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小白,你怎麼哭了?
北極熊:天氣逐漸轉暖,冰都化了,我無處立足了。
北極熊:大企鵝,我怎麼好久都沒見你了?
企鵝:啊,我在北極早已經滅絕了!
幾天後......
北極熊:我也無路可逃了!
—————北極熊的故事
時間退回到20年前,絕對沒有人會將孱弱、滅絕這類詞和北極熊聯繫在一起。
印象中的北極熊,是這樣的:
夏季時冰面融化,北極熊就可以下海捕捉海豹,其它時間北極冰層覆蓋,它們就無法捕捉到獵物,但絲毫不用為它們擔心,因為夏天的時候吃幾頓,起碼得撐一年。
為了減少能量消耗,大部分時候北極熊不是躺著就坐著。哪怕偶爾走起路來也像老人家散步那樣,悠閒、緩慢。有些違規的熊,腰上還帶著萌化人心的可愛「小熊」掛件,讓人看了忍不住想「偷」。
由於北極熊比較懶,大部分時候北極熊們更喜歡趴著走;滑累了就停下來原地睡會兒,姿勢都不用換,省事;高興的時候打個滾,練練柔韌性;無聊的時候挖挖雪球,雖然動作有點笨拙,但勝在表情認真;有時也跳跳舞,別說,舞姿還挺妖嬈呢。
總之,北極熊的生活簡單枯燥,看起來還真是……令人羨慕呢!
可是,你知道嗎?
現在,浮冰逐漸減少,北極熊的棲息地也逐漸減少,它們沒有辦法進行足夠的冬眠,消耗能量加大,長此以往,北極熊將因為找不到食物變得枯瘦如柴、甚至餓死或溺水而亡。
今年6月,阿拉斯加冰川轟然倒塌的視頻走紅網絡。5層樓高的冰川墜入海面,激起了巨大的水花,場面十分壯觀。乘坐遊輪經過的人忍不住歡呼,卻並未意識到這代表著什麼。
俄羅斯和歐盟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今年上半年,北極地區最高氣溫為38℃。這是有史以來,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記錄。
還有稱,格陵蘭冰層已經融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這些冰山有的長達千米,高達百米,無異於一座浮動的小島。然而,這只是人們看得見的高度,在水下,它還隱藏著十分之七、八的身軀,它的龐大可想而知。
當冰雪全部融化,等待北極熊的是什麼?
夏季氣溫高,冰川融化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很多人忽略了,在全球持續變暖的情況下,北極融冰遠遠打破以往記錄,呈斷崖式融冰。
在冰層極具縮少的現在,很多白極熊不得不連續遊泳超過幾百公裡,去尋找可以休息的冰層,而在這過程中,通常只有身強體壯的北極熊才可以成功,年幼的、弱小的、年邁的北極熊只能在半路死掉。
北極熊在捕食時,是需要藉助浮冰的,但是冰塊的驟減,他們現在開始只能餓著肚子,有時候,絕望的白極熊麻麻,會在難以忍受的飢餓中,殘忍吃掉自己的幼崽,這是誰的過錯呢?
即使這個夏天,北極熊可以撐過一個漫長的無冰期,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可以撐過第二個、第三個……身體器官的容忍度,始終的有限的。
對於北極熊而言,屬於它們的「冰」,人類還能如數奉還嗎?
當北極熊腳下的最後一塊浮冰消失,人類還能獨善其身嗎?
當最後一隻北極熊死去,人類離自己的末日還會遠嗎?
你以為冰山融化是偶然?殊不知「天災」從來沒有停止過。
新冠疫情,印度連續5天單日新增超9萬,全球單日新增超30萬例創最高紀錄!
菲律賓塔阿爾火山噴發,火山灰高達10至15公裡!
東非地區蝗災肆虐,蝗蟲數量之多幾十年未見!
美國山火急速惡化:近90場大火,正席捲西海岸!
美國面臨歷史紀錄的零下52攝氏度的極寒天氣;
格陵蘭島的溫度升高,一塊比巴黎城市還大的大冰塊已經從北極最大的冰架上脫落!
印度多地熱浪侵襲,車廂內高溫導致多人死亡;
澳大利亞連續高溫,洪水、山火不斷發生;
2019年以來,極端天氣不斷打破記錄,反常天氣越來越多。
還記得6月18日青海玉樹滿天飛雪麼?六月飛雪......
人類的破壞產生了蝴蝶效應,造成尼日拉爾現象出現,北極正在縮小,赤道正在擴大,北極和南極將逐漸消失;整個地球的火山更活躍,空氣會更渾濁,海洋面積會增大,海平面會升高,到那時所有生物都將在劫難逃,包括人類也會滅絕。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所謂的天災,都與人類密切相關。
全球變暖、氣候的惡化,現有的北極熊會逐漸死去,新生熊也難以存活。追溯全球變暖的根本原因,是人類大面積的砍伐森林、建造工廠、無節制地掠奪大自然的資源。
然而,這並不是偶然,人類社會遇到的類似情況數不勝數,而且都是大問題。環境問題頻發,而且日益嚴重——冰川融化、空氣汙染、生物多樣性喪失、臭氧層破壞。
人類發展以犧牲自身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必然要以自身的生存危機來救贖與償還。然而,事後諸葛亮的救贖有用嗎?人類對大自然所虧欠的,能用金錢與財富來兩訖嗎?顯然,這是萬萬不能的。
面對越來越多的全球性問題,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1992年,178個國家的領導人和代表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聚集,共同商討保護環境的問題。
1997年,160個國家在日本京都籤訂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2002年,在南非城市約翰尼斯堡舉行的「地球峰會」上,包括104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192個國家的1.7萬名代表,繼續商討改善環境的計劃。
2009年,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達成《哥本哈根協議》。
2015年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通過了《巴黎協定》,並於2016年在紐約籤署了這一協定。
但也有一些工業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很長時間都消極對待全球氣候問題談判。
在聯合國的努力和推動下,在2015年12月12日召開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的氣候變化協定《巴黎協定》。然而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完成退出需耗時一年,美國將成為退出《巴黎協定》的唯一國家。
抵抗全球危機需要人類互助合作,統一行動,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通過國際組織形成的一切公約、條約、協議、決議、呼籲、宣言等,其作用都很有限,在大國一致認可時也許還有點用,當與某個大國的利益有衝突,特別是與超級大國的利益有衝突時,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一張廢紙。
由此,我們看到統一人類行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世界當前這種體制架構根本統一不了全人類行動。要處理各種全球性重大問題,有且只有人類走向大統一這一條路可走。
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理事長胡家奇曾提出:要統一全人類的行動,就必須建立一個與國家政權的統治和管理力度相當的機構,它治理整個世界,可稱為世界政權。世界政權是唯一的,它既統治著全人類,又能夠真正地站在全人類的全局利益、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的角度考量一切。
2300年前,斯多噶學派的創立者芝諾也曾提出了「世界國家」的概念,他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即世界國家。
白俄羅斯前駐華大使託濟克也說,當今世界應該是一個各國平等、能夠為人類美好未來共同努力的「大圓桌」,圍其而坐的世界各國都應認識到人類擁有共同命運,需要相互傾聽、相互信任。
當人類對遠處的巨變毫無察覺,近處的災禍就在眼前。
人類以為歌舞昇平的時代,就能掩蓋住危若累卵的生存危機嗎?
人類興高採烈地從事著並為之津津樂道的事情,難道不是飲鴆止渴式的自殺行為嗎?
如今北極熊危機以及衍生出來的種種危機,也許就是若干年後人類所面臨的厄運!不要讓北極熊成為傳奇,最終出現在滅絕物種記錄冊裡。我們必須從全球視野看待人類危機,採取統一行動,才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