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感謝支持
近日氣溫降得厲害,南方的冬日又溼又冷,南方的冷風更是不解風情,出門360度立體式造型,將人們的雙腳鎖在屋子裡,百無聊奈,烤火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普通大眾最主流的消遣方式。
要說這冬天最深得我心的還是烤火,要不然,資深宅女的宿舍真的寒磣到沒有一絲絲熱度。王之道詩有雲「燒火驅寒去,銜杯待暖回,家書萬金值,懷抱一時開」。開了電火爐子,再開一盞檯燈,泡一壺熱茶,一書一人一壺飲,才不至於在漫長的冬夜裡嗟嘆「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天冷了就烤火,記得以前農村老家那棟土磚房裡,就有一個燒柴的土爐。土爐由幾塊土磚壘起來,一米見方,火爐上方懸掛著一套用竹筒製成的燒水工具,寧鄉土話叫做「梭筒鉤」。將頂端吊在房梁上,中間用竹筒製成,可以隨意伸縮,下端連著一個鐵鉤,吊一個燒水的鐵壺,就著柴火燒水。要是急用,便把「梭筒鉤」往下放,在爐子裡猛填幾把火,將火燒得更旺些,一支煙的功夫水開了,可泡茶可洗漱,方便得很。無需熱水的時候,升起來,任由柴火的菸灰飛到竹筒上,一年又一年,落滿歲月的痕跡,守護著火爐邊的鄉鄰密語。
「兒奴歡喜羅酒漿,夜深笑語火爐傍」,三五上十人圍擠在一個火爐旁,談天侃地。父輩們總喜歡逗小孩,稚童將在學堂裡學到的兒歌唱給大人們聽,賺得滿堂喝彩,便可以樂上半天,要是運氣好,還能得到些「打賞」,那就更加歡喜雀躍了。
烤火是熱鬧非凡的,冬日烤火最大的收益者還是小孩。烤紅薯剝開皮就著烤得焦黃黃的紅薯肉大口饞食,大人們不忘寓教於樂「人要虛心,火要空心」,簡單的獲得都能填滿幸福和歡樂。
烤火也可以看成是一次信息的集聚,王家孩子出息了,省城工作,老李家年後蓋新房,劉家媳婦跟老伴又鬧彆扭呢,天南地北聊開來,聊著漫漫寒冬夜。爐裡的火交纏著,搖曳著,一會兒竄上去,一會又跳出幾點火星,製造些措手不及,讓添柴的連忙喊幾句「大吉大利」.
時代變化,美麗鄉村的建設已經讓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土爐已經很少見,也剝奪了些圍爐夜話的情趣。冬日烤火的主題一直在上演,借馮唐的一句話,結束這一篇隨筆,也用它自勉:心裡一撮小火,身體離地半尺,不做螻蟻,不做神,做一個溫暖的人。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