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社保卡,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10月底,我國社保卡的持卡人數高達13.29億人,覆蓋率超過90%。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真正做到了人手一張。
有人說,社保卡是除了看病,基本沒什麼用途。其實,並非如此。社會保障卡的用途十分廣泛,激活和不激活的區別也很大。
我國社保卡前後經歷過多次迭代升級,功能逐步完善。最新一次更換是2011年9月份,通過內置金融晶片,實現了銀行卡獨有的金融功能,意義重大。
目前,個人社保卡主要分為個人醫保卡帳戶和金融帳戶。前者是不需要激活、後者需要激活。
沒激活的社保卡,只有個人醫保卡帳戶可以使用。
日常生活中,這個帳戶是最常用的,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存放職工醫保返還。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按時、足額代繳社保,或者靈活就業人員按8%比例繳納醫保,個人醫保卡帳戶每月會自動存入一筆錢,返還比例在2%以上。而且,年齡越大、醫保返還金額越多。一般情況下,帳戶餘額只能用於買藥、看病。當然,有些地區略有不同。比如,北京等地區允許提現、南京等地區允許購買商業保險。
二是,醫療保險結算。參保人員不論到藥店買藥、還是到醫院看病,社保卡都可以幫助參保人員快速實現醫保結算。比如,你住院醫療費20000元,按70%比例報銷,出院時實際需要支付6000元就可以了。通常,費用首先從個人帳戶餘額扣除,不足部分再由個人繳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地區的醫保卡只能在參保地使用。不過,未來隨著國家逐步推進異地結算,醫保卡的使用範圍會越來越大。
激活之後的社保卡,多了一個金融帳戶。
這個帳戶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一般情況下,需要社保卡持有人親自到合作銀行激活,激活之後,個人社保卡可以當作銀行儲蓄卡使用,實現現金存取、電子轉帳等金融功能。
另外,參保人員申報的養老金、失業金、生育津貼等也在發放到這個帳戶裡面。
除此之外,有些地區的社保卡還可以刷地鐵、公交、購物等,但需要提前向帳戶存入現金。
綜上所述,
社會保障卡用處很多,但是,沒激活的話,只能個人醫保帳戶可以使用、激活之後多了一個金融帳戶可以使用,效果更好。總的來看,社保卡越來越受我國國民的歡迎和支持。
拾壹,大型國企人資工作經驗,歡迎關注、交流、評論,每天分享職場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