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控股首席研究官夏春近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認為有三種人能賺到比特幣的錢,第一種是做風投的,比特幣從200多開始上漲,其實最大的推動力就是做風投的那幫人;第二種是科技控,我有個懂科技的朋友就用院系的電腦挖到了10個比特幣;另一種就是懂金融史的人。」
夏春表示,金融史上有個趨勢,一個東西一旦漲起來,一般會持續一年的時間,懂得這個趨勢並且膽子比較大的人,能夠在前期衝進比特幣,這些人就能夠賺到錢。但現在絕大部分人,是在比特幣漲起來以後才進去的,這樣其實是賺不到錢的。
對於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高毅資產董事、總經理王世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區塊鏈就好像20年前的網際網路時代一樣,在早期會看到各種各樣運用的蓬勃出現,如果確實能解決大家需求、提高效率,而且由一些有創新力、執行力的公司來推動,就很有可能會構架出一些有價值的應用領域,甚至新的獨角獸。
他認為,從總體上來說,區塊鏈在全球的運用基本上還處於早期階段,更高的應用需要時間來檢驗,投資者需要比較謹慎。一方面要看到這是一個趨勢,有可能會給企業、整個金融系統帶來很大價值;另一方面作為運用的早期,在投資時候要謹慎,需要切實捕捉到並判斷出,究竟什麼樣的企業、哪種生意模式可能長期成為贏家,然後進行謹慎性投資。
END
推薦關注公眾號
「幣圈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