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分析師態度
目前處於利空真空期,整體比較樂觀,短期看多:中性=5:3。即便是持中性觀點的,也認為調整已進入末期。
中信秦培景觀點比較有代表性,認為9月是貿易談判、全球寬鬆、國內政策和企業盈利的四重確認期,待預期落地,9月下旬市場正式開始向上突圍,有望小幅突破前期的窄幅震蕩區間,為10月~11月市場進一步向上突圍打下前戰。
市場目前的普遍預期:
1、預計G20以來的貿易談判會出明確結果,無論如何對A股影響已經鈍化;
2、普遍認為,9月美聯儲和歐央行降息概率大,國內MLF下調預期較高;
3、伴隨8月下旬以來的一系列政策出臺,疊加國慶窗口,目前穩增長政策環境暖風頻吹、信號明確;
4、中報業績不算壞,甚至有觀點認為好於預期,逐步證實盈利底,目前仍普遍預期Q3見底
國金策略則梳理了歷史上9月的行情風格,認為結構性為主,超額收益的往往在中小板或創業板,除了2018年9月大金融板塊表現異常突出以外。
本周分析師焦點集中在中報解讀,同一個數據,不同視角,解讀也不同。綜合來看有如下特徵:
1)整體看:H1全A口徑盈利增速下滑(H1為6.5%,Q1為9.4%;排除金融兩油H1為-2%,Q1為2.33%)。其中若排除三個巨雷股,則歸母淨利潤增速為8.6%。
國君策略認為,盈利分析也應該排雷,剔除樂視網(大量仲裁敗訴導致虧損擴大,2019H1虧損100億元)、*ST信威(多個擔保履約,股價35個跌停,2019H1虧損150億元)、*ST華業(百億應收帳款時間,2019H1虧損27億元)這三個公司後,2019H1全A口徑下的歸母淨利潤增速為8.6%,兩非口徑下為2.4%。
2)Q2單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營業收入增速維持正增長6.97%,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12%,環比Q1(-2.48%)上升。
安信陳果認為,考慮到去年同期較高基數等因素,二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中報業績並沒有出現大幅負增長,認為這明顯好於市場此前預期。主要原因是二季度資產減值損失好轉和減稅降費對衝作用。2019Q2單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資產減值損失同比下滑54%,較Q1進一步好轉(此前Q1同比下滑34%)。
3)分板塊:中小板盈利有企穩跡象。滬深300持平、上證50回升。
4)馬太效應:頭部公司超預期或相對穩健。從營收佔比看馬太效應,採掘、白電CR3超70%,白酒、水泥、通信CR3超60%。
6)現金流:現金流有改善的有(經營淨流量與營收的比值回升):公用事業、通信、紡服、計算機、家電、食品飲料、汽車、醫藥、農業等。
7)綜合景氣:綜合考慮淨利潤增速和ROE的絕對水平以及趨勢,景氣度相對較好的一級行業有:農業、非銀、計算機、機械、軍工、食品飲料等。
以下為本周分析師詳細觀點: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