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廠,搬家,回六安。」
自今年5月份蘇州啟動「331」火災隱患大整治以來,蘇州虎丘婚紗一條街迎來了巨變:商鋪樓上的機器轟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有關這些小商鋪命運去向的議論紛紛。
這裡大部分小企業主都是安徽六安人。因此,「回六安」也成為很多婚紗老闆的不二選擇。六安當地政府官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這波老闆回鄉潮真是前所未有。
街道隨處可見的紅色橫幅。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攝
街巷內到處張貼有醒目的紅色整治海報。
想吸引老闆們加盟的自然不止六安一地。澎湃新聞注意到,安徽省會合肥同樣有城市綜合體趕赴蘇州,邀請婚紗老闆前去落戶。
蘇州虎丘婚紗產業系自發形成,一度集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成為讓女生嚮往和憧憬的「幸福產業」。經過十餘年發展,形成了「南有廣州、北有蘇州」的產業格局。
如今,在蘇州發起堪稱史上最嚴整治「三合一」場所的大背景下,大量作坊式生產的虎丘婚紗「斷腕求生」已在所難免。
屬於蘇州虎丘婚紗一條街的黃金時代結束了。接下來的問題是,蘇州能否保住「虎丘婚紗」這一品牌?
這裡的民用住房曾經很多是「三合一」場所,集銷售、生產和生活於一體。
「幸福」呼叫轉移
50歲的老魏是安徽六安人,到蘇州十年了,在虎丘婚紗一條街經營著一家婚紗門店。
虎丘婚紗一條街東距蘇州火車站僅3公裡,北望蘇州名勝虎丘塔。準確地說,不只是一條街,而是位於虎丘路兩側的一整片老城區。
除了虎丘路邊清一色的婚紗店,鑽進巷子更是別有洞天。成排的民房一層,各式婚紗店面琳琅滿目,門牌上充斥著「愛」、「薇」、「緣」等字眼。
像老魏這樣在婚紗一條街經營婚紗的還有幾百家。「這裡八成都是安徽人,安徽人裡又有八成都是六安的」,老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儘管也有商戶說六安人佔了七成,也有說九成的,但這些都足以說明,婚紗一條街的老闆大部分都是六安人。
的確,這裡有著濃濃的六安印記,堪稱「飛地」。澎湃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婚紗一條街內隨處可見「六安駕校」的小廣告,駐紮有駕校的服務點,隨時接受六安老鄉報名。
婚紗一條街內,部分門店已關門歇業。
然而,自今年5月起,街坊內的牆上多出了一些此前並不多見的六安小廣告,上面寫著「搬廠,搬家,回六安」。
虎丘婚紗一條街保留了很多自發聚集的原始生態。被貼滿小廣告的牆比比皆是,儘管從市容角度看完全不及格,卻是這塊產業集聚區重要的信息港。
和搬家小廣告一同出現的,還有外地企業所張貼的各類招工廣告。「到我們這搶工人,要是在之前怎麼可能呢」,老魏說。
這一切,根源於在蘇州今年發起的「331」整治行動,即圍繞「三合一」場所、出租房(群租房)和電動自行車這3類突出火災隱患,在全市範圍開展為期一百天的集中整治。
據蘇州當地媒體報導,虎丘婚紗一條街所在的茶花村,被列為此次「331」行動的「第01號」督辦對象。
其命門在於,婚紗一條街長期保持作坊式運作,即一樓零售經營,二樓加工生產,三樓則是工人們的生活區,且分布極為密集。如此「三合一」場所,一旦失火後果不堪設想。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一年來,蘇州屢遭重大火災打擊,且頻頻爆出因火致死的事件。據公開報導,去年7月,常熟一處群租房發生縱火案,導致22人死亡。今年4月,常熟再發群租房火災,導致5死4傷。
即使在「331」百日行動開始後,姑蘇區、虎丘區又先後發生火災。其中,發生於5月29日姑蘇區三花二村的火災,導致5人死亡,事發地點就在婚紗一條街北側。
二樓三樓原本都是機器轟鳴,如今已歸於平靜。
如今,除了一樓的店面,婚紗一條街民房的二樓工廠均已不復存在,三樓的工人宿舍區自然也是人去樓空。
「以前這邊樓上都是轟隆隆的,熱鬧的很。」老魏說,這次整治來得很迅速,也很嚴厲。
幾乎在幾天之內,虎丘婚紗一條街安靜了下來。
門店和工廠樓上曾經都是工人宿舍區,如今都已經人去樓空。
去哪裡
被迅速搬空的廠房,機器多數搬到了安徽六安。
對於大部分婚紗老闆來說,暫回家鄉不啻為現實而又可操作的選擇。「那幾天,每天晚上都是十幾部大車從蘇州往六安趕」,老魏也是回遷的六安老闆之一。
儘管目前很多工廠的批發零售業務還在蘇州原地維持,但由於生產線已搬離,和以往的生產銷售流程相比,徒增了物流成本。
有不少人選擇立馬另尋出路。
婚紗一條街內,前來散發傳單搶客戶的外地招商代表。
整治中的虎丘婚紗一條街內,不時有梳著大背頭、夾著公文包、提著材料袋的男子走街串巷,挨家挨戶發著傳單。
澎湃新聞記者接過一張看到,上面印有合肥某商業綜合體運營商的名字,號稱50萬方國際婚博市場招商,「熱烈歡迎蘇州婚紗廠商進駐」。
據招商人員介紹,婚博市場將分為精品區、交易廣場和輔料配件區等等,打造婚博全產業鏈,一站式婚博產品展銷,「消防肯定不會有問題」。
近期,已有不少婚紗老闆組團前去合肥實地考察。
多位婚紗老闆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還能有塊地方讓大家抱團發展,且沒有消防隱患等後顧之憂。
而作為多數虎丘婚紗人的大本營,安徽六安已有一定的婚紗產業基礎。六安市裕安區丁集鎮被當地官方定位為婚紗特色小鎮,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搶人」的大好機會。
丁集鎮位於六安市西北20公裡處,濟廣和滬陝兩條高速交匯於此。
丁集鎮分管招商的副鎮長張文武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已於5月中旬去過一趟蘇州,招募老鄉們回家發展。
據張文武介紹,丁集鎮目前可容納兩百家左右的婚紗生產企業,政府已出臺相應的補貼優惠政策恭候。截至發稿時,已有超一百家企業確定回到丁集發展。
「其實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招商,也經常去蘇州開招商會,但過去幾年一共只回來了十幾家」,張文武表示,在蘇州嚴厲整治消防隱患大背景下,這次回鄉潮可謂前所未有。
此外,丁集在「築巢引鳳」的同時,同樣在規避消防隱患方面作出了規定,比如要持照經營,生產和生活嚴格分開,配備消防設施、應急通道等等。
「承接蘇州婚紗產業轉移,不代表我們就不重視生產安全和消防隱患」,張文武說。不過,相比逼仄的虎丘,這對於土地空間更大的丁集來說並非難事。
張文武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丁集正在規劃建設佔地一千畝的婚紗產業園,未來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據其介紹,未來這裡將打造婚紗生產中心、銷售中心以及婚慶文化中心。這兩年,丁集鎮更是打出了「婚紗之都」的口號,並在去年七夕首次舉辦了婚紗文化節。
未來
聞風則動。這是目前尚在觀望的老闆們內心寫照。
「恐怕幹不長吧,要拆遷了,搞旅遊景區」,「能賣到年底就不錯了」……儘管目前婚紗一條街一樓店面還有80%在正常營業,但老闆們對未來形勢普遍感到擔憂。
而相比巷內的商戶作坊,位於虎丘路兩側的大型門店,對未來則更多持樂觀態度。
習慣了忙碌,但很多小老闆們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裡待多久。
「拆掉婚紗店搞旅遊」的傳言,源於去年底有關虎丘老街改造工程啟動的報導。據報導,虎丘老街位於虎丘風景區西側,是集餐飲、娛樂、酒吧、住宿的商業體。
然而,澎湃新聞查閱相關規劃文件獲悉,虎丘老街以及河濱休閒風光帶的打造,並未涉及婚紗一條街核心區域,後者定位仍為「居住社區」和「公共設施區」。
澎湃新聞記者走進婚紗一條街所在的茶花村委辦公室,多位工作人員表示,「沒聽說這個地塊要拆遷」。
據其介紹,目前婚紗一條街還處於隱患整治階段,力度前所未有。至少有一點已經可以明確,那就是作坊式生產無以為繼了。
然而,最終整治成什麼樣子還不好說,他們對於虎丘婚紗一條街的未來同樣難下定論,「這些都要上級來決定」。
婚紗企業老闆成批外遷,響徹全國的虎丘婚紗品牌還能延續嗎?
在虎丘街道,有綜合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大整治是針對消防隱患,而不是特別針對婚紗產業。至於虎丘還要不要這個產業品牌,「虎丘婚紗城便是最好的回應」。
該負責人口中的虎丘婚紗城位於婚紗一條街西側,耗資27億建設完成,於2015年開始對外營業。
據公開報導,虎丘婚紗城集婚慶產品採購、創意展示、婚紗攝影、休閒旅遊等為一體,被譽為新型婚尚文化旅遊產業園。
不同於婚紗作坊,虎丘婚紗城被認為是虎丘婚紗產業提檔升級的力作,其所針對的問題在於,企業製作水平參差不齊,抄襲之風盛行,中低端發展忽略了產業文化的培育和未來行業的市場高度。
對於婚紗一條街的部分老闆們來說,這是另外一個世界,「去不起,租金太貴了」。
而他們又不甘心離開。有不少婚紗店老闆直言,虎丘婚紗品牌靠外來人口打造而成,「不甘心就這樣失望而去。
澎湃新聞記者聯繫虎丘街道及其所在的姑蘇區政府,試圖了解更多有關虎丘婚紗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利益權衡,被告知記者所提問題都「還在研究中」。
虎丘婚紗產業的洗牌仍在持續中。消防安全整治,徹底引發政府需求和企業發展之間的再匹配,也是地方品牌和企業利益之間艱難的博弈和拉鋸。
有長期關注紡織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對基礎薄弱的低端產業進行洗牌升級,消除汙染和消防隱患,這對於行業的大發展來說肯定是好事。
同時,該人士表示,在蘇南地區,像虎丘婚紗一條街這樣自發形成的產業集聚區還有很多,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品牌財富。
因此,政府應該在產業轉型升級中起引導作用,幫助企業改善。該人士認為,整治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不宜「一刀切」,應維護好來之不易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