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牙根就裸露出來,牙齒變得又細又長,未到中年,牙齦就開始萎縮,喝一口冰水牙齒卻不住地打冷顫,喝碗熱湯都覺得牙齒被「行刑」,這些口腔問題雖說是小毛病,但卻造成大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1.炎症性牙齦萎縮。多為牙垢、牙結石長期慢性刺激牙齦,破壞牙周組織,以致牙槽骨吸收, 附著在牙槽骨上的牙齦也就向牙根方向萎縮。
2.機械損傷性牙齦萎縮。常見的比如嗜嚼檳榔、牙刷不符合標準(太硬、太大)、刷牙方法不正確(如橫刷法)、不良修復體等等。這些因素都可以機械摩擦或壓迫牙齦,造成牙齦和牙槽骨退縮。
3.廢用性牙齦萎縮。牙齒在咀嚼過程中有自潔作用,如果牙齒長期不咀嚼, 則自潔作用弱,且牙周組織缺乏必要的功能刺激, 長期處於廢用狀態,會導致牙齦、牙槽骨發生萎縮。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4.老年性牙齦萎縮。是一種生理退行現象,表現為大部分或全口牙齒的牙齦和牙槽骨發生萎縮。這種生理性萎縮,是不需要治療的,但可以通過保健延緩,如果發生病理性牙齦萎縮,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引起牙根暴露,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牙齦萎縮後,造成牙冠暴露部分變長,甚至出現根面暴露,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則發生牙齒敏感,嚴重者可引起牙髓炎。同時可致牙間隙增大,食物易嵌塞。這些問題都可妨礙患者進食,影響美觀,降低生活質量。
1.定期進行口腔保健。保持牙齒清潔是延緩牙齦退縮最有效的方法,定期洗牙尤為重要。每年應該潔牙1~2次。已有牙周病的患者,應及時接受系統牙周治療。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推薦使用刷毛柔軟、頂端圓鈍的牙刷。刷牙應該順著牙齒上下方向豎著刷。
避免使用牙籤,因為長期使用牙籤剔牙容易刺激牙齦乳頭,致其萎縮。遇食物塞牙時可含水鼓漱,或者使用正規乾淨的牙線清理出所嵌食物殘屑,且動作要輕緩。
3.戒除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不要過燙、過辣。不要嚼食檳榔。不要吸菸酗酒。
4.堅持做叩齒、鼓漱、揩齒、捲舌按摩、吞津等口腔保健運動。
5.積極、及時地治療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