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在國金中心(IFC)建設國際金融中心

2021-01-11 中國青年報

  香港中環海濱,有一幢充滿現代設計感的88層摩天大樓:國際金融中心(IFC)二期。作為執掌香港金融業的管理者,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在此辦公。1998年的金融風暴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果斷出手,阻擊了金融大鱷對於香港金融市場的衝擊,令世人對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專業才能印象深刻。

  回歸二十年來,香港保持了經濟繁榮,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更加穩固。

  圖片說明:香港金融管理局陳維民助理總裁

  電梯扶搖直上,很快上升到了55層。在一間透過玻璃窗就可以俯瞰維港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陳維民先生。陳維民開門見山,以「穩中求進」四個字來概括回歸二十年來香港金融業的態勢。他表示,二十年來,香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經濟跟內地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上需要與內地協同謀求發展。二十年來,香港先後經歷了1998年及2007年、2008年兩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衝擊,從中得到兩點總結:一是金融危機往往悄然出現,一旦來臨,往往措手不及,很難有萬全準備;二是金融危機不限於新興市場、發展中的市場,即使是那些金融制度相對完備的成熟市場也會受到衝擊,甚至比起那些新興市場更加嚴重,損失更大。基於這些經驗教訓,香港金融管理局更看重一個「穩」字,只有「穩」字當頭,才能談得上「進」。銀行是百業之母,只有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業穩健發展,香港才能經濟穩健,經濟穩了,人心才能穩,香港才能穩中求進,保持繁榮穩定。具體而言,「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貨幣穩定。透過聯繫匯率制度以維持貨幣穩定是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要職能之一。1983年10月起,香港實行了聯繫匯率制度,緊盯美元,使得在外匯市場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7.80港元兌1美元左右的水平。二是金融系統尤其是銀行系統要保持穩定。香港的銀行業規模現在在20萬億港元水平,居於亞洲區域的中心地位,其重要性超過香港本身需求,必須保持其穩定、安全。銀行業本身防範風險的技術安全性,這是香港金管局所關注的。安全性還體現在其穩妥經營的水平上。比如在人民幣業務上,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要關注匯率、利率風險,還要關注資金是否充足、頭寸夠不夠。

  圖片說明:從國際金融中心(IFC)俯瞰維港

  談及香港金融業的發展,陳維民表示,實行「一國兩制」使得香港具有很大優勢,提供了一個框架,賦予香港很大發展機遇,既能趕得上內地發展的列車,又有境外市場與國際上開展合作的便利。2004年1月,離岸人民幣業務在香港試水,香港的銀行開始為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2007年7月,首次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2009年7月,開始實施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計劃;2011年12月,推出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投資(RQFII);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2015年7月,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實施;2016年2月,深港通正式開通。十幾年來逐漸突破,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如今,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有著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規模達到了6000億人民幣;2016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達到了45421億人民幣;人民幣RTGS系統平均每日處理的交易額為8636億元人民幣;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統計數字,2016年香港處理了全球約7成人民幣支付交易。可以說,香港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地位非常穩固。

  當記者問及2016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納入人民幣的特別提款權(SDR)新貨幣籃子生效,未來香港金管局是否會將聯繫匯率制度作為長期政策時,陳維民作出了肯定回答。他表示,香港是個開放性的經濟體,香港雖然地方小,但是開放程度高,必須選擇一種貨幣作為「錨」。這取決於三個條件:一、貨幣本身完全自由兌換,二,資本帳完全開放,三,市場流動性必須具備深度和廣度,做到可隨時兌換。目前,香港金管局管理的外匯資金高達36000億港幣,如此大的資金規模,也必須有相應大的盤子來保持資金的充裕流動性。

  圖片說明:介紹香港貨幣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展覽廳

  談及「一帶一路」給香港金融業帶來哪些機遇時,陳維民表示,「一帶一路」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及增加對人民幣產品與服務的需求,金管局將會推廣香港的人民幣平臺,並會加強與海外市場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的聯繫,充分把握「一帶一路」政策及內地企業「走出去」帶來的機遇。比如在基建融資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去年7月,我們成立了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其中一項工作就是促進業界交流,把大家拉在一塊兒,目前已經有60多家機構參與。在這個平臺上,就可以使得項目和資金聯繫在一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

  「回歸二十年來,無論從資產規模還是存貸款規模來看,中資銀行已經佔到香港銀行業的三分之一,可以說,香港正在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展望未來,香港的金融業還要做得更大更強,發展空間很大。」陳維民說。

  採訪結束時,記者憑窗遠望,維港海面上,船隻穿梭,拖曳出白色浪花,太平山下,高樓林立,市容繁華。山海之間的香港——這座國際金融中心之城依然煥發出奪目的光華。

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南京IFC國金中心盛大啟幕,預計2021年開業
    萬眾期待的國內第三座IFC——南京國金中心,昨天10月17日正式亮相!   項目揭幕盛典暨2019南京國金中心一期籤約儀式於10月17日傍晚正式舉行,   多家大型跨國企業、外資銀行、知名金融機構、律所紛紛入駐國金中心一期寫字樓
  • 超越德基,引入頂級國際商戶!新鴻基南京IFC真的來了
    南京國金中心(Nanjing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不僅是香港頂級地產開發商新鴻基地產南京首子,也是全國第三個國金中心項目。3、南京國金中心商場將參考上海國金中心商場的成功經驗,以高級奢華作定位,匯聚國際一線品牌,並為市內引入多個全新品牌,為南京帶來嶄新購物體驗。
  •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面對疫情挑戰 香港銀行體系穩健、金融市場...
    新華社香港12月22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外圍環境的挑戰,香港的銀行體系仍然保持穩健,聯繫匯率持續有序運作,金融市場各個環節蓬勃發展,反映了香港金融體系充滿韌性和機遇。
  • LV籤約進駐新鴻基南京IFC 內部最新實景圖曝光
    圖片來源:上海商業動態   南京國金中心(IFC)位於河西CBD中心區域,地鐵2號線和10號線的交匯處元通站上蓋,由香港頂級地產開發商新鴻基打造,是繼香港中環地標香港IFC和上海陸家嘴地標上海IFC之後,
  • 砥礪奮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極為重視和關心,並高屋建瓴地指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事關全局的國家戰略,是中央交給上海的歷史重任,上海要努力開創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數次視察上海,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寄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囑託。
  • 香港金管局: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香港金管局發言人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時表示:「有關的技術測試只限人民銀行指定的香港銀行【中國銀行(香港)】與獲邀參與進行測試的銀行員工(約200名)及商戶參與,就利用數字人民幣作跨境消費作出技術準備。」根據香港金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環比上升1.8%至6801億元。
  • 【重磅】上海IFC國金中心迎史上最大調整(詳解版)
    TIPS:在2014年業績高達30億級的高端定位購物中心中,除了深圳華潤萬象城(2004開業)、南京德基廣場(2006開業)、武漢國際廣場(2007開業)、上海恒隆廣場(2001開業)、上海港匯恒隆廣場(1999開業)、廣州太古匯(2011開業)等實力大將,於2010開業的上海IFC國金中心堪稱大陸開店時間最短中業績最高的高端購物中心,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 香港金管局回應: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據21世紀經濟報導,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香港金管局發言人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時表示:「有關的技術測試只限人民銀行指定的香港銀行(中國銀行(香港))與獲邀參與進行測試的銀行員工(約200名)及商戶參與,就利用數字人民幣作跨境消費作出技術準備。」根據香港金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環比上升1.8%至6801億元。
  • 上海國金中心IFC2017總業績超70億 租賃業務表現突出
    新鴻基在上海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上海國金中心IFC(下稱上海IFC),在過去的一年裡收穫頗豐。     據iziRetail逸芮近期發布的《2017年全國200家重點商場業績統計報告》顯示,上海IFC2017年銷售業績超過70億元,同比有所增長。報告中提到,上海IFC 2017年下半年租賃業務表現突出,出租率高,租戶銷售額也獲得可觀的增長。
  • 渝中區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建設提速
    6月24日,由中國銀行控股的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金融租賃」)正式在渝中區成立。渝中區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一家百億級全國性法人金融總部、「央」字頭金融法人企業,該公司落戶渝中區,是該區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要承載區和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的一項重要成果。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摘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新的發展任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正文經過持續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面臨新的要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對過去建設推進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球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通過系統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任務,本報告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支撐體系和十四五期間發展重點的相關建議。
  • 主題:上海IFC國金中心迎史上最大調整(附品牌一覽)
    上海IFC國金中心迎史上最大調整(附品牌一覽)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在寸土寸金的CBD商圈,於2010年開業的上海IFC國金中心(二期自2013年7月起陸續開業)可謂是一朵奇葩。除了多個國際知名奢侈品牌在此設立旗艦店,一些升級版連鎖餐廳在此高調開張,更有享譽世界的頂級餐廳選擇IFC作為亮相中國的第一站,創就出非凡的業績。
  • 南京國金中心IFC商場已預租 預計於2020年全面落成
    儘管目前香港與內地的租金收入水平懸殊,但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5-6年內,集團在內地的物業亦將成為租金收入的重要來源。   除現有的上海IFC、北京APM、廣州天環Parc Central和天匯廣場igc逐步進入穩定發展期外,上海徐家匯國貿中心ITC及南京國金中心IFC也將投入使用。
  • 國際金融中心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體制,為各方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 此外,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繫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絡。同時,資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
  • COACH 上海HKP香港廣場旗艦店與IFC國金中心精品店盛裝齊開
    2015年11月15日,上海 - 美國高端生活方式時尚品牌COACH上海 HKP香港廣場旗艦店與IFC國金中心精品店盛大開幕,以全新現代奢華概念為顧客打造精緻華麗的購物空間。活動當天,COACH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楊葆焱先生、新生代女神Angelababy以及國民女神唐嫣等當紅明星紛紛親臨現場,與來自全國的媒體及時尚達人共襄盛舉。
  • 美國制裁,無礙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證監會堅定支持和擁護「一國兩制」原則;堅定支持和擁護全國人大涉港決定,維護香港長治久安;堅定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堅定支持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堅定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此外,中概股自美國回流香港這一舉動將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新氣象,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已和人民銀行有過良好溝通,對任何情況我們都將會非常小心。香港有信心、有經驗、有實力應對任何金融挑戰,而由於國家的支持,我們也有這個底氣。
  • 香港金融科技發展風生水起(看香港)
    作為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大本營,數碼港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生態建設。2017年,數碼港、香港金管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同步籤訂諒解備忘錄,承諾加強與內地金融科技企業合作,並在人才培育、技術交流等方面為金融科技企業提供「一條龍」支持。目前數碼港已建成全港最大的金融科技聚集區,為400家金融科技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和資源。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經過持續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面臨新的要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對過去建設推進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球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通過系統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任務,本報告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支撐體系和十四五期間發展重點的相關建議。
  • 上海IFC國金中心迎史上最大調整(最新最全詳解版)
    TIPS:在2014年業績高達30億級的高端定位購物中心中,除了深圳華潤萬象城(2004開業)、南京德基廣場(2006開業)、武漢國際廣場(2007開業)、上海恒隆廣場(2001開業)、上海港匯恒隆廣場(1999開業)、廣州太古匯(2011開業)等實力大將,於2010開業的上海IFC國金中心堪稱大陸開店時間最短中業績最高的高端購物中心,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 FSDC:為推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出謀獻策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香港是亞洲以至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其世界級的營商環境,專業的金融機構、開放的市場環境以及完善的規管架構,為眾多國際投資者提供各類流通量高的金融產品及服務。香港金融發展局(Financial Services Development Council,FSDC,簡稱金髮局)於2013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是一個高層次及跨界別的諮詢機構,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青睞的集資和投資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