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家譜

2020-12-21 中國臺灣網



4505【河北曲陽】銀臺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斯億輯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曲陽官廨刻本 一冊
首圖
4506【河北】故城周氏族譜不分卷
鈔本 二冊
河北故城縣檔
4507【山西代縣】周氏族譜六卷
(民國)周玳 周士志等創修
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 一冊
美國
4508【上海】嘉定周氏族譜不分卷
(清)周鼎調等修
清康熙七年(1668)寫本 二冊
美國
臺北影印《清代稿本百種彙刊》本
蘇州大學
4509【上海】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修 愛蓮書屋鈔本
四冊
美國
4510【江蘇】周氏世系傳不分卷
民國間鈔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4511【江蘇豐縣】周氏家譜十八卷
(民國)周蘭真纂
民國十年(1921)鉛印本
江蘇豐縣常店鄉常婁村郭莊
4512【江蘇豐縣】周氏族譜六卷
(民國)周胍盛重修
民國二十年(1931)石印本
江蘇豐縣博
註:譜初修於明崇禎元年。
4513【江蘇泰縣】海陵丁巷周氏支譜□□卷
(清)周彝重修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江蘇泰縣圖
註:書名一作《周氏族譜》。
4514【江蘇江都】周氏家譜六卷
(清)周玉森 周文寬等纂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江蘇泰州市圖
4515【江蘇】江都周氏家譜六卷
(民國)周玉秀 劉嵩泉纂修
民國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冊
北圖(二部) 河北大學 江蘇泰州市圖
江蘇江都縣塘頭鄉周樓村
註:扉頁作《周氏家乘》。周繼濂首修於清乾隆元年。
4516【江蘇江都】維揚江都周氏族譜四卷
(民國)周慶沛等主修 陳興正編輯
民國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冊
吉林大學
4517【江蘇鎮江】潤州周氏重修宗譜十卷
(清)周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上海圖
4518【江蘇鎮江】潤州周氏重修宗譜十卷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冊
北圖 吉林大學
4519【江蘇鎮江】潤東洪溪周氏續修族譜六卷
(清)周舜全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冊
歷史所
註:明洪武十一年始修。
4520【江蘇鎮江】潤東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譜二十四卷
(清)周玉府等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冊
美國
4521【江蘇鎮江】潤東周氏族譜三十二卷
(清)周玉府 周志篤等重修
清光緒)十四年(1908)纂 清宣統元年
(1909)刻本 二十二冊
哈爾濱師大
註:書名據書名頁題,明萬曆十二年周邦奎始修。
4522【江蘇丹陽】雲陽周氏東分宗譜二十八卷首二
卷末一卷
(清)周友松修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冊
中山大學
註:書口題《雲陽周氏宗譜》,序目題《雲陽周氏
東分十一修宗譜》。
4523【江蘇常州】蔣灣橋周氏續修宗譜十卷
(清)蔣龍順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愛蓮堂活字本 十冊
吉林大學
註:清順治四年始修。
4524【江蘇常州】蔣灣橋周氏續修宗譜十二卷
(清)周濟棠復修
清光緒十七年(1891)愛蓮堂木活字本 十二冊
日本 美國
4525【江蘇常州】蔣灣橋周氏宗譜十四卷
(民國)周履雲 周國樑等九修
民國四年(1915)愛蓮堂活字本 十四冊
北圖 人民大學 江蘇常州市圖(存五卷) 美國
(民國)周履雲 周國樑等九修
4526【江蘇常州】周氏宗譜十六卷
民國三十六年(1947)愛蓮堂刻本 十八冊
歷史所 哈爾濱師大
4527【江蘇常州】臨濠周氏宗譜十卷
(清)周等芳 周同谷纂修
清光緒七年(1881)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註:譜始修於明崇楨十五年周昌言。
4528【江蘇常州】鹽濠周氏宗譜十卷首一卷
(清)周虎臣主修 周錫甫編次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缺二卷) 美國
註:譜始修於明崇禎十五年周昌言。
4529【江蘇常州】鹽濠周氏宗譜十卷
(民國)周維翰主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常州周氏介福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註:譜始修於明崇禎十五年周昌言。
4530【江蘇常州】周氏宗譜□□卷
清愛蓮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3)
註:記事止清雍正十年。
4531【江蘇常州】山橋周氏宗譜四十卷
(民國)周紹嘏主修
民國七年(1918)愛蓮堂活字本 四十冊
歷史所 雲南圖
註:宋淳熙十三年周允橋始修。
4532【江蘇常州】毘陵 湖裡周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周洪梅主修 蔣廷華主稿
民國二十六年(1937)毘陵周氏愛蓮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註:譜始修於清乾隆七年。
4533【江蘇常州】毘陵周氏宗譜□□卷
民國間愛蓮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5、8)
註:卷八記事止民國十年。
4534【江蘇武進】毘陵周氏宗譜八卷
(清)周炳昌主修
清光緒元年(1875)新德堂 八冊
北圖
4535【江蘇武進】毘陵周氏宗譜八卷
周炳昌等重修
民國二十四年(1935)新德堂木活字本 八冊
日本 美國
4536【江蘇武進暹】陽湖周氏宗譜八卷
(清)周繼寶等修
清光緒五年(1879)愛蓮堂木活字排印本 八冊
上海圖
4537【江蘇武進】漁莊周氏宗譜二十卷
(清)周慶榮等重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永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冊
日本,美國
4538【江西武進】毘陵周氏宗譜十卷
(清)周覲揚重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五有堂木活字本 十冊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清康熙間,此為三修。
4539【江蘇武進】毘陵周氏宗譜十卷
(民國)周懋照等續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五有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4540【江蘇武進】毘陵邱墅周氏宗譜八卷
(清)周添壽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愛蓮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歷史所 日本 美國
註:清道光四年周考信始修。
4541【江蘇武進】毘陵周氏譜六卷
(清)周壽寶纂修
清光緒二十年(1904)新德堂活字本 六冊
北圖 美國
4542【江蘇武進】毘陵十裡牌周氏宗譜八卷
(清)周邦儉等纂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集義堂木活字本 八冊
美國
4543【江蘇武進】塘橋洪莊周氏宗譜十一卷首一卷
(民國)周全德 周根孝纂修
民國八年(1919)愛蓮堂刻本 十二冊
河北大學
4544【江蘇武進】宜莊周氏族譜十二卷
(民國)周祖望修
民國十一年(1922)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卅
河北大學 美國
4545【江蘇溧陽】周氏十二修宗譜十六卷
(民國)周頤 周保珍等纂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亦政堂活字本 五十二冊
歷史所
註:宋淳熙上年始修。
4546【江蘇無錫】錫山周氏宗譜四卷
(明)周十賢纂修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刻本
吉林大學
4547【江蘇無錫】錫山周氏世譜八卷
(清)周復源等續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八冊
北圖
4548【江蘇無錫】錫山周氏世譜二卷
(清)周瑞川修 周鼎元等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一冊
江蘇蘇州市圖
4549【江蘇無錫】錫山周氏世譜祠祀全編十六卷
(清)周榮增纂修
清光緒十三年(1887)活字本 十六冊
北圖 人民大學 日本 美國
4550【江蘇無錫】錫山周氏世譜十六卷
(清)周萬興 周士謨等纂修
清宣統元年(1909)活字本 十六冊
北圖(二部) 歷史所 中央民院 吉林
大學 雲南圖
註:明萬曆三十八年周維新等始修,此為六修。
4551【江蘇無錫】錫山周氏宗譜十六卷
(清)周履道續輯
清同治九年(1870)至德堂活字本 二十冊
北圖
4552【江蘇無錫】錫山周氏世譜十二卷
(清)周德森等修
清光緒七年(1881)活字本 十二冊
北圖
4553【江蘇無錫】錫山周氏宗譜十二卷
(清)周屏甫等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1885)光霽堂活字本 十二冊
北圖
4554【江蘇無錫】錫山周氏大統宗譜七十四卷
(民國)周翰 周士青總纂
民國八年(1919)光霽祠活字本 七十四冊
北圖 歷史所 日本 美國
註:明萬曆三十八年周維新等始修。
4555【江蘇無錫】錫山王牧周氏宗譜十二卷
(清)周增福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懷德堂活字本 十三冊
人民大學 日本(附三卷) 美國
4556【江蘇無鋼】周氏族譜□□卷
學志堂木活字本
江蘇蘇州市博(存卷之2-5,8-10,14)
註:記事上於光緒二十一年。
4557【江蘇無錫】錫山周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景濂續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享敘堂木活字本
遼寧圖
註:周維新首修於明萬曆三十八年。書名頁作
《周氏宅基支譜》。
4558【江西無錫】錫山周氏世譜九卷首一卷附光霽祠
徽信錄
(清)周耿坤等修
清光緒二十三年(1907)活字本 十三冊
北圖 人民大學
4559【江蘇無錫】周氏家譜一卷
(民國)周鍾毓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
復旦大學
註:封面題《周氏小園裡家譜》。
4560【江蘇江陰】澄江華莊周氏宗譜六卷
(清)周志雲主修
清光緒元年(1875)愛蓮堂活字本 六冊
歷史所
註: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為五修。
4561【江蘇江陰】澄江華莊周氏宗譜八卷
(清)周維一主修
清宣統元年(1909)愛運堂活字本 八冊
歷史所
註: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為六修。
4562【江西宜興】黃幹周氏宗譜八卷
(清)周茂氾纂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集賢堂活字本 八冊
歷史所
註:清嘉慶十五年廷華公始修。
4563【江蘇宜興】山溪周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周璜主修
民國三十七年(1948)誦芬堂活字本 八冊
歷史所
註:清乾隆二十四年周文興始修。
4564【江蘇吳縣】周元公世系遺芳集
(明)周與爵輯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刊本 一冊
日本 美國
註:附萬曆四十二年跋刊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4565【江蘇吳縣】周氏家譜十卷
(清)周德昂 周克豫等創修
清嘉慶元年(1796)木刻本
上海松江縣博 蘇州大學
4566【江蘇吳縣】吳氏家譜十卷
(清)周德我 周尚志續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八冊
河北大學
4567【江蘇吳縣】木 周氏家譜二卷
(清)周孝刻等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倫敘堂刊本
科圖 美國
4568【江蘇吳縣】洞庭東山周氏支譜不分卷
(民國)周昌耆纂修
民國五年(1916)石印本 四冊
歷史所 河北大學
註:清道光十九年周奕鈐始修。
4569【江蘇吳縣】周氏續修宗譜十三卷首一卷
(民國)周楚吉纂修
民國二十七年(1938)仁厚堂活字本 二十九冊
吉林大學
4570【江蘇吳江】周氏家乘二卷首一卷
(清)周一士等續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刊本 二冊
南開大學
住:始輯於明天啟間。
4571【江蘇】吳江周氏族譜九卷
(清)周永肩纂修
清鈔本
江蘇蘇州市博(存五卷)
4572【江蘇吳江】周氏家乘摘錄不分卷
(清)周元理輯
清荷生鈔本 一冊
江蘇吳江縣圖
4573【江蘇吳江】周氏家乘四卷
(清)周元禮輯
民國十六年(1927)印本
江蘇吳江縣圖(存三卷)
4574【江蘇吳江】周氏家乘四卷
(民國)孫岐纂
民國十六年(1927)刻印本四冊
江蘇吳江縣圖
4575【江蘇吳江】周氏家乘□□卷
民國間鉛印本
蘇州大學(存卷2)
4576【江蘇吳江】周氏宗譜不分卷
鈔本 二冊
江蘇蘇州市博
4577【江蘇吳江】周氏宗譜八卷
周鳳奇修
活字本 八冊
中央民院
註:清康熙年間初修。
4578【江蘇吳江】周氏族譜不分卷
傳鈔本 四冊
上海圖
4579【浙江】周氏家譜不分卷
(清)周大棻編纂
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 十六冊
人民大學
4580【浙江杭州】汝南周氏族譜十卷
(清)周恆 周祖濂纂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五冊
天一閣
4581【浙江杭州】周氏宗譜不分卷
(清)周之錀等重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寫本 一冊
日本 美國
4582【浙江杭州】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光緒十六年(1890)純德堂寫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4583【浙江杭州】汝南周氏家譜一卷
(清)周建權輯
清光緒間稿本
南京博
4584【浙江杭州】汝南周氏信字支第七房小宗譜不分卷
民國鈔本 一冊
浙江圖
4585【浙江臨安】臨水周氏宗譜四卷
(清)周蔭堂等修
清光緒六年(1890)汝南郡木活字本 四冊
美國(二部)


                   二、家乘譜牒

   江蘇:周氏族譜六卷、周氏家譜十八卷、潤州周氏重修宗譜十卷、江都周氏家譜六卷、潤東周氏族譜三十二卷、蔣灣橋周氏宗譜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譜不分卷、周氏宗譜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餘邑周氏宗譜三卷、汝南周氏宗譜四卷、姚江孝義周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周氏宗譜、谷陽周氏族譜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譜一卷、周氏續
修家譜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譜十二卷、小雲南周氏宗譜一卷

相關焦點

  • 周姓家譜、周氏族譜、周氏家譜文獻目錄
    周姓人十分重視家譜和族譜,有修撰家譜的傳統。   周朝建立後,專門設立了負責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務管理的官員「小史」,建立了一套相當完善的官修譜制度。後來傳世的《世本》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篇》,便是當時修撰的周先王的傳衍情況,明顯帶有後來家譜的性質,因此被公認為是現存我國第一部姓氏學專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譜。   周姓人真正的家譜的出現應是在魏晉以後。魏晉時期,由於門閥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區分士庶,當時人對於譜牒十分重視,一時間,譜牒學提高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人們重視譜牒,紛紛撰寫家譜。
  • 高淳周氏後裔 籌集500多萬元修祠堂發家譜
    原標題:高淳周氏後裔 籌集500多萬元修祠堂發家譜   本報訊(通訊員胡秀靈高曉平記者許琴)周姓是百家姓中的大姓。近日,高淳區椏溪鎮石牌村新修的家族宗祠內熱鬧非凡,高淳周姓後裔代表與來自溧陽、郎溪的周姓後裔代表在此舉行祠堂掛匾、家譜發送以及祭袓儀式。
  • [附圖)千年周氏族譜驚現分水鎮
    這本周氏家族的族譜不僅印有宋寧宗和明太祖頒行的《修譜詔文》,還有明代那位才華橫溢的漢隸大學士兼修國史總裁解縉,於明永樂七年仲春(二月)為周氏族譜寫的序言。這位出生于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的大才子,和分水鎮周氏分支的始祖、三國時吳都督周瑜的小兒子周胤是同鄉,這才欣然為老鄉的家譜作序。據周氏族譜記載:周瑜少子都鄉侯周胤貶官後謫居廬陵烏東巷,在他的後人中,就包括北宋理學宗師周敦頤。
  • 溧陽百年周氏族譜「見光」 小村裡藏著周敦頤後人
    鮮為人知的是,溧陽也有一個周敦頤後裔村,而他們的故事要從泥牆中發現的一箱家譜說起。     兒子周雲龍(周敦頤31世孫)   周敦頤   後人周元龍   長子周應龍 次子周應麟 三子周應鳳   後人周用瑜(賣良田續家譜)   侄子周福生(文革時藏家譜於牆中)   周氏族譜流傳   【1987年 族譜見光】   拆老宅時,發現秘藏於牆中的族譜
  • 美文——麗江古城周氏的「家對」
    麗江古城周氏,是個很大的家族,支系甚多而同出一脈,謂「周無二姓」。家族中,先後出過不少文化名人,如現當代的周霖、周善甫、周汝誠等。祖居大院座落於古城光義街,至建國前仍恪守大家庭傳統、有名的「六十餘人同吃一鍋飯」周啟這一支系,沿用著一副珍重傳承的「家對」——「濂溪芳草多生意南國彤雲燦筆花」  據周氏家譜記載:周氏原籍,為江蘇常熟縣柳營村人。始祖周平,明洪武年間自江南入滇,創業於鶴慶,「至九世祖諱宗耀,上麗郡而居焉」。
  • 家譜: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 連綿不斷的家族史
    國圖方志館收藏的魯迅家譜《越城周氏支譜》封面對於治中國近代史者,這本家譜頗具參考價值。     在國圖方志館,工作人員從庫中小心翼翼地取出6本線裝小冊子,封面印有「越城周氏支譜」,這是記者要查詢的魯迅家譜。從泛黃的封面上可以看到,這套家譜編號為20,清代周以均撰、周錫嘉編訂,清光緒三年(1877年)寧壽堂木活字本。由於該譜修於魯迅出生前,故譜中僅載有魯迅、周作人的父親周鳳儀。
  • 親歷「愛蓮堂」周氏續譜
    周曉明文/圖  前不久,筆者回到家鄉——江蘇省儀徵市月塘鎮趙橋村,參加一年一度的「周氏愛蓮堂祭祖盛會」,並親歷了「愛蓮堂」周氏續譜的盛事,感受同宗同族續譜的親情。  那天上午10時許,家兄騎上電瓶車,載著我,趕往10裡開外的四莊村肖雲組周繼兵家。
  • 中國人家譜極簡發展史
    家譜。家譜就是書寫、儲存家族記憶的晶片。家族祭祀、遊子尋根、生兒育女——最重要的參考指南都是家譜。我國人民修譜,最早始於何時?最早家譜是神馬模樣呢?已經無法確切考證。不過,東晉時期,家譜修撰不僅成為傳統,而且還出了專門研究家譜的人才,主要出在賈、王兩大家族,以至於後世常常把家譜學稱為「賈王之學」。
  • 哈爾濱86歲抗美援朝老兵,行程萬裡修周氏族譜,鄰居美女成了責編
    周大爺一家來自河北省景縣一脈,近年來,周氏家族從玉字輩起,延續到金字輩、書字輩後,就開始自行取名已有二至三代。鑑於此,周大爺與族人商定,著手修續一部家譜和代序。編修家譜是一項比較繁雜、艱難的事情,由一位年逾八十的老者擔綱,難度可想而知。周大爺當時的想法,雖得到了族人的贊同,但能否完成,大家普遍持懷疑態度。
  • 江南鎮環溪村愛蓮堂舉行周氏圓譜慶典
    日前,江南鎮環溪村愛蓮堂內熱鬧非常,周氏圓譜慶典隆重舉行。堂內族人分列兩旁,宗親護送家譜至堂內,慶典主要分為宗親致辭、宣讀祭文,分發傳譜。據悉,本次圓譜共有來自湖南、安徽、富陽、諸暨,共3500餘名宗親賓客到場觀禮,宗親籌集資金共計126萬元。修譜委員會牽頭人周言定介紹,上一次圓譜還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餘年。
  • 《周氏族譜詩》是給後人指正道?還是弘揚本族文化?
    周氏家訓《周氏家訓》是周氏從1017年始祖周敦頤至今1000餘年間,唯一留存於世的長篇著作,全書近8000字,11項,42頁。核心內容是教化後輩如何做人。歷經數百年,周氏後人繁衍生息,世代興旺,可見先祖當年創立的家規家訓,如同一種家族信仰,如今早已經變成了一種優良的傳統文化,世世相繼、代代傳承。中國歷史上,周氏也算得上是百家姓氏中的大家族之一。周氏家風的歷史脈絡,以及他們對傳統美德的執著追求,讓我們看到周氏超越時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責任感。
  • 周氏入閩史述略
    一、福建周氏源遠流長 福建周氏多源於河南的汝南周姓,汝南周氏家譜修於西漢初年。泉州周氏入閩肇基始祖唐末,河南光州人原名蘇益隨閩王入閩,先居泉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其後裔蘇卓周避居安溪縣卓源鄉,改姓周氏,以蘇氏郡號「武功」為號,稱武功周氏。南平建陽周氏入閩肇基始祖 唐乾寧四年(897),周樞(880—957),字仲機,從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東隅桂賢坊入閩擇地居建州西路馬伏(今建陽市馬伏),其後裔多住建陽,亦有遷崇安、河南等地。
  • 省檔案館家譜免費查幫你尋根問祖
    近日,位於杭州市豐潭路409號的浙江省檔案局(館)新館三樓查閱大廳開設的猶他家譜學會浙江查閱利用中心正式啟用,免費為社會各界提供家譜查詢、尋根服務。這是美國猶他家譜學會首次與中國檔案部門合作建立的家譜查閱利用中心。 「這次,我們捐贈了超過200萬個與浙江有關的圖像資料以供查詢。」
  • 安氏家譜 重慶彭水學壩安氏家譜介紹
    作者:安志民 (2009-12-31 7:51:53)   本宗堂號:武城堂   本宗字派:泰國吉仕作大倫 文昌開太永世榮 武侯貽封流澤遠 孝帝忠信保家全   本族所知的先祖及後世,因家譜在文革時被毀 所以有幾輩先祖及外遷的先祖名字和身世已不知,以下都是通過老者口傳和一些碑文上記的   鼻祖 仕 字輩:安潛修
  • 《姓氏賀州系列報導》周氏淵源、名人、賀州部分歷史支系分布和輩序
    周昌周氏姓氏其他來源說。相傳黃帝時期大將周昌和商代太史周任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姓氏考略》)。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改為周姓。少數民族改為周姓,南北朝時,北魏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複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 遵義周氏家族百年老照片
    國史、縣誌、家譜的功能就在這兒。相比古代只有文字和圖畫記載來說,現在的攝影能把過去的瞬間帶到今天,這更加具體、真實。周沆(1874-1957),遵義老城人,前清進士。周沆1954年重赴「瓊林」時留影。周沆老人耄耋之年留影!1912年,貴州教育界人士與雲南都督唐繼堯合影。
  • 姓氏研究——杞縣五裡河八卦亭周氏稽考
    壹周氏源流周氏一族,原居浙江金華泮塘,約1358年遷至浙江永康高堰。周氏祖先從周朝算起,先祖為周文公,與姬姓同姓;元朝時期,周氏元公為周敦頤,元朝朝廷封周敦頤為道國公。明朝時期,修譜之風訊走民間,周氏族譜於1586年由周勳公始修族譜,至2009年共12次續修家譜。
  • 周氏起源!權威發布!周家人轉起!
    點天下周氏加入中華周氏大家族 往期精彩:排場震撼!中國汝州周氏汝南堂祭祖盛典 臨汝周氏也是由汝南安成周氏分出的,是漢汝墳侯周仁的第三十二代裔孫屯田員外郎常州長史周基。周基子周允元,仕至鳳閣侍郎、平章事 沛國郡:漢時置郡。此支周氏,部分人於秦代遷往沛郡,成為當地著姓. 漢代汾陰侯周昌、周勃、名將周亞夫即屬此支。。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名人家譜是家譜中的精華,也是研究名人家世、生平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怎樣判定一部家譜為名人家譜  名人家譜,簡單地說就是記載了本族中一個或數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家譜。試想,一部假定首次修纂於明末清初的家譜以五百年前的名人作為自己的祖宗,所憑又有何據?故判定一部家譜是否為名人家譜,應以名人的產生與家譜的修纂時間相距不遠為準繩,再參考其它資料而確定。筆者業餘時間在整理、研究家譜的同時,陸續收藏了一些名人家譜,今擇其要而羅列之。
  • 周村村周氏宗祠
    舊時,周村周氏紀念祖先,過年必燒此菜,以教育後輩,勿忘祖先創業之艱辛。自周氏明初遷居周村至今,六百餘年,周姓後裔已達四百多戶,可謂丁蕃族盛。周村的周氏祠堂位於周村自然村中村(村委會東側),坐北朝南,始建於清朝中期,初建為二進,民國初,進行第一次修繕並擴建一幢,成連進三幢,畫棟雕梁,規模壯觀,氣勢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