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入夏的時候,初次接觸虛擬幣礦場,那會算了一筆帳,,一臺顯卡礦機的成本大概是3W(6張1080ti顯卡),那會有個想法,融資15W,找3個合伙人,幹5臺礦機。硬性回本周期大概是45天左右。甚至15平的房間和獨立櫃機空調我都準備好了。
然後就突發一些事情,給耽誤了,顯卡的價格飛漲,回本周期大概需要90天,隨後就不了了之了。
對於一個陌生的世界,這筆投資並且在家裡搞,我認為已經是非常下本用心了。但是後來玩幣更快,也放棄了這個想法。
後來的礦難(回過頭看,所謂的礦難其實是不懂挖礦的人抹黑),很多人也都有目共睹。其實這裡,我一直把回本周期,算錯了。忘了,二手顯卡,依然值錢,非常值錢。
言歸正傳,顯卡挖礦的那些個事:很多人未必看得上這個行當,權當了解們新生意罷。
現在顯卡已經出到了30系,3060的性價比最高,顯卡行情也是一天一個價
鹹魚的價格,是比較能夠清晰反映市場行情的。很多人不了解顯卡,10XX 20XX 30XX 這是系列,也可以說代,後面的60 70 80 甚至90是級別,數字越大,價格越貴。平常時,XX60系列,華碩系列也就2000出頭,低端的卡商,1500左右就不錯了。而目前,顯卡近乎溢價2倍多。(顯卡部分不細講)
這裡以上一代王者和這一代王者對比:
1070的算力大概是 27MH/S 左右,超頻後大概 30左右。這裡不超頻計算。
目前行情是2000,萬一礦難了,二手1500也是隨便出了。這裡成本是0.5K
1070的收益目前挖ETH,一天大概25-27元(剔除電費)
這裡把入門主板、電源等等都算上,綜合成本0.5K,硬性成本1K。
一天25塊,幣價穩定的話40天回本。
3060的算力大概是45MH/S左右,依然不超頻。硬性成本這裡做1.5K。一天大概50元。這裡的回本周期是30天回本。
當然,上面的算法,是不挖礦了把硬體全賣了。如果不賣,1070需要100天,3060也是需要100天。2017年我當時的算法就是硬體不賣,還是那會太年輕。(以上電費為居民用電第一階梯的情況下,電費才是最終剛性成本)
放眼全行業,誰能告訴我,除了刑法裡的生意,還有啥比虛擬幣挖礦更暴利的行業?貴州茅臺都不行。當然,沒發生礦難的情況下。
挖礦教程
早期的挖礦比較麻煩,從組裝到程序配置再到穩定運營,需要一些技術性門檻,隨著行業的發展,很多生意人都明白,開礦場才是穩定的生意。礦不礦難的無所謂,只要有人挖礦就穩賺。
挖礦軟體:輕鬆挖礦
http://www.qskg.top/welcome.html
在很多挖礦軟體中,個人覺得這個軟體,比較親民,更適合小白。
礦工名,隨意寫,這裡最好跟礦池名稱保持一致。
幣種,就是一些主流幣 BTC ETH 等了。設備不同,挖的幣也不一樣,顯卡基本上都是幹ETH,性價比最高。
錢包,就是接收虛擬幣的地址。因為我使用的是幣安的礦池,所以錢包也是幣安的,礦池很多,打到對應的礦池內錢包地址就可以,有額外獎勵。
幣安註冊下載:http://dwz.date/etSe
幣安點擊錢包,錢包總覽裡的充值,選擇ETH(其他幣種同理)
這個0X開頭的代碼,就是錢包地址。
imtoken的錢包地址也可以,麻煩的就是提現到交易所,需要手續費,動輒轉轉一次接近100塊,這也是成本。不如直接到交易所直接點,好變現。
礦池,就很多了,我選擇的幣安(教程用)
畢竟第一大交易所,不會黑用戶的幣。
交易所設置好礦工名後,在挖礦軟體裡面填寫進去後,幣安網頁上就可以查看挖礦狀態。
一切操作,在軟體和礦池的共同努力下,變的非常非常小白,毫無技術含量。當然別個也不是白努力,量變引發質變,也是很龐大的一筆錢。
剩下的,就是願意去幹的,嗨起來幹。
(還有啥不動的,留言我,個人能力範圍內的事可以協同處理。)
當扛過你的硬性成本後,這就是一門無本萬利的生意。只要幣價維持在電費成本以上,簡直就是白送錢。(翻看了近幾年的幣價,貌似好像,絕大部分時期,都有利潤,萬一虧錢了,純當熊市屯幣仰或一秒關礦)
硬性成本之後,便是固定支出:電費、空調費、佔地費用。小區居民的用電是階梯計費,前期幾毛一度電,量一旦起來了,就是1.5起步的電費了,這裡的成本會飆升。
大佬有大佬的玩法,小眾有小眾的玩法,反正現在很多網吧,基本上已經轉型挖礦了。
一臺準礦機,全馬力6張顯卡。拋除房屋、空調、人力成本,目前一臺礦機的成本,依然還是大概3個W。 15W足夠組裝一個家庭礦場了(好歹倒騰一場,不搞個三五臺何必呢)。如果能解決電費問題,恰好又有錢,那就直接開礦場了,有專業礦機。成本更低。(顯卡跟礦機的唯一區別就是,萬一礦難不玩了,顯卡折損小,礦機折損無限大,甚至0.5折)
關注用戶 5W,這不是5W人,這是5W個家庭。
頭牌的「功耗小」,就是後期的剛性成本,功耗小,電費就便宜,日積月累,積沙成塔。
以XX先生的案例,投資70W,已經過去的4個月,基本上成本肯定是全部收回了,目前一天收入190*50=9500
這門生意,在幣圈一直被很隱晦的影藏了,而等到他高調露臉在各大媒體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幣價暴跌的時候。
以前小,不懂人情世故。你賺錢的時候,不是說別人不懂,是別人不敢,當礦難的時候,別個憋了八輩子的怨氣來看熱鬧。呵呵,人性如此,見不得別人好。
2017年的幣圈大佬,大家可以查一查,清一色都是礦工。隨後的幾年,礦工這個名詞,只有當虛擬幣暴跌的時候,才被媒體拎出來曝光。
其實算算帳,幣價只要高於電費成本,那就是穩賺。啥生意還沒個淡季旺季的。更何況別個的成本早都收回來了。
所以所謂的「礦難」一詞,只針對於很不幸剛剛入圈的新礦工。熬過一個冬天,剩下的就是等著老母雞下金蛋。
至於虛擬幣是不是騙局,賣礦機的在港股上市了,提供虛擬幣交易的在美股上市了,目前估值從18億到80億,在到150億,最後到近期的1000億,美金
從招股說明書上看,這個交易所年利潤3億美金。而幣安在2019年的年利潤是5.78億美元,2018年超過10億美元,2020年四季度的牛市,利潤肯定又是爆表了,假設幣安上市了,估值多少合適?按照A股市盈率20倍來算,也是破千億的企業了。而BNB的估值,已經過千億。
所以,當一個領域出來了,質疑的同時,也要去接觸學習。
這裡談的是,顯卡挖礦,而不是礦機挖礦。畢竟虛擬幣是高風險投資,萬一崩了,顯卡的變現能力更強。
至於礦機,有想法的筒子,等待幣圈熊市吧,什麼時候有人扛不住了,拋售礦場了,恰好你有那麼點閒錢,買個10臺20臺。
時代的進步,不正是一代代先去灑頭顱拋熱血去變革的嘛?
而生意的本質,就是信息差,當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接受的時候,那不是生意,那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