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清邁太過熱鬧,清萊這個城市會讓你感到放鬆和自在。清邁和清萊均由同一個國王建立,但是清萊比清邁早30年建成,建立之初是孟萊王朝的首都(即後來的蘭納王朝)。
清萊
相較於清邁,清萊更加安靜和傳統。雖然清萊的遊客比清邁少,但是清萊在泰國歷史上的地位更為顯著,這得益於它宜人的氣候、肥沃的湄公河峽谷土地以及毗鄰緬甸(往北走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緬甸邊境線)、寮國和中國西南部的優越地理位置。泰、緬寮國的交界處又被稱為金三角地區。
和多數泰北地區一樣,清萊曾多次被鄰國入侵,並被緬甸政權殖民長達數百年,最後才又重新回歸蘭納王朝和暹羅王國的懷抱。這段動蕩的歷史使得清萊地區的少數族群(長頸族、阿卡族、傈僳族和苗族)和高山族比泰國其他地區都要多。
群山環繞的清萊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地方,咖啡種植園、大象園、偏遠的高山族部落地區以及華麗的白龍寺——俗稱白廟,這些都是比較熱門的,另一處比較冷門的景點是黑屋博物館,俗稱黑廟。黑屋博物館由泰國藝術家設計,館內陳列有40匹黑馬、各類藝術品、雕塑,還有動物的骨頭和皮毛。這是個有些古怪的景點,但卻是藝術愛好者們的朝聖地。
湄賽和金三角
位於緬泰邊界的湄賽是清萊周邊一日遊的最佳目的地,遊客跨過一座橋就能到達緬甸的貿易小鎮大其力。
順著邊境繼續往前走,可以遊覽金三角,也可以乘船進入寮國(免籤但必須在入境當天下午乘船返回泰國)。三國邊境的交界處有一家大賭場,那裡魚龍混雜,常混有毒品走私,只有勇者(或者是傻缺)才敢進入。
皇太后行宮
皇太后行宮位於泰國遠北地區,群山環繞,氣候宜人,冬季(十一月或二月)尤為涼爽,這也是行宮選址這裡的原因之一。行宮由皇太后詩納卡琳出資建立,藉此推動董山當地的開發計劃。
皇太后行宮
這個開發計劃包括植樹造林、改善當地高山部落住民生活條件、提高當地可持續發展水平、鼓勵農民用咖啡和昆士蘭果等新物種代替罌粟種植。行宮的建築材料均來自廢棄的柚木和二手鬆木,行宮內部裝潢簡單、高雅、實用——這也正是皇太后身體力行的準則。
行宮每天都開放,參觀的時候可以特別留心主殿手工製作的天花板。天花板上的小燈泡由泰國天文學會設計,象徵著天上的星星,星群的位置正好處於1900年10月21日,這天是皇太后的誕生日。
還可以去皇太后花園緊挨著行宮。這裡最早是阿卡族村莊,也是罌粟運輸路線上的一個重要停靠站,現在被改造成了個鮮豔多姿的天堂,泰國人民不用出國也能欣賞到美麗的溫帶花園。你一定要去看看,今天的分享你還喜歡嗎?趕快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