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調查!這家會計所出事了

2021-03-01 資本市場研究苑

近期,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承接了多家*ST公司年報審計業務,引起市場高度關注。今天,中國證監會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文章指出,證監會已經關注到了。

 

*ST新億公司大股東涉嫌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公司被徹底掏空。目前公司幾乎無工作人員、無實際業務,重整尚未被法院裁定完成,主要收租房產也被要求限期拆除。

 

同時,作為一家原本默默無聞、本地排名215位、無證券從業經驗的的深圳本地中小事務所,深圳堂堂因首次承接*ST新億2019年年報審計業務,並出具A股首份無證券經驗會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在歷經交易所數次「靈魂拷問」後,終因公司審計業務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ST新億及深圳堂堂被立案調查

 

2月19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已對*ST新億及深圳堂堂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證監會也關注到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在2020年承接了*ST新億2019年年報審計業務後,又陸續承接*ST金洲、*ST斯太等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審計業務。

 

2020年下半年,證監會針對深圳堂堂執行的*ST新億2019年年報審計業務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其在執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根據檢查情況,證監會已對*ST新億及深圳堂堂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

 

記者注意到,深圳堂堂近期還接手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新三板公司客戶。中天羊業雨1月下旬公告稱,擬聘任深圳堂堂為公司2020年度審計機構,不再續聘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擔任公司的審計機構。

 

下一步,證監會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活動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關於「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工作方針,加強對證券審計市場的監管,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堂堂剛「痛失」200萬審計費大單

 

在此次證監會公布對其立案調查的公告前,對ST公司審計業務興趣頗濃的深圳堂堂剛剛錯失了一張大單。

 

2021年1月19日晚間,*ST赫美披露《關於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稱,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和未來審計的需要,不再續聘永拓會計師事務所,擬改聘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公司2020年度審計機構,審計報酬200萬元。

 

深交所旋即向*ST赫美發出關注函,對深圳堂堂的執業能力、與前任註冊會計師永拓所的溝通,以及聘任審計機構的決策程序保持高度關注之外,深交所對於*ST赫美在已備案的5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中選聘深圳堂堂的動機,更是直言不諱:

 

此後ST赫美取消聘用深圳堂堂議案,改聘眾華,審計費增加20萬。

 

對於變更會計事務所的原因,ST赫美在公告中表示,堂堂所對公司業務與待審計事項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公司相關審計事項程序較為複雜,而堂堂所承接的各項審計項目時間都相對緊張,故年審期間難以投入更多人力推進公司年審項目。

 

過去一年審計業務收入增長近13倍

 

深圳堂堂創立於2005年,迄今已擁有16年發展歷史。據公開信息YCY會計行業觀察發布文章,深圳堂堂2018年業務收入85.32萬元,在深圳當地排名215名。相比之下,公司公告中所披露的深圳堂堂2018年業務收入僅為85.32萬元。

 

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信息,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註冊會計師人數為9人,合伙人人數為2人,2019年度審計業務收入35.77萬元。

 

據*ST赫美公告,堂堂會計師事務所2020年度業務收入499.53萬元,其中:審計業務收入497.61萬元,證券審計業務收入458.42萬元。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328.46萬元,淨資產:44.98萬元,執業風險金:64.42萬元。

 

計算下來,深圳堂堂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審計業務收入由35.77萬元猛增近13倍至497.61萬元。

 

另據*ST赫美公告內容,截至2020年底,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2人,註冊會計師11人,籤署過證券服務業務審計報告的註冊會計師2人。

 

截至2021年1月14日,從業人員55人,其中合伙人4人,註冊會計師13人(其中2位註冊會計師正在辦理重新註冊、轉所手續),從事過證券服務業務的註冊會計師7人。

 

首份非證券經驗所出具審計報告

 

*ST新億與深圳堂堂的淵源,源於2020年3月。

 

2015年8月28日,*ST新億因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虧損且2014年淨資產為負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ST新億,被江蘇中立信律師事務所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塔城地區中院申請對*ST新億進行重整。

 

重整受理之後,*ST新億自2015年12月7日開始停牌。

 

2020年1月23日,停牌四年多之久的*ST新億發布公告稱尚未聘請審計機構。到了3月5日,*ST新億又發布《關於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 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中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不需再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主管部門批准,而是實施備案制。彼時,證監會的備案規定並沒有門檻,而財政部的相關規定目前尚未公布。

 

公司3月26日公告稱,擬聘任此前並未從事過證券服務業務的深圳堂堂為公司2019年年度財報和內控的審計機構。審計費用較此前增長50%,達到120萬元。

 

儘管上交所對此給出三輪問詢,8月27日,*ST新億審計報告出爐,審計意見為「保留意見,這是A股歷史上首份無證券經驗會所出具的審計報告。

 

深圳堂堂「保留意見」

*ST新億逃過暫停上市  

 

按照《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仍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審計報告的將被暫停上市。

 

深圳堂堂按時給出年報避免暫停上市,審計意見還是「保留意見」,使*ST新億暫時逃過暫停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堂堂之前,立信、大華、華信等都為*ST新億提供過服務,但結果都不太好。四川華信對*ST新億2018年年報給出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在報告中,四川華信表示主要有7大事項。

 

深圳堂堂出具報告當天,上交所就下發監管函。

 

上交所要求ST新億和深圳堂堂進一步 向有權部門核實並取得有效證據,說明截止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籤署日(8月25日),劉潤斌轉所手續是否已辦理完畢等。之後ST新億發布公告,「有理有據」地說明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合法有效。

 

尚未聘請2020年年審會計師

*ST新億收上交所問詢函

 

今年1月27日,上交所對*ST新億發出的年報相關事項問詢函,又將深圳堂堂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問詢函稱,2021年1月27日,公司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50萬元到600萬元,扣非淨利潤為560萬元到610萬元。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聘請2020年年審會計師。

 

公司2019年年審會計師為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公告顯示,目前,公司正與深圳堂堂對接溝通,但尚未履行聘請2020年年審會計師決策程序。

 

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實深圳堂堂是否被立案調查,是否與公司2019年審計業務有關,是否影響公司2019年的審計意見。

 

上市公司成大股東提款機

*ST新億幾乎被掏空

 

事實上,*ST新億大股東涉嫌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曾被證監會嚴厲處罰。公司已分別於2015年、2019年、2020年三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6年以來,上市公司成為了大股東的提款機。根據中國證監會公布的事先告知書,新疆萬水源、民豐萬水源佔用*ST新億資金5949萬元。深圳快成達佔用*ST新億資金2.8億元。李旭珍、李勇、崔強、新疆萬水源合計佔用*ST新億資金4582.88萬元。上海源迪佔用*ST新億資金1.38億元。

 

萬源匯金佔用*ST新億資金2.965億元。*ST新億在新疆天山農商行的兩筆定期存單(金額3.48億元)為深圳快成達3.132億元一年七銀行貸款提供質押擔保。

 

上述資金佔用及擔保的關聯交易均由*ST新億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黃偉指使,籤署的購銷合同無商業實質,涉及關聯方資金佔用及擔保金額共11.332億元。證監會對公司和主要責任人都採取了嚴厲的處罰,對黃偉更是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公司破產重整時共注入的14.47億元資金,清償債務8億元,留在公司帳上資金6.47億元。然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剩10萬元,其餘資金都通過多種方式流出了上市公司。員工人數也從原來的514人,下降到14人。

 

*ST新億2月2日晚間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將對其他應收款計提減值準備將減少8600萬元到8800萬元,同比減少693.55%到709.68%。

 

*ST新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值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被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臨近「1元退市」

實控人增持自救

 

2月18日晚,*ST新億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深圳萬盛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21年2月9日至18日期間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941.76萬股,佔總股本的1.302%,此次增持完成後共持有公司1941.7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3%。

 

這無疑是「自救式」增持。

 

早在2月2日晚間,*ST新億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黃偉實控的萬盛源」擬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為5000萬元至1億元,資金來源均為自籌資金。本次增持前,萬盛源未曾持有公司股份。

 

此前公司股價低迷。自2020年12月14日至2021年2月2日,連續36個交易日,*ST新億股價區間跌幅累計達39.19%,同期大盤上漲5.57%。

 

受實控人慾增持股票的消息影響,2月3日*ST新億「一」字漲停,但是公司股價重返1元線之前,公司的退市風險仍然存在。

 

2月8日,*ST新億報收於0.98元/股,連續1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1元,理論上公司面值退市前的交易日最短或僅餘10天。當晚,公司亦發布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一次風險提示公告。

 

受此消息提振,2月9日公司股價漲超3%再次重回1元之上。最近幾個交易日,*ST新億股價連續收紅。截至2月19日收盤,*ST新億漲5.14%報1.17元/股,最新總市值17.45億元。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建薔

聲明:本公眾號致力於好文推送(歡迎投稿),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請勿依照本訂閱號中的信息自行進行投資操作,若不當使用相關信息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需自行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核實刪除!更多信息請加楊律師微信:15692107373。

為防失聯,請關注三個備用號經濟新場(xinsanbangongchang)企業上市法商研究院(xinsanbanyanjiuyuan,科創板精選層智庫(kechuangbanfsy)搜索公眾號或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600億大牛股出事了!剛剛,68歲公司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導讀:又一上市公司出事了!近600億巨頭晶澳科技的董事長靳保芳被立案調查、留置。在11月5日最新出爐的《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靳保芳家族以292.9億元的財富排在113名,然而僅僅2天後,靳保芳被平度市監察委員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立案調查、留置。
  • 剛剛,"維維豆奶"出事了: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近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維維股份(600300)立案調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5日,維維股份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表示,2019年期間存在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形。而此次立案調查再次將維維股份推至風口浪尖,今日,該公司股價再度大跌3.91%,報2.95元/股,總市值不足50億元。
  • 你常喝的維維豆奶出事了!立案調查
    維維股份6日晚間公告稱,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5月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
  • 立案調查!證監會又出手了,股價已暴跌98%…
    暫停上市後,老牌殼公司再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 巨額預虧、退市警示、員工被立案偵查,這家62年老牌企業怎麼了?
    累積計提損失約61.6億,面臨「ST」風險去年9月以來,廣州浪奇這家老牌日化上市公司陷入了風波中心:存貨離奇「失蹤」,巨額債務逾期,多個銀行帳戶被凍結,土地收儲款被凍結,部分子公司及孫公司股權被輪候凍結,訴訟仲裁頻發,被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被深交所出具監管函,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 這家知名企業董事長被立案調查→
    10月8日,燕京啤酒發布公告,稱其董事長、 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
  • 北京文化緣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北京文化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3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 《調查通知書》(編號:京調查字20164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關於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決定,北京文化稱在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 又一家承諾保本投資公司出事了,廣東「盈道金業」涉嫌非吸被立案查出…
    又一家承諾保本投資公司出事了,廣東「盈道金業」涉嫌非吸被立案查出…
  • 470億牛股「出事」,董事長突然被立案調查,體育老師逆襲成近300億富豪!
    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顧家家居: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股票遭證監會立案調查12月24日晚間,上市公司顧家家居公告稱,收到董事長顧江生先生的通知,顧江生先生於當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編號:浙證調查字2020947號):「因你涉嫌內幕交易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對你立案調查
  • 溫州一知名上市公司富豪出事了!已立案調查
    先是突然自曝違規擔保和關聯方佔用合計19.84億元,公司帳上可用資金不到1億,股票自請ST戴帽;而後遭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遭遇訴訟、公司資金被銀行強行划走。而最近兩個交易日,ST華儀股價一字跌停,8000多萬股封死跌停板。最新收盤股價3.15元,市值23.9億元。
  • 已有130家出事,北京上海深圳要有大動作了
    2018年7月的P2P爆雷數量創下了多年新高,僅前三周(7月1日到21日),就有至少130家P2P出事,有停業的、跑路的、轉型的、提現困難的、分期體現的,還有被刑事拘留的。 網貸之家的統計顯示,2016年為此前P2P問題爆發數量最集中的一年,全年1600多個平臺停業或出問題,當年的8月份曾有226家P2P出事。
  • 470億牛股「出事」,董事長突然被立案調查,發生了什麼?曾是體育老師,逆襲成近300億富豪!
    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顧家家居: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股票遭證監會立案調查12月24日晚間,上市公司顧家家居公告稱,收到董事長顧江生先生的通知,顧江生先生於當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編號:浙證調查字2020947號):「因你涉嫌內幕交易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
  • 國內會計所「一哥」大退敗,上千名會計師跑了,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2019年7月,瑞華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9年至今,近300家上市公司與其解約,上千名會計師「出走」,不斷有合伙人退出……這家曾傲視群雄的會計事務所,為何落得如此境地?備受質疑以及業務崩塌的背後,埋藏著哪些禍根?作為曾經的國內會計所「一哥」,瑞華究竟會去向何方?
  • 九鼎集團被立案調查!
    九鼎集團公告稱,「由於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並未披露,一同披露的還有股東增持計劃、取消下屬子公司轉給九鼎投資的事項、擬推進下屬公司富通保險上市等。對我們公司各位股東所持股票的流動性和股票價值實現,我們會積極地想各種辦法來幫助大家。」 總經理黃曉捷補充道:「盤後有協議轉讓的話,跟以前其實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價格更合理,以前一分錢也可以交易,現在不行,其它方面沒有本質的差別」。
  • 這家公司,陷入退市「生死局」!突然,證監會宣布立案調查!
    還剩最後3個交易日,收盤價能否重回1元面值,將決定退市與否;值此命運關鍵時刻,*ST金鈺突然公告遭立案調查!
  • 【調查】60億不翼而飛!中國平安也出事?
    而平安總部相關人士則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此事是平安人壽下設的機構網點業務員所為,平安集團從未官方銷售過上述金融產品,「是個別業務員的個人行為。」保險員為何兜售理財?2015年1月18日,劉曉芸(化名)參加了平安保險年底答謝老客戶酒會。
  • 又一股被立案調查了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因信披違規ST群興遭立案調查昨晚,ST群興公告顯示,公司6月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 鎮江上市公司花王股份老闆肖國強被立案調查的幕後
    鎮江一家上市公司出事了!
  • 大華會計所不到10天接第2張罰單...工作底稿竟使用其他單位過期資料
    除去四大,在國內所中排名第四,僅次於立信、瑞華、天健。 今年的業務能力也很強,截止7月底,共有70家企業發行新股,在全部20家審計機構中,大華承包了7家企業的審計工作,佔比10%,業務量超國際四大所,排名第三。
  • 無限極,被立案調查!
    記者從西安市工商局獲悉,針對媒體報導的「幼童疑因服用無限極產品致心肌損害」,西安市工商局已責成工商雁塔分局對無限極陝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進行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