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變態、妖怪,但今天我們站出來,為自己發聲|18位跨性別者視頻專訪

2021-02-12 北同文化

被緊盯著看、被竊竊私語、被指手畫腳、被大聲謾罵、被毆打。

這是我們當中很多人的日常;

 

懷疑、緊張、憂慮、自卑,

這是我們當中很多人的當下;

 

活下去、去生活、鼓勵自己、做想做的事、

這是我們每天試著去做的事情;

 

被看到、被聽到、被了解、被尊重、被愛,

這是我們的希望。

 

這是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們的故事,是值得去改變的故事。

視頻時長不超過5分鐘,推薦在Wifi狀態查看

視頻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超小米 性別酷兒

第一次穿著高跟鞋走在大街上的時候,我的腳一直在流血,路上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樣盯著我,但我真的無比的開心。

晨旭 跨性別男孩兒

小學到初三,我都沒有上過學校的廁所。忍不住的時候,我一定要咬牙等沒人的時候才能偷偷摸摸地去上。但是,初三之後就有了晚自習,就不能憋到回家了。

軍訓的時候,大家男生女生分開,完全不能和自己真正屬於的那個隊伍一起訓練,永遠是被分到另一個隊伍,這真的挺痛苦的。

小狐 跨性別女孩兒

我同事,他們不理解你,無端的猜忌你。他們跑來問我,你是gay嗎。我說我不是。然後他們又跑來問一些比較刁難你的問題,而且很明顯是故意的。我單位裡有一個比我「明顯」的跨性別,大家對ta的那種流言蜚語完全超過了大家工作上的內容。我覺得ta非常無辜。

豬川 性別酷兒

八、九歲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既想當男生,也想當女生。我喜歡女生的很多東西,包括想穿女裝,而且偷著試我媽的衣服,不過在十一歲左右就覺得我媽的衣服太土了,又想試著更可愛的衣服,比如日系的水手服。

到我十二三歲的時候,就有過很多想變身成女孩的幻想,那會兒還幻想過將來長大以後,替我喜歡的女孩兒懷孕生孩子。當然直到我都中學畢業,考上大學了,我依然沒有實現親自懷孕生孩子的夢想。

絲絲 跨性別女孩兒

我媽媽很長一段時期都不能接受。我帶她去精神病院去鑑定我有沒有這個精神病,即使醫生告訴她這不是病,她也覺得很難接受。後來她看到我在外面一個人住的時候很痛苦,她就有些心軟了,她決定讓我去手術。

現在我媽媽已經很能接受我了,我們可以在一起逛街一起去大街上吃飯玩什麼的,去旅遊也非常的開心。

但直到現在我還沒有跟我父親見面。爸媽離婚之後,我父親已經和我有好多年沒有見過面了。我希望有一天社會開放到一定程度的話,我跟我父親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希望能有一天我能跟我父親抱一抱,因為那個是真的是很多年很多年的一個期待,一個很大很大的願望。

小小霏 跨性別女孩兒

我求職的時候,找了大概北京的六七十家單位,老師們也在幫我找,也說了我的情況。但是,有的用人單位還是會當場拒絕我。2018年9月,有一家電商的面試,他們說我很妖,你直接請ta走吧。我一直想求下來進行一場面試,他就找了一個人來對付我。

我要繼續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來推動整個跨兒群體的學歷立法。

Joanna 跨性別女孩兒

我覺得就是跨性別是上天所給予我的最好禮物。因為我能夠在我的僅有的一次生命當中,擁有兩種性別體驗。我覺得我不會去自卑,我覺得應該是大家來羨慕我,因為這是我的人生。

【讓跨性別者不再抑鬱】是一個專門服務跨性別社群的項目。項目包括了跨性別個案救助、跨性別心理支持熱線、相關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跨性別青年培力營四個部分,為跨性別社群提供了一整套成熟的服務、成長體系,做到了」基於社群、服務社群「,真正服務到跨性別朋友。

 

作為國內第一個在騰訊公益日上線的跨性別項目,我們希望通過騰訊公益平臺籌集30萬元人民幣,用以支持未來一年的跨性別工作。

 

為了達成籌款目標,並讓更多社會大眾看到跨性別,我們和18位朋友想在此向你發出邀約,

 

1)最重要:轉發你喜歡的照片到你的朋友圈/微信群,同時可以寫一小段你想說給跨兒朋友的話;

2)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讓跨兒朋友看到你的支持;

3)點擊這個連結,成為籌款大使!(點擊這裡)

 

如果你也是跨兒,

 

1)請在【北同文化】公眾號後臺,把自己的照片和一小段自己的故事/想說的話私信給我們。我們會將其中一些照片和故事發布在北同的媒體平臺,讓中國的跨性別真正地集體亮相!

2)如果你也使用微博,請關注【北京同志中心】微博並加入#我與跨兒的夏天#話題!

 

無論你是LGBT……

還是一位順性別異性戀朋友

我們希望,

你,和我們,

能為所有跨性別朋友創造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A:跨性別者,指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不同於其出生時生理性別的人。保守估計,中國有400多萬的跨性別人口。因為過時的觀念,跨性別在精神醫學的領域一直被定義為「性別認同障礙」。然而在現今的國際醫療標準下,跨性別已不屬於任何一種精神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發布的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11》中,所有與跨性別有關的類別均已從《精神和行為障礙》章節中刪除。心理健康專業人士認為,若把跨性別當作一種精神疾病,對其進行扭轉治療,會極大地加劇其抑鬱、自殺的風險。A:跨性別者在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及職場等各方面都會因歧視而遭遇不公平待遇乃至暴力,生存狀況極其堪憂。99.7%的跨性別者在家人知曉自身的身份之後,會遭受過囚禁、毆打、言語等家庭暴力,受到扭轉治療等極端暴力的比例極高;在校園裡,有70.8%的跨性別者在校期間遭受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暴力,輟學率高;工作方面,雖然有68.8%的受訪者受到過高等教育,但失業風險卻是普通人群的四倍,低收入人群佔比大。有61.5%的跨性別者存在抑鬱,73.2%存在焦慮,46.2%因為自己是跨性別而有過自殺想法,12.7%有過自殺行為。A:【讓跨性別者不再抑鬱】是國內第一個在99公益日上線的、專門服務跨性別朋友的項目,由北京同志中心發起。項目包括了跨性別個案救助、跨性別心理支持熱線、相關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跨性別青年培力營四個部分,為跨性別社群提供了一整套成熟的服務、成長體系,做到真正服務到跨性別朋友。A:我們每個季度都會通過騰訊公益發布項目進展,通過這些項目報告,你會在第一時間得知我們的工作成果,也敬請各位關注!

【文章精選】

看!中國跨性別者的集體亮相!

09-07 夏夜狂歡即將來襲!Pride Summer Party

曾為60歲跨性別者做手術、遭遇家長威脅 | 跨性別手術醫生那些不為人知的事

活動 | 這部金球獎美劇,展現了校園LGBT+花樣少男少女們的生活

9.7基友團|白洋澱泛舟賞荷,一起浪漫邂逅

一起創造多元未來

相關焦點

  • 跨性別者的發聲——「正常人」眼中的Transgender
    她是Joanne,一個跨性別者,來自香港。由2009年起,他變成了她。(直同道合「跨性別的故事」分享會現場)她口中的「正常人」,大概是指我們常說的直男、直女,即自我性別認知與出生性別一致,喜歡異性的人。
  • 跨性別者在中國
    據估計,中國的跨性別人口近400萬 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社會的邊緣掙扎 接受著白眼、嘲諷、不理解 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卻讓人動容
  • 知名演員「出櫃」為跨性別者!有人祝福,卻也有人罵他叛徒
    今天,曾在《朱諾》、《盜夢空間》、《傘學院》等作品中有過精彩表現的加拿大演員艾倫·佩吉(Ellen Page)正式發表聲明,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和非二元性別者,並更名為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從現在開始,稱呼艾略特的代詞也要改成他/他們(he/they)。
  • 「性器官不能決定我的性別」,5%的「跨性別者」都想切除自己的生殖器官
    在微博上屍哥曾看過一段視頻,講述的是在這個世上,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那麼一群長期被忽視和歧視的群體--「跨性別者」,Ta們認為自己本身應該是另一種性別。但易裝者(如男性喜愛穿女裝)則不一定屬於跨性別者,Ta可能是認同自己的指派性別,只是愛好穿著異性裝束、打扮。易裝者被歸為非性別常規者一類,而性別酷兒由於沒有明確的性別認同,也可以屬於非性別常規者。 據估計,中國有400多萬跨性別者,其中超過十分之一的人曾嘗試自殺。
  • 華裔設計師王大仁被指控性侵,跨性別者的性騷擾困境如何破解?
    除了男模,「受害者」中還有多位跨性別女性,曾經歷被迫暴露性器官的羞辱式性騷擾。「對於在他身邊工作的跨性別女性模特,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沒有人說。」兩年前,便有跨性別女性站出來通過網絡曝光,卻沒有像這次這般激起水花。
  • 跨性別者——我是誰?
    一些跨性別者將自己定義為跨性別男性或跨性別女性,而另一些則將自己定義為非二元性、性別酷兒、性別不符合、無性別者、雙性人或其他反映其個人經歷的身份。其中的一些人會服用荷爾蒙或做手術來作為轉變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人可能會改變人稱代詞的使用或自己的外表。
  • 15歲擔任藝術家,18歲為大牌走秀,如今爆紅的她卻是一位跨性別者
    從小就感受到自己與其他男性不同的「她」,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矛盾與掙扎,在高中時,才決定直面自己的跨性別身份。而Hunter Schafer的快速竄紅,更不只是因為她勇敢面對自己性別認同的勇氣,更是因為她的不凡才華,15歲就擔任Rookie Magazine的特約藝術家;18歲站上時裝舞臺,替Dior、Miu Miu、Maison Margiela、JW Anderson與Coach等眾多品牌走秀。
  • 轉發|華裔設計師王大仁被指控性侵,跨性別者的性騷擾困境如何破解?
    除了男模,「受害者」中還有多位跨性別女性,曾經歷被迫暴露性器官的羞辱式性騷擾。「對於在他身邊工作的跨性別女性模特,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沒有人說。」兩年前,便有跨性別女性站出來通過網絡曝光,卻沒有像這次這般激起水花。
  • 穿裙子扎馬尾的拾荒男子,積極樂觀活成自己的跨性別者
    穿裙子扎馬尾的拾荒男子,積極樂觀活成自己的跨性別者世俗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男人和女人。一旦這件事情被認定,想法就會變得狹義片面。在男人和女人之外還有一種人是跨性別者,意思是他們心理上無法認同天生的性別,並堅信自己就是自己認為的性別。「女裝大佬」「變性人」想必這些詞大家都是聽說過的,而這些也就是跨性別者。在這種群體生活中,熱愛的都要小心翼翼的藏起來,稍稍暴露一點就會被孤立、被欺辱。
  • 專訪 來自泰國的跨性別超模Araya
    應景的的是,Araya今天正在參加Miss Tiffany’s Universe 選美比賽的決賽,希望本篇專訪能為Araya 加油助威。期待她今晚的表現!祝她好運!作為跨性別女生,你遇到過一些不開心的情況嗎?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我曾經非常為我的身體而感到十分的自悲,但是其他跨性別者向我展示了Ta們的積極與樂觀,這讓我感受到我其實也可以幸福地享受我的生活。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後,我就決定開始激素治療。
  • 演員艾倫佩吉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
    演員艾倫佩吉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 2020-12-02 20:00:27 來源:東北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演員艾倫佩吉宣布為跨性別者】艾倫·佩吉(《傘學院》《朱諾》《水果硬糖》《盜夢空間》)發表聲明稱自己是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代詞為he/they,現在名字叫艾略特·佩吉。
  • 跨性別者的困境與訴求
    而跨性別者和變性者還不盡相同,他們中有一部分常「認為自己是不同於男性和女性的另一種性別」,這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不帶這麼又是男又是女,又不是男又不是女的啊大哥/大姐!那些「到底是男是女」「到底算不算同性戀?」的提問,其實反映出人們希望在這種迷惑中能迅速下結論的心態——事情已經顯出了多樣性,但人們還是期待能一刀切。那大部分人一刀切的結論是什麼呢?
  • 艾倫佩吉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 更名艾略特佩吉
    來源:新浪娛樂新浪娛樂訊 艾倫·佩吉(《傘學院》《朱諾》《水果硬糖》《盜夢空間》)發表聲明稱自己是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代詞為he/they,現在名字叫艾略特·佩吉。我無法表達當我終於愛上自己、去追求真實的自我時的感覺有多棒。我一直被很多跨性別人士激勵著,感謝你們的勇氣、慷慨,感謝你們不懈努力,為了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包容和富有同情心。我將提供我所能提供的一切支持,繼續為一個更有愛心、更平等的社會而奮鬥。」佩吉也希望大家給予耐心,「我的喜悅是真實的,但也是脆弱的。
  • 為愛發聲|我們只是愛上和自己一樣性別的人,並非異類!
    21世紀第2個10年,2017年5月17日,將是「 同性戀 」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的第27年,我們一直不斷的為愛發聲,爭取平權,希望有一天他/她們都能不用在「柜子」裡躲躲藏藏,不需要在直視別人異樣的眼光,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
  • 美妝博主Nikkie自稱跨性別者引發性別標籤爭論,倩女手遊這樣回答
    相信許多關注歐美美妝圈的網友們都知道,最近的歐美美妝圈可以說是大事頻出,先是號稱"美妝界神鵰俠侶"的J姐和他的同性戀人宣布分手,再是最近荷蘭知名美妝博主Nikkie又宣布出櫃,更表示自己其實是個跨性別者?!
  • 生錯身體的天使──跨性別模特兒Hunter Schafer
    從小就感受到自己與其他男性不同的「她」,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矛盾與掙扎,在高中時,才決定直面自己的跨性別身分。
  • 歧視跨性別群體是眾人對JK羅琳的一大誤解
    」被罵上了熱搜起因於推特上一篇名為《為有月經的人創作一個更為平等的後新冠世界》的文章。也許對於跨性別者來說他們適應於這種稱呼,但是對於廣大普通女性而言,「來月經的人」這樣的稱呼是貶低不被認同和不受尊重的。女人是有專屬自己的稱呼的,普通女性們不能容忍被喚作「有月經的人」,一個正常的普通女性如果被人稱呼為「來月經的人」她肯會十分反感。
  • 跨性別者的廁所爭議
    爭議的雙方,一邊是擔心自己權益受損的女性,另一邊是想要爭取如廁權的跨性別者。一邊恐慌於性別界限的打破,另一邊則渴望自由地進行性別表達10月8日,一個帳號為「都市麗人菜」的博主(生理性別為男,自身性別認同為女)在視頻中稱,自己出門如果化了妝,穿的也是女裝,去衛生間自然會選擇女廁。視頻發出後,迅速在網際網路上引發一場關於跨性別者的爭議。
  • 他說「我不接受我的員工是跨性別者」,卻遭網友怒贊,原因為何?
    今年,就在不久前,她又因為再次出櫃為跨性別者,帶著熱度回到大眾視野。這很多人看來,這似乎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甚至有人認為這是難以啟齒的,令人羞愧的事。而佩吉有這樣的勇氣,一是想坦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二來是想為這個至今不被主流觀念接納的群體發聲。
  • 18歲跨性別女孩遭電擊治療,跨性別者不是異類,別用身體定義靈魂
    好在最終還是被跨性別社群解救了出來。小魚是一個傳統家庭出生的孩子,父親早年去世,她和媽媽以及妹妹生活在一起。16歲的時候,她向媽媽坦白,說自己生錯了身體。小魚是一個跨性別者,而這類大眾認為的少數群體,常常遭受歧視和異樣的眼光。跨性別指的是性別認同異於性別指派的人。簡單來說,就是生理性別和和性別身份不同。有些人生理上是男孩,內心深處則認為自己是女孩,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