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潤肺五法寶,百合解秋燥山藥補肺!

2021-02-17 慈心九鼎KHG

入秋後,天氣越來越乾燥,氣燥傷肺,所以養生關鍵是滋陰潤肺。除了要多喝水,防秋燥不妨在飲食上下功夫。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百合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解秋燥滋潤肺陰的佳品。

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對秋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當菜餚吃,如薺菜炒百合,先將薺菜切成末,與百合瓣共炒,稱得上是美味佳餚,特別適宜於肺病患者食用。

材料:大米150克,百合幹25克,蓮子25克,枸杞2顆,冰糖30克。

做法:百合幹用刀背碾成粉狀;蓮子用熱水泡軟;枸杞用熱水稍泡;大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鍋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幹燒開後,再放入蓮子,改用中火繼續熬煮至熟,最後放入冰糖即可。

功效:此粥助消化,滋陰潤燥,清心安神。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而且現在的空氣汙染比較嚴重,多吃一些梨子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的功能,保護肺部不受到空氣中灰塵和煙塵的影響。

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症。將梨壓榨成汁,加胖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

材料:枸杞100克,雪梨3-4個,冰糖50克。

做法:將雪梨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將3大碗水倒入煮鍋,煮沸後加入雪梨塊和枸杞。用小火燜3-5分鐘後加入冰糖,待冰糖完全融化後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有明目、潤肺之功效。

山藥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食材,它的營養很豐富,對我們健脾補肺很有效果,在秋季,潤肺是個養生的重點,那麼,我們不如在這個季節裡,多多食用些山藥是個不錯的選擇。

山藥補陰而有清虛熱的作用,黃官繡在《本草求真》中說,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鹹,又能益腎強陰,生搗敷癰瘡,消腫硬,亦是補陰退熱之意。

將洗淨後的山藥搗碎後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製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後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材料:薏米、芡實、山藥、青豆、胡蘿蔔。

做法:薏米和芡實用粉碎機打成粗粉,山藥切成丁入水中,胡蘿蔔切成丁,青豆準備好。薏米芡實粉提前用水泡,青豆焯水一下備用。水開後下入泡發好的薏米芡實粉糊,開鍋後放入胡蘿蔔小火煮5分鐘左右。放入青豆再煮3-5分鐘,粥做好了,喜歡吃甜的可以此時放點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山藥薏米芡實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去溼、健脾益腎、美容又養顏的功效,是秋季養生的不錯選擇。

秋天最常見的問題是皮膚乾燥,而蜂蜜的滋潤作用是大家都清楚的。根據營養學的研究,蜂蜜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六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而它的所擁有酶類中的焦糖酶,澱粉酶都是能夠促進糖類的消化和吸收的。蜂蜜中由於含有礦物質,因此屬於鹼性成分,能夠中和血液中酸性,幫助緩解疲勞。

早晨空腹喝蜂蜜是一種很好的習慣。食用蜂蜜,俗語說「一年之中,秋季最佳;一天之內,晨起為好」。早晨空腹喝蜂蜜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對身體有好處,可以防止便秘,讓肌膚更白嫩,健康長壽。

材料:幹紅棗150克、冰糖80克、枸杞適量、蜂蜜適量、水。

做法:紅棗、枸杞洗淨瀝乾水份,去掉棗核。將紅棗、枸杞加入適量水放入攪拌機打碎(不用打得太細),倒入鍋中熬至粘稠,趁熱裝瓶密封,隨用隨取。飲用時取少量調入蜂蜜,熱水衝泡即可。

功效:紅棗性溫味甘,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性味甘平,滋補肝腎、養肝明目、消除疲勞。兩者放在一起泡水,不但美味營養,還可以提升人的好氣色。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可以在煮粥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秋天多吃冰糖銀耳羹,有潤肺美容之效。銀耳能清肺熱,故外感風寒者忌用。

材料:銀耳100克、銀杏15粒、百合30克、紅棗20枚、冰糖適量。

法:銀耳先煮片刻,再放入銀杏、百合、紅棗煮沸後,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雙銀百合湯有養陰潤肺的功效。

針對秋燥的氣候特點,建議大家飲食上多吃一些滋陰潤肺、潤燥生津的食物,比如多吃黑芝麻、銀耳、白蘿蔔、蜂蜜等,少吃辛辣、溫熱的食物。

早晚溫差大,晚上應注意保暖,少吹空調。另外,晚上10點左右就應睡覺了,這樣才能收斂神氣,避免內臟虧虛。

文章轉自:道醫

相關焦點

  • 秋燥百合養陰好,秋梨潤肺止咳好
    中醫的治則有「燥者潤之」,常用養陰潤肺之品,可防秋燥,方法如下文:順應四時,注意生活調攝針對秋燥,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以潤燥氣;同時多喝水,多吃含汁豐富的水果、蔬菜,以補充水分與維生素。潤肺養胃的湯湯水水煲起來,細水長流地清補滋養著一家老少。切記少食辛辣油炸煎炒的食物,以防燥熱傷津。
  • 秋季潤燥補肺小妙招
    五、秋季潤燥補肺的食物1. 杏仁秋季是養肺補肺的最好時節,而最當季的食材非杏仁莫屬。山藥營養價值上,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秋冬進食山藥乃是大補。山藥營養成份甚為豐富,塊莖富含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蛋白質及澱粉,另具黏液質、尿囊素、膽鹼、纖維素、維生素 A、B 1 、B 2 、C、及鈣、磷、鐵、碘等礦物質。山藥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在臨床上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濟世良藥,每天吃 250 g 左右。
  • 秋燥傷肺,街坊們宜食用滋陰生津潤燥類食物
    中醫認為「秋燥傷肺」,故秋季宜食用滋陰生津潤燥類食物或藥物,以抵抗秋季的氣侯變化。食療藥膳調養原則:宜甘潤平和,慎辛溫寒涼,以養肺生津;宜增酸降氣,以保肝益肺。總之,生津潤燥、滋陰潤肺為主要原則:1.功能滋陰潤肺,利咽止咳。用於燥熱傷陰,唇乾舌燥、咽喉不適、咳嗽。月季花3朵、貝母5g、雪梨2個、銀耳50g、冰糖100g。取月季花洗淨,貝母用醋浸,雪梨切片,銀耳泡軟、去掉硬根。加水適量,煮半小時,即可。功能益氣、滋陰、止咳。用於肺虛短氣乾咳等。山藥60g、薏苡仁60g、柿餅30g。
  • 秋燥來襲,正是滋陰潤肺、健脾保肺的時節
    前 言 立秋以後,晝夜溫差開始加大,不少人的身體會慢慢感知到秋天的燥氣,此時養生需健脾保肺、滋陰潤肺。《遵生八箋》在秋卷裡說到:「秋三月金旺主殺,萬物枯損」,秋天的天氣轉涼後,天氣也會不斷收斂,空氣由於缺乏水分的濡潤而成為乾燥,肅殺的氣候。秋主燥,五行屬金,五臟屬肺。在中醫裡面,肺主氣,主皮毛,也主降肅。
  • 【藥膳駕到】秋燥傷肺,街坊們宜食用滋陰生津潤燥類食物
    中醫認為「秋燥傷肺」,故秋季宜食用滋陰生津潤燥類食物或藥物,以抵抗秋季的氣侯變化。食療藥膳調養原則:宜甘潤平和,慎辛溫寒涼,以養肺生津;宜增酸降氣,以保肝益肺。總之,生津潤燥、滋陰潤肺為主要原則:1.功能滋陰潤肺,利咽止咳。用於燥熱傷陰,唇乾舌燥、咽喉不適、咳嗽。月季花3朵、貝母5g、雪梨2個、銀耳50g、冰糖100g。取月季花洗淨,貝母用醋浸,雪梨切片,銀耳泡軟、去掉硬根。加水適量,煮半小時,即可。功能益氣、滋陰、止咳。用於肺虛短氣乾咳等。山藥60g、薏苡仁60g、柿餅30g。
  • 燥咳、嗓子幹癢……秋燥症狀頻發,教你如何預防和緩解
    可選擇些甘寒養陰,滋陰潤肺的食物吃。常見的潤肺食物有梨、百合、銀耳、玉竹、羅漢果等。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的、苦燥的食物。平常就陰虛體質,或者氣血虛,若是還吃這些辛燥的食物,只會燥的更嚴重。日常除了食用滋陰潤肺的食物,也可以吃些有甘味的補氣健脾食物,如大棗、蜂蜜等。因為氣可以生津,津液不足的時候,適當的補氣也可以幫助生津液。
  • 六款潤肺養生湯防秋燥
  • 秋季養生——清心潤肺去除秋燥
    秋季養生宜多吃白色實物  白色食物多偏寒涼,一般體質可以放心使用,過敏性體質者,這時要著重「補氣」,補足「肺衛」之氣,增強對於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可適當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銀耳等,對緩解燥有良效。
  • 這幾種食物潤肺去燥,正適合秋燥正在咳嗽的你!
    咳嗽是秋燥最常見的症狀,起初可能只是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但秋燥嚴重時會出現咳嗽、聲啞、氣喘不停等。秋季乾燥,作為呼吸的鼻子特別容易乾燥,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如果經常揉挖鼻孔,可能會引起流鼻血或者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如果在秋天出現便秘的情況,多數是因為人體受到秋燥的侵襲,加之飲水量少、吃得乾燥辛辣食物較多等原因。驚厥也與秋燥有關。
  • 秋燥來襲 就喝六款潤肺養生湯
    羅漢果、百合、紅棗分別洗淨備用。2、將雞塊、羅漢果、百合、紅棗、蔥、薑絲放入湯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小火煲煮2小時,喝時根據口味加鹽調味即可。功效:藥食兩用的「佳品」是百合和羅漢果。羅漢果百合雞湯,是防秋燥的養生湯。百合能補益心肺,有肺虛咳嗽、乾咳無痰,或者感受乾燥而感冒咳嗽者,都適宜吃百合。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
  • 【秋季養生】李功營:抗秋燥兩大法寶——蜂蜜與山藥
    抗秋燥兩大法寶——蜂蜜與山藥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主任中藥師李功營文/信息時報記者 徐姍一到秋季,大家會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口「此階段有兩樣食療法寶——山藥和蜂蜜,它們既是中藥,也是美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主任中藥師李功營介紹道。蜂蜜蜂蜜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
  • 【養生】秋季燥熱吃什麼 滋陰潤燥食物最佳
    現代人最常見的5種秋燥症狀分別是口角發炎、皮膚甘裂、鼻出血、便秘與哮喘燥咳。中醫解釋,秋燥最容易傷害到肺系統,包括口、鼻、肺臟及皮膚毛細孔等;另外,由於肺和消化系統互為表裡,所以有些人也會出現便秘症狀。秋季燥熱吃什麼?中醫的答案是:平潤的食物最好。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參、石斛、荸薺、枸杞等,可以潤心肺、養胃陰。
  • 你明白「秋食白食,滋陰潤肺」說的什麼嗎?
    肺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呼吸器官,非常嬌貴,不耐受熱,通過鼻子與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傷,肺若不適,會引發咳嗽多痰、支氣管炎、哮喘頻發等呼吸系統疾病。對於咳嗽有痰,可以吃白蘿蔔進行化痰止咳,效果也是非常好。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預防癌症發作,蘿蔔還有殺菌、增進食慾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 蓮藕有潤肺清熱,健脾開胃,促進食慾的功效。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安神,延年益壽。肺氣過熱時,人的眼底也會帶血或出血。流鼻血應常吃涼血、滋陰、清熱的食品,而蓮藕則是最好的選擇。
  • 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概括為秋季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增酸。從飲食的角度,怎麼吃有助滿足這些原則呢?潤燥:首選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 初秋養生謹記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那些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的食物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中醫對於初秋養生有「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八字大綱肺為嬌髒,容易為燥邪所擾。飲食方面應根據八字大綱來制定食療方案。潤燥首選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 冬季潤肺不能少,9種食物功效好.
    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百合常用於燉湯、熬粥,取百合大米各少許,將其洗淨熬粥,小火慢熬,具有良好的潤肺保健功能,加入銀耳,其潤肺效果更佳。
  • 寒露時節天漸寒,一湯料一食材滋陰潤肺
    有煮意:麥冬、百合、石斛均為養陰湯料。百合性微寒,味甘、淡,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石斛味甘,性微寒,具有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作用,雖清熱但不寒涼,養陰而不滋膩。湯中還加了少量酸甘、微溫的山楂,與味甘的麥冬、百合、石斛,以酸甘化陰,且山楂能消食化積的功效,能改善胃口,增加食慾,為秋冬進補打脾胃基礎。
  • 秋季咳嗽,首當滋陰潤肺、補益肺氣、潤燥止咳,14種中成藥來幫你
    所以,進入秋季,很多人都會感到「五幹」:皮膚幹、鼻子幹、眼睛幹、頭髮幹、大便乾燥。因「秋燥」的季節特點,很容易帶走人體的津液,因而,秋季養生應以潤燥生津為主—「燥則潤之」。對於溫燥,應輕宣潤肺。可選桑杏湯(藥用桑杏、杏仁、豆豉宣肺透邪;貝母化痰;梔子清熱;沙參、天花粉、蘆根、梨皮養陰保津)。燥邪化火,傷及肺陰者,治當清肺潤燥,可用清燥救肺湯(藥用杏仁、桑葉、枇杷葉疏邪利肺止咳;石膏、麥冬清火生津;人參補益氣陰;阿膠、麻仁滋陰潤燥)。
  • 秋季養生:記得經常多吃它,補水潤膚,消除便秘,滋陰潤肺降肝火
    ,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藥、百合、銀耳、蓮子、藕、梨等食物;說白了就是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粥利於健脾,可助脾胃滋陰,平衡健旺的陽氣,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等,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液,喝流質的飲食,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飲料時,飲用方法頗多講究、以少量頻飲為最佳。
  •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秋季養生原則重在滋陰潤燥養肺,日常活動應由開放漸漸收斂。概括為秋季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增酸。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