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宅家生活中,小夥伴只能自己給自己找樂子。這不,全國各地開始湧現出一批寶藏民間藝術家。不僅有網友用瓜子做出一個半米高的米奇,還有網友憑藉一個橘子就能演繹生產手術大片,更少不了在家花樣鍛鍊的,圍繞著廚房和客廳來回跑。
既然不能出門浪,那就好好宅在家裡鍛鍊自己的身體吧!
瀟湘晨報記者 陳詩嫻 實習生 謝之灝 長沙報導
這個春節,宅家的你長胖了嗎?對於跑者李戰哲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跑道」是家裡的廚房和客廳
66歲的李戰哲,是一位跑步愛好者,也是國內第六位完成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的六星跑者。從13歲開始他已經奔跑了半個世紀,平均3小時45分鐘的成績也讓他成為六十歲以上跑馬拉松第一人。
近段時間,因為疫情無法外出跑步,所以他將跑道換到了家裡。雖然地點換了,但他給自己定下的任務沒變,每天他依舊堅持跑10多公裡的路程,「保持好健身習慣,體質才能好」。李戰哲告訴記者,自己還在準備今年下半年的長沙、成都的半程馬拉松賽跑。
2月10日上午8點,李戰哲開始了一天的晨跑,怕跑步聲影響到樓下鄰居,他便換上一雙輕便的跑鞋。「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要休息好,不能起太早運動影響鄰居休息。」
他的「跑道」是家裡的廚房和客廳,因上下樓層戶型一致,在這個區域跑步,對鄰居產生的影響也更小。
「今天早上跑了1小時12分2秒,一個來回也只有10米,跑12公裡得跑1200圈。」在家來迴轉圈容易受傷,他往往會在跑步前,先舒展身體,活動筋骨。
除了跑步,李戰哲平時還會進行力量訓練,會做快速半蹲和啞鈴。快速半蹲10組,每組做482次,並且常年堅持。他說,快速半蹲既能練速度又能練耐力,膝蓋也不容易受傷,還可以恢復自己的腳傷。
「我們有責任保護好自己,不給前線添麻煩」
「要有信念才能堅持下去。」李戰哲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堅持第20天在家運動了,「我每天從廚房到客廳來回跑,一天下來大概要折返1000多圈,跑下來衣服全溼透了。」
他告訴記者,自己從13歲起開始跑步,一開始參加學校的400米、800米的賽跑,慢慢鍛鍊下來,跑步裡程逐漸增加,他人生的第一次參加比賽是1982年北京國際馬拉松。「我算半個長沙人,2008年我還在湖南岳陽參加了奧運火炬的傳遞,我是第157棒。」他告訴記者,他對湖南感情深沉,平日裡最喜歡去橘子洲頭跑步,也最愛吃小炒黃牛肉。
「如今全國戰疫,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有關工作人員奮戰在一線。而在後方,我們有責任保護好自己,不給前線添麻煩。」
作為專業跑者,他建議,市民可以從輕度的運動開始,比如多次在客廳裡來回走動2至3公裡,然後慢慢向低中強度運動(如高抬腿原地走,持凳下蹲)等轉換,同時拓寬練習項目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