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很短,大概還可以在餐桌上停留幾天

2021-02-16 飯醉團夥


春分已過,一年一會的春天只剩下不到一半。


↑小區裡的迎春花已經開了一個多月了


因為特殊時期的緣故,我們被關在家裡渴望春天太久了。


這周才剛開始,今天就熱得像夏天一樣?



作為一個時令性食材愛好者,春天是飯糰的特約作者兼廚娘——@櫻桃肉丸子 最喜歡的好食節。


尤其是生活在四川,菜市場特別豐富!立春以來,陸陸續續吃了好多春日食材,讓胃和心都得到了極大都滿足。


 

這次,就一口氣整理了做過的春季食譜。談不上正宗,但都是自己喜歡的口味。


在春天的尾巴上,如果都能吃上,也算是沒有辜負好春光了~

 


帶泥的春筍最近在菜市場很常見,網購也能很方便買到新鮮的。


在選購的時候要注意,略短粗的筍,會更嫩一些。


 

處理的時候,把筍對半剖開會更好剝。


筍尖可以做油燜筍,底下老一點的部位可以切滾刀塊做醃篤鮮,或者切小丁做燜飯。


 

足夠新鮮的筍可以不用焯水。


如果擔心會有澀味,可以焯水約2分鐘再做進一步烹飪。或者焯水後冷凍保存,下次無需解凍就可以使用。


 

 

這是我最喜歡的春筍尖吃法,也適合做便當菜。簡單的醬油糖,激發了春筍的鮮甜,齒間留下綿長的香味。

 

食材:

筍尖,生抽,白砂糖

 

做法:

1.筍尖用刀拍裂後切成小段方便入味;



2.鍋裡放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燒熱後下筍尖,中大火爆炒,直到筍的表面微焦;


3.放醬油,嘗著鹹淡合適就行,翻炒均勻後蓋蓋子用小火燜約5分鐘;



4.開蓋放1-1.5勺白砂糖,調中火適當收汁,聞到焦糖味,筍表面掛上糖漿即可出鍋。


 

 

「醃」,指醃製過的鹹肉;「鮮」,是新鮮的肉類;「篤」,用小火燜的意思。


直白簡單的做法,一秒鐘就能把人帶入江南春。


 

作為江南地區特有的菜品,小時候從沒吃過醃篤鮮,甚至念起來都覺得怪怪的。


直到某年春天吃過以後驚為天人,醃篤鮮便成了我家春天絕不能錯過的菜之一。


 

食材:

春筍,排骨/五花肉/腿肉/蹄膀/母雞,鹹肉火腿,老薑

 

做法:

1.肉類洗淨焯水去除血沫,我喜歡用排骨燉,肥瘦正好;


2.湯鍋加入純淨水、排骨和一塊老薑,大火燒開後再儘量撇乾淨浮沫,轉小火加蓋慢燉1小時;


 

3.加入50-70克火腿,再燉約20分鐘,這個分量的火腿足夠讓湯有明顯的鹹味,不用再放任何調味料了;


 

4.最後加入焯過水的春筍塊,小火燉10分鐘即可;


 

5.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豆皮一起燉,和春筍一起下鍋就好。


至於湯放不放蔥花,一些說法是蔥和筍的味道不搭,我認為,自己吃想放就放;


 

6.我喜歡的蘸碟調法是:蒜末+生抽+醋+香油+花椒油+青紅辣椒碎,酸辣清爽和肉類很搭。


音子叔得知後感嘆道:蘸碟對於醃篤鮮,真是「大逆不道」啊哈哈哈哈哈哈!(然鵝想蘸還是會蘸的~)


 

 

趁著冰箱裡還有冬天囤下的香腸臘肉,這款燜飯絕對值得一試。筍丁和腊味是絕妙的搭檔,一點點蝦幹提鮮又不會搶味,真是滿口的鮮香。


同時,燜飯也是完美的便當菜,菜肉飯齊全,復熱也一樣好吃。

 

 

食材:

筍丁,臘肉,豌豆,蝦幹/海米,大米,糯米

 

做法:

1.大米和糯米7:3的比例淘洗乾淨,提前浸泡半小時,放糯米會讓燜飯更有嚼勁,晶瑩油潤,如果喜歡,全部用糯米或者增加糯米比例也可以,全部用大米也行;


2.春筍和臘肉切丁,蝦幹(我用了一隻,如果用海米3-4顆就足夠了)切碎,豌豆隨手來幾顆點綴就好;


 

3.鍋裡放一點點油爆香臘肉和蝦幹後,放筍丁和豌豆適當翻炒,把瀝乾的大米也倒下鍋翻炒幾下,表面開始黏糊糊的時候就可以了;


 

4.把炒好的食材轉移到電飯煲或者土鍋/鑄鐵鍋,直接在炒鍋裡加蓋燜也可以。


加水到剛沒過食材的程度就好,不然飯會稀,按照正常煮飯程序煮好後燜20分鐘就可以吃啦;


 

5.記得吃之前把米飯打散,讓水汽蒸騰出來,飯會更加粒粒分明哦。


 


南方的菜市場最近隨處可見鮮蠶豆,嫩嫩的特別鮮甜。選購的時候要注意,要買帶莢的蠶豆,剝好的容易失水老化,蠶豆莢越翠綠,蠶豆就越嫩。

 

蠶豆買回家可以不用都剝出來,在陰涼的地方可以儲存一周左右,隨吃隨剝。


 

嫩蠶豆剝開全身翠綠,沒有厚厚的豆衣,豆身也不能輕鬆分成兩瓣。


如果豆身上那條線變黑了,那就比較老了。


 

 

特別簡單快手的蠶豆做法,下飯下酒,適合帶便當。


 

食材:

蠶豆、洋蔥、大蔥、小蔥

 

做法:

1.鍋裡放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放入洋蔥碎、大蔥碎和小蔥段,小火炸出香味,直到小蔥開始變焦,炸過的三蔥我習慣用筷子夾出來免得影響成品的顏色;


 

2.蠶豆下鍋,中到大火爆香後,加鹽和一點白糖調味後即可出鍋。


如果蠶豆略老,最好提前焯水去皮。


 

3.不需要多餘的調味和配料,就是一道超好吃的蔥油蠶豆了。


如果家裡有熬好的蔥油,用它直接炒就行,不需要再炸香料。


 

 

燜飯的做法大同小異,參考前面的筍丁腊味燜飯就好,粉粉糯糯的蠶豆燜在飯裡特別好吃。


 

 

稍微老一點的蠶豆,可以煮熟後和折耳根一起涼拌,四川人民很愛這道菜了,現拌現吃最好,不適合帶便當。

 

拌菜的話我喜歡放:蒜泥+花椒粉+香油+油辣子+生抽+醋+小米椒,拌素菜的時候,醋要稍微多一點,才會清爽開胃。


 

不過拌菜真的非常考驗手感,我能給的建議就是,放調料一定要要捨得,不然味道出不來。


 


春節一過,豌豆尖便老了,嫩豌豆的季節也就來了,無縫銜接。

 

和蠶豆類似,選購豌豆的時候也要注意看外殼,越飽滿翠綠的就越嫩。

 

儲存方法也是隨吃隨剝,如果是網購的南方豌豆,也可以都剝出來後焯水1分鐘,再分裝冷凍。這樣維生素得以完好保存,殺菌後也可以延長冷凍儲存的時間。下次烹飪時無需解凍,直接用就好。


 

 

這道快手又好喝的湯,本也不是四川會見到的做法,是今年被皖南人@音子叔 安利的,她說蠶豆、豌豆、毛豆都能做,只要夠嫩。於是我就試了手邊現成的嫩豌豆。

 

沒想到豌豆的鮮甜和蛋花的輕柔這麼和諧,喝了幾碗都嫌不夠。


 

食材:

豌豆,雞蛋,豬油

 

做法:

1.清水燒開,放一小坨豬油,沒有的話就倒一點香油;

2.豌豆放一把就夠了,煮熟了後撒鹽,別放太鹹;

3.關火後徐徐倒入蛋液,同時用筷子輕輕攪散,這樣蛋花才會細嫩,起鍋,愛蔥花的撒點蔥花。


 

 

這是一個很好的下飯菜,也很適合做便當菜,我習慣的做法是加入一點酸辣的野山椒碎提味兒,讓整道菜沒有那麼平淡。

 

燒肉的湯我會用冰箱裡分裝好的高湯,菜的層次會更加豐富,口感濃鬱。



食材:

豌豆,肉末,野山椒,高湯,老薑

 

做法:

1.熱鍋放油,先小火把肉末炒散到水汽蒸發乾淨,放薑末和野山椒炒出香味;


2.下豌豆(冷凍豌豆不需要解凍),適當翻炒後加入剛沒過豌豆的高湯/清水,放鹽和白胡椒,蓋蓋子小火燜煮約5分鐘;



3.開蓋後嘗嘗鹹淡,如果湯汁略多就開大火稍微收一下,別收太幹,拌飯不香了。


 

 

和前面的筍丁燜飯、蠶豆燜飯一樣,做法大同小異。


不過四川地區在做臘肉豌豆飯時,會特別喜歡全糯米的做法,就像是鹹鮮口的八寶飯,怎麼都吃不膩。


 

 

便當友好型選手,炒法也很簡單,豌豆還可以替換成蒜苔、花菜、蒜苗、荷蘭豆、蘿蔔乾、茶樹菇等等,臘肉也可以替換成香腸。

 

我習慣順手加點海米或蝦幹提味兒,原則同樣是宜少不宜多,搶味道就不行了。


 

比起前面幾種食材,香椿的時令性就更強了。

 

舌尖上的中國裡說,香椿的生長只需要兩三天,多一天便老了。一年中最適合吃香椿的時間是穀雨前,而越早春的香椿氣味越濃,香椿愛好者們可要抓緊啦。


 

選購香椿自然是越嫩、香味越濃的越好,這邊菜市場除了種植香椿芽,還能買到野生的,那香味更是上頭。

 

香椿要隨買隨吃,吃之前需要焯燙1分鐘以去除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如果想長時間儲存,也可以焯燙後撈起瀝乾水冷凍,下次吃無需解凍直接烹飪。

 

 

香椿最常見的吃法是炒雞蛋,其實作為拌肉的配料,它真的特別優秀,特殊的香味可以讓拌肉的味道更加有層次。

 

蒜泥白肉堪稱下飯利器,四川做白肉最常用的是豬後腿肉,肥瘦兼半,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稍瘦的五花肉,吃起來不容易膩。

 

如果想帶便當,可以把拌料分開放,吃的時候再拌上。



食材:

香椿,豬後腿肉/五花肉,油辣子,老薑,大蒜,小米椒

 

做法:

1.豬後腿肉加拍碎的老薑、大蔥、花椒、香葉、八角,徹底煮熟,煮熟的標準是筷子可以輕鬆插透;


2.煮好的肉撈起來涼透了再切成薄片,涼透會更容易切薄,也更不容易打滑,切好的肉片碼在盤子裡;


 

3.準備拌菜料,姜蒜磨成蓉,壓成泥也可以,害怕咬到姜的朋友可以切大一點方便挑出來,但不能不放;


 

4.姜蒜蓉用一點純淨水化開,加入油潑辣子、生抽、醋、香油、花椒粉、白砂糖、鹽,按圖上勺子的比例約為5:2:1:1:0.5:0.5:0.5,喜歡吃辣再加點小米辣碎,拌勻備用;


 

5.吃之前再澆汁,最後放上香椿段,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特別快手的一道菜,下班後隨手做做只要幾分鐘,清清爽爽,拌飯也很香。


但豆腐久置容易出水,所以不適合帶便當。


 

食材:

香椿,嫩豆腐/內脂豆腐

 

做法:

1.嫩豆腐切小塊,焯水去除豆腥味後涼水浸泡;

2.焯燙後的香椿切成碎,豆腐瀝乾水分放入盤中;

3.放鹽、白砂糖、花椒油、香油,撒上香椿碎,用幾顆小米椒點綴,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最後還是香椿最常見的做法,炒雞蛋。


 

香椿碎可以和蛋液拌在一起,也可以炒的時候加入,還能做成烘蛋或蛋餅,別忘記放鹽就是了,一個友情提醒。

 

最近@Liu VV 告訴我,在香椿烘蛋裡加一點肉臊子,會特別香,嗯,能不香嗎!



 

一共4種食材、13道菜,每一種食材只需要用心對待,做起來就不會很難。


知道大家全面復工,還特地加入了每一道菜的「便當適配性」,希望對你們有用。


好春光,莫辜負,一起來解鎖更多春天的吃法吧~


往期回顧,戳圖片直達


喜歡春天的味道的

戳↓

相關焦點

  • 餐桌上的綠色,是最春天的呀!
    Photo: Corrie Hogg, David Stark Design 圖片來自:vogue.com薄荷綠配上柔和的灰色和金色的樹林,感覺特別新鮮。竹節把柄的餐具也非常搭配春日清新感。藤編、竹編也是綠色的最佳搭檔之一。photo by Stacey Bewkes for Quintessence這張餐桌同樣來自Gert Voorjans的家,他熱愛收集桌布,希望用桌布營造花園派對的感覺。從這張餐桌上,是否感到了熱帶花園的氣息?
  • 廊坊人餐桌上不可錯過的春天味道!
    香椿: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穀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馬齒莧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能促進潰瘍癒合。涼拌馬齒莧此外,薺菜中還含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綠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利尿、解熱、止血、明目等養生功效。摘些薺菜的嫩莖葉,焯過後可以涼拌、做湯﹑做餡﹑炒食或煮粥。
  • 春天裡,雲南人擺上餐桌的16種花朵朵
    雲南的春天可以感受春風送暖,還可以欣賞繁花鬧春,最重要的是,可以品嘗春花美食。在這個花意盎然的春天裡,每個雲南人都是幸福的「花吃」!下面這些花朵朵,快數數,你們吃過幾種?花比果還香,吃了還想吃!芭蕉花你以為雲南的菊花飲食只有菊花過橋米線?那你就錯了。
  • 餐桌上的季節
    餐桌上的食物隨著季節的變換而變換著。生活在小城裡的人們也根據季節的不同採購餐桌上的食材,將季節明顯地擺上餐桌,年復一年地固守著這種變換。春天,萬物復甦,餐桌就成為了吃花吃芽的季節。最惹眼的要數棠梨花了。春風剛起,山坡上、密林裡的棠梨早早地就感覺到春天的腳步,還沒有開始抽芽,枝頭上早已長滿了一簇一簇的花苞。
  • 在蘇州人春天的餐桌上,這野菜是最清新的味道,你吃過嗎?
    春天來了,蘇州鄉間隨處可見清香鮮嫩的野菜,這是大自然在春天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吃膩了春節期間進補的大魚大肉,野菜帶著泥土的芬芳,款款而來,化身尋常餐桌上可人的一抹綠。老蘇州人最是好這一口時鮮,每每一上市便廣受追捧。在蘇州人春天的餐桌上,馬蘭頭是最清新的味道。
  • 醃篤鮮:在餐桌上擁抱春天的理由 | 最好喝的幾碗在這裡
    對於上海人來說,春天的餐桌上怎麼少的了這一碗醃篤鮮?
  • 唯美餐桌布 · 餐桌上的藝術
    那麼,家用餐桌如何能夠變得更優雅呢?必然少不了餐桌臺布的搭配,如果厭倦了始終不變的餐桌,何不換張臺布呢?碎花風格的餐桌臺布,鋪在餐桌上立刻讓餐廳變得詩意盎然,像是春天裡百花開放、藤兒發芽,充滿了向上的活力。
  • 春天,連小蟲都成雙結對,你呢? 置愛餐桌
    春天,馬上就要迎來牡丹和芍藥的季節了。千萬別錯過這迷人的花季。浪漫約會的餐桌上,一捧芬芳清新的春色,更能襯託春心萌動的意味。花朵、葉子、桌布所有的一切色調都淺淺的,明媚的穿插金色的花器、餐具和金色勾邊的餐盤讓清新裡,有一分華麗約會的餐桌可以雅致,可以豔麗唯獨不要冷淡和寡素要有溫度
  • 餐桌上,藏著一個家庭的幸福
    前幾天回家。在高鐵上遇見一對父子。父親問兒子:「你覺得人生最難的事情是什麼?」兒子笑了笑:「還有什麼比賺錢更難?」父親嘆息:「我覺得和你吃頓飯,比賺一百萬更難。」那些常常出現在飯桌上的佳餚,可以說花盡了他的心思,也耗盡了他的時間——松鼠魚,從殺魚、到片魚、到裹粉、到下鍋、再到油炸,每一步都出不得差錯。扣肉,得挑肥而不膩的肉,搭配碧綠的青菜,再淋上濃稠鮮美的醬汁,才算完成。
  • 天津人每年春天必吃的11種食物,你還沒吃上?
    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香軟可口,真是回味無窮了。香椿是入春後天津人飯桌上常見的菜餚之一,香椿炒雞蛋更是簡單易做,即便是廚房新手,作品出鍋也不會太難吃。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香味濃鬱。其中香椿頭的營養更為豐富,因此,搭配雞蛋、竹筍、豆腐等炒菜或是涼拌更具風味。咬斷紫菘春恰到,一年生事卜春風。
  • 將春天擺上餐桌,讓舌尖來一次「踏春」~
    半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見忙碌的大廚以及新鮮的食材如何化身為春天般清新的菜餚,用心製作的各式菜品總能輕而易舉地虜獲眾人芳心,這次的春季菜品,當然也不例外!,在舌尖上輕盈飛舞,無與倫比的美妙。,不但營養健康,還非常開胃可口。
  • 一起去嘉祥城外,尋味舌尖上的春天!
    清新濃冽的空氣,裹著春風撲面而來,出門尋上一把野菜吧,管它涼拌還是煲湯,總能把春天吃到嘴裡,融進心裡。新鮮的黃花菜可以用開水燙了以後涼拌,還可以用來做鹹湯裡的配菜;黃花菜晾曬成菜乾以後,可以長時間保存,用來燉肉或煲湯。
  • 【會穿】春天來了,櫻花季的粉色又可以安排上了
    又到了櫻花盛開的季節,我們不僅可以雲賞花,還可以穿成櫻花的樣子!
  • 中國遊客來泰國幾天就隔離幾天,還建議回國免隔離?
    維奇表示,隔離時間太長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前往泰國停留時間超過14天的遊客隔離14天還說得過去,但對那些在泰停留時間不超過14天的遊客而言,14天隔離時間過於長了,而且有些國家的遊客在回國後要再次面臨隔離
  • 年夜飯餐桌上必備的涼拌菜
    今天來給大家安利幾道可以端上餐桌的涼拌菜,賣相是響噹噹的不錯,再加上容易上手,如果家裡有喜歡吃涼拌菜的一定要安利上。素拌三絲:天氣漸暖,春天來了,涼拌菜出現在餐桌的頻率又高了。這道素拌三絲,所需食材簡單,做法快手,味道鮮美,色澤誘人。。。不知道吃啥,或者犯懶的時候來上一盤,下飯又減脂!粉絲放入碗中用開水泡軟。菠菜洗淨,切段,胡蘿蔔切絲。放入菠菜和胡蘿蔔絲焯水。
  • 不時不食,春天.
    從王公貴胄,到平民百姓,莫不如此講究吃時,又尤其講究「不時不食」講究吃時令的食物、時令的蔬果春來了,吃薺菜春日嘗鮮,必嘗春筍春若有情,香椿便有情中國人在餐桌上感知四季變化中國人也在食物中傳遞愛與溫情春天是食物,是季節
  • 春天,豆腐和它煮一煮,做法簡單,補鈣質,不懂可惜了
    現在正是春天,春節後的這幾天天氣回暖,這幾天大魚大肉天天吃,容易導致身體吸收營養過剩,從而導致體內肥胖,需要在營養攝入下功夫。
  • 江南春天的野菜,比肉還好吃!
    而其中對野菜最狂熱的,大概還得數南京人。所謂「南京一大怪,不愛葷菜愛野菜」。當春筍冒出尖尖小頭,薺菜舒展出柔嫩葉片,馬蘭頭也譁啦啦從地裡冒了出來,南京大爺大媽們就聞風而動,垮上籃子,裝備上各種小剪刀、小鏟子,浩浩蕩蕩奔赴郊外去挖野菜。
  • 餐桌上什麼樣,孩子的未來就是什麼樣
    前幾天,聽朋友說起,以後再也不和某某人吃飯了,吃飯的時候,不停的翻盤子裡的菜,還唾沫星子橫飛,更損的是,搞的飯菜到處都是,不講究衛生,而且對服務員大呼小叫,一點都不注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餐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交場合,有一定的特殊性,無論我們和同事一起吃飯,和家人一起吃飯,還是在餐桌上談生意,都是展現一個人風度和涵養的時候,善於觀察的人會將你的每一個細節看在眼裡,印在腦海裡。可以肯定的說,餐桌上的禮儀,與每個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會做好一桌飯菜,然後就迫不急待的要動筷子,然後就被爸爸教訓道:「姥姥和姥爺還沒上桌呢!」
  • 【養生茶樓美食季第❺季】春天在餐桌上等你
    在很多人的味覺記憶中,春天是最美好的。   小編搜羅了各地的春日美食,給你準備了這滿滿一桌「春宴」,希望用食物喚醒你的春天。 雪白的肥瘦相間的薄肉片包起椿芽,再蘸點紅油,給清淡的春天飲食增添點濃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