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天氣越來越乾燥,氣燥傷肺,所以養生關鍵是滋陰潤肺。除了要多喝水,防秋燥不妨在飲食上下功夫。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百合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解秋燥滋潤肺陰的佳品。
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對秋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當菜餚吃,如薺菜炒百合,先將薺菜切成末,與百合瓣共炒,稱得上是美味佳餚,特別適宜於肺病患者食用。
材料:大米150克,百合幹25克,蓮子25克,枸杞2顆,冰糖30克。
做法:百合幹用刀背碾成粉狀;蓮子用熱水泡軟;枸杞用熱水稍泡;大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鍋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幹燒開後,再放入蓮子,改用中火繼續熬煮至熟,最後放入冰糖即可。
功效:此粥助消化,滋陰潤燥,清心安神。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而且現在的空氣汙染比較嚴重,多吃一些梨子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的功能,保護肺部不受到空氣中灰塵和煙塵的影響。
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症。將梨壓榨成汁,加胖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
材料:枸杞100克,雪梨3-4個,冰糖50克。
做法:將雪梨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將3大碗水倒入煮鍋,煮沸後加入雪梨塊和枸杞。用小火燜3-5分鐘後加入冰糖,待冰糖完全融化後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有明目、潤肺之功效。
山藥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食材,它的營養很豐富,對我們健脾補肺很有效果,在秋季,潤肺是個養生的重點,那麼,我們不如在這個季節裡,多多食用些山藥是個不錯的選擇。
山藥補陰而有清虛熱的作用,黃官繡在《本草求真》中說,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鹹,又能益腎強陰,生搗敷癰瘡,消腫硬,亦是補陰退熱之意。
將洗淨後的山藥搗碎後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製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後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材料:薏米、芡實、山藥、青豆、胡蘿蔔。
做法:薏米和芡實用粉碎機打成粗粉,山藥切成丁入水中,胡蘿蔔切成丁,青豆準備好。薏米芡實粉提前用水泡,青豆焯水一下備用。水開後下入泡發好的薏米芡實粉糊,開鍋後放入胡蘿蔔小火煮5分鐘左右。放入青豆再煮3-5分鐘,粥做好了,喜歡吃甜的可以此時放點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山藥薏米芡實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去溼、健脾益腎、美容又養顏的功效,是秋季養生的不錯選擇。
秋天最常見的問題是皮膚乾燥,而蜂蜜的滋潤作用是大家都清楚的。根據營養學的研究,蜂蜜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六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而它的所擁有酶類中的焦糖酶,澱粉酶都是能夠促進糖類的消化和吸收的。蜂蜜中由於含有礦物質,因此屬於鹼性成分,能夠中和血液中酸性,幫助緩解疲勞。
早晨空腹喝蜂蜜是一種很好的習慣。食用蜂蜜,俗語說「一年之中,秋季最佳;一天之內,晨起為好」。早晨空腹喝蜂蜜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對身體有好處,可以防止便秘,讓肌膚更白嫩,健康長壽。
材料:幹紅棗150克、冰糖80克、枸杞適量、蜂蜜適量、水。
做法:紅棗、枸杞洗淨瀝乾水份,去掉棗核。將紅棗、枸杞加入適量水放入攪拌機打碎(不用打得太細),倒入鍋中熬至粘稠,趁熱裝瓶密封,隨用隨取。飲用時取少量調入蜂蜜,熱水衝泡即可。
功效:紅棗性溫味甘,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性味甘平,滋補肝腎、養肝明目、消除疲勞。兩者放在一起泡水,不但美味營養,還可以提升人的好氣色。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可以在煮粥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秋天多吃冰糖銀耳羹,有潤肺美容之效。銀耳能清肺熱,故外感風寒者忌用。
材料:銀耳100克、銀杏15粒、百合30克、紅棗20枚、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先煮片刻,再放入銀杏、百合、紅棗煮沸後,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雙銀百合湯有養陰潤肺的功效。
針對秋燥的氣候特點,建議大家飲食上多吃一些滋陰潤肺、潤燥生津的食物,比如多吃黑芝麻、銀耳、白蘿蔔、蜂蜜等,少吃辛辣、溫熱的食物。
早晚溫差大,晚上應注意保暖,少吹空調。另外,晚上10點左右就應睡覺了,這樣才能收斂神氣,避免內臟虧虛。
文章轉自:道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