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本港今日新增6宗確診個案,累計個案5066宗。在確診個案中,5宗為輸入個案,1宗為本地個案。
該宗本地個案為源頭不明個案。患者為22歲男子,與家人居住在深水埗大南街恆昌樓,為在啟德沐泰街地盤工作的地盤工人。連同他在內共有10人一同工作,會一同休息及用餐。其餘9人會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會送往檢疫中心。當中2人有不適已送院,1人為初步陽性個案。該涉事地盤共有500多人,涉及不同工種,但患者與其他人較少接觸,中心已派樣本樽。另外,中心亦已到涉事大廈向住戶派發樣本樽。
在5宗輸入個案中,其中一人為菲律賓到港的外傭(個案編號:5061) ,9月25日乘搭HX782航班到港;一人於本月25日到港(個案編號:5062);一人為英國到港人士(個案編號:5063),本月13日乘搭BA031航班到港,本月23日取第二個樣本時確診;一人於本月26日乘搭CX252航班到港(個案編號:5065);另一人為印度到港人士(個案編號:5066),於本月16日到港。
再多9人康復出院 仍有11病人危殆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醫管局新增16宗呈報個案。今日無新增病人離世,本港累計104名確診病人於公立醫院離世。
截至上午9時,醫管局開放641間負壓病房,使用率為59%。負壓病床為1158張,使用率為50%。本港再多9人出院,至今共4786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截至上午9時,現時共有141名確診病人分別於16間公立醫院及小區隔離設施留醫,其中11人情況危殆,8人情況嚴重,其餘122人情況穩定。
張竹君料小區仍有隱形患者 籲保持社交距離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雖然近期不明源頭個案較少,但相信小區仍有隱形患者及有風險傳播,希望市民儘量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生及勤洗手。至於有食肆有「坐爆」情況出現,她稱相信相關部門會跟進。
有國際研究初步推算,如感染流感可能增加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倘若患者同時感染新冠肺炎與流感,新冠肺炎的病毒傳播率增加2至2.5倍。張竹君表示有留意相關研究,她呼籲市民儘早接種流感疫苗,可減低出現併發症機會,而因兩病同屬呼吸道疾病,亦可方便分辨。
促市民及早檢測 港府:病徵輕微也應儘快求診
本港第三波疫情顯著放緩,為防疫情反彈,港府今日提醒市民如有任何身體不適,即使是病徵非常輕微,也不應上班或上學,並應儘快向醫生求診,不要耽誤時間。
政府下午在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添馬臺」發文,指新冠肺炎毒病的病徵可以很輕微,市民應抱著及早檢測,推前診斷的態度,儘快求診。
貼文指,市民除可到公立醫院急症室和普通科門診外,也可向私家診所和醫院求診。若對病情有懷疑,可主動向醫生要求進行病毒檢測。衛生署目前向私家醫生提供免費的檢測服務。
市民如自覺有較高感染風險或輕微不適,亦可到46間指定普通科門診(地址詳見:https://gia.info.gov.hk/general/202009/24/P2020092400452_350118_1_1600945587727.pdf),領取樣本瓶作深喉唾液檢測。
疫情趨緩和 張建宗指市民防疫意識開始鬆懈
本港第三波疫情顯著緩和,政府將現行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有序放寬及延長至10月1日。不過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指,隨著人流恢復,市民的防疫意識亦開始鬆懈,例如有食肆省掉量度體溫、入座率不符合規定,亦有人違反四人限聚令,包括外傭聚集的地方。
張建宗在網誌中引述數字指,自8月28日起有序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政府持續加緊巡邏和檢控,並不時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以確保處所管理人及市民遵守相關法例要求。執法部門於本月到餐飲及各類表列處所巡查逾46000及2500次,並分別就違規個案提出123宗及96宗檢控。
就禁止群組聚集規例,他指,政府各執法部門於本月在其負責處所範圍內的公眾地方合共巡查約60000次,發出超過1000張定額罰款告票予參與受禁群組聚集的人士,並就組織或容許聚集的行為提出17宗檢控。
張建宗呼籲市民顧己及人,嚴格遵守相關法例,配合和自律才是最好的疫情防範。在國慶和中秋節的長假期將至,歡度佳節的同時,謹記做好防疫措施、避免人群聚集,繼續保持個人和環境衛生。
另外,張建宗前日﹙25日﹚聯同多位局長出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會議,爭取議員支持政府提交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及相關措施總額約240億元的撥款申請,會議將於明天會繼續。他期望撥款能夠儘快獲得通過,讓政府全速落實各項措施,進一步提升防疫抗疫能力,並為受疫情及防疫措施重創的行業和市民提供援助。
陳茂波:環球經濟陷深度衰退 今年難恢復具規模人員往來
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全球疫情發展至今已超過大半年,疫情一直起伏不定,歐洲的疫情出現急劇反彈,個別國家新增個案高企,情況令人憂慮。他指環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就業市場持續受壓,按目前趨勢來看,今年餘下時間全球各地似乎都難以恢復具規模的人員往來,這將遏抑現階段經濟恢復的空間。
陳茂波在網誌中指,有說法認為香港的中介角色也許會逐漸消失,但在他看來,無論是國際大格局抑或是香港的定位,也是在重塑的秩序中尋找新的平衡。隨著經濟結構與市場需求的變化,香港提供的服務與產品也會有所調整,關鍵是需要認清形勢、鞏固既有的優勢,調整定位和策略,使香港在全球供應鏈、資金鍊及科技競賽中保持關鍵、甚至領先位置。
陳茂波表示,不少外資企業在華業務增長亮麗,使其有更大誘因拓展內地市場。內地的人才、貨物、資金及科技等的生產要素以至巿場的變化,將為香港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黃偉綸指臨時醫院展開前期工作 料4個月內完成
發展局長黃偉綸在網誌中表示,亞博館內增建的治療設施,病床隔間、負壓病房模塊大部分已經放置妥當,接著會搭建員工設施、安裝機電設備、水喉渠管等,預計整個建造工程約4星期完成。而在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項目,會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以期在4個月內建成。
黃偉綸表示,現時亞博館1及2號展館內有約900張病床,進一步擴展的小區治療設施設於8至11號館,合共提供接近1000張病床。工程人員與建築署及亞博館商討後,決定加裝8臺獨立風冷式制冷機組,每個展館兩臺,分別為200噸和100噸。另外,空調系統的設計,需加上足夠的空氣過濾器,以加強室內空氣流通,供應充足的新鮮空氣。
承建商代表指病房出入口加設了雙重門,製造緩衝間,以穩定房內的負氣壓。另外,每間病房會擺放「流動組合式—高效能空氣微粒子過濾器」,將病房內的空氣過濾後才排出室外。承建商會進行漏氣測試,確保設施狀況良好及運作正常。亞博館內會設置共40個負氣壓間隔,每個最多放置4張病床,即可提供160張負氣壓病床。現時,全部負壓病房模塊已完成組裝,放置妥當。
在亞博館旁的臨時醫院項目,會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以期在4個月內建成。落成後可提供容納超過800張病床的負氣壓病房和相關醫療設施。項目地盤現正進行前期工作,內地廠房會陸續開始生產模塊的程序。
染流感或增新冠傳播風險 藥劑師學會倡學童接種噴鼻式疫苗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引述國際研究,初步推算感染流感可能增加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倘若患者同時感染新冠肺炎與流感,新冠肺炎的病毒傳播率增加2至2.5倍。
學會於9月訪問了132位育有就讀幼兒園或小學的子女的家長,以及62位任職幼兒園或小學的教職員,逾70%家長表示擔心子女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肺炎。86%會安排子女接種疫苗,但同時有八成表示不同程度擔心等待接種時間太長到時人群聚集、注射疫苗令孩子哭鬧所產生的飛沫,可能會增加病毒傳播或感染風險。
起過七成家長希望子女注射噴鼻式疫苗,有七成半教職員反映學童接種噴鼻式疫苗的時間為1分鐘, 比接種注射式疫苗快,但八成半學校主要選擇傳統注射式疫苗。
藥劑師崔俊明指,雙方有分歧,可能與在安排接種前,學校未有合適渠道或方法向家長收集意見有關,認為學校應了解家長的看法。
(圖文選自香港商報等。)
香港下午茶
微信號 : HKCD_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