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6年出生,即將年滿35周歲,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講,35歲,是一個即將步入「中年危機」的信號。
何為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5~5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那麼,又是什麼引發了中年危機呢?
一、對婚姻現狀的不滿,
大多數中年人開始感到自己的婚姻生活變得興味索然,現在的中年男人大多數都已結婚生子,天天浸染於柴米油鹽醬醋茶中,除了單位和家庭以外,陪伴孩子幾乎成了常規操作。年少時的激情已經離他們越拉越遠了,美滿的夫妻生活頻率也在慢慢變低,據統計,中年人的無性生活已經佔到了三成以上,夫妻雙方的審美疲勞和亞健康的身體狀況及過重的工作壓力是夫妻生活滿意度降低的主要根源。
二、職場壓力大,情緒不穩定
前不久,華為發布了一條部分崗位35歲以上的員工「一刀切的」通知,引發了一陣熱議。對此我的看法是:中國經濟正處於各地區各行業普遍增長的階段,經濟高速增長意味著市場在不斷擴大,就業的機會相對增加,加薪的機會也隨之增長,造成了人們的過於樂觀,開始喪失了學習能力。當經濟進入一個優勝劣汰的階段並要求高質量發展以後,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就會頻繁出現裁員的現象,傳統企業尚且有這種現象的發生更不用說像華為這種中國標杆性企業,他的發展會更快,要求也就更高。
對於中年人來說無論是就業還是發展,遇到的挑戰會更大,壓力也就越大。企業要求快速發展就會「逼著」你去學習,去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而年近中年的「老男人」根本抽不出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思考與學習,加上高學歷90後的強勢成長,市場環境的迅猛發展,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環境,種種因素將壓得你喘不過氣來,造成情緒的極端不穩定,於是掉發、大肚腩、失眠這些身體上精神上的疾病也就找上你了。
三、付出甚多,回報甚少,帶來的心理不平衡
年幼的時候要聽父母的話,上學時要聽老師的話,婚後要聽老婆的話,在公司要聽領導的話......那麼到底要聽誰的話?
為了扮演好兒子、丈夫、父親、職員等各種角色,中年男人每天都在被數落與被埋怨當中度過。他會認為自己在盡心盡力的做好每一個身份,甚至卑躬屈膝,為什麼換來的永遠是不被理解,不被認可。起初男人會感到彷徨,經過思考後又會覺得很不值得,長期的心理壓力會造成極度的不平衡感,認為自己的付出沒有換來等價的理解、包容與支持,長此以往,則會造成嚴重的精神抑鬱。
那麼,35歲,這即將步入中年危機的年齡真的就那麼可怕,沒有從容應對的措施嗎?其實也不難,經過我長期的思考研究,建議那些即將步入或已經步入中年的人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調整,去改變。
一、增加愛人與家庭的陪伴可以給自己放個長假(如果你的家庭財政允許的話)來陪伴家人,拋開一切的煩惱憂愁,跟家人一起感受一下多年工作以來難得的溫馨浪漫時光,可以去小時候住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曾經美好的回憶;也可以去海邊、叢林、湖泊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溫和,釋放內心的不快。在氣氛恰到好處的時候與愛人心平氣和的談一次話,各自把內心的積攢多年壓抑和負面情緒全部給釋放出來,彼此真心的暢談是促進雙方親密度的最好良藥,美滿的夫妻生活則有利於提高彼此的依懶。
二、更新你的知識,提高你的技術,逐步走向管理崗位
俗話說:「有技術,走到哪都有口飯吃」。但這句話的前提是你要有不可替代的技術能力或者說你的技能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淘汰掉。其實這麼多行業裡面能靠技術吃一輩子飯的工作少之又少,這樣的人才就更少了。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發展,行業會衰弱,技術會過時,這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對於絕大多數中年人來說,走到這個年齡可以說被淘汰是在所難免的。一是你的現有技術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二是年輕人的出現讓你被替代的成本變的更低,大學生現在遍地都是;三是你自己的懶惰,不願意去學習,不願意接受現實,更不願意去改變自己。
所以說,必須未雨綢繆,要想不被裁員,不被這個社會淘汰,就要不斷更新你的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待你羽翼豐滿之時,便是你翱翔藍天之際。」或者抓緊學習第二門技能知識,為即將到來的裁員危機做好準備。其實最好的途徑就是鍛鍊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意識,將來能夠走上到管理崗位,讓自己和領導的關係更加緊密,能夠為領導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讓組織和領導對你產生依賴。一句話,說白了,就是你得有一樣本事能夠「拿住」企業,爭取讓他「離不開」你。
三、提前意識到中年危機的存在,坦然接受,活在當下
其實造成中年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各方面的壓力過大,心理負擔過重,造成的類似於焦慮、緊張、自卑的不健康心理。
那麼就要放開心緒,敞開心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調整好心態,抱有一顆平常心,放空自己,每天都去學習新知識,爭取每天都有一點進步。認真生活,並始終保持一顆勇敢堅強的心態去接受現實的挑戰,強迫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這很難,但這是最正確的路。
如果自己的能力、天賦確實有限,天天疲於奔波,那麼不妨接受當下的生活。「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人就要勇敢的接受自己的平凡,要正視自己的處境。真正的認清了自己,也就不再去爭了。也許家人需要的只是一個健健康康的你,社會需要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你,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勝天半子」呢?!
結語
事實上,35歲還遠沒有結束青年期,依據國際劃分標準,中年階段為45—60歲,距離我們還有近15年的時間,離退休還有30年的時間,正是壯年的開始,理應是奮鬥加速的階段,而不是心態變老。現在的社會輿論和環境不斷暗示35歲以前沒有成功生活就沒有希望的錯誤觀點,從而讓一些人提前進入中年危機心理,心態也由此轉變,逃避學習,不願鍛鍊,不喜歡學習,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導致身體與心態提前進入中年階段。
其實,社會就像一臺永動機,我們為了生活都要在上面不停的奔跑,疲於應對,苦不堪言。當我們真的累了的時候,不妨從上面跳下來,休息一會兒,看看風景,調整一下心態,梳理一下接下來的目標,又有何不可呢?
成人的世界裡永遠沒有「容易」二字,「責任」是每個成年男人必須要擔當的。即使再苦再累,當回到家中能看到愛人期盼的目光,聽到孩子稚嫩的言語、感受到父母滿意的笑容,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啊!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讓愛你的人永遠滿足快樂,痛並快樂著,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