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搬遷新居的時候,一般要從老家帶來一對公母雞,俗稱「帶路雞」,這兩隻雞必須在新居裡養足百日之後,才能宰殺。據說這是因為一個古老的傳說——許多年前,是雞將客家先祖帶到這方土地,於是才有了客家人,為了表示感恩之情,便有了「帶路雞」的習俗。
.... ....
有時候小孩子去外婆家,外婆也會贈送外孫一隻帶路雞,寓意小孩可以記得回去的路,經常去外婆家看看。如今,在大部分客家地區依然有「帶路雞」的習俗。還有「帶路雞」,又稱「兔路雞」、「鴛鴦雞」。公雞(完好,雙胲末鬮)和母雞(新雞,未賴蒲)各一隻。.... ....
結婚當日,隨新娘禮車,用「槎籮」挑到男方家裡,「帶路雞」一定要大要壯,尤其是母雞,最好一帶進新娘房中,放在床下當日就會下蛋最佳。.... ....
嫁到夫家後要將「帶路雞」放出到新娘房中,看看是公雞先跳到床上,還是母雞先跳上床,這樣就表示你第一胎是生男孩還是生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