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是一個舶來詞

2021-02-08 喜馬拉雅寧小寧

本文來源:短史記-騰訊新聞

播讀:喜馬拉雅寧小寧



作者丨林汣琰

編輯丨吳酉仁

說一說「過勞死」這個日本舶來詞。


1987年,43歲的中年男子八木俊亞,在東京一家中型廣告代理公司上班。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十一、二點才能回家。這年2月的某天,他比往常早了一個小時回到家中,給女兒輔導完功課後即上床睡覺。午夜時分,八木俊亞感到身體疼痛,未能等到急救車就去世了。後來,妻子在他的筆記本裡發現了這樣一段話:


「在今天『繁榮的日本』,奴隸般的工人,實際上生活得比過去的奴隸還要悲慘。」比如日本國立公眾衛生院的醫生上畑鐵之丞,曾提供過這樣一種關於「過勞死」的定義:
「勞動者在生理條件承受不了的情況下進行勞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壞,其結果是疲勞過度,但仍在進行著過度的勞動,導致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最後造成致命的崩潰。」再後來,因無法承受超時長工作而自殺、而誘發哮喘等疾病死亡,也被歸入了「過勞死」的範疇。2016年內閣會議又通過了《預防過勞死對策白皮書》。
♦ 日本厚生省對過勞死、過勞自殺的工傷認定情況(1999-2004),引自森岡孝二《過勞時代》。耐人尋味的是,儘管有媒體關注,有律師和醫生提供幫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那場「過勞死全民關注」中,打通熱線電話前去向專業人士諮詢「過勞死」問題的,卻大多數是職員們的妻子,而非深陷「過勞困境」中的職員本人。這些妻子們告訴調查者:「他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回到家也要一直打電話,直到半夜。節假日也要去公司加班。每天都忘我工作,但也曾說過有點累。我想,他去世的主要原因還是壓力過大和睡眠不足」;「我丈夫在公司的桌子上鋪墊子小睡,也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睡覺。雖然我是他妻子,卻不知道他在單位具體做什麼……」;「他每天都加班到夜裡12點左右,1點才能到家。公司有一百多名員工,都沒有加班費,夜宵就是一碗拉麵。他總是很疲憊,死前不久還抱怨說『已經到極限了,非累死不可』,如今只剩下我們母女兩人……」①程極明:《日本的「過勞死」》,《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1年第8期。②上畑鐵之丞:《所謂過勞死的背景》,《日本醫學介紹》1992年第13卷第1期。③《十有把人關心「過勞死」》,《讀賣新聞》1992年2月13日。④(日)森岡孝二著、米彥軍譯:《過勞時代》,新星出版社2019年版,第12-16頁。⑤陳素鳳等:《日本對「過勞死」問題的研究進展》,《經濟師》 2019年第12期。⑥郭曉宏:《中國工傷保險制度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186頁。



相關焦點

  • 三十年前,日本的「過勞死」風潮 | 短史記
    作者丨林汣琰編輯丨吳酉仁說一說「過勞死」這個日本舶來詞。八木、安田們的死亡,引起了整個日本社會對「過勞死」(Karoshi)的關注。媒體開始頻繁報導此類事件,律師、醫生與工會組織也行動起來,舉辦「過勞死學術研討會」、「過勞死辯護團全國聯合會」,開設面向全社會的「過勞死」免費諮詢服務——1988年4月,大阪率先開通「過勞死電話諮詢服務熱線」,由律師與醫生來回答員工本人或其家屬關於「過勞死」在法律援助和生理預防方面的問題。
  • 過勞死算工傷嗎?
    近日,一則「每年過勞死人數達60萬人,中國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的消息在網上流傳,一些媒體還對此進行了報導。12月16日的一篇報導稱,這是一則「聳人聽聞的假消息」,起因是前幾年的一項調查稱,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約60萬,經媒體報導援引後,誤傳成「每年60萬人過勞死
  • 日本紀錄片中的「過勞死」
    「一個員工對大公司來講,什麼都算不上,可以隨時利用、隨時拋棄。」更可怕的是,幾年後,「過勞」不再是日本社會獨有的痼疾,「過勞死」成為頻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聞熱點。然而那些逝去的生命,在一番唏噓幾度反轉之後,很快就會被遺忘。
  • 天天加班,我會不會「過勞死」啊?!
    一下子,讓哥想到了最近的熱門話題「過勞死」,不由得為旁邊的這位仁兄捏了一把冷汗。因為日前有報導稱,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在中國,每1000人裡就有4人會存在過勞死的風險,過勞死的平均年齡也已經從44歲下降到了37.9歲。
  • 高以翔猝死警示:警惕過勞死
    不僅如此,就連參與過《追我吧》的其他明星也紛紛抱怨他們在節目錄製中的各種委屈:不僅僅是超時奔跑,更有甚者是累得快要虛脫。 對於高以翔的逝世,除了表示哀悼的同時,也奉勸那些超時加班加點工作的人們請注意多休息,記得別讓自己成為過勞死的犧牲品。
  • 晴雯竟是過勞死?她真的只是一個丫環嗎
    晴雯竟是過勞死?她真的只是一個丫環嗎?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 過勞死?蔡志忠每天工作18小時吃一頓飯,從沒生過病進過醫院
    過勞死?蔡志忠每天工作18小時吃一頓飯,從沒生過病進過醫院天妒英才,過勞死讓人觸目驚心,你會不會擔心自己:不知哪天會溘然離世呢?蔡志忠,一步一步、日日夜夜,就為著一個理想,堅持了半個世紀。我回答說:「一個人能走自己的路,又能以最愛的漫畫為職業,哪裡會有痛苦!」我們猶豫不定,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當漫畫家是我從小的夢想,選擇自己的摯愛當職業漫畫家,怎麼會有痛苦煎熬的事情發生呢?
  • 獸爺丨過勞時代
    森岡孝二被稱為「過勞死問題研究第一人」,一生為解決過勞問題而奔波。他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心臟疾病,但為了研究過勞,自己也成了工作狂,常常深夜兩三點還在回覆郵件,最後,連他自己也死於嚴重過勞。在過勞死的學術研究上,日本當然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但韓國和中國的成果也越來越多。就像成都肛腸醫院發達一樣,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 又見過勞死!年底了,打工人「保命過年」
    但是人的身體總有吃不消的一天,這個12月已經接連發生兩起網際網路打工人猝死的事件了,又見過勞死,實在令人惋惜!一名27歲的員工在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27歲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時光,或可成家立業、創就人生新篇章,但是他卻離世間而去。
  • 50歲張嘉譯改名張嘉益,網友聲援,還記得「過勞死」的高以翔嗎?
    在最難受的時候,他拍戲都要比別人早一個小時,然後用熱水衝後背,否則整個後背都會非常的僵硬,有的時候在拍戲前還需要吃幾片止痛藥,才能正常的工作。要知道,強直性脊柱炎很難治癒,這種病還有一個名字「不死的癌症」,可見其頑固程度,在娛樂圈中像周杰倫、蔡少芬等人都患有相同的病症。
  • 這些舶來詞有點兒意思
    這些舶來詞有些在源語中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們進入漢語體系並完成「嫁接」鑲嵌的方式是有章可循的。舶來詞的內涵由源語言所賦予,順應了新詞彙形成、擴展語言容量的需求和規律,而這些內涵逐漸在漢語中找到共同或相似語境慢慢紮下根來,與本土語言文化共生共長。通過講述這些舶來詞背後的內涵,不難見漢語中「借他山之石」的策略。舶來詞從不同語言群體之間文化交流和語言接觸中相互借入。
  • 年輕人,你更應該關注「過勞死」
    讓我們回到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話題 ——「過勞死」 除了頸椎病,過勞死也是不少網友猜疑的對象。在沒有得到專業醫療機構的信息公布之前,我們不該過度揣測逝者的死因,但過勞死確實是「嫌疑犯」之一!
  • 熔斷機制、替罪羊、芝士……「漢化」舶來詞多用4種策略
    「熔斷機制」「替罪羊」這些詞很容易就能讓觀者「望文生義」,但它們原本並不存在於漢語體系中,而是從英文中借用而來,屬於「舶來詞」。現代漢語中的舶來詞其實不在少數,散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者有時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舶來詞」背後的內涵所謂「舶來詞」,即借外語詞彙輸入漢語,字面意思就是「從自大洋彼岸漂泊而來」「坐著船來」的外來詞。
  • 日本上班族加班到抑鬱,五年368人「過勞死」,稱「沒有選擇」
    「一個員工對大公司來講,什麼都算不上,可以隨時利用、隨時拋棄。」更可怕的是,幾年後,「過勞」不再是日本社會獨有的痼疾,「過勞死」成為頻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聞熱點。然而那些逝去的生命,在一番唏噓幾度反轉之後,很快就會被遺忘。
  • 過勞死的十大徵兆,你是否也中招了呢?
    長期過分地焦慮、睡眠不足,憂鬱心理壓力過大等等,會使記憶力減退,但這種記憶障礙是大腦過度疲勞導致的功能失調,不存在大腦組織結構的損害改變,所以是功能性的、暫時性的、可逆的。五:心算能力越來越差神經保持緊張狀態,無法真正放鬆,久而久之便讓患者體力消耗過快,在你飢餓的時候你還能去專心的做某件事情麼?二:睡不著,起不來
  • 55歲投資大佬過勞死,再有錢也買不回健康
    不可忽視的過勞猝死對於鄭雨林先生逝世的原因,治喪委員會稱因工作過度勞累,11月30日在家突發心源性疾病逝世。在「自我疲勞程度」的調查數據中顯示,疲勞已有全民化趨勢,每個年齡層都有一半調查者感到疲勞。事實上,「過勞死」只需要五步:第1步:頭暈氣短長期工作量過大會導致大腦血流緩慢,讓人感到頭暈氣短,但及時休息可以得到恢復。第2步:身體昏沉連續得不到休息的身體會感覺到沉甸甸的,行動緩慢,甚至站立不穩。
  • 27歲國美電器員工年會期間猝死,家屬:法醫鑑定為過勞死
    12月4日,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一名27歲員工在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家屬稱法醫鑑定為過勞死,事件發生已十多天,但公司不主動協商、逃避責任。另外,近日上海,商湯科技員工上班時不幸猝死。據了解,該員工從健身房出來後,暈倒在門外的沙發椅上。約半個小時後,才被同事發現。
  • 歷史上三位「過勞死」的皇帝,前兩位名垂青史,後一位死有餘辜
    歷史上三位「過勞死」的皇帝,前兩位名垂青史,後一位死有餘辜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好皇帝周世宗柴榮,年僅39歲,就暴病身亡,可惜可惜!如果不是他的短命,說不定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在他執政的6年間,他做過太多太多的事,一次重挫北漢,一次西伐後蜀,一次北徵遼朝,三次攻打南唐,並且每次出兵打仗都是御駕親徵,國內的各種朝政事務也是事必躬親。
  • 抗疫幹部:三天前母親去世未能送行,三天後自己過勞而死
    抗疫幹部:三天前母親去世未能送行,三天後自己過勞而死我體驗過父母離世時的感受,那真叫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儘管自己的父母都是年到壽到、無疾而終,但總感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沒爹沒娘的孩子,孤苦伶仃、無緣無助,擔心以後的路會走不下去。我沒有體驗過父母離世自己不在現場的感受。
  • 英國配送員一天送100個快遞,聲稱怕工作時過勞死,竟無奈辭職
    據《鏡報》12月8日報導,英國一名女配送員每日要送100件快遞,她表示工作強度太大,但是會在工作中過勞死,無奈之下只能辭職。 在今年1月,她加入了一家快遞公司,每天的工作量就是送100件快遞,但是她上班不久就覺得工作量太大,她活得像一個機器人,工作時時常感覺到沮喪和焦慮。 上班的每天,她都要準時在上午9點到倉庫,裝好包裹後,在下午六點前完成送貨,一周工作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