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中國留學生認為LV就是我們的校包,用GUCCI的就算自降身份了。
教育部針對留學預科發布預警
杭州留澳學生自述 爸媽這是你不知道的預科另一面
教育部近日發布新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大家「讀預科≠讀大學」。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顯示,有學生在國外大學就讀「預科班」,最後卻被要求在該大學的遠程教育機構註冊;一些學生通過中介出國「讀預科」,實際上,該「預科班」項目早已停辦。
陳陽(化名)曾是澳大利亞一家著名預科學校的學生,現在在雪梨大學就讀,在回杭度暑假(澳大利亞現在是夏季)之前,他在QQ上與國內的同學聯繫說,留學預科生的生活,在國內時很難想像。
陳陽要說的,與2009年網上驚爆的一則新聞有點類似:「紐西蘭留學生賣淫買LV包」。這些真相曾經令他大為吃驚,這些真相也絕少有父母知道。但這正是某些人經歷的真實預科生活。
多年來,在陽光勵志故事的覆蓋下,我們很少聽到這樣的「一面之辭」。
走進校園,滿眼是LV包包
在這所一半以上留學生都來自中國的學校,陳陽發現了一個壯觀的景象:走在校園裡,男的、女的,拎的、挎的,從「老花」到「棋盤格」,滿眼都是LV包包,其中不乏昂貴的限量版(特別聲明:絕大多數是正品)。
陳陽認識「四瓣葉」的經典花紋,在國內,這是奢侈品的代表作,一般一個LV包價值萬元以上。
在澳洲,LV包售價顯然比國內低,中檔的價值1500澳元(合計人民幣9000元)。但它依然是奢侈品的標誌。
有一次,我們一個同學背著LV經過雪梨海關,女報關員問他的LV包多少錢,聽說是1800澳元後,立即開玩笑說,「你好有錢,我想嫁給你」。
前一段時間,澳元的匯率大跌,從6塊5跌倒4塊多,LV的價格沒變,我陪著幾個女生去血拼,每人買了三四個。有點錢的男生還會把LV當禮物到處送。當然,也不排除沒錢的人啃鹹菜省好幾個月的錢去買包,或者,再簡單一點,找個男人讓他送。
毫不誇張地說,LV就是我們的校包,用GUCCI的就算自降身份了!
為什麼都買LV?陳陽說不出特別的理由,也許是潮流,也許就是空虛、無聊。或許有兩個背景值得注意:第一,能把孩子送出國的,多數人出身「非官即富」的家庭;第二,即使是平民家庭,為怕孩子吃苦,總是竭盡所能提供經濟支持。
財富的標誌不僅僅是LV。
我有一個同學,第一年買奔馳,第二年換了寶馬。朋友中,買好車的大有人在,悍馬很常見,開賓利的也有。一堆豪車停在校門口,大伙兒坐在車裡面說說笑笑,和大片《暮光之城》的場景差不多。
女生上課都化妝,煙燻妝也不算誇張,素顏的基本不見。澳洲空蕩蕩的頂級大商場裡,總有一群中國留學生在選化妝品,包括Lamer(海藍之謎,比蘭蔻更為高檔的一種化妝品,一瓶面霜一萬多)。許多女孩子硬著頭皮也會買,要麼提前把自己的嫁妝透支了,要麼傍上一個供吃供住的男友,用省下來的錢買東西。
總之,在澳洲人眼裡,這群預科班的留學生是「闊佬」,穿戴光鮮,行事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