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題目中出現「小食拼盤」前綴時,這個系列會挑出幾個獨立的小問題隨便聊聊,可稱快餐文章。
1.老詹點名失效
詹姆斯第四節開啟的點名模式,曾經是江湖上最令人聞風喪膽的點殺神技,特別是在騎士的最後一年,球隊防守全面崩潰,場場要打關鍵球,詹姆斯靠著無限點名小後衛,幫騎士殺出了聯盟第二的關鍵球勝率。
這招來到湖人之後就失效了。有人說,詹姆斯老了,單挑不行了——再厲害的人也要服老,這倒沒什麼,但關鍵還是這招對空間支持要求極高,是典型的一星四射體系下的招式,一旦有空間瑕疵,就讓對手的各種不換防嘗試有了極大容錯率。湖人今天對陣太陽的比賽,詹姆斯最後表現不佳,主要原因還是他最後幾個跳投甚至罰球都不在狀態,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回合,會發現湖人在一些細節上也沒有做好。
我們看三個回合。
第一回合:
這是詹姆斯本場比賽關鍵球階段少有的選擇突破的一球,布克想執行一個大延誤避免被點名,但執行的效果非常糟糕,反而讓詹姆斯抓到了空隙直接殺入。被貝恩斯的及時收縮籃下阻攔,詹姆斯分球45°的濃眉,後者三分沒有命中。
湖人的站位顯然是有問題的——沒有對手怕站在45°三分線的濃眉,只要貝恩斯不傻,他一定會放掉濃眉回收協防。這時候你就能看出濃眉與樂福的不同。但這也不是大問題,因為籃球場很大,像濃眉這樣的強終結者,即使他不具備遠投牽制力,在空切位的威脅也足夠讓對手中鋒喝一壺了。只要讓庫茲馬去45°三分線,濃眉自己站到圖中所示位置(鄙人稱之為菊花位):
以詹姆斯的傳球技巧和濃眉的空接能力,貝恩斯是很難前後兼顧的。想想勇士那些庫裡吸引夾擊,追夢處理的4打3,或者武藏跟阿餅每個夜晚的爆菊時刻,就知道這招對於湖人來說具有可行性。
第二回合:
依然是詹姆斯點名布克,這次有人站菊花位了,但人是錯的——菊花位是卡魯索。濃眉在強側底角,而強側底角由於跟持球人在同一方向,更利於拉開空間,不利於空切籃下。
這是明顯的細節問題,湖人並不是騎士,射手之間沒有無差別可替代性,能投籃的去強側和45°,不能投籃的去菊花位,這才是人盡其才。
當然了,詹姆斯這個球選擇了直接出手三分——他之前一個回合打貝恩斯進了一個,可能覺得手感好,就再嘗試一個。事實上,即使詹姆斯往裡殺也很困難,太陽下線三人一字排開,就等詹姆斯進來收縮籃下了,而卡魯索和濃眉都很難幫上忙。
第三回合:
這次是暫停後回來的進攻,本以為暫停期間會有變化,結果發現湖人的站位問題沒變,太陽也乾脆沒掙扎就讓布克換防——你就把我過了又能如何呢?當然了,詹姆斯又選擇了投三分,這個選擇是否合理不談,湖人的隊形不對是真的。
湖人得琢磨細節啊。
2.太陽的空切
太陽的進攻效率目前排在聯盟第4,聯盟第一空間型中鋒、第一進攻中鋒,阿隆貝恩斯——對這些修辭憤怒吧,恩比德、約基奇、唐斯的球迷們,但至少到此時此刻為止,這都是事實——當然是重要原因,這點在之前香不香系列裡也已經寫過,令他表現神勇的不只是三分球,還有策應和近筐的一些終結。
也許是因為貝恩斯和卡明斯基都可以站高位,太陽變得如此喜歡抄後門。這支球隊的空切頻率達到了9.1%,排在了聯盟第二。
不得不感慨一下——有一個能投籃會傳球的內線,進攻實在太好打了。如果全隊的三分球普遍不錯,那麼傳切的夢想,就不需要太多工序,一兩次傳球和跑動就能實現了,比如說這樣:
或者這樣:
又或者這樣:
這可能就是護筐手們最討厭的那種比賽,你不敢對面前的球員掉以輕心,因為一旦讓他得到空位機會,後果是致命的,但對手在你背後的操作你又不能不管——濃眉可能是最適合應對這種場面的護筐手,縱然如此,這也是一場讓濃眉難受的比賽。
布克本賽季迄今為止,真實命中率高達66%!這是歷史級的可怕效率,除了因為他擁有51%的三分命中率,還因為他的攻筐頻率和攻筐效率都大幅上漲,空切成為了布克維持效率的重要手段——看過這場比賽,你大概就能有所體會了。
恩,布克有點...水花化了。
3.湖人的牛角戰術
昨天剛說完詹姆斯、濃眉、霍華德/麥基,三個壯漢在上線打牛角會很尷尬,結果今天湖人還真的這麼打了,而且是連續打了N次。
湖人這個牛角的特別之處在於,戰術核心是布拉德利,濃眉和詹姆斯基本是掩護作用。前場三人都不是跳投型,他們之間的配合不容易創造空間,反而是最近幾年打了很多手遞手的布拉德利適合幹這事,他從底角借三道掩護接球後的各種操作,讓太陽有點懵逼。
這個戰術有多種變化,包括布拉德利借掩護後的中距離,布拉德利餵餅順下中鋒,布拉德利借掩護後切入攻筐,或者布拉德利反跑的空切...
太陽防的不好。
但這還是有點奇怪:
一方面,布拉德利的確是湖人對付大中鋒的最佳選擇,他的中距離履歷不錯;
另一方面,如果湖人對付大中鋒,解決空間問題的最佳選擇竟然是布拉德利...你還是有點為他們擔心,畢竟快船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叫路威、喬治、卡哇伊。
4.約基奇,請投進三分球呀!
我們就不談特雷楊有多難防了——那交給近期的專題觀察——只說說約老師本賽季下滑的進攻,而且只談三分球這一項——約基奇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2.4%了,輸給老鷹的比賽裡,三分8中1,其中第四節5中1。
毫無疑問,老鷹的防守是有策略設計的——他們就是故意的怠慢三分線外的約基奇,讓約老師在三分線外開火,畫面是這樣的:
這個回合楊和萊恩的態度再明白不過了——射吧,老師,我們準備好了。
約基奇當然是一個不投三分球也能幫助球隊獲勝的球員,但我不確定他繼續維持現在的三分表現,是否會悄然改變防守者的看法,從而讓他以及掘金全隊的進攻,需要調整到另一種模式中去。
防守人對於一個球員的牽制力評價,需要一些過程。約基奇在17-18賽季時,還是三分命中率39.6%的空間型內線,到了18-19賽季,三分命中率掉到了30.7%,但考慮到他以往履歷,中距離也很準,大部分防守人還是覺得,約基奇在三分線持球時,即使沒有發生手遞手,也不要放的太厲害。到了季後賽,約基奇就證明了,他遠射準星是可以調回來的,你們不可掉以輕心。
但本賽季實在有點鐵的過分了,沒有改觀的話,老鷹這樣刻意去給,會慢慢成為風氣——上一個傳球優秀,也能投三分球的二輪秀胖子,現在每個夜晚都是這樣的畫面——約基奇的進攻或許還是很厲害,但也會受到影響,被逼迫增加手遞手的次數,或者把活動範圍從三分線壓縮至罰球線附近,那掘金進攻的流暢性和空間感都會大幅縮水。
命中三分球吧,以及,你得減減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