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百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會發生什麼?我們中國會受影響嗎?

2020-12-19 八兩科學

在科幻怪獸電影裡,《哥斯拉》可能是頗受觀眾喜愛的一部影片,講述的是海洋生物受到核汙染輻射發生變異最後變成巨型怪獸哥斯拉的故事。而如今,日本也準備開始製造「哥斯拉」——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

據日媒報導,由於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在福島儲存核汙水容量將在2022年夏天達到極限,為此日本當局基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處理後「安全」的核汙水釋放到太平洋,而最終決定最快將在本月內做出(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如果這百萬噸核汙水真的倒進了太平洋,會發生呢?對我們中國又會有何影響呢?

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

一眨眼,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已快10年了。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遭海嘯侵襲,反應堆爐心熔毀,成為自1985年切爾諾貝爾核災以來全球最嚴重的核事故。為了不讓反應堆溫度過高而發生溶解爆炸,日本多年來不斷用海水冷卻。而往反應堆裡注入的海水受到反應堆的汙染,核汙水的問題由此而來。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9月份,日本已累計儲存了約123萬噸核汙水,且以每天約170噸的容量持續增加,而東電預計儲水罐將在2022年夏季裝滿(總容量為137萬噸)。若不儘快處理這百萬噸核汙水,可能影響反應堆廢棄作業。所以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Yoshiaki Harada)在去年就公開表示:「把核汙水排入大海中稀釋掉,已別無他法了。」這很日本呀!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關於核汙水的處理問題,日本專家曾討論過5種處理方法,包括海洋排放、燃燒蒸發、排入地底2500米深處、電解變成氫氣和氧氣排放、混入水泥地下掩埋。其中後面4種方法的處理成本相當高,唯有「海洋排放」最省時、省力、省錢,直接造一些「大水桶(儲水罐)」來裝就好了。而經過近10年的時間,日本對累積的核汙水沒有採取(嘗試)其他處理辦法,由此可見,日本一開始就做出了將核汙水倒入太平洋的決定。為此綠色和平組織核能政策專家保羅·多夫曼( Paul Dorfman)將日本的計劃形容為「駭人聽聞的環境犯罪」。

核汙水處理後「無害」了?

按照日方的說法,核汙水經過過濾系統處理後,所有危險輻射物已去除,至於未能去除的放射性物質,日方聲稱無害於人。

氚對人類是否有害存在爭議,有科學家認為,氚所釋出的放射能比較弱,無法穿透皮膚,而且目前也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氚會損害人體健康。但也有科學家表示,通過呼吸、食物或食水吸收氚會有害人體。所以相比燃燒核汙水蒸發排入大氣,直接倒入大海是傷害最小的方式,畢竟在大海的稀釋下,氚的含量可以說不值一提。

但奇怪的是,東電處理過的核汙水被綠色和平組織的科學家在2018年驗出核汙水過濾不達標,儲水罐裡的核汙水仍驗出危險放射物質超標,遠不是僅僅殘留氚那麼簡單,其中鍶-90含量超標100倍。同時今年8月在《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基於東電2019年提供的數據,發現過濾後的核汙水仍然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需要進行第二次過濾處理。

很奇怪日本為何會聲稱核汙水無害,難道日方有什麼時間減慢裝置還是什麼魔法,短時間內一下子將核汙水重新進行了第二次處理?再者就是,假如這百萬噸核汙水過濾後已「安全無害」,為何不直接用在國內,完全沒必要排入大海嘛。

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會發生什麼?

如果日本將百萬噸核汙染倒入太平洋,會發生什麼?這是科學家們一直爭論的問題。由於但可以肯定的是,核汙水進入太平洋後,人類將是食物鏈終端的受害者。因為核汙水裡所含有的放射物質會慢慢累積在海洋生物體內產生「富集效應」,最後進入人類體內。比如核汙水中的放射性元素銫-137,其半衰期達30年。如果不小心通過進食或呼吸吸入銫-137,會積聚在肌肉中,增加患癌風險。

根據地理位置和洋流情況來看:在福島附近海域,有一條源於太平洋北赤道流、經臺灣外海並沿著衝繩、日本島東側向東北流去的世界最強洋流之一的「黑潮」暖流。核汙水在日本東海岸排放,「黑潮」會將核汙水掠過夏威夷北部帶到美國西岸和加州海岸。這也是為什麼日本311發生後的頭幾年,美國加州和夏威夷發現帶有日本標誌的殘骸和原本生活在日本海域的魚類的原因。

不過黑潮暖流在經過臺灣島的時候,延伸出一個環流(分支)進入我國東海。根據科學家的模擬,如果百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雖然大部分核放射性汙染物被黑潮帶到美國西海岸,但是洋流運動的關係,小部分放射性汙染物有可能會在4年內進入我國的東海

而在過去的七年中,通過太平洋地區公民科學家的幫助下,海洋環保組織通過研究航行和野外考察追蹤到銫-137在美國西部和加拿大西部的擴散情況。在福島核災之前,太平洋上唯一放射性元素銫的來源是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核武器試驗。所以美國加州尤裡卡以西150公裡處海域在2011前只檢測到少量的放射性元素。但到了2014年,美國西海岸檢測到放射性銫的大量增加,峰值達到最高,是2011年前的千萬倍。

同時在2017年,美國俄州沿岸和加拿大西海岸的鮭魚、藍鰭金槍魚身上檢驗出了來自福島洩漏的銫。不過其輻射水平極低,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國西海岸所發現的放射性物質之所以還在安全範圍,只是因為當初福島核洩漏入海的汙水只有500噸左右而已。

倘若將137萬噸核汙水全倒入太平洋,那些放射性物質將會積聚在太平洋裡的所有魚類體內。而像洄遊距離長、壽命長的鮪魚和旗魚等大型魚類也會將放射性物質帶到全球海洋,最終危及人類。

最後:

福島核災的根本解決方法是取走反應堆內的核燃料殘餘物,只是何時能將殘餘物取出來,仍是個未知數。但是日本將核汙水倒入太平洋,讓全世界為其買單的做法,絕對是缺德、險惡之極。

相關焦點

  • 將123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日本是要摧毀地球嗎?
    抗議者當然可以抗議,卻沒有給出答案。上千個「核處理水」的蓄水箱就放在那裡,遇上天災襲擊怎麼辦?這次日本政府「往太平洋倒汙水」,肯定在日本東側的太平洋近海。如果真有巨大的風險,那日本政府是倒「核處理水」,還是民族自殺?2011年東日本發生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洩露。核電站反應堆芯熔毀,放射性物質外洩,需不斷注水冷卻,此外堆芯有地下水和雨水流入,這些受汙染的水抽出後要過濾處理,排除放射性。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 日本海產品或遭受核汙染?日本計劃將123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
    圖為 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對此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委員長嚴在植表示: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染排放至太平洋勢必將會對日本相關海域有所影響,並且隨著這種具有放射性物質勢必會向周邊國家擴散這不僅會導致該海域的漁業遭受嚴重損害,而且還會影響到周邊海域的海產品等。因此日本政府如果將這些具有放射性的核汙染排放至太平洋內必將會對日本海產品的形象和價值造成嚴重影響。
  • 省事兒,日本準備把120萬噸核汙水倒海裡
    最近幾家日本媒體報導,儘管當地人強烈反對,日本政府仍將在不久後(最快本月27日)正式作出將受汙染的水從受損的福島核電站倒入海中的決定。當時他說起,雖然還有可能會制定出其他方案,但從各個角度分析,將受輻射的汙水排入太平洋的選擇,「最為有效、簡單,也最有可能」。
  • 日本傾倒核廢水,海鮮變異、人患癌!會流入中國嗎?
    日本最近被罵慘了。 因為他們打算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從2022年開始,持續30年。 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 一國犯錯,全球背鍋 按日本的意思,這是無奈之舉,因為核廢水已經多到快放不下了。 據《讀賣新聞》報導,東京電力公司現在每天新增140噸核廢水,核廢水罐已經多達1044個,廠區可用儲存空間將在2022年9月用盡。
  • 百萬噸核廢水直接排進太平洋?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日本還真要幹!
    原創/補壹刀執筆/刀劍笑130多萬噸核廢水,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最早本月27日,日本政府就將敲定這項有關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政策。有媒體說,這將導致整個太平洋甚至全球性的災難。
  • 120萬噸核汙水入海,中國水產品,或將替日本「背鍋」!
    因為,據媒體報導,日本計劃將120餘萬噸核汙水投入大海,以此來解決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所造成的核汙水處理問題。相關發言人稱,日本盛放核汙水的鋼桶,將於2022年用盡,屆時他們只能將其排向大海,說了一句沒有辦法,外加一個鞠躬。
  • 日本沿海出現「變異章魚」?福島核輻射威力仍在,會影響我們嗎?
    另外,人類的生存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如果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破壞,遭殃的不僅僅是其他生物,就連人類也會受到致命的打擊。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福島核電站事故?這是一場由大地震引發的核物質洩漏事故,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災難。眾所周知,放射性物質對環境影響極大,而且不會立刻消失。據專家估計,這場災難對環境的影響將持續800年,完全消除則需要10萬年之久!
  • 120噸廢水引發的危機:日本漁民抗議,中國海鮮受「牽連」?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洩漏事故仿佛還歷歷在目,不久前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又爆出了一個猛料,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廠儲存的120多萬噸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具體時間尚未確定。日本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目前的核廢水都儲存在1044個水箱中,但受降水和地下水的影響,核廢水每天都在增加,水箱容量不足以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 釋新聞|百萬噸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意味著什麼?
    日本政府10月16日在內閣會議上討論福島核汙水處理方式,擬定將汙水稀釋後排入太平洋。按此決策,123萬噸核廢水將從2022年開始流入大海。東京電力公司稱,汙水中大部分放射物已被過濾,但仍含有氚,也就是氫的放射性同位素。
  • 日本將把百萬噸「危害極小」的核廢水倒進太平洋 真的安全嗎?
    福島核電站事故大家應該都知道,發生於 2011 年 3 月,事故級別為最嚴重的第 7 級,跟車諾比事故同級。近期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放入海,最快這個月敲定 ↓ ↓還有,這核廢水特麼哪來的,還源源不斷?
  • 東京奧運會推遲向中國索賠?先賠償福島核汙染造成太平洋的損失
    有部分日本人一聽奧運會延期就急了,他們認為應該就延期產生的費用向中國索取賠償。「發出聲音吧!也有很多人沒要回奧運會酒店退訂的錢。經濟上的損失也很大。讓我們堅決要求中國賠償。給這個腐朽透頂的日本政府。」奧運會的門票早就宣布不退了,不管它是延期還是中止,這個鍋,我們可不背。「現在只有怨恨、憎恨和憤怒。連奧運會都延期了,我不能再沉默了。
  • 9足章魚、變異野豬 這裡發生了什麼?
    時隔9年多,接連出現的一系列消息又將這次重大核洩漏事件帶回到我們的視線裡—— 福島現存約123萬噸核汙水,擬排放入海? 這讓我們不禁發出疑問:核洩漏事故過去了9年,核輻射威脅還在?福島目前現狀如何?核汙水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處理,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 日本核廢水比我們的自來水還安全?那就請日吹喝乾它吧!
    補壹刀為民族復興鼓與呼,與中國崛起共榮辱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總量超過120萬噸的「處理水」排入太平洋的消息公開後,引發輿論譁然。比如有「日吹」文章把「日本要把100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直接定性為謠言。
  • 拉尼娜影響?糧價會受影響嗎?
    儘管這只是一個梗,但在廣州,受颱風影響,2020年的秋天第一杯奶茶,似乎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是受拉尼娜影響嗎?拉尼娜是一種天氣現象,指太平洋中東部海水出現異常變冷的情況。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釐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溼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
    12萬具體是什麼情況,會帶動人口回流嗎?據日本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   原標題: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   隨著時光的流逝,福島核電站的事件漸漸的被淡忘了,近日,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具體是什麼情況,會帶動人口回流嗎?
  • 日本借著疫情期,打算排放大量核汙水,海鮮愛好者哭了
    我是不知道日本人民是怎麼想的,畢竟至今沒有看到有日本民眾上街抗議。排放核汙水,最先感染的肯定是自己人,然後才會隨著洋流,感染周邊國家海域。日本作為唯一一個感受過核武器的國家,會不明白核汙染會造成什麼樣的結局?
  • 2018年最強風暴會對日本有什麼影響嗎?
    可以說今年自從入夏以來,就連連發生颱風事件,可以說今年的颱風不知道為什麼來得特別的頻繁。可以說馬上又將有一個超級颱風席捲太平洋。這個颱風的路線並不是直線的,它是繞著圈走的,可以說,在下周二之前,很有可能會將大風和大雨帶到日本的海岸,而根據官方預測,飛燕將於周二在德島,還有和歌山附近登陸。
  • 如果核聚變成功了,一度電降到1毛錢,到時會產生什麼影響?
    而目前人類的電力能源主要有火電,水電,核電,風電,燃氣電等等,這些電力資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缺陷,比如水電、風電這些受自然環境影響非常大;而核電潛在的核輻射風險比較大;燃氣電、煤電潛在的環境汙染比較大等等;所以傳統的這些能源都不是最理想的能源。
  • 日本各地異臭報警,已波及俄羅斯,是大地震先兆還是核洩漏惡果?
    日本當地民眾表示,不清楚氣味來源,感到很害怕。更多人表示打開門窗,屋內也會充滿味道。日本橫濱車站12日出現這種情況,一度導致車站運營受到影響。 15日下午,橫濱市安浦町就收到約15起有關異味的通報,消防局也參與了救援。 到底是為什麼,日本多地會發生惡臭氣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