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是近些年來興起的一種漿果類的小雜果,具有營養價值豐富,既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漿、果酒,而且桑葉可以用來養蠶、養家禽家畜,加工桑葉茶等多種功效。因其用途廣泛,對氣候的適應性又非常強,所以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同時呢,果桑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生長的速度又非常快,且樹幹不是很高,所以在一些風沙比較大的地方用來防風護沙。
小農莊園子裡開始泛紅的桑果
果桑還有兩個特點就是果實的成熟期較早、採果期較長,在我們黃淮地區的成熟時間在5月15~6月10號之間,這個時候大部分的水果還不該上市,正好搶佔市場,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這些特點也非常適合做自採園。
在小農莊的園子裡,也種了幾畝最適合鮮食的大十無籽果桑,這種果桑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品種。
雖然果桑是一種適應性廣,耐貧瘠不怎麼需要管理的樹種,但裡面還是有一些知識點的,比如施肥澆水、剪枝護理,蟲害防治等問題,特別是澆水的問題,如果方法不對的話,果實的口感會變差,嚴重影響銷售的價格,給咱果桑種植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果桑的管理問題。
小農莊園子裡座果率極高的大十無籽桑果
一、果桑對土壤的種植要求和品種選擇
果桑對土壤的要求是非常寬鬆的,無論是沙質土壤,還是粘性土壤,都適宜果桑的生長。在品種的選擇方面,根據培植桑園的用途不同,所選擇的品種也不盡相同,如建園的主要目的是鮮食採摘的話,最理想的品種就是大十無籽,如果是加工果漿果酒的話,選擇紅果1號、紅果2號比較適宜。
二、果桑園如何管理呢?
果桑園的管理技術主要包括,果桑園的建園的栽種方法、建園密度、施肥管理、病害的防治等幾個方面。
栽種的方法。每相隔約1.8~2米遠的距離起一條寬深約為60*50公分的溝,溝中每畝置入6000斤左右的農家肥,置入的方法是將熟化的農家肥均勻的撒入溝中,然後將挖起的表層土回填到溝中與糞肥拌勻,防止引起燒根現象的發生,最後再將剩餘的土全部填入溝中。這樣桑樹的種植苗床也就弄好啦。
如何確定建園密度呢?由於果桑的果實個頭小,果實的密度大,採摘的勞動強度大,所以一般情況下,果樹都採取年年清樹頭的人為控制高度的辦法,這樣也就是形成了果桑園的高密度的特點。通常桑園採取的行距範圍在1.8~2米之間,株距範圍在1~1.3米之間,按時這樣的建園密度,將桑園植入苗床,澆透水。對了桑苗的栽種時間從秋天落葉後,一直到春天的發芽前都是可以的。
果桑園定植圖
施肥。除了在栽種時施足底肥外,每年還要追3次肥,第一次在開花結果期,因為桑樹的開花結果與一般的水果不太一樣,桑樹是抽葉時,就會在葉芽間長出帶有毛毛的果子,這種毛毛就是桑果的花,在這個時間段(清明前後),看樹勢確定施一次複合肥,每畝15公斤左右,如果樹勢較旺的話這次肥是可以不施的。為了增加桑果的甜度,多施高鉀肥。第二次施肥選擇在夏伐後,即果桑完成結果後,開始夏伐,夏伐後每畝施複合肥25公斤左右,以促進樹芽與樹梢的生長。第三次施肥選擇在秋冬季節,主要施入農家有機肥,每畝1000公斤左右。
澆水。主要是看桑園的溼度情況,果桑對土壤的溼度的最低限是50%,最高限是75%左右,超過了75%就形成了澇災,低於50%就形成了旱災,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土壤溼度低於50%時,就需要澆水,高於75%時就需要排水。
病害。果桑園的病害主要是菌核病,預防菌核病,一是在秋冬季節挖溝施肥時,將雜草等一些落葉等雜物與糞肥一起埋入施肥溝內;二是在開花期使用 70% 甲基託布津粉劑 800 到 900 倍液體噴花。
開始成熟的桑果
三、注意事項來啦,這種「傻事」不能幹
和大家特別交待的是種果桑,在5月15號~6月10號的這25天的採摘期裡千萬不能幹這件「傻事」,就是澆水問題,小農莊在初種桑果的時候就犯過這種錯誤,那年春天天氣較旱,也不懂得什麼時候給果桑澆水好,心想這澆水還有什麼講究,缺水就澆白,進入5月中旬,果桑開始陸續成熟了,剛開始成熟的果子比較少,看著成熟的果子又瘦又小,顯然是乾旱缺水造成的,那就灌溉一次吧,經過一晚上的漫灌,第二天上午發現果實一夜之間大了不少,個個是晶瑩透亮,色澤誘人,想著等地面稍幹就可以開園了,我們這兒是黃泛區,純沙質土壤,土地幹的比較快,漫灌後的第二天開園了,來採摘的人很多,看到這麼好的桑果,先嘗為快,誰知道這一嘗不要緊,幾個客戶都對著我說,你這什麼桑果,一點兒都不甜。
不對啊,漫灌前我嘗的非常甜啊,怎麼可能呢?從樹上摘了一顆,嘗了嘗,還真的是不甜,又換了一棵樹,還是不甜,這怎麼回事啊,與我的一位做桑葚酒的朋友一聯繫,才知道都是澆水惹的禍,他告訴我,到山東河北那一帶去收桑葚,假如頭天的收購價4元/斤,如果晚上小了大雨,第二天的收購價就有可能是1元/斤,因為桑葚屬於漿果,漿果最大的特點就是吸水性強,下雨或澆灌後果實會迅速吸水膨大,造成對糖分的稀釋,從而影響桑果的甜度。
小農莊桑園下的小香豬
怎麼辦呢?好在還養了一群小香豬,把小香豬放進園子撿拾落果吧。
通過這件事,重新正視果桑園的種植和管理技術,所以在向書本和我的那位有經驗的朋友學習的同時,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積累總結了以上這些種植果桑的經驗,以此文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幫助。
聊聊三農的人和事,分享種植養殖的實操經驗,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每天都有實用的種養殖資訊和小農莊的田野生活方式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