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隆冬時節,氣溫已經變得很低, 一般來說魚的活性也會隨著氣溫一同走低,很多釣友覺得無冬天無魚可釣,可以收杆了。其實不然,魚粉特約作者六小野給大家分享一個冬天可以繼續爆拉的魚種和其出沒的神秘釣點,請看小野給您細細道來,全文約5000字,請耐心細品。
這種魚其實就是我們平常釣的海鱸,海鱸又叫又稱七星鱸、花鱸,屬於花鱸科、花鱸屬,俗稱鱸魚。這裡給個它的靚照
鱸魚的典型特徵:魚體延長,魚鱗呈銀灰色,口大側扁,下頜突出,背鰭兩側有很多小黑斑。該魚的其他特性還包括:
(1)水溫適應性廣,可垂釣期長。譬如舟山海域,一年之中長達9個月都可以釣鱸魚,為垂釣期最長的魚種之一;
(2)有較強的鹽度,分布廣泛於內河、海島、海灣、暗礁區、入海河口等水域。例如,鹹淡水交接的錢塘江下遊就是鱸魚好釣場!
(3)個體較大,且性情彪悍,尾重 20斤以上者常見,上鉤後的掙扎力異常猛烈,頓感超強,會使你心動徒然加速。
基於以上特性,鱸魚已成為我國釣友最喜愛垂釣的魚種之一。今天,魚粉就帶你走進鱸魚的內心世界吧!
01鱸魚文化
江山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出自宋代文豪範仲淹的名句!
鱸魚肉質細嫩、肥美,刺少肉多無腥味,自古就為文人墨客奉為上品,很多名言佳句以鱸魚為中心,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鱸魚文化。 最為著名的就是,張翰的「鱸蓴之思「的故事了。西晉的張翰是個才子,詩書俱佳。他的家鄉是松江,在洛陽為官。那年秋天,西風乍起寒涼頓生,他想起家鄉松江鱸魚,正是肥美之時,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因懷念家鄉的美食而思鄉心切,竟然辭官回鄉。這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歷來被傳為佳話美談。
02鱸魚習性
對於海釣來說,鱸魚中國沿海均有分布,由南向北,像溫州的南麂島、寧波的漁山島、舟山的外洋鞍、浪崗和海礁,連雲港的秦山島,日照的桃花島,威海的劉公島、大連的烏蟒島等都是絕好的釣場。
從自然習性上說, 鱸魚幼苗在海水中孵出,再洄遊到鹹淡水交匯的河口生活,並可進入淡水水域覓食生長,但成魚多數在鹹淡水中棲息。鱸魚食量大,一次攝食量可達體重的5%—12%,魚苗以撓足類和糠蝦為餌,長至10釐米體長後則捕食小魚蝦。
鱸魚不是長距洄遊性魚類,它的洄遊路徑和水溫密切相關:
入冬後,北風起時產卵繁殖,水溫低於12度到15度時,逐漸由近岸向深海洄遊,至30-50米的深水礁群越冬。開春後再逐步洄遊到近岸育肥,有些鱸魚則沿河上溯。開春後水溫漸高時,由外海向近岸依次出現鱸魚汛,五一前後,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沿海岸由南向北依次出現鱸魚汛。遼寧晚至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像每年連雲港秦山島五一節前後火爆海鱸正是此時。從六月到九月,海鱸小群四散覓食,沿海的圍、放水的閘口,港口的防坡堤等都能釣到,但以小奶鱸為多。所以垂釣鱸魚的時間和地點選擇很重要。 春夏天氣在近海河口 釣鱸魚,冬天到稍遠的深水礁群釣。
小野前文提到的冬天的神秘釣點, 其實就是離海岸稍遠的深水礁盤了,如舟山的東福大礁!
如果釣友想近岸垂釣鱸魚:
黃海、渤海區域,每年5月至10月是海釣鱸魚好季節,春季天氣轉暖,鱸魚離開深水海域,到河口海灣覓食;立夏以後。鱸魚喜歡到河口附近海域產卵、覓食、育肥。
東海區域,正常情況下,大致在每年的3-5月份(農曆二月十五以後)天氣逐漸回暖,當氣溫回升至15-25攝氏度時,海面上的一些小魚開始孵化出來,在深水裡蟄伏過完冬天的鱸魚就會漸漸變得活躍起來,從深水處遊到近岸的淺水區覓食。此時也正是一年中垂釣鱸魚的黃金時間。從浙江北部的舟山到中部的台州一直到南部的溫州一帶均可見到成群的鱸魚靠岸。
如果釣友想船釣鱸魚:
冬天最好!冬天成為海釣鱸魚的旺季,主要是離大陸較遠的海中島礁深水處,流急水濁時礁邊也出鱸群。如嵊泗列島外緣的海礁,寧波的漁山,舟山的洋鞍大礁,每年12月至次年清明,都有大群海鱸越冬,此時是深水巨鱸的旺季,而春節前後1個月,潮水合適時,礁邊迎流拍浪位也出鱸,數量巨大,個頭也大!總之,冬季和早春,一旦遇到魚群,就成了對體力的考驗,無比刺激!
五月底至七月初,這是舟山海區特有的海蜒鱸旺期。海蜒是鯷魚的幼魚,在緩坡型伸入海底的礁旁,成群的海蜒會在潮流的作用下, 被流帶到礁邊迎流位,鱸魚躲在礁邊淺水捕食海蜒。
海蜒鱸與潮流關係密切,在大潮返小潮,小潮返大潮,這幾天垂釣海鱸的好時間!在白沫區如岬角,流溝中的小礁群等釣位,潮水初漲是第一要時,潮漲3分時流略急,海蜒遊動困難被海鱸逼到礁旁,又形成一個上魚高潮,待潮過五分流過急時上魚漸少;潮退1-2分時是海蜒鱸最開口的時候,落半潮也是不錯的時段。除了潮水的影響,風力風向也是重要因素,無流而有浪時,海鱸也有可能狂咬。
03海釣鱸魚裝備
1、魚竿
鱸魚的性格特點是「兇猛」,上鉤後的衝擊力大,稍大一點的鱸魚,沒有兩三個回合,很難將其制服,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折竿斷線的悲劇。故,在釣竿選擇用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宜軟不宜硬,除了在水深流急的釣場用80—120號竿子外,50—60號用的最多,相對軟一點的竿子,當鱸魚猛然擺頭下潛時,可有效發揮應力緩衝作用,減少斷線和脫鉤的機率;
(2)長短合適,我們有時會遇到這類情況,魚快接近釣船時,猛然發力鑽向船底,這時,在控魚上,長竿就能體現出一定的優越性。一般2.40米船竿用的較多,由於在船上空間有限,若再長,也會有某些不便。
(3)插節竿優于振出竿,尤以雙節竿用的最多,這類竿子的特點是導線環是固定的,使用過程中不宜產生位移,另外,插節竿的導線環一般都具有防纏繞作用。
2、繞線輪紡車輪和鼓輪都可用。舟山海域船老大一般使用都是紡車輪。品牌來說,禧瑪諾的輪子比較多。斯特拉stella SW是比較頂級的紡車輪,其後有聽帕瓦系列的也很不錯,建議有條件的玩家可以一步到位,後面升級也可在二手市場上賣出一個好價錢。注意的是,要選SW系列的,SW代表salt water,防海水的含義,同樣型號的不帶SW的一般都是路亞輪,不太建議船釣使用。
對於黃海、渤海、東海,特別是舟山海域,平均水深50米左右,建議買5000—6000號輪子,線杯容量300米3# PE線,重量在400克左右,太小的話線杯儲線量不足,太大的話,端輪子一天太累。至於速比,建議6.2的速比,因為這個速比兼顧拉力和收線長度兩個指標,拉魚有力道,而且收線比較快。因為海釣會頻繁收放線,一米每圈的收線長度是比較重要的, 別人搖50圈收線,你要搖80圈,這樣就太累了。
3、釣線(主線)
多採用3—6號PE線(即聚酯線),與傳統的的尼龍線相比,PE線具有強力高、柔軟、出線順當、不易打卷、靈敏度高等優點,由於線徑較細,水阻較小,可有效防止釣組在強海流中遠飄,使用相對小的鉛墜即可將釣組順利降至海底。PE線的缺點是:
(1)伸長率較低,瞬間受力時,譬如,鱸魚擺頭下潛、剎竿動作過猛時,較易發生斷線;
(2)線體多為彩色,隱蔽性較差,在水質較清、光線較好的情況下,對魚兒咬鉤會產生一定心理影響。用時,通常接1-2米左右透明碳素子線,以提高伸長率和隱蔽性。
4、釣組
主線末端可以使用GT結綁一段比較粗的碳素線做前導。例如,3號的PE線可以綁一段1-2米的12-14號碳素線做前導線。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
減少PE彩色線對魚的影響重要的是減少後面將要講到的子線和主線的纏繞。碳素前導末端連接T字環的一個短臂,T字環的另外一個短臂接0.3-0.6米5-6號透明尼龍線掛鉛墜,考慮鉛墜容易掛底,掛底的時候,用力扯的話,先斷的是這段線,這樣就避免了整個釣組的損失。T字環的長臂接0.8—2米的碳素子線掛魚鉤。這種線線質較硬,不易亂線,耐磨性和隱蔽性優異。粗細以5—8號為宜
魚鉤一般用的是6-12號的管付千又鉤。鉛墜不宜太大,100-200克都可以,一般情況下125克的鉛墜足夠用了,主要是看海流的強弱,海流強的話配大號鉛墜,海流弱就用小號的鉛墜,目的是主線在拉流的時候不至於太飄。另外合適鉛墜會讓釣組下降過程不至於過於匆忙,以留給魚兒更多的反應時間,增加途中截餌的機率。最好能將鉛墜塗成鮮豔的色彩,以便引起遠處魚兒的注目,增強引魚效果,尤以銀白色、金黃色、螢光紅等色為佳。
04釣鱸用餌
鱸魚吃食,特別挑剔,不鮮不活極少吞食;釣餌要鮮活。鱸魚喜歡水域清澈;水域渾濁時,鱸魚多數遠離。
鱸魚最常用釣餌是沙蠶和蝦,大沙蠶(青蟲、大沙食、青蜈蚣)、管沙蠶(管食、草蟲)和紅巖蟲(巖蟲、扁食)都可用。大沙蠶軀體柔軟,在水中能呈現蠕動態,對魚兒極具吸引力,但其蟲體強度欠佳,極易被小雜魚盜食或被海流衝毀,因此,需勤換勤添。
釣大鱸時,一般一鉤掛十幾隻,成一個大餌束。管沙蠶和紅巖蟲軀體較粗硬,且腥味濃烈,是釣取鱸魚的佳餌,但若單獨使用,就未免過於死板,因此,用於釣取鱸魚尤其是想小中取大時,最好與大沙蠶配合使用,即先在鉤把處穿一段紅巖蟲或管沙蠶,最好是頭部,把鉤把包住,然後,再掛幾隻大沙蠶,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蝦餌用得較多的有:中國對蝦、竹節蝦、小白蝦、海捕歷蝦等,都最好是活蝦。可將蝦養在帶充氣泵船艙水箱內,建議魚鉤掛蝦子的頭部的劍刺部分,原因是這樣掛的比較牢靠,而且不會傷害到蝦,能保持蝦子的活性。相對於沙蠶,蝦的特點是軀體比較結實,抗流和防盜性較佳,因此,適用於靠大魚。但相對來講,蝦更適合光線較好、水質清澈的海域或場合,而腥味濃烈的沙蠶則更適合於水渾、光暗的海域或場合。
大魚喜大餌,欲小中取大,應將餌的體積設法搞大,小餌極易引起小魚兒們的眷顧,不等大魚發現,早被其先下手為強。用蝦時,儘可能選大一點的,使用沙蠶餌時,可用複合鉤,即在一條線上綁兩把鉤,鉤距3-5釐米左右,兩鉤都掛餌,體積就顯得較大,會對嘴饞的小傢伙起到一定威懾作用。不管甚麼餌,在水中泡得太久了,或變得殘缺不全,或味道變淡,對魚的吸引力減弱,因此,隔一段時間後,不管魚咬不咬鉤都要及時更換。
05釣場及釣點的選擇
好的釣點大致有以下幾類:
(1)海流中,鱸魚是趨流性魚種,素喜在海流較強的海域遊弋和索餌,故找鱸找流乃釣鱸第一經。防波堤、岬角或海島等,往往會由於堤體等對海流的阻擋,在頂端或側面的背流處形成一股較強的海流,常是鱸魚較為集中的地方。
(2)沉船,水底暗礁盤,在海流中形成遮擋物,最容易出現奇蹟的釣點;
老練的船老大都是找釣點的高手, 跟著老司機釣魚才靠譜!
06鱸魚上魚時機
垂釣中把握好上魚時機十分重要。潮汐是對魚兒攝食行為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各潮位時段魚兒的索餌積極性不同,在離礁石和岸邊有一定距離的,較為開闊的海域,一般規律是,枯、平潮期最差,落潮後剛開流的那段時間最為活躍。
在枯、平潮期,魚不咬鉤或咬鉤不好,屬正常現象,不要急於更換釣位,或懷疑釣組或釣餌有問題,而開流後,如再不上魚,尤其是它船上魚,你船不上魚,就應趕快更換船位,如果同船的其他釣友上魚,而你不上魚,就說明你的釣餌,或釣組,或釣組落點等出了問題,應及時予以更換或調整,萬不可死等。
從節省釣餌的角度,在枯、平潮期,一般不要勤換餌,因這段時間,即使咬鉤,也多是些小雜魚,往往信號很多,提竿卻無魚。應待快要倒流時,將餌全部換新,以迎接魚兒咬鉤高潮的到來。
吃飯、飲水和解決內急等問題,以及綁鉤,準備釣組等一般都是趁枯、平潮期進行。枯、平潮期蓄精養銳、開流後瞪起眼來,才能做到體精力和垂釣物質的合理運用,效能的充分發揮,因海釣上魚的最佳時段往往十分短暫
07海釣鱸魚的拉流戰術
船釣鱸魚,一般有拉流,炎月和霸道三種戰術,拉流是最普遍和流行的釣法,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而其他兩種戰術船雖然有上魚高效快捷的優勢,但是有一定的釣點和時節的局限性。 由於本文篇幅有限,只介紹拉流戰術,其他下回分解,請關注我們魚粉的下期精彩文章。
拉流的時候, 船老大將船開到海流的上遊,讓其慢慢隨流而下,同時,將釣組掛餌迅速於舷旁沉入海底,鉛墜一到底,即可提起1-2米,就是向上搖一到兩圈,慢慢提動,逗魚咬鉤。
魚尤喜動餌,特別是鱸魚這類掠食性較強的魚種,垂釣中常會碰到「不動不咬,一動就咬」的情況。
因此,釣組到底後,應通過不時地挑動竿梢,或收放釣線,讓釣組儘可能多處於動態,引魚上鉤。應當注意的是,逗魚要掌握好力度和幅度,力求自然輕柔,過分生硬的逗法往往會適得其反,使魚產生戒心。
由於海底礁盤高高低低,為了保持釣棚是離地面1-2 米的位置,釣手要反覆放線探底後再收起1-2米。 這個收放線的節奏一般是每隔2-5秒左右探底一次。
隨著船的漂移,船會飄到一個水底暗礁盤的斜面上,這個斜面有海流和障礙,鱸魚喜歡聚焦。最有可能中魚的釣點,釣手務必把握時機,但是如果釣手這個時候走神,不注意提竿探底的話,鉛墜會容易掛在礁盤斜面上,錯過上魚時間。
一條船上,一瞬間,別人中魚你掛底?這是為什麼?
一旦有咬鉤信號,迅速提線,或剎竿。反覆重複這一過程。需要把握的幾個要點:
(1)釣船的位置一定要處在較強的海流中;
(2)鉛墜提起的幅度,即釣棚的設定,一定要與目標魚的泳層相吻合,魚的泳層往往因時因地因潮位而異,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互相借鑑;
(3)提動釣餌要輕柔自然,切忌大幅度和生硬的提動。
(4)要趕上船老大的節奏,叫你下杆你就下杆,叫你收杆你就收杆。這樣才不會錯過最佳上魚釣點。
08七、海釣鱸魚的總結
小野這篇文章分析了海鱸魚特點和生理習慣。海鱸不是長距洄遊性魚類,它的洄遊路徑和水溫密切相關。舟山海域有兩個鱸魚旺季的原因。海釣鱸魚的魚竿、漁輪、主線、子線、鉛墜等釣組裝備有特別的要求,鱸魚的魚餌最好是對蝦和沙蠶,最後詳細分解海釣鱸魚釣法和拉流技術。 您有海釣過鱸魚的經驗麼? 歡迎留言分享,一起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