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李白的《清平調》怎麼來的嗎

2020-12-18 子羽學寫字
子羽學寫字
子羽學寫字
子羽學寫字

這是李白清平調的其中一首,李白清平調總共有三首。這三首都是讚美楊貴妃的。

在周敦頤的《愛蓮說》裡說到:自李唐以來,世人盛愛牡丹。這主要是歸根於唐玄宗,據說唐玄宗收藏了四種顏色的牡丹,紫色的、紅色的、粉紅的、白的。在牡丹盛開的時候帶著楊貴妃去賞花,看到花景很美,於是便叫宮裡的樂師表演助興。不過他們彈奏的都是老歌,唐玄宗都聽膩了,說了一句著名的句子「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辭為」。在《松窗錄》裡記載。在宮廷樂師裡邊有一個領班的叫李龜年說「李白能寫出新歌」於是唐玄宗命令李龜年拿著金花箋到翰林院裡請李白填詞。於是三首《清平調》就出來了,這三首清平調都是讚美楊玉環的容顏,說只有穿上盛裝的趙飛燕才能夠跟楊貴妃比上一比,還說了楊玉環是仙子。這三首《清平調》一出,唐玄宗跟楊貴妃都當場震撼了,在《松窗錄》記載:太真妃持玻璃七寶盞,酌西涼州蒲桃酒,笑領歌,意甚厚。當時寫出這三首詩,李白就跟唐玄宗已及楊貴妃聯繫了起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大家有沒有讚美別人漂亮的詩詞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清平調三首》李白
    因為用的是樂府舊題,所以李白這三首《清平調》雖然看起來很像是七言絕句,但其實應該算是七言樂府。這三首詩,對李白來說應該算是命題作文,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知道李白不是因為寫詩出名,在天寶元年應招進入翰林院嘛。他自己講「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顯得理想很高。玄宗呢,對他也是非常禮遇,號稱是「御手調羹,龍巾試吐」(「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
  • 舞劇《李白》中的《清平調》,反映出盛唐時期一派繁榮的風格面貌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馬鞍山市藝術劇院演出的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新創舞劇《李白》,以旅遊舞劇和舞劇相結合的演出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該舞劇通過講述李白的生平來反映其不同階段的思想和狀態,通過舞蹈片段,以無聲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傳達了李白一生中的坎坷經歷。
  • 李白《清平調》三首中的大唐風華
    李白並沒有說清楚,是李白描繪不出貴妃的美嗎?並不是,寫作高手對頂級美人的外貌描寫向來都很「虛」。李延年說李夫人的美是「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通篇看來,這位李夫人美得並不具體。
  • 68唐詩解讀——李白之《清平調詞三首》
    註:《清平調》:樂府中曲調有清調、平調,此題之清平調當指曲名,後為詞牌名,因其填詞格式與七言絕句相同,所以也被作為七絕收入。檻:欄杆。露華:露水。群玉山:傳說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會:應該。飛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以美貌著稱,身輕如燕,善跳掌中舞。解釋:消除。
  • 李白如何寫楊貴妃的美貌?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格浪漫,非常受人們的喜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寫的詩涉及多個方面,有豪邁的,有婉約的,有山水的,更有鄉愁的。除了這些以外,風雅韻致之詩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首李白寫的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誇讚楊貴妃的。這開篇的前兩句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事情發生在公元743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李白
    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 【唐】李白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有人問,李白是豪放不畏權貴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為何會寫下吹捧楊玉環美貌的《清平調》呢?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解讀一下《清平調》的三首詩便知道了。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可是唐玄宗居然找不到合適的詩詞來詠嘆站在身邊的美人,覺得十分掃興。身邊的宦官看出了唐玄宗的想法,就趕緊搜腸刮肚找出一些名家的詩句應景。唐玄宗卻不答應了,自己的這枚瑰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有朕有,怎麼可以用這些別人用過的辭藻來形容我的寶貝?要詠嘆,肯定要是最新的、原創的作品啊!
  • 李白一首詩描寫了出來
    經司馬承禎、賀知章等人的舉薦,李白終於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得到了翰林的職位。唐玄宗在接見李白的時候,曾經說慕名久已,此時的李白確實已經名滿天下了。相傳有一次唐玄宗醉酒之後,問了李白一個問題:「我治理下的天下和武后治理下的社會相比,哪個好一些?
  • 李白為誇小姐姐漂亮,寫下一組七言樂府詩句,把她的美豔寫到極致
    可這樣的李白,也曾為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作了三首誇其美貌的古詩:《清平調詞》。在這三首詩中,李白從三個角度描寫楊玉環的美貌:時間、空間、眾多對比。可以說是竭盡全力地在誇她,同時還把他比作巫山神女和漢宮飛燕,不料這也成為了李白仕途命運終結的導火索。
  • 李白當著皇帝的面為她寫下「情詩」,後人直呼肉麻
    傳來傳去,就成了,楊玉環與花比美,花都羞愧的低下了頭,再加上楊玉環本就美麗,因此便有了「羞花」的稱號,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朵花其實是含羞草。在中國的歷史悠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詩歌,說起詩歌怎麼能少得了「詩仙」李白呢?
  •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吹捧楊貴妃,有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李白,中國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人稱「詩仙」。李白寫詩實在太厲害了,我們教科書裡有多篇他的作品,這也說明李白在中國文學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無數人給他極高的評價。事實上,李白在古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 看懂了李白為何流淚,也就看懂了《妖貓傳》
    一、最先意識到烏託邦不存在的是李白。《清平調》那首詩是李白對烏託邦的終極嚮往,在幻想中,它是那麼美,李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種美。所以,他看了李白寫的《清平調》後,下旨讓李白即刻離開長安,並且永遠不能再回來。李白寫的那麼美輪美奐,卻永遠遙不可及,就如同極樂之宴的幻術一樣,雖然讓人如痴如醉,卻並不存在。李隆基作為唐朝最厲害的幻術師,他肯定不喜歡自己的把戲被人看穿,一旦被看穿了,為了自己的尊嚴和權威,他一定會讓對方從自己眼前消失。
  • 楊貴妃出軌李白?還是李白愛慕楊貴妃?
    盆談古今老夫今兒個帶你們來捋一捋這李白與楊貴妃的愛恨情仇。
  • 李白這首詩,真的令人驚豔!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形容一個女人美呢?是直截了當的說你好漂亮,還是將她視為心中的女神?其實在古詩詞中,不乏形容女人美的名篇佳句。譬如,《詩經》中的「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西漢李延年《李延年歌》中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 向來豪放的李白,為何把蘭花寫得如此悲悽
    那年是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已經四十二歲了。但是只做了一年的侍從,第二年就給免了,這讓清高狂放的李白面子往哪裡擱,以後還怎麼過日子。當然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李白不屑於這麼一個跑腿的翰林待詔,他本是要實現自己治國理政的遠大抱負的,因此在唐玄宗面前有點怠慢,故意愛理不理,裝著喝多了酒,天子呼來不上船。
  • 李白最膾炙人口的48首古詩詞!你都會背嗎?
    李白最膾炙人口的48首古詩詞!你都會背嗎?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裡的氣勢。五言絕句1.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苦於沒有好的思路,當時召正在宮中任職供奉翰林的李白進宮作詩。此時的李白,已經四十三歲,自開元十二年(724年)離鄉遠遊後,他的仕途一直十分坎坷。這一翰林之位也是經由賀知章和玉真公主推薦才能得到玄宗的賞識,入仕的過程十分心酸,得來不易。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苦於沒有好的思路,當時召正在宮中任職供奉翰林的李白進宮作詩。 李白是個豪邁灑脫的人,縱然天下文人都不屑於寫詩文去討好皇帝,但二兩酒下肚,詩仙的眼中只有詩而不是這個世界。大筆一揮,《清平調》三首橫空出世,三首層層遞進,互相聯繫,極力讚美楊貴妃,令玄宗拍手叫絕。
  •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 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語譯】看到雲就想起你的衣裳,看到花就想起你的面容。春風吹拂著窗檻,花上的露水正濃。若非在群玉山頭曾與你相見,必定會在月光下的瑤臺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