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民運動意識和體育產業蓬勃發展,運動飲料市場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和企業的關注。行業人士分析,新品是功能性飲料主要的增長動力之一,而運動飲料的新品主要表現為口味的延伸,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消費需求的差異化,消費者對運動營養的需求也日趨增強,並趨於多樣化。
運動飲料愛添植物元素
記者走訪北京市豐臺區某超市發現,某品牌運動飲料中將枸杞、紅棗等傳統藥食同源的原料加入了配方。據了解,近年來,一些天然植物成分也成為運動飲料中的新元素,有的運動飲料加入酵素,即植物發酵液,主要是將各種蔬菜、水果等混合榨汁萃取後再經益生菌發酵而成;還有一些產品則是加入了菌菇類等。這些添加成分往往含有多種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快速補充能量,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飲用者體力疲勞的狀況。
記者從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功能分會了解到,近年來消費者對植物來源功能性成分產生了濃厚興趣,而異域植物更引發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從而使具有區域性特色的異域植物原料在飲品行業掀起了一陣潮流。全球化的趨勢使得更多地域特色原料得以大規模傳播,成為風靡全球的熱門原料。中國的枸杞、靈芝,印度的薑黃、南非醉茄,美洲的巴西莓等,都成為了運動飲料中的常見配料。
營養化成為運動飲料新趨勢
據了解,2019年,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功能分會曾對市售近百款功能性飲料產品進行調研,對樣品的營養成分表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功能性飲料的營養成分以能量和維生素為主,基本不含蛋白質和脂肪,能量的均值為每100毫升170千焦;碳水化合物的均值為每100毫升8.81克,鈉的均值為每100毫升35毫克。除了這五類營養成分外,添加的其他營養素有維生素類、胺基酸/肽類、礦物質/微量元素類、膳食纖維、L-肉鹼、肌醇等營養成分。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營養化正成為運動飲料新的發展趨勢。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9年,帶有運動和恢復宣稱的全球食品飲料與膳食補充劑新品數據發布呈上升趨勢,自2017年開始大幅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9%;運動營養仍是運動和恢復產品市場的主要品類,該品類佔帶有運動和恢復宣稱的總新品發布數量90%以上。過去5年間,飲料是全球範圍內帶有運動和恢復宣稱的食品飲料與膳食補充劑新品發布增長最快的品類,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70%。
沒有運動不建議喝運動飲料
根據中國飲料工業協會2017年發布的《運動飲料》團體標準,運動飲料是指「營養成分及其含量能適應運動或體力活動人群的生理特點,能為機體補充水分、電解質、能量和(或)有助於運動後機體恢復,可被迅速吸收的預包裝液體製品。」但在走訪中,有消費者表示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也會喝運動飲料。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營養科李醫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無運動則身體沒有丟失水分、糖分、鹽分或者礦物質,此時飲用運動飲料會額外增加以上成分的攝入,電解質改變體內滲透壓,也容易產生身體不適;如果運動飲料中含有促進代謝、緩解疲勞的特殊成分,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飲用,可能會給肝臟和腎臟增加負擔。同時,李醫生提醒,兒童和老人一般不宜使用運動飲料。
文|本報實習記者 解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