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偶像,那小虎隊無疑是我心目中的那一個。三個大男生在青春期時帶給我的那份難忘,是任何之前或之後的明星所無法取代的。20年後重聽小虎隊的歌曲,回顧他們的照片和MTV,依然覺得清新美好。作為一路走來的小虎迷,一直很想將他們的歌曲匯總點評一下,作為情感的抒發,心靈的慰藉,亦或是喜愛之情的總結。
打開網絡,小虎隊的各類訪談、八卦和抒情貼撲面而來,不過關於歌曲或者專輯的點評卻很少。原因非常簡單,小虎隊當紅時還沒有網絡,信息溝通慢,而時至今日,雖然科技發達了,但當年的粉絲們已很少會把這些「兒歌」翻出來重溫,更別提寫心得了。
由於本帖重點討論小虎隊演唱的歌曲,所以事先界定一下歌曲範圍很有必要。對此,我的原則是「不重複,有人聲」:92年的BEST專輯是小虎隊解散後發行的一張精選集,屬於炒冷飯;同理,96年的龍嘯虎騰是小虎隊的演唱會版本,沒有新歌加入;另外,各專輯中均有一些非人聲的卡拉OK版或兒童合唱版,以上這些均不在討論範圍內。排除這些後,所謂「真正「意義上小虎隊演唱的歌曲分布在如下10張專輯中,共88首。之後的各項討論數據均基於此展開。
新年快樂(3首)
逍遙遊(9首)
男孩不哭(9首)
紅蜻蜓(10首)
星星的約會(10首)
愛(10首)
再見(10首)
星光依舊燦爛(9首)
快樂的感覺永遠一樣(9首)
庸人自擾(9首)
在開始正題之前,還有幾點需要說明:
1、我不是搞音樂的,對於歌曲的點評只是站在普通觀眾的角度闡述感受,不進行專業論述;
2、聽歌和看電影等許多愛好一樣,許多感覺因人而異,如果我的觀點與你相左,請理性看待;
3、由於個人精力有限,加上時間久遠,大部分資料只能參考網絡,如有錯誤大家可以跟帖指正。
既然是討論小虎隊的歌曲,第一件事是應該了解一下這些歌曲的「父母」們,即作詞、作曲以及編曲者。關於作曲與編曲的分別,簡言之就是作曲主要偏重於有「歌詞」的主旋律部分,而編曲則需要根據主旋律來編寫伴奏、和聲等其他音樂部分。
如果將這88首歌的詞曲及編曲作者按其負責過的曲目數量排序,名字出現次數最多的有九人,他們負責的曲目加總,佔了總曲目的60%左右。請看表1
在這九人當中,有一些大家並不陌生,比如排名第二的李子恆是臺灣著名音樂創作人,經常受邀為知名歌手填詞譜曲,代表作有周華健的《風雨無阻》,蘇芮的《牽手》等。陳大力和陳秀男則號稱黃金組合,「飛碟」時期負責百分之九十以上專輯的製作和主打歌,長期稱雄歌壇,同時他們與名單上的陳樂融、陳耀川和陳志遠並稱為飛碟「五陳」。陳志遠是一代編曲大師,常常一人包辦王傑、齊秦、黃舒駿等人專輯的全部編曲。陳樂融主要是作詞,經常與陳志遠搭檔,代表作有《安妮》、《再回首》、《瀟灑走一回》、《對你愛不完》等。而陳耀川更為大家熟悉,能歌能寫,還擔任過《中國達人秀》的評委。
相比之下,其他三位在國內的知名度略低,但他們也很有來頭。排名第一的Ricky Ho,中文名叫何國傑,知名新加坡唱片製作人以及資深編曲人,為王傑、姜育恆、郭富城、林志穎、梅豔芳、葉倩文、譚詠麟、林子祥等多名歌手作過編曲工作。1992年,以《瀟灑走一回》獲得香港音樂節最佳編曲獎。他也製作過許多電影配樂工作,2011年憑藉電影《賽德克·巴萊》獲金馬獎獲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排名第三的Iskandar Ismail,是新加坡籍的馬來西亞後裔,曾為百代和華納等頂級唱片公司的本國和外國藝術家們譜曲、編曲,也與眾多港臺歌手有過合作,代表作有早年作為《戲說乾隆》片頭曲而名噪一時的《問情》,張學友的《不老的傳說》、《雪狼湖》等。另一位重要的詞作者丁曉雯在「飛碟」擔任製作人時為王傑寫下了許多好歌,也曾寫過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張學友《祝福》、《偷心》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詞,還成功發掘了張信哲。
在大致了解了這些製作人的背景後,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小虎隊能夠如此經久不衰,與背後這支實力派的音樂人隊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可以說,他們奠定了小虎隊歌曲的主要風格。回看表1,我們將這些大師在各張專輯中負責過的曲目數縱向加總到表格最下端,數字的大小即能部分反映專輯的水準情況。如果專輯中這九人貢獻的曲目越多,則小虎隊的風格會越明顯,歌曲的質量會更高,反之則說明製作的人較為分散,專輯風格和質量可能會受到影響。以此標準衡量,我們可以將9張專輯做個階梯劃分(《新年快樂》因為歌少除外):第一梯隊為橘色,有《逍遙遊》、《紅蜻蜓》、《星星的約會》、《愛》和《再見》;第二梯隊為黃色的《男孩不哭》、《星光依舊燦爛》;綠色的《快樂的感覺永遠一樣》與《庸人自擾》排在第三梯隊。這樣劃分與我對小虎隊專輯的印大致吻合。當然,這只是一個純數據的判斷,具體到每張專輯的每首歌曲,還需要結合實際聽下來的感覺做進一步說明。
********************************************
【新年快樂】
發行:吳楚楚
監製:彭國華
統籌:陳大力
製作人:陳秀男
飛碟唱片1989年1月出版發行
專輯定位關鍵詞:臺灣少年隊、舞曲、酷
89年1月,在離過年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小虎隊的兩首半歌借殼憂歡的《新年快樂》專輯面世。其實在錄製唱片之前,小虎在臺灣已經很受歡迎,這張專輯推動了他們走紅的節奏。《新年快樂》、《青蘋果樂園》和《彩色天空彩色夢》分列在曲目第1、2、5首,位置很好,如果是磁帶的話不用翻面就能聽完小虎所有的歌,公司對他們的優待可見一斑。
從表2-1中可以看到,憂歡歌曲的主創人員其實大部分都在小虎隊日後的團隊中,而有意思的是此時小虎隊自己的兩首歌卻都是翻唱的,《青蘋果樂園》源於日本少年隊的「What's your name」,《彩色天空彩色夢》來自英國歌手Nick Heyward《I Love You Avenue》專輯中的第一首歌《You're my world》。此時的小虎,還停留在對日本少年隊的模仿階段。
整張專輯來看,《新年快樂》是五人合唱,也是兩隊統一風格的唯一一處。小虎隊的兩首歌由於曲調都來自國外,加上詞作者丁曉雯配上了地下舞廳的主題(據其在康熙來了中的爆料),因此屬於勁歌。而憂歡是抒發少女情懷的臺灣本土小清新,整體節奏相對偏柔偏慢,與小虎隊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其實專輯中憂歡的歌曲並不差,象王傑詞曲的《在雨中走過》,陳耀川作曲的《和你走在陽光下》都很耐聽,有網友還指出蔡雨倫的聲音和孟庭葦很。當然,就唱功來說,當時的她們還很生澀,缺點也非常明顯,比如有走音,唱不開,兩人合音則相對好些。總之,憂歡並沒有因為這張專輯的大賣而走紅,相反不久就解散了,小虎隊則成了最大贏家。
《新年快樂》,5星
專輯主打,主題配合過年很應景。整首歌節奏明快,歌詞生動道出了女孩羞澀的心情,曲調朗朗上口,間奏也很動聽,5個人的穿插合唱非常熱鬧,道出了「快樂」的味道。小虎隊在第3遍時還有「新年快樂」4個字的說唱,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青蘋果樂園》,5星
小虎隊的第一首單曲,曲調部分與原唱的相似度達到70%以上,第3遍在大聲唱出4個英文短語後改動明顯,原唱進入到另一個小高潮,而小虎隊則藉此收尾。兩版比較的話,少年隊的演繹更加勁爆動感靈活,加上日語發音多,感覺唱得更快。小虎隊的版本激情不足,較為儒雅和工整,不如少年隊那麼用力,4個英文短語處用了伴唱以擴展。這首歌單獨聽找不出什麼問題,與原唱一前一後比較就會感覺小虎隊的氣場弱很多。當然這跟他們的定位不同有關係。另外,看過此歌MTV的同學一定記得三個小虎雙手插在褲袋,昂首皺眉扮演壞小子的鏡頭,這與唱著「新年快樂」的青澀少年形象有不小的出入,由此可見小虎隊在成立之初定位尚不夠清晰。
《彩色天空彩色夢》,4星
小虎隊的第二首單曲,常常被人忽視,核心曲調與原唱相似,同樣在第3遍時減少了原唱的小高潮段落並做了部分調整,編曲修改的力度較前首更大,大家可以去聽一聽原唱。歌詞則和《青蘋果樂園》一樣描寫的是臺灣舞禁時期的地下舞廳。據說當年引進大陸時因歌詞描寫過於露骨差點被刪,後來總算保住了。相對來說,這首歌的舞廳氛圍比《青蘋果樂園》更濃,可能是因為其中穿插了較多女聲伴唱和電音。個人以為其「壞壞」的略帶黑暗的曲調與小虎隊尚欠成熟的形象不是太吻合,屬於搭配不夠成功的例子。
********************************************
【逍遙遊】
發行:吳楚楚
監製:彭國華
統籌:陳大力
製作人:陳秀男
製作協力:丁曉雯
飛碟唱片1989年4月出版發行
專輯定位關鍵詞:活力、愛情、洋氣、正能量、積極向上
《新年快樂》之後,由於小虎隊引起的巨大反響,「飛碟」在5月推出他們真正的第一張專輯《逍遙遊》。這張唱片的水準我個人認為是小虎隊數一數二的,理由如下:
1、演唱方面,所有歌曲均為合唱,可能是因為他們當時各自的風格還未形成,但眾所周知,三人的聲線其實是互補的,每個人的獨唱效果都不如合唱來得好。小虎隊中後期由合唱向獨唱偏移的做法我覺得並不成功,雖然他們各自都有一些獨唱的好歌,但專輯中獨唱的歌曲數量過多,甚至超過了合唱曲目,就顯得喧賓奪主,影響了專輯的整體效果,而且三人獨唱的風格差異,勢必會大於合唱。
2、詞曲方面的陣容集中於前面提到的7位大師(另兩位李子恆和Iskandar Ismail要到《紅蜻蜓》時才加盟),大家可以看一下表2-2(表中色塊或有色字體標記為前言中提到的九人)。作詞主要是陳樂融和丁曉雯,曲調則由陳志遠負責第一二主打歌,其餘由陳秀男、陳耀川和Ricky Ho分工。其他人參與的曲目數量不多,Raymond Wang是《青蘋果樂園》的編曲,他和唐媛媛、Tommy Ho在這張專輯之後沒有再與小虎隊合作過。這樣集中的好處顯而易見,所有的歌曲風格統一,質量平均,雖然缺少象後來的《愛》、《蝴蝶飛呀》等集大成之作,但每首歌單獨拿出來都是精品。
總而言之,《逍遙遊》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整體性,這是之後任何一張專輯都無法相比的。而整體性對於小虎隊這樣的團體偶像來說至關重要。整張專輯在形式上以中快歌為主,只有《你的眼睛下著雨》和《星星寶貝》是抒情慢歌。小虎的定位開始轉變為兩方面,主要的一邊以主打歌《逍遙遊》為代表,延續《青蘋果樂園》的風格,大膽直白地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問題,比如相思、一見鍾情、分手等。次要的一邊以隊歌《今天看我》為代表,輔以《探險風箏》、《燃燒青春火焰》,歌詞中不涉及任何愛情,開始倡導積極、正能量的人生觀。這兩部分很好地糅合在一起,看不出明顯的界限。說到專輯的缺點,一是《逍遙遊》確實不如其他幾張專輯的主打歌傳唱度那麼高,同時專輯曲調類型較為單一,另外由於編曲的實力太強,感覺快歌的伴奏普遍要壓過三人的歌聲,當然這也部分掩飾了演唱中的一些不足。
順便說一下,當年大陸是將專輯中的9首歌和《新年快樂》中的3首歌做成一張引進的,雖然打亂了歌曲原有的順序,但也算是引進史上一次值得稱道的範例了。
《逍遙遊》,4.5星陳志遠作曲加編曲,此歌只唱2遍,與小虎隊大多數的2遍半模式不同,可能是因為單遍比較長的緣故。開頭的配樂煙花引爆,歌曲進行中重重的打擊聲仿佛一步步向前走,第一段過後的間奏好像在上樓梯,能夠體會出一些「逍遙」的意味。MTV裡小虎們一改《青蘋果樂園》中地下舞廳的小酷哥模樣,開始展露出微笑,表現得更加健康積極。
《燃燒青春火焰》,4.5星又一首陳志遠編曲,作曲是陳耀川。開場急急的打擊聲有如火苗上竄,隨後勻速唱一段前奏的形式和其他歌曲不一樣。進入到正式段落中重重的節奏聲和《逍遙遊》類似。第一段結束後的吹奏很活躍,結尾處歌聲曲聲戛然而止讓人印象深刻。此歌作為臺灣全運會開幕式的歌曲的確很合適。
《你的眼睛下著雨》,4星陳秀男作曲的悲傷慢歌,曲風稍過壓抑,與整張專輯的風格略有出入,讓小虎隊來演繹顯得有些早熟。兩段之間的口琴聲非常悠揚,有異國風情,片尾的結束曲拖得很長,確實有種雨濛濛的意境。
《愛情變化球》,4.5星主要負責編曲的Ricky Ho這次包辦了作曲,創造出一首神作。空靈的配樂聲讓我感覺仿佛置身宇宙。第二段結束後先慢後緊的音樂逆轉很有聽頭,整首下來我確實聽出了球的感覺!
《季節改變》,4.5星動感的Ricky Ho搭配多情的陳耀川,把一首抒情歌曲用活力包裝起來。第2遍結束時配樂大逆轉,原以為要結束沒想到又引出一段。
《今天看我》,4.5星這首歌翻唱自星星·月亮·太陽組合的《我有自己的路走》,由陳樂融小改歌詞後交由小虎隊重新演繹。個人認為小虎隊唱得更好,女生版有些拖拉。歌曲內容積極向上,曲調也很耐聽,特色的口哨聲貫穿全場,一遍下來整個人的精神會非常振奮。MTV中三隻小虎分別扮演勤奮工作的送報員、擦車工和調酒師,讓人感覺到洋氣的小虎原來也很接地氣,是創作得非常成功的作品。
《我的愛正年輕》,4.5星9首裡最快的一首歌,編曲Raymond Wang演繹的急促樂聲仿佛在騎摩託車,而片尾的快速結束猶如一道流星划過。
《探險風箏》,4.5星Ricky Ho這次搭配陳秀男,創造出的風格和《今天看我》有異曲同工之妙,繼續敘說好孩子的心聲。開場讓人覺得節奏緩慢,之後漸漸加快延伸開來,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聽著聽著仿佛看見了風箏和天空。第2遍之後的間奏逆轉又是典型的Ricky風格。
《星星寶貝》,4.5星同樣是慢歌,陳秀男的這首《星星寶貝》比《你的眼睛下著雨》的曲調更動聽。Raymond Wang的配樂真的讓我體會到了小星星和銀河。
********************************************
【男孩不哭】
發行:吳楚楚
監製:彭國華
統籌:陳大力
製作人:鈕大可
飛碟唱片1989年9月出版發行
專輯定位關鍵詞:熱帶、舞曲、本土化、成長問題
《男孩不哭》專輯誕生的時間點很好,此前的幾個月,《逍遙遊》大賣,小虎隊在臺灣做了巡迴演唱,並出版了第一本寫真集。但相比小虎隊解散前的其他專輯,這張唱片的影響力恰恰是最小的。對此我無法給出很明確的原因,不過分析一下它的特點也許有助於大家找尋答案。
根據表2-3,大家會發現《男孩不哭》的製作團隊較《逍遙遊》有了大幅變化。首先,鈕大可代替陳秀男擔任了唱片製作人,陳秀男除主打歌外基本未負責其它。其次,詞曲作者比較分散。一組數字對比:《逍遙遊》作詞3人,作曲4人,編曲4人;《男孩不哭》作詞4人,作曲8人,編曲5人。作詞方面,丁曉雯沒有參與,取而代之的是楊立德,他挑起了半壁江山。編曲方面,遊正彥和塗惠源加盟進來。作曲則比較誇張,9首歌8人作,除了陳耀川是2首歌外,其餘一人一首,鈕大可、姜育恆、遊正彥都有貢獻。不要小瞧這些新成員,他們都是臺灣赫赫有名的音樂人物。對於延續下來的幾位老成員,他們在《逍遙遊》裡平均負責3首歌,到《男孩不哭》時只需負責1-2首。
演唱方面變化不大,基本還是合唱,只有一首《嘿!你寫日記嗎?》是三人首次分開演繹,這是他們後來各自獨唱的起點。
綜上所述,相較《逍遙遊》的整體性,《男孩不哭》的特色是「多元」。它的曲目不再上一張那樣主要由7位音樂人彼此合作,而是產生了更多的詞曲作者搭配。另外有趣的一點是,這些新成員在《男孩不哭》後都沒有或極少再與小虎隊合作,這也使專輯變得很「另類」,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小虎隊風格在這裡不一定找得到。
那麼,新人員的加入,到底帶來哪些新元素呢?就作詞來說,原來的陳樂融和丁曉雯在歌詞內容上趨於抽象,《逍遙遊》裡除了唐媛媛寫的探險風箏之外,基本找不出什麼實物。而楊立德則為男孩們帶來了「椰子樹」、「娃娃魚」、「熱雷雨」、「日記」,以及想像力豐富的「砂丘魔堡」。曲調方面,還是快歌為主,但整體風格比《逍遙遊》柔一些。另外《我的煩惱》、《我想先離開》這些含有悲傷憂鬱的內容也以中快歌的方式演繹,是之前不曾見到的。
同時,專輯的主題拓展到四個方面。重頭仍然是愛情,《逍遙遊》中大膽直白的方式被弱化,轉而通過舞曲、約會形式來婉轉表達;其次是成長問題,小虎們被賦予了更多的個性,比如「煩惱」、「幻想」、「憂鬱」。第三是熱帶風情,涉及《男孩不哭》和《熱雷雨》,用以配合寫真集,不過這個點沒有深入運用。勵志被排到最後,代表作只有一首《年輕的英雄》,力度明顯不足。主題雖然多,但過於分散且相互關聯度不高,稍顯混亂,整體性不如《逍遙遊》鮮明。
對於這張專輯,我認為它的作用在於承上啟下。如果說《逍遙遊》裡還是三個一心跳勁舞的日本裔臺灣青少年,到了《男孩不哭》他們已經褪去洋氣完全本土化了。對比著聽兩張專輯,你會覺得《男孩不哭》的歌有點「土」。正因為這個轉變,後來《紅蜻蜓》的出現才顯得非常自然。不過,專輯總體的水準弱於前一張。
《男孩不哭》,4星
據說此歌是翻唱的,但我沒有找到原始出處,知道的朋友可以提供下線索。和《逍遙遊》一樣,它的傳唱度不高,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整首歌總體感覺有些悶,前半部分的節奏比較拖,很難唱準唱好,後半段由於節奏加快相對容易把握。歌詞是配合寫真集的,如果沒看過寫真,可能會覺得寫得有些沒頭沒腦。曲調透露著濃鬱的熱帶風情,配上大段的吹奏樂,演唱反而顯得有些次要了。
《熱雷雨》,4星
風格輕快,首舞曲,和《男孩不哭》一樣帶有熱帶風情。兩段長時間的打擊聲覺得有些空洞,高潮部分確實有下大雨的感覺。
《嘿!你寫日記嗎?》,4.5星
姜育恆出手的慢情歌,三隻小虎首次分工合作,各自的聲音風格已基本形成,陳志朋的聲音最不明顯,吳奇隆比別人多一段獨唱。抒情的佳作,值得一再回味。不過他們這個年紀就說「孩子的孩子」是不是太早了?
《做我的新舞伴吧》,4星
鈕大可年輕的弟子陳本瑜作詞,陳耀川作曲,塗惠源編曲。三位年輕人演繹出一股輕鬆健康的舞蹈氣息,與《青蘋果樂園》中地下舞廳的氛圍完全不同,配上小虎們清純的聲音很相襯。
《我的煩惱》,4.5星
遊正彥編曲作曲的佳作,用快節奏唱出了憂鬱,曲調優美。但是高潮部分的音定得太高,感覺小虎們吊嗓子唱得很吃力。歌聲漸弱的收尾不同於小虎一慣的乾脆作風。
《年輕的英雄》,4星
陳樂融、陳志遠再度搭檔的勵志歌曲,曲目位置和《今天看我》一樣,應該是效仿上一張的做法。曲風乾練清脆,朗朗上口,不過總體感覺沒有超過《今天看我》。MTV的內容和《男孩不哭》差不多,沒有突出歌曲本身的內容,說明此時製作人對於小虎的定位依然不明確。
《改變你》,4星
製作人鈕大可唯一作曲的一首歌,借嘉年華敘述愛情,我真的有進入迪士尼樂園的感覺,配樂精彩。
《我想先離開》,4星
陳樂融和陳耀川的首次合作(《逍遙遊》裡他們沒有合作過),抒情小品,間奏小有特色,不過總體感覺有些平。歌聲漸弱的收尾和《我的煩惱》一樣。
《砂丘魔堡》,4.5星
Ricky Ho繼《愛情變化球》之後再度包辦作曲編曲,配上楊立德異想天開的歌詞,又是一首神曲,聽後讓人無限遐想。個人認為是專輯中最棒的一首歌。
請繼續關注小虎隊歌曲匯總點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