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臉總是用『三庭五眼』做標準,分為上中下三等分,寬度分為五等分。與此之外,上庭飽滿(額頭部,從前額髮際線至眉骨);中庭微凸(面中部,眉骨至鼻底);下庭線條流暢(下頜部分,下鼻底至下頜),下頜處的線條決定了臉部的形態。
一張漂亮的臉型需具備以上三點比例時,還要注重面部出現的條狀(如法令紋)或者某片狀(如鼻基底低)突出或凹陷等問題。
影響面部發生不對稱紊亂的原因有:呼吸、牙齒的影響、不良姿勢的累積及其它身體因素(代償等),導致面部出現不對稱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兩個因素——呼吸和牙齒。
人長得醜,連呼吸都是一種錯。這並非是危言聳聽,科學上已經有嚴密的論證,患有鼻炎或者腺樣體肥大或其它疾病,導致鼻子呼吸受到阻礙,患者就會長期用嘴呼吸,久而久之會引起面容上的巨大改變,並且這種面容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一般稱為「腺樣體面容」。它大致可能的特徵是常常張著嘴、下巴後縮、上牙弓窄、牙齒排列亂、齙牙、頭前伸、長臉等等。
網上流傳最廣的口呼吸變醜的照片
如圖所示,10歲的時候這個孩子挺不錯的吧。結果到了14歲的時候,他養了一隻金花鼠。這隻金花鼠並沒有咬他,只是他對這種小動物過敏,他的鼻子開始堵,所以他不得不張開嘴用嘴呼吸。結果幾年後,他長殘了。。或許有人質疑:」真的是呼吸方式導致的長殘麼?也可能是家族基因導致他的齙牙的吧。」
上面是兩個姐妹的故事。Kelly和Samantha是一對姐妹,前者7歲,後者8歲半。她們倆都有用嘴呼吸的毛病。醫生對她們進行了教育矯正,幫助她們學會用鼻子而不是嘴呼吸。仔細看看她們的面型發育情況。您認為哪張臉更吸引人呢?
自然狀態下Kelly的嘴唇是放鬆的,而Samantha的下唇是緊繃的。兩人擁有相似的基因,但相貌卻在她們進入青春期前早已天差地別。
這裡我們提到鼻呼吸和口呼吸,那到底是什麼呢?怎麼能夠影響面容呢?
鼻呼吸是人正常呼吸模式,外部氣流通過鼻腔溫潤過濾經咽腔、氣管入肺泡吸入;廢氣經氣管、咽腔、鼻腔呼出。
如果呼吸氣流主要通過口腔出入,當口腔氣流>30%呼吸氣流量時,即為口呼吸,口呼吸是夜間睡眠張口呼吸的簡稱。造成原因往往是上呼吸道阻塞,包括鼻竇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病因,如不及時治療會造成上頜骨發育不良、牙列發育不齊、唇肌松馳、開唇露齒、唇外翻、上前牙前突、上牙弓狹窄等面容問題。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呼吸是通過鼻腔完成的。
而對於患有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腺樣體增生、扁挑體肥大等疾病的人,鼻腔阻塞,因而只能用口呼吸替代鼻呼吸。
但也有少數人並無鼻腔疾患,而只是習慣性使用口呼吸。兒童用口呼吸有嚴重危害,家長需要引起重視!成人用嘴呼吸,自己引起重視!
1、無精打採 「痴呆面容」
如果你印象中有個孩子成天表情就是這樣的,開唇露齒,表情呆滯,口呼吸問題確實已經開始影響TA的身高、智力發育。(正常鼻呼吸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口呼吸的孩子則分泌較少)
2、少年黑眼圈
當人們用正常的鼻氣道通氣方式進行呼吸時,鼻竇產生一氧化氮有助提升人體血氧飽和度18%之多。口呼吸則不是,血氧飽和度高,「青皮蛋」就少。看看身邊孩子,小小年紀就有明顯黑眼圈的,十之八九已經患有口呼吸。
3、張嘴睡覺
小孩睡覺時,呈這樣的呆萌畫風,一定就是口呼吸?其實不,張口睡覺不代表孩子在用嘴巴呼吸。對於這樣的小孩,家長可在TA熟睡之際,取一面小鏡子放在嘴巴前方,如果鏡子上有霧氣起伏,就可以確定孩子是在口呼吸。
4、睡覺打鼾
睡覺打鼾的人基本都是口呼吸,嚴重的可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伴隨一生,是非常危險的。
5、典型容貌
口呼吸的孩子傷不起,很大程度還體現在他們的外貌上。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面容
1.上唇較短
2.開唇露齒,有時嘴唇有外翻傾向
3.下頜後縮
口呼吸的危害還遠遠不止這些,看到這裡,是不是緊緊閉上你的嘴。
就是這樣,光顏值這一條就已經足夠困擾一生。還有對牙齒的影響也很大,做為一枚吃貨,也是不能忍!
1、牙齦紅腫
這個原理同口腔潰瘍和扁桃體、腺樣體腫大,都是因為空氣未被溼潤/加溫/減速/過濾,導致刺激;
由於牙弓的改變造成咀嚼肌張力不足,咀嚼功能可下降,經常用口呼吸還可使口腔黏膜乾燥易裂,甚至影響到肺泡組織。若睡眠時張口呼吸,危害更大。
2、蟲牙、牙菌斑多
3、牙弓狹窄、牙列擁擠
牙齒與面容都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牙列擁擠導致面容不佳,而又回反過來增加牙齒清潔難度,再次增加牙菌斑、蟲牙的發生。一口好牙就這樣沒了。。。
小編也找了一些文獻:
1、『Influence of Mouth Breathing on the Dentofacial Growth of Children: ACephalometric Study』
他們搜集了共50位6~12歲的小朋友並分為三組鼻子呼吸(10位)嘴巴呼吸(同時因腺體腫大造成鼻子阻塞約60%)(20位)嘴巴呼吸(鼻子通暢)(20位)並用頭影測量他們比較他們在頭顱和長相上的差距發現口呼吸的小朋友,明顯牙齒較暴(U1-L1 angle) 同時在自然放鬆的情況下嘴巴皆會不自覺地開開(Interlabial gap)研究發現口呼吸有較高比例暴牙習慣口呼吸的人,會常不自覺嘴巴張開。
2、『The Effect of Mouth Breathing Versus Nasal Breathing on Dentofacial and Craniofacial Development in Orthodontic Patients』
總共收集了116位正在做牙齒矯正的小朋友年齡範圍在10~14歲之間依照口呼吸與鼻呼吸分別分為二組
1.口呼吸組(n=55)-平均年齡12.49歲
2.鼻子呼吸組(n=61)-平均年齡12.55歲頭影測量上的差距也十分明顯他們發現口呼吸的人有較高比例的下頷後縮和不成比例的前下巴較長後下顎較短(換句話說就是臉變長了=馬臉)
為什麼會這樣呢?牙齒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被外在的壓力推拉而改變,而牙齒有二個主要壓力來源:
一個是裡面的舌頭;一個是外面的臉頰肌肉。
當使用口呼吸時,裡面的舌頭支撐沒了就會被外面的肌肉擠壓而形成上顎變窄、牙齒亂長的狀況發生。根據研究發現:
呼吸和鼻呼吸影響長相——長期的口呼吸會導致臉型幾個改變
1.暴牙
2.臉型變長
3.下頷後收
4.放鬆時嘴巴不自覺打開
如果你正在矯正牙齒或是仍然使用口呼吸趁來得及前改變你的呼吸方式吧!
以目前的證據來說,用鼻子呼吸是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