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億巨頭董事長被調查,90億機構資金中招?10天3位實控人出事,更有60億驚天大雷,A股又到多事之秋?

2021-02-15 券商中國

2020年12月24日晚間,市值近468億的家居巨頭顧家家居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顧江生先生的通知,顧江生先生於當日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編號:浙證調查字2020947號),原因是涉嫌內幕交易。

據公司公告稱,本次調查事項系對顧江生先生個人的調查,主要涉及其在2018年至2019年收購喜臨門過程中,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喜臨門股票的事項。本次調查不會影響顧江生先生在公司的正常履職,不會對公司現有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近10天時間,包括顧家家居在內,已經在三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出事。先是匯納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總經理張宏俊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接著是遊族網絡實控人兼董事長林奇疑似中毒,且其同事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匯納科技在董事長出事的公告披露之後,次日股價直接跌了20%,而遊族網絡一事被曝光之後,股價也跌了6.11%。A股近期似乎又進入到雷區。就在23日晚,數知科技驚爆大雷。該公司預計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約56億元至61億元。24日,該公司股價直接以20%的跌幅按死跌停板。每年一月份,創業板進入到業績預告期,因此,這個時段也是往往是一個天雷滾滾的時段。

2020年12月24日,顧家家居公告稱,收到董事長顧江生先生的通知,顧江生先生於當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編號:浙證調查字2020947號):「因你涉嫌內幕交易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

據公司了解,本次調查事項系對顧江生先生個人的調查,主要涉及其在2018年至2019年收購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臨門」)過程中,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喜臨門股票的事項。顧江生先生將全力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本次調查不會影響顧江生先生在公司的正常履職,不會對公司現有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顧家家居過去一年上漲近兩倍,特別是今年以來表現相當不俗。截至最新收盤,市值超過468億元。資料顯示,顧家家居從事沙發經營40餘載,2010年起陸續推出了軟床、床墊、集成配套、定製家具和紅木家具等新品類,願景是成為世界領先的綜合家居服務商。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18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兼高級管理人員李東來先生或其參與設立的有限合夥企業、信託計劃及資管計劃等擬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為1.3億元至2.6億元之間,增持價格不超過100元/股,期限為本公告披露之次日起6個月內。在這之後西部證券、長江證券和中信建投都發布了唱好的研報。根據公司三季報的數據來看,基金、保險和券商總計持有該股超1.2億股,總計市值按最新收盤價計達90億元。從以往爆雷的公司來看,董事長出事,股價在短期內基本上都會受到衝擊,這也意味著可能有近90億的機構資金面臨風險。

去年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持續曝出各種問題,全年下來有超過十位董事長兼實控人出事。在那之後,類似的事件趨於平淡。但近期,似乎又進入到一個上市公司董事長的「水逆」期。加上顧家家居董事長,近10天已經有三位實控人兼董事長出事。

匯納科技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21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總經理張宏俊先生家屬的通知,張宏俊先生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此公告一出,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立馬下發了《關於對匯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12月24日晚間,匯納科技方面亦有回應。公司方面表示,除《拘留通知書》,公司並不掌握張宏俊涉嫌行賄罪的具體事項和相關情況。公司未涉及使用資金參與相關事項的情形,故公司不涉及因該事項受到直接影響的情形。不過,在此之前的兩個交易日,匯納科技已經暴跌了近25%。

另一位則是23日晚間在網絡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遊族網絡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奇家屬的通知,林奇日前因身體不適入院,經治療目前身體狀況穩定並在持續好轉。

據上海警方的消息,2020年12月17日17時許,警方接到報警稱,某醫院在診療時發現病患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接報後,警方立即開展偵查。經現場勘查和調查走訪,發現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關偵查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

12月24日,遊族網絡早上開盤之後,一度暴跌超9%,收盤仍殺跌超6%。

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發布《關於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暨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的提示更正公告》。公告顯示,經過財務部門初步摸底及測算,數知科技4家全資子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存在較大幅度的下滑;截至2020年11月底,以上子公司商譽餘額合計61.01億元。年報大雷陣由此拉開。24日開盤,數知科技即被按死在跌停板上,超5.6億融資盤被埋。

24日晚,該公司披露更正公告。根據該公告,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因收購BBHI公司形成的商譽562,767.71萬元、收購日月同行形成的商譽33,236.71萬元、收購金之路形成的商譽8,503.84萬元、收購鼎元信廣形成的商譽5,560.08萬元,上述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人民幣56億元至6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筆大額計提已經超過公司的市值。上一個有如此舉動而出名的公司是天神娛樂。

與此同時,數知科技也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本報告期進行業績「大洗澡」的情形,並說明公司股票是否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總商譽規模接近1.3萬億,當然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並沒有太大問題,但仍有一些前幾年高溢價收購資產的上市公司存在風險。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公司按規定1月31日之前要發布業績預告。因此,這個階段也是爆雷最密集的階段,投資者務必要做好避雷準備。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相關焦點

  • 上海電氣爆雷83億,總裁疑似跳樓自殺,誰在背後布下900億驚天騙局?
    83億財務爆雷、董事長被查、總裁自殺,連續三年營收上千億的上海電氣為何忽然深陷泥潭? 10餘家上市相繼官宣爆雷背後,又是誰在背後布下一個資金規模高達900億元的驚天騙局? 8月5日晚,上海電氣總裁黃甌的離世又將這個正處於多事之秋的上市公司推向輿論漩渦的中心。
  • 【調查】60億不翼而飛!中國平安也出事?
    天了嚕,60億就這樣掉坑了……文章來源:界面 (離漓) 理財達人據了解,這些維權者購買了中國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財產品,但很多理財產品都遭遇了兌付危機。這些人中投入金額最大的650萬元,最小的12萬元。多數人投資額在60萬元左右。
  • A股470億家具龍頭「爆雷」,1.1萬股東猝不及防!
    而這次調查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兩年前的收購喜盈門事件。2018年10月15日,顧家家居和喜臨門同步披露股權轉讓意向書,顧家家居或其指定的控股子公司擬通過現金方式,以每股不低於15.20元、總價不低於13.8億元的價格收購華易投資持有的喜臨門合計不低於23%股權。
  • 468億大牛股爆雷!董事長被立案調查,1.12萬戶股東猝不及防
    市值468億元的家居行業大牛股爆雷。12月24日晚間,顧家家居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顧江生的通知,顧江生於當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顧江生涉嫌內幕交易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顧江生立案調查。
  • 驚天大雷!暴風集團實控人被抓,400億市值崩到20億…
    而這個基金槓桿比較大,其中,招行作為優先級出了大頭,28億,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分別以LP身份出資的6000萬元和2億元均是劣後級出資。結果爆了雷,招行、光大、暴風組成的財團,本想風風光光搞一筆大買賣,結果被這個義大利人創立的公司割了韭菜。2016年,暴風集團聯合光大證券旗下的光大浸輝(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設立了浸鑫基金。
  • 200億盈泰財富連環炸!女理財師自殺!60億大雷已經在路上?
    有投資人指出,盈泰財富出現風險的產品規模在60億左右。小編|綺思隸屬|我愛學習俱樂部編輯部自2018年5月起,管理財富超過200億元的私募公司盈泰財富出現兌付風險,逾期產品規模在60億以上。 自2017年以來,盈泰財富因踩雷而無法退出的上市公司項目有樂視、中弘股份13億元、收購百榮投資4億多元、騰邦國際25億元等,此外還包括利民股份、北大未名等多個Pre-IPO項目。至於總體風險頭寸,此前據報導,逾期規模總額在60億元以上。
  • 600億大牛股出事了!剛剛,68歲公司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導讀:又一上市公司出事了!近600億巨頭晶澳科技的董事長靳保芳被立案調查、留置。在11月5日最新出爐的《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靳保芳家族以292.9億元的財富排在113名,然而僅僅2天後,靳保芳被平度市監察委員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立案調查、留置。
  • 金融市場驚天大雷 暫時不會停!
    周期下行,兩極分化,監管趨嚴。銀行間拆借利率並不高,DR007也不高,為什麼會出現旱災?是因為市場玩不了花樣,從P2P到資管開始的騰挪受到嚴厲管制。7月26號,又一顆重磅炸彈砸向金融市場。央行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2.4億券商資管中招,董事長親自報警!8家機構或捲入...
    在諾亞財富34億元踩雷承興國際之後,市場上,中原證券2.4億資管踩雷福建閩興醫藥的應收帳款也在逐漸發酵。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多位接近中原證券人士獲悉,除中原證券外,目前多家與閩興醫藥存在供應鏈融資關係的金融產品也正在面臨風險。「還有一些底層資產是應收帳款的項目沒有到期,但是不少機構都找上門了。」一位接近中原證券人士表示。
  • 諾亞財富爆雷34億,股價閃崩暴跌近20%,竟是A股女董事長被抓引發"連環炸"
    來源: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作者:泰勒爆雷天天有,最近特別多。沒想到,一個上市公司美女董事長被刑拘,竟然引發連環炸。被刑事拘留的博信股份董事長羅靜,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A股博信股份7月5日跌停,7月8日出現地天板。
  • 股價暴跌超90%,10萬股民踩雷!更有兩A股實控人、原總經理被查!
    四川信託爆雷之後,監管部門進行了統計,四川信託的TOT產品總計存續規模超過250億元,存在大股東挪用項目資金的違規行為。此後,四川信託被緊急託管。去年12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官網發布通告,經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
  • 2019最後一天:那些踩過的雷,永不相見
    豬被餓死後,雛鷹農牧一度自救,但都回天乏術,4月戴帽,10月正式退市,股價最終定格在0.17元。從4月高點到退市,區間跌幅達94%,年度第一雷實至名歸。別了,雛鷹農牧!希望「二師兄」在天上不再餓肚子……3月28日,東莞公安局官方通報,團貸網實控人唐軍主動投案,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
  • 60億不翼而飛,中國平安也出事了?
    李成稱該產品年息10%,按季付息,並一再強調是剛性兌付。劉曉芸當場預定,並於4天後正式籤訂合同購買60萬元該產品。按照合同約定,購買產品3個月後,劉曉芸於2015年4月按時拿到了第一筆利息。這使得她對李成更為放心,又於2015年5月再次向其購買30萬元的另一款名為「羅蘭金都購物公園」(下稱羅蘭金都),被李宣稱無任何風險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
  • 又爆一雷!260億沒了,奇葩董事長:你本來就是來賭博的...
    然而,A股有這麼一家奇葩上市公司千山藥機,曾是大牛股,最高股價復權後曾高達76.12元/股,如今只剩下3.81元/股,市值僅為13.8億,蒸發了260億。而董事長兼實控人還在股東大會上diss散戶,說對方就是來賭博的,引發市場關注。
  • 網貸平臺又出事!2天500億"爆雷"!100多萬用戶遭殃
    雲端金融累積成交金額高達45億,號稱16%收益率。累計用戶13.3萬。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布微博:對杭州祺天優貸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祺天優貸累計成交金額68億。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布微博:對杭州優楊投資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優楊投資的平臺叫做佑米金融,累計交易額為34.6億,用戶98萬。
  • 美女董事長被抓引發「連環炸」!34億私募踩雷,諾亞暴跌20%!京東也被騙:非常震驚,已報案
    爆雷天天有,最近特別多。沒想到,一個上市公司美女董事長被刑拘,竟然引發連環炸。
  • 承興國際羅靜被捕,諾亞財富34億爆雷,京東捲入風波後,還會有誰?
    2019年7月5日午間,江蘇博信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該公司當天收到《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拘留證》,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羅靜,董事兼財務總監姜紹陽分別於2019年6月20日、2019年6月25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此前有傳言稱,羅靜是在諾亞財富汪靜波的辦公室被抓,該消息還未得到證實。
  • 機構跌停價狂賣15億,「豬中茅臺」真涼了?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6日已有機構甩賣。數據顯示,一家機構通過大宗交易折價賣出牧原股份15.47億元。兩大機構以「跌停」價大宗賣出牧原股份,這對於牧原股份近日跌跌不休的大勢而言,並非好事。wind數據顯示,9月18日,牧原股份股價收報75.3元,總市值為2822億元。
  • 470億牛股「出事」,董事長突然被立案調查,體育老師逆襲成近300億富豪!
    防火防盜防董事長,這次輪到400億大牛股顧家家居的董事長栽了!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又一直銷巨頭出事,10億「宮殿」被曝光!
    01董事長消失100天,涉嫌行賄近90萬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消息,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原黨組成員、副主任陳華,因犯貪汙罪、受賄罪被處執行有期徒刑9年,並處罰金60萬元。在受賄罪中一審判決認定,陳華利用職務便利,為天獅集團有限公司等在網際網路信息管控等事項上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