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不斷能夠聽到從進口的南美白蝦、凍雞翅、豬肉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消息,但由於發現及時,這些冷凍食物基本上還沒有流入市場就已經被及時銷毀了。但很多人還是比較擔心,由於並非所有進口的食物都能得到檢查,會不會出現漏網之魚,從而給大家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呢?果然,令人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就在12月10號到11號,鄭州市在對從厄瓜多進口的南美白蝦進行檢查時,在外包裝上檢測出了病毒陽性。調查後發現,總共有47箱涉疫白蝦進入了鄭州市場,其中有3家餐飲店購入了這批南美白蝦。
此消息一出來,引發了大家的激烈討論,有人慶幸還好最近沒去上述三家餐館吃白蝦,有人指責在國外疫情嚴重時進口冷凍海鮮的行為並不理智,更有人表示自己再也不吃進口海鮮了。總之,該消息讓人們對進口冷凍食物的恐慌又增添了幾分。
最近很多小規模疫情都跟進口的冷凍食物有關,不少人最疑惑的問題恐怕就是:為何國外疫情如此嚴重,還非要進口他們的產品呢?其實主要跟這幾個方面有關。
首先,咱們國家一直是一個進口大國,如果一下子停掉進口,那麼將波及到不少企業和員工。另外,還是需求量比較大導致的,咱們人口眾多,單靠國內的海鮮、豬肉等產品,無法完全滿足消費需求,因此需要進口的食品來平衡。總的來說就是,完全停掉這些產品的進口也不太現實,但為了儘量保證安全,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檢測了,讓有問題的產品無法流向市場,保障大家的健康不受到威脅。
儘管該消息引起了不少民眾的恐慌,但相關部門對164名密切接觸者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檢測後並沒有發現陽性,同時這些人也正在進行隔離,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消息。目前相關部門呼籲從11月底到出事前去過上述三家餐館吃過飯的民眾及時進行核酸檢測,如果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也要儘快前往發熱門診進行檢查。
從最近不斷出現的問題可以看出,國外疫情依然很嚴峻,而咱們國內也依然面臨著境外輸入的困擾,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病毒更容易生存,在新冠疫苗出現之前,大家出門在外還是需要做好基本的防護工作,勤洗手、戴口罩等行為堅決不能丟,最大程度地保護自身的安全。
另外很多人比較關心,現在進口的食物還能安心吃嗎,其實對此問題不用太擔心,做好基本的防範即可。比如要購買能夠看到產地、日期、檢疫合格證明的產品,在選購時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將生食和熟食分開加工存放,另外食物一定要充分煮熟之後再食用,如果吃完這些食材之後出現了發燒、腹痛、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去進行檢查等等。
總而言之,面對新冠疫情,大家不要放鬆警惕之心,但也不用過於慌張,年初那麼艱難都過來了,現在已經有了充分的應對經驗,只要認真對待,疫情其實並不是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