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

2020-12-14 內觀傳統文化

老子有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這句話的意思是: 人沒有誠信,就不能立足於社會;做業務沒有誠信,就不會興盛;國家沒有誠信,就會衰敗。

誠信是做人之本,可以讓我們受益一生;誠信是立業之基,是企業長足發展的基石;誠信是治國之道,是撫民安邦的長久大計。

我們身邊可能都有過不誠信的人,我原來有個朋友,他平時花錢大手大腳,但掙錢又不多,所以會經常借朋友或同事的錢,借的時候說兩三天就還,可是往往一兩個月都還不了。他還經常刷信用卡提前消費,後來銀行的錢也還不上了,等銀行來催款,又要借錢來還債。因為他經常不守信用,所以都沒人願意借給他了,最後把自己弄得聲名狼藉。

再窮,也不要欠債不還;再難,也不要坑蒙拐騙。別讓自己變成騙子,別讓他人把你看扁!

唐代佚名所著的《玉泉子》一書中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只是沒說破。

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去謀生。呂元膺之所以要辭掉這位處士,是因為從挪動棋子這件小事中發現了他的不誠信。

做生意更需要誠信,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溫州皮鞋又叫「一日鞋」,假冒偽劣的品質引起了公憤,以至於很多商場都貼出「本店無溫州鞋」的告示。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廣場,5000雙溫州劣質皮鞋被市民扔進熊熊大火,這把火也燒醒了溫州人的誠信意識。

15年後,溫州人用誠信重新拾起了溫州皮鞋的尊嚴,在「中國十大鞋王」中,溫州皮鞋有三大品牌名列其中。溫州人還將8月8日這個倍感屈辱的日子確定為「誠信日」。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諸侯以為周天子有難,紛紛趕來勤王,沒想到是周幽王為了博褒姒一笑的鬧劇,之後周幽王又多次無故點燃烽火,於是大周王室失信於天下諸侯,最終這把火也點燃了他自己,玩火自焚,也導致了整個王朝的滅亡。

誠信是無形的財富,而這種財富比真實的財富更可貴,因為它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所謂是: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

相關焦點

  •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4)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4) 2020-08-10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 2020-07-16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國考招警考試申論範文: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不興
    2021國考招警考試申論範文: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不興 從「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道明追求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則這一道理;到「不寶金玉,而忠信以之寶」,道明真正的寶貝應該是忠信。古往今來,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
  •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貿點點創始人陳良在廣交會演講引起...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體系建設是發展國際貿易的重要保障!貿點點創始人陳良先生在第126屆廣交會會議論壇上發表全英文演講引發海內外參展客商強烈共鳴!
  • 埃克信: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興
    埃克信表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以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而真正持久的經濟效益來自於誠信經營。 有一個歷史典故:一個楚國人,擁有一顆珍珠,希望這顆珍珠賣個好價錢。他想,這顆珍珠若有一個高貴的包裝,珍珠一定會身價百倍,自己就能賺到很多錢。於是,他絞盡腦汁,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專程將手藝高超的匠人請來,用名貴的木材為珍珠打造了一個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燻得香氣撲鼻,並在盒子的外殼上刻上了精緻的花紋。這位楚國人小心翼翼地把珍珠放進盒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
  • 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不強 今天山東曲阜發出時代誠信強音
    尼山倡議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中華美德源遠流長,吾輩須以史為鑑、誠信立人。值此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之際,共聚尼山聖賢地,攜手立此誓約:電子商務,須守法經營,不刷單炒信,不制假售假, 捍市場秩序,展責任擔當。網絡媒體,當守正創新,不造謠傳謠,不譁眾取寵, 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 車管家:人無信不立 商無信不興
    「人無信不立」,出自《論語·顏淵》,原文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
    一般的謀殺,謀殺的是人的性命,而高考頂替,謀殺的是被害者的一生命運。不得不說,這類案件的發生,與時代背景是緊密相連的。古已有云:「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這些不法分子在利用人民賦予的公權力作惡的時候,損害的不光是被害人的利益,同時受到嚴重損害的還有國家和政府的公信力。特別是對國家和政府公信力的損害,其每一件惡行造成的嚴重後果,往往需要國家和政府做十件甚至一百件事來彌補,甚至即便如此也難以彌補。而在這類惡行中,有兩個領域的惡行尤其有害。
  • 老子和孔子為什麼都很重視誠信,「人無信不立」
    記得從某一本書裡看到,老子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翻遍典籍也沒找到老子在哪裡說過這句話。也有人說是孔子說的,在《論語·顏淵》裡有:「民無信不立」,意指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後人由此引申,指出人如果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十分深刻地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到底誰說的我們不必爭論,暫且都歸為古人的智慧吧。古人是很注重誠信的,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有信之人,立與千古
    典故:季扎掛劍一、史記千秋,立與其實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二、贈劍為信,出使列國而《史記·吳太伯世家》中記錄著這樣一件事,春秋時期(約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吳王之子季扎,人稱延陵季子(此子才華橫溢,又通曉事理,本因繼承王位,奈何其志不在此,便將王位讓給了其長兄諸樊。
  • 人無信,不可立;人無品,不可交
    垃圾社交,不如獨處,只有與對的人同行,我們才會在陽光之下,深感人間值得。人無信,不可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我們第二個身份證。與人交往,可以不富裕,可以不優秀,但一定得言而有信。無信之人不可立,遠離背信棄義的人,我們才會踏實心安,不必擔心真情被利用、真心被踐踏。
  • 失信曝光臺丨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失信曝光臺丨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2019-11-28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改變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自我
    人和人之間, 因為信任,才敢掏心,心與心之間,因為信任,才敢靠近。信任很難,所以要珍惜,信任不易,所以別忽略。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說話算話,言而有信。有生之年,珍惜一點, 別辜負信任,別毀掉信任。人和人之間,信任太難。
  • 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
    真的是應了那句話: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罵一個人不需要藉口。想挑刺何必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何必用這麼低級的藉口去搪塞之前的承諾。誰都不是傻子,創業夥伴更不是,他們知道對方只是一個藉口而已,但是這個黑鍋卻落在了我的頭上,你說我想誰說理去,哎,做人不能這樣吧。我一直信奉做人坦誠點好。心裡有啥說出來,如果是我不對,我可以去改正,又何必在背後去給人使絆子呢。
  • 《論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誠信應該是一個為人的基本準則,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如「言必行,行必果」、「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等。但是不管在何朝何代,在古代還是現代,也不管文化水平的高低,受教育程度的多少,社會職位的高低,總是有人因為各種原因,缺乏誠信。例如虛報業績、做假帳,文化程度低、專業水平不夠的人還真沒能力做。
  • 誠信立行,應讓有德者有所得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這句流傳了千年的信條道破了「誠信」對於個人、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仁、義、禮、智、信」作為「立人」五德,「言必行,行必果」作為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
  • 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
    人這一生,總要有所依靠,有所追求。依靠的,不是其他,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品德,追求的也不縹緲,就是近在咫尺的幸福。而要想心安理得享受世界的恩賜,誠信和人品就缺一不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無信之人,難行天下。
  • 呼喚缺失的傳統道德:人無信不立 政無信不威
    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為政》),講的是守信在立身處世中的重要性;所謂「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講的是治國理政中建立政治公信力的重要性。把這二者結合起來,凝聚成兩句箴言,叫做「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威」。這樣的傳統倫理觀念,清代仍然在人們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鄭端所撰的《政學錄》中有這樣一段話:「信者居官立事之本。與民信,則不疑而事可集矣。
  • 市口岸辦舉辦「小信誠則大信立」主題道德講堂
    市口岸辦舉辦「小信誠則大信立」主題道德講堂 發布時間:2018-07-19 09: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