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網際網路金融投資的,如果不關注金融,你將會永遠是虧錢的命,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很難趕上資本遊戲的速度。大家好我是老樹,從事網際網路投資幾年時間,對各種網際網路金融投資項目略有研究,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投資起到點幫助。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已經進行了兩年,目前成效如何?下一步怎麼走?
「境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已經基本退出市場,ICO已經取締,這體現了我們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心。」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孫輝在6月7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全國範圍內的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已經進行了兩年有餘。2016年4月,國務院牽頭多部委聯合召開會議,針對網際網路金融制定了分領域、分地區條塊結合的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方案,覆蓋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多種業態,重點包含第三方支付、線下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網際網路保險等。由於整治期間出現了不少新事物、新情況,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延續至今。
孫輝表示,過去兩年,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取得了三方面變化:
第一,存量風險大幅下降,增量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自從專項整治以來,全國存量違規業務規模下降了近57%,違規機構大量退出市場,案件爆發頻繁的勢頭得到有效的遏制。
第二,新領域的風險得到有效化解:境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ICO清理整頓和取締全國已經基本完成,現金貸的規範也取得了紮實的進展,各方面的金融秩序明顯好轉。
第三,補短板,監管規章制度建設也在陸續健全,比如P2P網貸的規則在不斷建立完善之中,同時探索建立常態化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監測機制;另一方面,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風險的監測預警、日常處置,目前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機制,這次金融體制改革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上海是經濟金融非常發達的城市,所以網際網路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任務相對來說比較繁重,但是上海的整體工作不僅沒有在全國落後,而且我們始終是走在全國前列。「孫輝表示,上海在整頓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ICO的取締,都走在全國前列的。
儘管已經延期一年,但孫輝透露,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還要繼續進行。
具體來說,一是要繼續降低存量風險,進一步壓縮違規業務的規模,把合規合法的業務納入日常監管,同時實現違法違規業務平穩退出市場。
二是探索建立網際網路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圍繞準入制度、日常監管機制,還有非法金融活動的認定和打擊,做一些機制制度方面安排,使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監管和防控進入有效階段。
昨日,來自人民銀行、證監會、最高人民法院等11個部委的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其中,中國央行表示,央行對涉嫌非法集資的「虛擬貨幣」相關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針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活動的ICO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及時發布公告,明確態度、警示風險,並部署各地開展整治。目前,全國清查出的ICO平臺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已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
去年,比特幣價格一路飆漲,一度觸及2萬美元,國內投資者參與投機的風險加大。因此,去年初起,國家相關監管機關持續對虛擬貨幣市場進行調查。在央行、網信辦、銀監會、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官員考慮多種方案後,達成關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共識。
2017年9月4日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紅頭文件,中國境內所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已於去年10月前全部暫停交易,所有的ICO項目也將逐一清退。
對於虛擬貨幣交易風險,央行條法司副司長龔雁在會議上表示,近年來非法集資新型方式層出不窮。隨著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金融主要領域的風險得到有效識別和管控,但新型業務不斷冒頭。一些不法分子以代幣發行融資(ICO)、各類虛擬貨幣等「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噱頭更為新穎、隱蔽性更強。
今年3月「兩會」期間,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虛擬資產交易要更加慎重,該交易在中國不太符合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加密貨幣的推出不必過分著急,防止成為過度投機的商品。
現任央行行長易綱在4月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上也提到,虛擬貨幣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較少,有一些投機甚至洗錢行為。但央行正在研究讓數字貨幣以什麼形式來服務實體經濟,包括區塊鏈技術和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