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過,一年一會的春天只剩下不到一半。
↑小區裡的迎春花已經開了一個多月了
因為特殊時期的緣故,我們被關在家裡渴望春天太久了。
這周才剛開始,今天就熱得像夏天一樣?
作為一個時令性食材愛好者,春天是飯糰的特約作者兼廚娘——@櫻桃肉丸子 最喜歡的好食節。
尤其是生活在四川,菜市場特別豐富!立春以來,陸陸續續吃了好多春日食材,讓胃和心都得到了極大都滿足。
這次,就一口氣整理了做過的春季食譜。談不上正宗,但都是自己喜歡的口味。
在春天的尾巴上,如果都能吃上,也算是沒有辜負好春光了~
帶泥的春筍最近在菜市場很常見,網購也能很方便買到新鮮的。
在選購的時候要注意,略短粗的筍,會更嫩一些。
處理的時候,把筍對半剖開會更好剝。
筍尖可以做油燜筍,底下老一點的部位可以切滾刀塊做醃篤鮮,或者切小丁做燜飯。
足夠新鮮的筍可以不用焯水。
如果擔心會有澀味,可以焯水約2分鐘再做進一步烹飪。或者焯水後冷凍保存,下次無需解凍就可以使用。
這是我最喜歡的春筍尖吃法,也適合做便當菜。簡單的醬油糖,激發了春筍的鮮甜,齒間留下綿長的香味。
食材:
筍尖,生抽,白砂糖
做法:
1.筍尖用刀拍裂後切成小段方便入味;
2.鍋裡放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燒熱後下筍尖,中大火爆炒,直到筍的表面微焦;
3.放醬油,嘗著鹹淡合適就行,翻炒均勻後蓋蓋子用小火燜約5分鐘;
4.開蓋放1-1.5勺白砂糖,調中火適當收汁,聞到焦糖味,筍表面掛上糖漿即可出鍋。
「醃」,指醃製過的鹹肉;「鮮」,是新鮮的肉類;「篤」,用小火燜的意思。
直白簡單的做法,一秒鐘就能把人帶入江南春。
作為江南地區特有的菜品,小時候從沒吃過醃篤鮮,甚至念起來都覺得怪怪的。
直到某年春天吃過以後驚為天人,醃篤鮮便成了我家春天絕不能錯過的菜之一。
食材:
春筍,排骨/五花肉/腿肉/蹄膀/母雞,鹹肉火腿,老薑
做法:
1.肉類洗淨焯水去除血沫,我喜歡用排骨燉,肥瘦正好;
2.湯鍋加入純淨水、排骨和一塊老薑,大火燒開後再儘量撇乾淨浮沫,轉小火加蓋慢燉1小時;
3.加入50-70克火腿,再燉約20分鐘,這個分量的火腿足夠讓湯有明顯的鹹味,不用再放任何調味料了;
4.最後加入焯過水的春筍塊,小火燉10分鐘即可;
5.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豆皮一起燉,和春筍一起下鍋就好。
至於湯放不放蔥花,一些說法是蔥和筍的味道不搭,我認為,自己吃想放就放;
6.我喜歡的蘸碟調法是:蒜末+生抽+醋+香油+花椒油+青紅辣椒碎,酸辣清爽和肉類很搭。
音子叔得知後感嘆道:蘸碟對於醃篤鮮,真是「大逆不道」啊哈哈哈哈哈哈!(然鵝想蘸還是會蘸的~)
趁著冰箱裡還有冬天囤下的香腸臘肉,這款燜飯絕對值得一試。筍丁和腊味是絕妙的搭檔,一點點蝦幹提鮮又不會搶味,真是滿口的鮮香。
同時,燜飯也是完美的便當菜,菜肉飯齊全,復熱也一樣好吃。
食材:
筍丁,臘肉,豌豆,蝦幹/海米,大米,糯米
做法:
1.大米和糯米7:3的比例淘洗乾淨,提前浸泡半小時,放糯米會讓燜飯更有嚼勁,晶瑩油潤,如果喜歡,全部用糯米或者增加糯米比例也可以,全部用大米也行;
2.春筍和臘肉切丁,蝦幹(我用了一隻,如果用海米3-4顆就足夠了)切碎,豌豆隨手來幾顆點綴就好;
3.鍋裡放一點點油爆香臘肉和蝦幹後,放筍丁和豌豆適當翻炒,把瀝乾的大米也倒下鍋翻炒幾下,表面開始黏糊糊的時候就可以了;
4.把炒好的食材轉移到電飯煲或者土鍋/鑄鐵鍋,直接在炒鍋裡加蓋燜也可以。
加水到剛沒過食材的程度就好,不然飯會稀,按照正常煮飯程序煮好後燜20分鐘就可以吃啦;
5.記得吃之前把米飯打散,讓水汽蒸騰出來,飯會更加粒粒分明哦。
南方的菜市場最近隨處可見鮮蠶豆,嫩嫩的特別鮮甜。選購的時候要注意,要買帶莢的蠶豆,剝好的容易失水老化,蠶豆莢越翠綠,蠶豆就越嫩。
蠶豆買回家可以不用都剝出來,在陰涼的地方可以儲存一周左右,隨吃隨剝。
嫩蠶豆剝開全身翠綠,沒有厚厚的豆衣,豆身也不能輕鬆分成兩瓣。
如果豆身上那條線變黑了,那就比較老了。
特別簡單快手的蠶豆做法,下飯下酒,適合帶便當。
食材:
蠶豆、洋蔥、大蔥、小蔥
做法:
1.鍋裡放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放入洋蔥碎、大蔥碎和小蔥段,小火炸出香味,直到小蔥開始變焦,炸過的三蔥我習慣用筷子夾出來免得影響成品的顏色;
2.蠶豆下鍋,中到大火爆香後,加鹽和一點白糖調味後即可出鍋。
如果蠶豆略老,最好提前焯水去皮。
3.不需要多餘的調味和配料,就是一道超好吃的蔥油蠶豆了。
如果家裡有熬好的蔥油,用它直接炒就行,不需要再炸香料。
燜飯的做法大同小異,參考前面的筍丁腊味燜飯就好,粉粉糯糯的蠶豆燜在飯裡特別好吃。
稍微老一點的蠶豆,可以煮熟後和折耳根一起涼拌,四川人民很愛這道菜了,現拌現吃最好,不適合帶便當。
拌菜的話我喜歡放:蒜泥+花椒粉+香油+油辣子+生抽+醋+小米椒,拌素菜的時候,醋要稍微多一點,才會清爽開胃。
不過拌菜真的非常考驗手感,我能給的建議就是,放調料一定要要捨得,不然味道出不來。
春節一過,豌豆尖便老了,嫩豌豆的季節也就來了,無縫銜接。
和蠶豆類似,選購豌豆的時候也要注意看外殼,越飽滿翠綠的就越嫩。
儲存方法也是隨吃隨剝,如果是網購的南方豌豆,也可以都剝出來後焯水1分鐘,再分裝冷凍。這樣維生素得以完好保存,殺菌後也可以延長冷凍儲存的時間。下次烹飪時無需解凍,直接用就好。
這道快手又好喝的湯,本也不是四川會見到的做法,是今年被皖南人@音子叔 安利的,她說蠶豆、豌豆、毛豆都能做,只要夠嫩。於是我就試了手邊現成的嫩豌豆。
沒想到豌豆的鮮甜和蛋花的輕柔這麼和諧,喝了幾碗都嫌不夠。
食材:
豌豆,雞蛋,豬油
做法:
1.清水燒開,放一小坨豬油,沒有的話就倒一點香油;
2.豌豆放一把就夠了,煮熟了後撒鹽,別放太鹹;
3.關火後徐徐倒入蛋液,同時用筷子輕輕攪散,這樣蛋花才會細嫩,起鍋,愛蔥花的撒點蔥花。
這是一個很好的下飯菜,也很適合做便當菜,我習慣的做法是加入一點酸辣的野山椒碎提味兒,讓整道菜沒有那麼平淡。
燒肉的湯我會用冰箱裡分裝好的高湯,菜的層次會更加豐富,口感濃鬱。
食材:
豌豆,肉末,野山椒,高湯,老薑
做法:
1.熱鍋放油,先小火把肉末炒散到水汽蒸發乾淨,放薑末和野山椒炒出香味;
2.下豌豆(冷凍豌豆不需要解凍),適當翻炒後加入剛沒過豌豆的高湯/清水,放鹽和白胡椒,蓋蓋子小火燜煮約5分鐘;
3.開蓋後嘗嘗鹹淡,如果湯汁略多就開大火稍微收一下,別收太幹,拌飯不香了。
和前面的筍丁燜飯、蠶豆燜飯一樣,做法大同小異。
不過四川地區在做臘肉豌豆飯時,會特別喜歡全糯米的做法,就像是鹹鮮口的八寶飯,怎麼都吃不膩。
便當友好型選手,炒法也很簡單,豌豆還可以替換成蒜苔、花菜、蒜苗、荷蘭豆、蘿蔔乾、茶樹菇等等,臘肉也可以替換成香腸。
我習慣順手加點海米或蝦幹提味兒,原則同樣是宜少不宜多,搶味道就不行了。
比起前面幾種食材,香椿的時令性就更強了。
舌尖上的中國裡說,香椿的生長只需要兩三天,多一天便老了。一年中最適合吃香椿的時間是穀雨前,而越早春的香椿氣味越濃,香椿愛好者們可要抓緊啦。
選購香椿自然是越嫩、香味越濃的越好,這邊菜市場除了種植香椿芽,還能買到野生的,那香味更是上頭。
香椿要隨買隨吃,吃之前需要焯燙1分鐘以去除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如果想長時間儲存,也可以焯燙後撈起瀝乾水冷凍,下次吃無需解凍直接烹飪。
香椿最常見的吃法是炒雞蛋,其實作為拌肉的配料,它真的特別優秀,特殊的香味可以讓拌肉的味道更加有層次。
蒜泥白肉堪稱下飯利器,四川做白肉最常用的是豬後腿肉,肥瘦兼半,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稍瘦的五花肉,吃起來不容易膩。
如果想帶便當,可以把拌料分開放,吃的時候再拌上。
食材:
香椿,豬後腿肉/五花肉,油辣子,老薑,大蒜,小米椒
做法:
1.豬後腿肉加拍碎的老薑、大蔥、花椒、香葉、八角,徹底煮熟,煮熟的標準是筷子可以輕鬆插透;
2.煮好的肉撈起來涼透了再切成薄片,涼透會更容易切薄,也更不容易打滑,切好的肉片碼在盤子裡;
3.準備拌菜料,姜蒜磨成蓉,壓成泥也可以,害怕咬到姜的朋友可以切大一點方便挑出來,但不能不放;
4.姜蒜蓉用一點純淨水化開,加入油潑辣子、生抽、醋、香油、花椒粉、白砂糖、鹽,按圖上勺子的比例約為5:2:1:1:0.5:0.5:0.5,喜歡吃辣再加點小米辣碎,拌勻備用;
5.吃之前再澆汁,最後放上香椿段,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特別快手的一道菜,下班後隨手做做只要幾分鐘,清清爽爽,拌飯也很香。
但豆腐久置容易出水,所以不適合帶便當。
食材:
香椿,嫩豆腐/內脂豆腐
做法:
1.嫩豆腐切小塊,焯水去除豆腥味後涼水浸泡;
2.焯燙後的香椿切成碎,豆腐瀝乾水分放入盤中;
3.放鹽、白砂糖、花椒油、香油,撒上香椿碎,用幾顆小米椒點綴,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最後還是香椿最常見的做法,炒雞蛋。
香椿碎可以和蛋液拌在一起,也可以炒的時候加入,還能做成烘蛋或蛋餅,別忘記放鹽就是了,一個友情提醒。
最近@Liu VV 告訴我,在香椿烘蛋裡加一點肉臊子,會特別香,嗯,能不香嗎!
一共4種食材、13道菜,每一種食材只需要用心對待,做起來就不會很難。
知道大家全面復工,還特地加入了每一道菜的「便當適配性」,希望對你們有用。
好春光,莫辜負,一起來解鎖更多春天的吃法吧~
往期回顧,戳圖片直達
喜歡春天的味道的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