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毀童年?

2020-12-15 百家號

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白雪公主的神話世界讓人嚮往,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或多或少和《格林童話》有關,小紅帽、美人魚、青蛙王子,這些活靈活現的經典童話人物,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一個個快樂的童年。

不過,《格林童話》這本看似美好而浪漫的童話故事集,卻一直遭受非議。許多學者指責《格林童話》是納粹主義的根源,使得二戰結束後,反法西斯同盟的指揮官們立馬明確下令禁止學校使用其為教材。那麼,這本專走兒童路線的兒童讀物,到底可怕在哪裡呢?


童話與現實交叉

要明白這其中的原由,就不得不說到這部童話的誕生過程。18世紀末,德國有一對兄弟喜歡收集關於王子、公主、城堡與巫術的民間故事。通過多年努力,終於在1812年出版了第一部《兒童與家庭故事》,這部童話故事中一共有86個,再加上三年後新增的70個童話故事,就組成了今天享譽世界的《格林童話》。

不過,此時《格林童話》還沒有定稿,在隨後的40餘年時間裡,格林兄弟還在不斷的刪減與重編,主要目的就是刪除那些過於血腥和暴力、不適宜青少年閱讀的內容。但民間故事終究是取材於民間口耳相傳的傳說與神話故事,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保留了人們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與敬畏,充斥著大量的怪力亂神之說。由於不是特意為兒童創作,自然達不到純兒童文學的標準。即使格林兄弟挖空心思修改了許多內容,但一些謀殺、亂倫、處以極刑的恐怖情節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下來。

比如《杜松子樹》的故事中,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寫的:「我的媽媽殺了我,我的爸爸吃了我,我的妹妹小瑪蓮啊,撿起我所有的骨頭,包在綢手絹裡面,埋在杜松樹下。」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殺人情節,還存在於多篇《格林童話》中。例如,《白雪公主》雖然被改編得十分溫馨,但王后第一次追殺白雪公主時,要武士將其心和肝帶回來。而在多篇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中,都有陌生王子親吻睡夢中的公主的故事,這種未經女性同意的行為,在現代社會被認為是典型的性騷擾。所以,許多人質疑這種充斥著黑暗與扭曲,暴露了人性醜陋面的民間故事集,是否適合作為兒童的啟蒙物。


存在納粹主義根源?

二戰期間,德國屠殺了大約600萬名猶太人,二戰結束後,人們對於德國納粹這一血腥的屠殺行為進行了多方面研究。許多人開始從《格林童話》中找原因。這其中最關鍵點就是《格林童話》暗藏反猶主義,並促使紀律、服從、獨裁、暴力這些特性成為了德國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大多數的猶太人是以一種尖酸刻薄、殘酷剝削窮人的負面形象出現在《格林童話》裡。例如,在《荊棘叢裡的猶太人》中,講述了一個吝嗇的猶太人,三年只給了僕人三個銀幣,還誣陷僕人搶劫了他,並且要求法官判處其死刑。最後,僕人在神仙的幫助下,反將猶太人送上了絞刑架。而在《好交易》的故事裡,愛佔便宜的猶太人用壞銅錢從農夫那裡換來了銀元,最後被國王打了三百板子。這些德國人從小就讀的睡前故事,加深了德國人對猶太人的負面印象,助長了「反猶主義」情緒。

另一方面,德國納粹有紀律嚴明的鐵軍之稱,對希特勒的命令,有著絕對的服從和絕對的執行,這種對於權威的信任和嚴明的紀律也可以從這本兒童啟蒙讀物中找到影子。比如在《小紅帽》中,小紅帽沒聽媽媽的話,不走大路走森林,才遇到大灰狼,隨後又相信大灰狼,告訴大灰狼外婆的地址,才會導致外婆被吃掉。這些故事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幾個道理:「不要相信陌生人,要聽話……「在耳濡目染中,這些道德訓誡很容易成為德國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很自然地,在二戰結束後,《格林童話》立刻成為眾矢之的。人們相信這部童話從小就教導了德國人對於猶太人的不信任,以及對於權威的服從,最終才會釀成「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悲劇。所以,在德國的幼兒園,《格林童話》被作為禁書禁止了幾十年。


刻板印象難消除

兒童讀物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成為了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我們對於某些事情、某些人的認識,最初是源於父母睡前給我們講的童話故事中。這些故事會讓我們形成一些固定看法,比如公主是美麗的,王子是富有的,只有王子才能配得上公主。這些根深蒂固的成見就是刻板印象,我們從小閱讀的《格林童話》可能就是始作俑者。

在《格林童話》211篇故事中,有54篇公主故事,其中35篇對公主進行了詳細的外貌描述,無外乎都是驚為天人,個性溫柔善良。許多女主角被強調有過人的美貌才吸引了王子的追求 。比如灰姑娘除了善良和美麗 ,其實沒有一技之長,睡美人像磕了藥一樣地處於被動狀態,等待王子的救援。這些童話導致的結果是塑造了人們對於女性的一種刻板印象,那就是女人應該溫柔美麗,她們不需要冒險搏鬥,只需要沉默和忍耐地等著好運和王子的降臨。這會讓小女孩們過於注重自己的外貌 ,而忽視了能力的提高。

同時,《格林童話》又傳遞著一種簡單的道德關聯性。比如美的就是善良的,必定有好下場;醜的就是邪惡的和滑稽的,必定沒有好下場,鼓勵孩子們將邪惡的性格特徵與外貌簡單地相連。這一點尤其鮮明的體現在女性角色上,比如《格林童話》裡在灰姑娘的光彩照人的外表下,她的兩個繼母的女兒就是又胖又醜,言行舉止也滑稽可笑,最終沒獲得王子的愛。這種童話暗示,會引發人們對於純潔的、美的這些同一性質的事物的追求,對於其他邊緣性的東西比如老的、醜的、怪異的進行排斥。所以,在二戰中,不僅猶太人慘遭屠殺,其他德國的少數民族,比如吉普賽人,或者是一些身體殘疾和同性戀者,也難倖免。


如何消除負面效應?

不過,雖然《格林童話》暗藏著許多兒童不宜的情節與內容,並涉嫌宣揚暴力意識、性別歧視、反猶主義等。但這本迄今為止,世界上版本最多,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童話集,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比如它的內容生動形象,故事奇幻玄妙,蘊含著「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的大團圓結局也會讓孩子們開啟人生的第一次道德啟蒙。那麼,怎麼規避它的上述負面影響呢?

一些作家已經開始著手改寫一些有性別歧視和美化暴力之嫌的童話。有人將格林童話《侏儒怪》裡侏儒怪發怒裂成了兩半的不幸結局,改編成了女主角信守承諾,侏儒怪最後也沒有自殘,兩人最後成為朋友,幸福地一起居住在皇宮。

以把《格林童話》改編成電影而發家的美國迪斯尼公司,如今也開始放棄那些「傻甜妞」的角色,創造了一些性格獨立、不過分依賴男性的獨立女性。2010年改編自《格林童話》中《萵苣》這一故事的《長髮公主》,女主人公就不再像原著裡大部分時間就在高塔裡坐以待斃,而是一開始就離開了高塔去森林探險,還用長發綁架了一個帥氣的小偷。

其實,在讀《格林童話》中,我們也可以自己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去剖析人物性格,比如肌膚如雪的白雪公主就是完美的嗎?她其實也有自己虛榮的一面:喜歡漂亮的蘋果和衣服。而灰姑娘也並非完美無缺,她除了長得好看和善良外,其實沒有什麼特長和自己的愛好。對於那些兇險的謀殺情節,也可以看作是對於現實社會的一次預演。而且,心理學家認為那些含有野蠻殘酷內容的童話故事,有助於孩子渲洩他自己的可怕衝動,怪物和犯忌行為招來的可怕後果也會迫使孩子們向美德靠攏。所以,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格林童話到底可不可怕,關鍵就在於我們這些讀故事的人是怎麼讀。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016年第7期雜誌、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

相關焦點

  • 最初的格林童話簡直毀童年?
    簡直毀童年對不對?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我們再聽下一個故事。阿拉丁與他的夥伴們靠著他們的友誼與默契,在社會底層掙扎求活著,他們曾約定要一直生活在一起,直至衰老死亡。有天傍晚,阿拉丁說出門散散步,卻再也沒有回來,夥伴們瘋了般找他,可依舊毫無下落。一個月後,集市上,一群侍衛護送著一位騎著白色駿馬的年輕人走向王宮。
  • 《格林童話》被「黑化」 美國CBS新劇毀童年?
    《格林童話》被「黑化」 美國CBS新劇毀童年?《黑色童話》人物反套路。《黑色童話》劇照。營造鬼魅氣氛。《黑色童話》通過成人化視角呈現另類童話世界。「孩子們,讓我們關上燈吧,爸爸要給你們講幾個可怕的故事了……」這是《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一書中,作者介紹童話誕生時所用的開場白。現代人說起童話,總是覺得溫情脈脈。其實,可怕、恐嚇小孩、警醒少女——這才是童話故事誕生的初衷,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那應該就是「黑色童話」。
  • 只有成人才懂的——格林童話裡的血腥情節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集,陪伴許多孩子度過了童年時光。尤其是格林童話,因為篇幅適中、情節曲折、結局美好等原因,備受兒童歡迎。最近幾年,網上開始傳「原版格林童話」、「真實的格林童話,毀童年」等說法。這種說法越傳越熱,把故事弄得越來越離譜。
  • 《格林童話》最初版本色情又暴力,竟跟格林兄弟的童年有關?
    提起《格林童話》,說其在全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絕不為過。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世人幾乎都能把《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等著名故事倒背如流。但這當中又有多少人了解格林兄弟倆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呢?又有誰知道,他們畢生的成就與對後世的影響,其實遠超過發行的童話故事集呢?
  • 格林童話這麼來的?電影《格林兄弟》顛覆童話,嚇哭不少小朋友吧
    《格林童話》大家小時候都看過,但格林兄弟是誰,應該沒有多少人了解。格林兄弟是18世紀的人,而《格林童話》這部偉大的童話經典,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兩人共同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等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都出自其中。不過在格林兄弟推出《格林童話》初版的時候,收到了很多讀者憤怒的來信,原因是因為早期《格林童話》其實是一本徹頭徹尾的色情暴力兼鬼怪類的小說集,是專門給成年人看的。
  • 那些毀童年的暗黑童話劇,你看過幾部?膽小慎入!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看過不少童話故事,特別是格林童話,像白雪公主、灰姑涼、小紅帽等故事都是倒背如流了,那麼你們看過反童話、毀童年的暗黑童話電影嗎?貓這裡給大家介紹幾部印象比較深的劇,讓大家一起來毀童年!2、《魔法黑森林》是迪士尼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奇幻歌舞電影,該劇匯集了格林童話中「灰姑娘」、「小紅帽」、「長髮公主」、「傑克與豆莖」四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套上諷刺劇的面紗而組成一個「成人童話故事」。
  • 格林童話裡的公主,其實在當時的德國也就是個村長家的閨女
    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一起,並稱為世界兩大童話名著。其流傳範圍之廣,可以說在當今這個世界上,如果有個人連「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魚」這些名字都沒有聽說過,那絕對是個怪物般的存在了吧?
  • 《格林》:黑暗童話or人獸大戰?格林童話細思極恐
    《格林童話》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裡面大多描述了王子和公主戰勝了壞人,從此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因為《格林童話》的受眾非常廣,因此近幾年也誕生了不少建立在童話故事上的「黑暗童話」。最近我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部名為《格林》的美劇,作為連載六季的大型連續劇,這部產自美國的黑暗童話《格林》講述的故事細思極恐。
  • 或許,你還相信童話嗎?《幻書啟世錄》新角色「格林童話」登場
    青蛙其實是被封印的王子、南瓜可以變成馬車、森林深處有糖果和甜點做成的屋子...童話安放著每個人童年時想像中的世界的摸樣,少女選擇默默守護這份孩童世界的啟蒙。她收集每一個童話,相信灰姑娘會擺脫悽慘的命運,相信小紅帽最終能夠化險為夷,相信無論歷經多少艱辛,只要不放棄,最後一定能皆大歡喜。她就是「格林童話」-丹。
  • 格林童話原始版:殺死白雪公主的是親生母親
    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童話集像格林童話這樣深入人心。它不但是世界上版本最多的童話集,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童話集,時至今日,已有一百多種語言的譯本。在德語圈及英語圈,它的傳播範圍之廣,甚至堪比《聖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林童話已經成為了人們童年記憶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 誰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今天就要去這裡尋找格林童話!
    小編的童年是聽格林童話長大的,格林童話裡的故事一直在小編的童年記憶裡,心裡都藏著王子與公主的浪漫愛情故事!對格林童話一直有情結的小編,要去德國,尋找格林童話啦,來!小編帶小夥伴們回到童話世界裡。去一座城市玩,都想去看看這座城市的大學,馬爾堡大學是座城市的大學,從馬爾堡大學城到「狼和七隻小山羊」到達馬爾大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晶瑩剔透的玻璃廊橋,綿綿不斷的山巒與茂盛的樹林,瞬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種進入童話世界的感覺,有點夢幻有點迷離!玻璃廊橋直通往老城區中心。廣場看起來小巧玲瓏,羊木製的洋房環繞著四周。
  • 80後女孩尋訪《格林童話》誕生地
    由德國格林兄弟創作的民間文學《格林童話》,聞名世界。書中有這麼一個童話。一個被父親和兄長視作廢物的年輕人,走出家門經歷了各種鬼怪和非正常的力量,不僅全部通關還獲得了世人能想像的最高獎賞——迎娶公主、加爵封地。然而,他並沒有就此懂得何為恐懼。
  • 《格林童話》竟然不是給孩子們看的?是時代選擇了孩子和格林童話
    說到童話故事不得不提世界三大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其中《格力童話》更是歐洲童話的象徵《格林童話》開始不是為了孩子們而寫在18世紀,德國不是一個統一個國家格林兄弟響應了這個號召,開始收集民間童話。時代和孩子們選擇了《格林童話》雅各布格林比威廉格林大一歲,哥哥比較嚴肅,弟弟則是個憂鬱隨和,兄弟倆形影不離從民間收集了大量的故事、童話,並跟同類故事進行比較分析,編輯了《格林童話》並出版。
  • 親悅讀丨格林童話陷爭議,與之齊名的安徒生童話還好嗎
    最近兩期親悅讀,咱們從網紅劇《隱秘的角落》的插曲《小白船》,談到了最早的童謠集《鵝媽媽童謠》裡的那些「恐怖童謠」和早期《格林童話》版本中的血腥暴力情節,這些都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並且澄清了《格林童話》涉黃的傳言,那是被前些年盜版的日本小說以訛傳訛了。
  • 德國的精神涅槃:以《格林童話》為代表的童話故事
    童話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這些都是陪伴了很多人童年的經典讀物。那麼童話是怎麼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呢?今天主要講的是來自德國的《格林童話》,它的出現豐富了德國民間故事,在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格林童話被改成恐怖片!小孩吃太胖會被吃掉!《糖果屋》童年陰影
    今天要聊的這部驚悚恐怖片,完全是因為小時候家人有和我講起過這個童話故事,以至於成為了我童年小陰影之一。這部電影叫《格雷特和韓賽爾》,很繞口很難記對不對,所以接下來用《戰慄糖果屋》更為順口些,不過大家不要混淆《逃出絕命鎮》喬丹皮爾監製的《糖果人》,《糖果人》要到今年6月才上映。
  • 歷史考據:《格林童話》原始版本很黃很暴力
    童話是由成人製造的/講給孩子聽的/這更像是一場欲望的謊言/竭力掩蓋欲望 /但卻欲蓋彌彰   世界上只有兩種床頭讀物,一種是《PLAYBOY》,另一種就是童話。  童話真的那樣純潔無暇嗎?羅伯·達頓等歷史學者指出:童話也是一種歷史資料,儘管帶有幻想色彩,但它擺脫不了春夢的味道。   童話,只是美麗的故事?它是一本進入社會的法律書;是故事版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童話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充滿了費解的隱喻和神秘的咒語,通過它,我們能直達幽暗深邃的內心。   也許童話真正想要表達的,和它字面上的意思並不一致。
  • 經典格林童話改編,小紅帽智鬥大灰狼
    小紅帽的故事是80、90、00乃至10後童年的記憶可以迅速引爆觀眾們的小宇宙!當經典格林童話以兒童劇的形式展現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體驗?格林童話裡小紅帽的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喜歡戴著外婆送給她的一頂紅色天鵝絨的帽子,於是大家就叫她小紅帽。
  • 格林童話,還是國產動畫,那些能勾起你童年回憶的小說
    天目推書,書中精品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帶來兩本能勾起大家童年回憶的小說,一本是巫師自格林童話中走向巔峰,一本是修道者自動畫(絕對老動畫)中超脫。好了,下面咱正式開始。《巫師的童話》 作者:方所書籍簡介:王后知曉一切的魔鏡,能自動變出食物的桌子,老巫婆能召喚虛空獵犬的打火匣,能讓人返老還童的生命之水,老國王花園裡能增強魔力親和的金蘋果……這是威廉在一個個童話世界裡冒險,尋寶,在巫師世界裡攀登巫師之巔的故事!
  • 格林童話:延續夢想和奇蹟
    倆兄弟志同道合,踏遍德意志的土地,四處尋訪那些會說故事的人們,記下了那些隨風散落的童話,並耗費數年光陰重新編撰整理,這就是後來震驚世界的《格林童話》。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