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終於出手拯救華為,良心發現了?

2021-02-13 哎咆科技
華為被禁事件持續發酵,華為手機將何去何從,將會和哪個晶片廠合作,成了當下比較熱門的話題。

不過,此時的高通卻挺身出來想要「拯救」華為,難道是華為答應支付給高通 18 億美元,高通因此感動到想要拉華為一把呢?

據路透社援引《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稱,美國晶片巨頭高通正在遊說川普政府,請求美國政府取消對華為銷售晶片的限制。也就是說,在美國禁令範圍內,華為即使想要高通的晶片,它也不能違背禁令賣給華為。

而更重要的是,在 5 月份華為和聯發科合作訂貨量提升 300% 之餘,新浪新聞等其他平臺卻又在傳華為已經向聯發科訂了 1.2 億數量的晶片,還有其他訂單可能會與三星電子合作。

圖片來源:搜狐網

這些消息對於高通而言,無疑是沉痛打擊,首先不說高通損失了華為這樣一個客戶,華為去和其他晶片廠合作的話,不等同是幫助了高通的競爭對手發展了嗎?

在美國實施第一次禁令之前,華為雖然有著自家的麒麟處理器,但是出於迎合市場需求等原因,華為在一些低端機上面還是選擇了和高通合作,比如榮耀 8X Max 系列就採用了高通驍龍 636 和高通 660 處理器,也就是說,雙方一直在保有親密的合作,如果不是政府插手,雙方也不會斷了關係,也至於網傳華為投向聯發科、三星的懷抱。

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高通,自然不能置之不理,雖然現在是全球的晶片巨頭,但是想要長久的保持巨頭位置,就不能給聯發科和三星電子發展的機會,矛盾的是,華為選擇和他們合作,正是給它們一個彎道超車天、載難逢的好機會,高通自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幕,所以遊說美國政府解禁它的晶片禁售令,是解除威脅自己地位勢在必行的一件事。

華為真的有這麼大影響力嗎?

去年在被制裁的情況下,手機銷量 2.4 億臺,今年第二季度手機銷量全球排名第一,如果說第一次制裁對於高通來說不痛不癢,但是第二次制裁之後,高通的銷售業績直接受到影響,晶片禁售令太有可能讓高通失去霸主地位了。

圖片來源:市場調研機構 IDC

所以說,與其認為高通是在拉華為一把,不如認為高通是在選擇自救,自救成功了,有了華為這個大客戶,聯發科和三星電子也不會威脅到它的地位;自救不成功,那就是被人一箭雙鵰,失去了華為,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脅。

有趣的是,除了華為以外,國內很多廠商都回歸了選擇與聯發科合作,尤其是與天璣 1000 高端晶片的合作,有很多旗艦機都搭載應用了,對於高通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不利消息,因為它已經有被替代的趨勢了。

按道理來說,華為急,高通要比華為更急才對!美國政府的封殺華為的做法,實則也是傷人 1000 自損 800 的做法。

華為目前只是失去了製造晶片的夥伴,但是從未失去設計晶片的能力,咆哥也相信華為不會輕易放棄設計晶片的技術,畢竟如果哪一天美國解禁了,又或者說國內未來有製造高端晶片能力了,那麼華為依舊可以重回巔峰的。

在華為失去臺積電合作機會的這些日子,國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開始備受關注,在一群自媒體的烘託熱議之下,似乎是有了挑大梁的能力。實則不然,說句大家不開心的,中芯國際對比臺積電,比弟弟還弟弟,臺積電時下量產的是 5nm 級別工藝的晶片,而中芯國際的工藝級別只有 14nm,更不要說 10nm、7nm 之流了,差距確實是隔著幾重山。

雖然說未來國內有可能製造高端晶片,但不樂觀的說,這個時間可能會是幾十年,甚至更久,因為專利和技術、材料都被牢牢掌控在別人的手裡,時下只有選擇和他們合作才有出路,自己摸索的話,耗費的成本和精力都是合實際的。

7 月 29 日,高通宣布和華為達成和解,並會在 9 月份收到華為 18 億美元的和解專利費用,但晶片銷售禁令依舊存在。據悉,高通已經向美國政府提交了給華為供貨的證書申請,遊說的力度可以說是十分有誠意了,畢竟關乎自己的地位和命運,便宜不能讓聯發科白佔了。

最後做個民意調查,如果是你的話,你們是願意看到華為和高通聯姻,還是更加願意看到華為和聯發科聯姻呢?前者點讚,後者好看!

相關焦點

  • 收了華為的「稅」,高通股價創十年新高
    行業不少人認為美國的 5G 建設已經明顯落後於華為,而高通則是美國 5G 產業中位於 C 位的公司。財報季,高通也交出了成績單。高通的第三財季是自然年的四月到六月,全球的疫情依然嚴峻,出自電子產業鏈的中遊位置,高通難免受其影響。該季度,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高通的業績都有一個明顯的下跌,不難理解,疫情的影響還未完全散去。
  • 曾經力壓華為、威逼高通的聯發科,為何去年營收下降
    聯發科曾經力壓華為 威逼高通 雖然在2017年聯發科的營收下降了13.54%,但在2016年,聯發科的營收達到了2755.12億新臺幣,而且同比2015年增長了29.2%。而且就產品來說,聯發科並非面對高通時總是處於劣勢,甚至還有在中端手機晶片上力壓高通的戰績。
  • 專利流氓美國,終於在華為這裡翻了車
    原本,華為與高通合作,高通的設備上用了華為的專利,設備再提供給Verizon。所以Verizon自己不需要支付華為專利費,高通那邊就付了。沒想到,美國這裡的制裁,直接打破了華為與高通的合作,本該躺著收錢的Verizon已經使用華為了230多項專利,現在不得不面對14億美元的專利費賠償。
  • 再見,高通!美國高通公司跌出世界500強?網友:華為立功了!
    而在這份最新的榜單之中,人們赫然發現一個石破天驚的事情:美國高通公司竟然名落孫山,不在榜單之上!換句話說,這家被稱之為全球最強的移動處理器企業,跌出了世界500強之列!對於「美國高通跌出世界500強」這一事件而言,國內的網友們大概是感觸最深的。自從華為開始自己研發移動端處理器,關於海思麒麟和高通驍龍的性能之爭就從未停歇過。每一代的華為麒麟處理器發布以後,都會遭到強烈的產品對比。
  • 聯發科高端5G助客戶力抗華為,高通遭池魚之殃
    目前手機晶片高端市場基本由蘋果、高通獨佔,中端則是聯發科的天下,低端主要是紫光展銳的勢力範圍。然而5G市場格局即將出現變化,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高通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而華為則是因為出口市場大幅萎縮,轉而攻佔中國本土市場,進而對OPPO、VIVO等中國一線大廠造成龐大壓力。
  • OPPO R11官方承認疏油層,微軟魅藍:你們良心不會痛嗎?
    作為一款售價為2999元的旗艦手機,OPPO R11無疏油層、無NFC、無紅外以及無Type-C, 而且還毫無愧意地稱自家的高通660晶片比小米6的高通驍龍835要先進,能流暢運行《GTA5》,請問你們賣的是「煞比收割機」嗎
  • 臺積電、高通同時申請供貨華為!
    雖然此前臺積電積極準備接蘋果、高通和AMD等其他客戶的訂單,以填補失去華為的5納米產能缺口,聯發科、英偉達和賽靈思等客戶也很快地瓜分掉了 7 納米產能,預期今年產能能持續滿載。「讓華為多買高通晶片」,才是目標?外資近日出具報告認為,美方禁令壟罩,對美晶片廠商運營與技術長遠發展都不是好消息。
  • 華為老員工的告白:海思晶片超越高通不難
    種種原因華為沒有收購,結果思科以兩倍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公司,華為立馬就悲劇了,高端路由器成了無米之炊。所以高端路由器上華為也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力挺海思了。最終的結局就是華為在10G路由器平臺落後思科,40G平臺追平,100G/400G平臺已經趕超思科,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華為和高通之間的故事。
  • 高通收了華為的費用,股價猛增猛漲創下歷史新高
    相信大家在這兩年了解華為的同時也會關注一些相關企業,其中我們要講的就是這家和國內知名廠商都有合作的公司——高通。
  • 高通: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作為高通分量最重的下遊客戶,蘋果和華為都曾向這堵牆發起挑戰,但最終都只能以妥協而收場。就在本周,高通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經美國聯邦法院重審,它終於摘掉了壟斷這頂大「帽子」,告別了這副束手束腳的枷鎖,高通「躺著收租」的好日子又回來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判定,直接推翻了聯邦法院 2019 年 5 月的裁決。
  • 終於發現一款良心保險產品|中郵多多保A
    而小編無意間發現了一款良心保險產品——中郵年年好多多保A,最適合57-60周歲的人群投保,請看以下利益示例表
  • 高通仍是一隻偉大的科技股,5G助力高通股價大幅上漲
    按正常收益和10%的年化增長率計算,高通的股價有可能達到160美元,市盈率為18倍。幾年來,高通(股票代碼:QCOM)具備了大幅提高收益的潛力,但由於各種法律和客戶問題,該公司從未實現其目標。隨著5G和物聯網在季度業績中閃耀光芒,這家無線巨頭的價格終於出現了曙光。在股價大幅上漲之後,我們對該股的投資不溫不火。但在5G熱潮期間,高通仍是無線領域的領軍企業。
  • 高通被超越,華為卻領先,荷蘭工程師道明了緣由
    高通本來跟華為合作良好,卻因為其晶片禁令不得不斷供,直接導致一年少收入8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高通空出的市場也將會被其他廠商搶佔,因為市場不會等人,所以苦果很快就顯現了。2020年第三季度,聯發科成功逆襲,首次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晶片廠商。要知道,高通一直長期霸佔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銷量榜首,無論在全球還是國內,高通都是晶片界的老大。
  • 高通反授或取消,利好華為,利空小米
    國君策略繼續看好後市,在牛市氛圍下,我們認為藍籌股的估值修復,縮小板塊間的估值差異,本輪迴調也會給每年年初的小盤股(包括電子行業)的「初春」行情留出空間,最便宜的藍籌估值修復後,相對便宜的電子白馬股(歐菲光、海康威視、歌尓聲學等)也有估值修復潛力。我們戰略性看好半導體、汽車電子,創新零組件。推薦:勝利精密、勁勝精密、京威股份、美亞光電、大族雷射、星宇股份;國企改革持續推進,新增受益標的深紡織。
  • 蘋果爆雷最大贏家:華為高通們,最大輸家是他……
    ,第一個明顯的贏家將是蘋果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華為。D.A.Davidson的分析師Tom Forte對Real Money網站稱,最重要的受益者是華為,因為中國的消費者正在用他們的錢包投票,將購買轉移到華為手機上。上述網站表示,華為在中國的表現非常出色。Mate系列是高端iPhone和商務手機的重要替代品,尤其是在男性中。
  • 華為又有新動作!「重啟4G」消息發酵,最快明年上市!更有旗下投資機構出手了
    日前,一則有關「華為計劃重啟4G手機」的傳聞開始在業內發酵。近期,多家媒體援引外媒報導稱,華為已在上周通知零部件廠商,將在11月重新採購鏡頭、載板等手機零部件,其中包含4G新手機的訂單。這一舉動也引發了業內猜測:「華為可能將重啟4G手機生產來進行自救。」。更有上遊供應鏈廠商透露,高通已獲得向華為出售4G晶片的許可。與此同時,在晶片領域,華為的動作也非常多。
  • 中國電信宣布關停3G網絡,高通也沒料到,一切都來得如此之快!
    在以華為企業為代表的諸多國產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掌握了5G網絡的核心技術,將諸多專利技術牢牢握在手中,這讓很多中國人倍感驕傲。這也讓美國感到了莫大的壓力,也正是因此才對華為集團大加打壓。不過美國的種種不良舉措並沒有幹擾我國5G網絡的繼續前行,中國電信正式宣布了一項相關決定,高通也沒有料到,不由得感慨一切來得如此之快,那麼這究竟是一項怎樣的決定呢?
  • 華為推出「中國芯」,美聯社、路透社紛紛出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體設備、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
  • 高通再次確認:已向華為供貨,臺積電「去美化」加速,這次穩了?
    大家都知道,原本晶片行業都有完善的產業鏈條,不少公司都是負責細分領域的一個板塊,而在美國修改規則之後,大多數的企業都因無法自由的供貨給華為。其中包括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還有高通、英特爾等晶片公司,以及產業鏈的諸多公司。
  • 高通/三星/聯發科/華為在今年會有哪些新動作?多款新移動SoC產品前瞻
    而在如今最火的智能行動裝置市場中,當我們將目光集中到其核心的SoC行業,可以看到全球幾大主流廠商包括高通、三星、聯發科、華為都有新的動作,也展示、推出了不少新品。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新產品,它們又將給2018年的市場帶來哪些改變。2018年剛開年沒多久,我們卻可以發現移動SoC行業不像幾年前廝殺得那麼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