出具的《疾病診斷證明書》
感覺自身合法權益受損的李女士將美髮店投訴到市場監管部門,西鄉塘區市場監管局隨即安排屬地管理的華強市場監管所展開調查。
10月13日,華強市場監管所在調查情況後,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現場調解。調解中,李女士稱,此事給她的身體造成傷害,前後花費了近2000元治療費用,而且還耽誤了工作,要求美髮店賠償其治療費、誤工費等共計5617.71元,並承擔其後續治療費用。
美髮店負責人則表示,李女士提出的條件苛刻,美髮店已退還染髮費用,也結清了醫療費用,而且醫生也說是因個人體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是常見問題,更沒有證據證明李女士後期治療與美髮店有關,拒絕對其進行賠償。雙方爭執不下,第一次調解未能成功。
圖為西鄉塘區市場監管局華強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組織投訴雙方現場調解
10月14日,認為李女士要求不合理的美髮店老闆向西鄉塘區市場監管局遞交了一份《拒絕調解書》,明確表示拒絕調解。
圖為美髮店遞交的《拒絕調解書》
11月2日,李女士又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檢查,醫生開具了一份「染髮性皮炎」的疾病證明書。
圖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具的《疾病證明書》
本著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11月9日,華強市場監管所再次組織當事雙方調解,但因當事雙方分歧較大,最終調解依然失敗。根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該所決定終止調解,同時建議李女士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圖為西鄉塘區市場監管局華強市場監管所下發的《投訴終止調解決定書》
據悉,李女士已考慮向法院起訴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美髮店負責人也表示願意配合李女士走法律程序。
看來,愛美也是有風險的啊!那廣大消費者要注意哪些內容呢?西鄉塘區市場監管局對此給出了提醒:消費者在接受美容、美發、美體、保健等服務前,應詳細了解有關注意事項,儘量測試一下身體能否適宜,再決定是否接受服務,避免出現不良後果。同時,還要保留好消費憑證以及受到傷害的證據,以便維權。
孔國俊 全華敏
原標題:《染髮得皮炎 索賠卻遭拒》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