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公辦的本科大學,以「海洋大學」命名的大學有哪些?
他們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
雖然都叫「海洋大學」,其地位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結合5月新鮮出爐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的排名,分別介紹這6所「海洋大學」。
根據「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的排名,這6所大學的排名是這樣的:
軟科全國排名學校名稱省市學校類型總分49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綜合281.2154上海海洋大學上海農業169.9191浙江海洋大學浙江農業150.3285大連海洋大學遼寧農業122.2309廣東海洋大學廣東農業116.1324江蘇海洋大學江蘇理工111.8
根據排名,大致可以將這6所大學分為3個檔次:中國海洋大學為第1檔;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為第2檔;大連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為第3檔。
基本情況如下:
大學創辦時間地點面積主管類別屬性中國海洋大學1924青島市2400教育部綜合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17年9月入選)
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入選)
211工程(1994年入選)
985工程(2001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9月入選)
大連海洋大學1952大連市1110遼寧省農林省部共建大學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10月入選)
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1月入選)
廣東海洋大學1935湛江市4892廣東省農林省部共建大學上海海洋大學1912上海市1600上海市農林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
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浙江海洋大學1958舟山市2608浙江省農林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
浙江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江蘇海洋大學1985連雲港市3441江蘇省理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全國涉海高校教務聯盟理事高校(2011年)
全國涉海高校海洋課程聯盟成員高校(2016年)
教育部「百校工程」建設高校(2018年)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在全國排名49名,其實力可見一斑。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一級學科有海洋科學、水產 。
學校地球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工程技術、化學、材料科學、農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學與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9個學科(領域)名列美國ESI全球科研機構排名前1%。
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十二五」以來,主持國家級各類項目110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4項、人文社科獎勵51項,被 SCI、EI、ISTP等三大收錄系統收錄論文170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704項,授權發明專利918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26項。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在全國567所參與排名的大學中排154名,也是相當不錯。
上海海洋大學是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3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
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水產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A+評級。一級學科有水產養殖學、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技術、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生物科學。
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科技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教育部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平臺30餘個。建有國際海洋研究中心、中澳國際合作研究中心、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研究中心、海洋科學研究院等一批校級科研平臺。擁有我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我國唯一的CNAS和CMA資質認定的船舶壓載水實驗室。
浙江海洋大學
浙江海洋大學是一所國家海洋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設有理學、農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現有省一流學科A類2個、B類7個。擁有海洋科學、水產、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機械工程、數學、水利工程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工程、農業、教育、旅遊管理、藥學5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並具有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權。
設置4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重點專業9個,省優勢專業4個,省新興特色專業8個。現設有10個學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創新應用研究院、東海發展研究院3個跨學科科研機構,舉辦獨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
大連海洋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是我國北方地區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農、工、理、管、文、法、經、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學校學科體系完善,優勢特色學科明顯。水產一級學科為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學科,該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並列第四;擁有國家級多學科協同創新平臺——大連海洋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4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9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訓培訓基地。
獲批1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國家級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本科特色(示範)專業,3個省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本科重點支持專業;9個省級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專業,3個省級向應用型轉變示範專業;1個省級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1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1個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已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是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的大學,是入選廣東高水平大學建設範圍的高校。
學校設有水產學院、海洋與氣象學院、食品科技學院、農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海洋工程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航海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法政學院、外國語學院、中歌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與休閒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9個二級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學科專業齊全。學校現有「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和「海洋科學」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共14個領域);77個本科專業。
擁有6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水產一級學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二級學科被列為「攀峰重點學科」,海洋科學一級學科被列為「優勢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農業經濟管理3個二級學科被列為「特色重點學科」。
「水產」「海洋科學」和「食品科學與工程」3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分別進入「B-」「C+」和「B-」檔次,全國排名分別為第6、9、24名,廣東排名分別為第1、2、3名。擁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10個廣東省特色專業、2個廣東省名牌專業、1個廣東省重點專業、9個廣東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廣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3個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
江蘇海洋大學
江蘇海洋大學創建於1985年,原名淮海工學院(Jiangsu Ocean University)。坐落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江蘇省連雲港市,是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高校、農業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依託高校、全國涉海高校教務聯盟理事高校、全國涉海高校海洋課程聯盟成員高校、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江蘇省海洋生物產業技術合作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漁業協會海洋牧場分會副會長單位。
截至2018年6月,專業建設緊緊圍繞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不斷加大調整和發展力度,目前擁有「海洋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水產養殖學」等3個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江蘇省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個江蘇省重點立項建設專業(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4個專業入選首批江蘇省「十三五」品牌專業一期工程建設項目。
雖然這6所大學的地位有所差異,但是他們總體水平都還是在中等以上,相信關注海洋大學的同學,還是值得去深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