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訓謙)「二季半夏產量收穫多少?投入用工多少人?用工價格每公斤多少元?用工報酬是否發放到位?」11月18日,二季半夏採收剛剛結束,竹根灘鎮群聯村黨支部副書記、紀檢委員汪萬發,就來到南章莆中藥科技有限公司「荊半夏特1號」純種繁育基地,向公司相關負責人詳細詢問有關情況。
「二季半夏產量收穫33.6萬斤,投入用工4000人次,用工價格每公斤2元,共需發放報酬33.6萬元,目前,財務室正在核算,估計2天後集中發放,決不會打一張欠條。」聽到公司技術總監張小平的回答,汪萬發微笑著點頭說:「很好,農民朋友掙錢不容易,產業扶貧就是要讓農民得到實惠。」
這是竹根灘鎮紀委以常態化監督助力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竹根灘鎮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南紅北綠」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以綠色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將半夏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助力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來抓,於2019年9月成功引進南章莆中藥科技有限公司落戶群聯村。鎮紀委建立常態化溝通聯動機制,信息共享、監督前置、同向發力,推動產業扶貧走上快車道。僅用1個月時間監督完成土地流轉,專班跟進企業反映的訴求,解決了溝渠疏通、倉貯建設等問題。
今年初,鎮黨委政府提出了「打造『一鎮一品』,做強半夏產業」的口號。鎮紀委延伸監督觸角,充分發揮村級紀檢監督力量,採取靠前提醒、現場監督、全程跟蹤等方式,對道地藥材--潛江半夏產業扶貧進行全覆蓋監督跟進,確保各項惠民產業政策落地落實。
如今,群聯村半夏種植面積發展到1200畝,其中農戶耕地流轉面積達到1100畝,村民因耕地流轉或託管所獲得的收益畝平667元。同時,半夏年產量600噸,收穫用工價格為2元/公斤,村民獲利120萬元。全村半夏主導產業年總產值1800萬元,畝平收入1.5萬元,對比傳統「麥-豆」模式畝平增收1.34萬元,帶動群聯村人均增收7890元。
該村貧困戶李清雲,家庭人口3人,兒子李文肢體殘疾一級,喪失勞力,其母長期在家護理李文,沒有時間外出務工,土地流轉6.2畝給湖北南章莆公司,預計每年務工收入12000元,流轉土地收入4139元,合計收入16139元,該戶人平增收5440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強對『四不摘』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確保全鎮脫貧攻堅政策措施有效落實。」鎮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