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脂膨化大豆粉工藝流程:大豆→清理→磁選→破碎→去皮→粉碎→調質→膨化→冷卻→粉碎→過篩→裝包。
選無「黴、菌」大豆。大豆經收穫、晾曬、運輸和儲藏等過程後,一般含有泥土、沙粒、石子、金屬、莖葉、皮殼、秸稈、蒿草、麻繩、病蟲顆粒、不實粒和混入其他油料的種籽。在原料接收工段,選用清理設備清除這些雜質,避免進入後續流程中造成設備運行故障,從而給生產帶來隱患。
採用雙對輥破碎機將大豆破成4~6瓣,破碎後的豆瓣經過吸皮器可除去適量的豆皮,提高成品的蛋白質含量。
豆瓣進入粉碎機(物料粉碎篩片規格φ2.0、φ2.5、φ3.0mm或一邊φ2.0mm、另一邊φ2.5mm)。由於大豆含油量高,全脂大豆粉過篩孔比較困難,要在粉碎系統中加裝吸風系統。除塵器濾袋材質選用拒水防油滌綸針刺氈,可有效減少濾袋粘料的現象。
粉碎後的豆粒經過除鐵裝置除鐵。
破拱暫存倉的倉體為圓桶形,倉底裝有攪拌器,倉體有一定的倉容,起到暫存料的作用。攪拌器的旋轉方向有正反之分,破拱暫存倉中攪拌器的旋轉方向和餵料器的出料方向一致,保證物料連續穩定餵入膨化機,穩定膨化機的壓力,保證大豆粉品質均一;避免因斷料可能造成的堵機,另外可避免油脂含量較高、粒度小、流動性不好的豆粒在倉中結拱。
選用雙層調質器,通過溼熱對大豆粉進行調質,這裡的大豆調質器和大豆壓榨廠調質塔結構不同。多採取雙層調質器,優點在於:① 採用雙層調質器,空間體積增加,延長有效調質時間;② 蒸汽通過蒸汽噴嘴以霧狀穿透整個料層,利用蒸汽熱能與物料間的能量交換;③ 在上層調質器的進料口設有料封絞龍,保證進料的連續性,同時杜絕了蒸汽從進料口溢出進入餵料器、破拱暫存倉,引起結拱。物料在調質器滯留時間一般在120s,出料溫度104℃左右。
選用PHDS260大豆專用膨化機,主軸轉速450r/min,螺杆直徑260mm,雙層單軸調質器功率15、15kW或三層單軸調質器功率15、5.5、15kW、主電機200/250kW,變頻餵料器功率1.5kW,擠壓機內部溫度140~160℃,其特點:① 增加長徑比,延長了豆粒在膨化腔內的滯留時間,提升了熱能和機械能的利用率;② 優化螺杆配置,提高了機械能的輸入量,同時避免了物料「反噴」現象的發生;③ 通過前面調質,提高了膨化機的負載,提升了處理量;④ 有效避免維生素、胺基酸的損失;⑤ 配2個蒸汽噴頭、3個熱水噴管,按需要供汽或熱水,在開機時引流,在正常運行後停止送熱水或蒸汽;⑥ 主軸是六邊形,榨螺的內徑也是六邊形,加工精度要求高。
選用翻板冷卻器,在頂部進料先經旋轉閥,隔斷翻板冷卻器的氣流返回到膨化機,內部配旋轉布料器,轉速可調,翻板頻率與進料量匹配,根據風機的風壓,控制料位在420~580mm,進料溫度在102~110℃,控制出料溫度比室溫高8℃。逆流乾燥器的下料鬥要求存料高度在300~500mm,起料封作用。
將冷卻後結團膨化料粉碎。選用雙對齒輥破碎機,通過調整齒輥之間的間距,破碎後物料過20目篩。現在飼料廠對粉碎度要求細小顆粒狀,不成粉,各生產企業自己調整拉絲數目和絲槽的角度。
選用雙鬥稱,編織袋包裝,每袋50、60kg。進料、夾袋、縫包輸送設備都是自動化,採取PLC控制,一個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