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友情,很多是高攀;眼下的愛情,太多是遷就。
隨著年歲增大,友情的門檻越來越高愛情的床腳越來越低
文攝:羅西
一位網友說,中午吃飯的時候,對面小姐姐一邊背英文單詞一邊喝湯。
就問她,「你是要考研嗎」,她說是。
兩人聊了會天才知道,她畢業工作五年,辭了職在備考。
網友心想,真是有追求的小姐姐,吃完飯要鼓起勇氣加她微信互相鼓勵。
但她吃完要走的時候,網友看到她的碗裡面還有很多肉和胡蘿蔔。
那個是免費的湯,自助,你能吃多少就勺多少……
就因為這個小細節,這位網友臨時放棄了主動開口加她微信的想法。
毫不猶豫。
網友感慨:「沒想到,20 歲以後朋友的準入門檻已經上升了好幾個臺階。」
網際網路時代,太容易就「認識」到人。
所以,朋友反而變成是人生的奢侈品,當然會特別挑剔。
年輕的時候,因為感情,我走近了很多人;
不再年輕的現在,因為「三觀」我遠離了很多人。
不算什麼悲歡離合,只是鬥轉星移。
我們都是時間的人。
特別是到了一定歲數,比如四十,你就很難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立場。
社交群裡有一些人思想頑愚不化,本想拉黑,眼不見為淨;
一朋友說,先不清理,留著也許會慢慢潛移默化改變他們三觀,治病救人……
結果,我一路觀察下來,很難,骨架定型了,除非火化他。
真正的友情是有門檻的,如果隨便一個有點交集或有點好感的人都可以稱為朋友,那這樣的友誼有點廉價。
有人說,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很多人的善意往往就是這樣被「熟人」掏空的。
熟人與朋友還隔著三條街,或許那三條街就是三觀。
確實,一個人最該具備的,不是八面玲瓏的自來熟的技巧,而是選擇性社交的能力,給自己的「喜歡」一個門檻,這門檻上寫著:欣賞與輝映。
一位大叔對另外一位175CM的大叔說:
「你沒瘦到70公斤,就不要來見我,我的朋友必須有型。」
好像是玩笑,卻也暗含某種朋友的要求、關心與期待。
朋友是要給自己加分的,如果不是,不要也罷。
「三五知己,談笑風生」,多美。
愛情呢?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人對愛情的要求開始降格。
水漲船高,是可以理解,比如過去要求男人「高富帥」,到了一定年齡,自己的姿色也在走下坡路,所以去掉「帥」,也是務實的。
這不算降格。
真正的降格是對愛情的期望降低了。
甚至開始追求愛情之外的性,愛情的床腳卻越來越低,這就褻瀆了愛情。
更多人是隨著年齡增大,不再去談心動的愛情、喜歡的愛情;而是把那些實在的條件、硬體有條不紊地擺在檯面上,合適就是硬道理。
當下的友情,很多是高攀;眼下的愛情,太多是遷就。
我有個偏見,隨著年歲增大,友情的門檻越來越高,愛情的床腳卻越來越低。
「有點自卑自尊心又極強」的女生小恬,已經35歲了,她喜歡上一個「條件很好」的男人:姐姐的同學、公務員,「又高又帥」。
於是兩人先從朋友做起。
最初那男生常約她去散步或者參加他朋友的聚會,每星期都有一兩次。
但是,沒有提到過「愛」。
小恬通過她姐告訴他了,自己喜歡他。
而男生的回應是,做朋友更長久。
「應該說,他對我有好感。」小恬分析說。
所以,她不甘心,問我,要不要自己進一步主動?
我覺得她已經「點」到了,不必再畫蛇添足。
還有一個細節,讓小恬一直不能釋懷:
有次,她和他逛街買東西,他居然可以當著小恬的面和別人討價還價,「這個,我受不了,一般男人都不會在愛的女孩子面前這樣的。說明他不是很在乎我?」
不過,小恬還是想主動去靠近他,進一步去「靠近」他。
小恬很焦急:年齡不小了,不能太追求完美。她堅信,女追男隔層紙。
後來,他們是結婚了,但很快小恬就後悔了。
未婚是一個大問題,結婚了,變成一大堆問題。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60分的愛情」,要不得。
愛情要麼滿分,要麼不及格。
很多人覺得及格的愛情也馬馬虎虎過得去。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滿分,而沒有勉強的及格。
要麼很愛,要麼不愛。
「我們住在二月十三,兩個人止步於喜歡。」
讓愛情回到「喜歡」的閣樓,而不是降到「條件」的臺面。
「答應你,只為吻你才低頭。」
羅西簡介:
專欄作家,《創業天下》《福建青年》雜誌主編。
在《新民晚報》等全國50多家報刊寫過專欄。
個人專著有《性感是另一種高貴》《你生命中的貴人往往是異性》等30多部。
微信、QQ:928588220
公眾號1「羅西有意思」:
luoxiyouyisi
公眾號2「羅西美攝美句」:
Luoximeishemeiju
公眾號3「AAA111語文老師」
AAA111yuwenlaoshi
(若喜歡此文,歡迎點擊下面紅色框,即可打賞,哪怕1元也是100分的支持。萬分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