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魔童降世》票房已經突破13億,「最醜」哪吒強勢霸屏,讓不少還沒去電影院觀看的網友心裡痒痒的。於是,這些網友立刻掏出手機下單電影票搜索解說視頻。
不必驚訝,比起花幾小時看電影,現在更多網友確實寧可選擇花幾分鐘來看解說視頻。也難怪谷阿莫的「X分鐘看完電影」系列短視頻,會火爆到引來迪士尼聯合多家公司共同維權了。
只剪預告片也不耽誤劇透……
「說電影鼻祖」谷阿莫,遭5間電影公司聯合維權
日前,#迪士尼告谷阿莫侵權#這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因「X分鐘帶你看完電影」爆紅的博主谷阿莫,遭迪士尼等5家影視公司控告侵權,再度到法院出庭調解會。
「谷阿莫」3年前開始製作《4分半看完5集暮光之城》、《5分鐘看完魔戒三部曲》等影評短片躥紅,曾登上YouTube熱榜第4名,如今微博粉絲突破千萬,B站播放量超過4億。
對身陷「著作權風波」一事,谷阿莫回應稱,是因為兩年前與5間公司有部分作品是否符合二次創作的爭議,目前已經走到調解階段了。
從回應的語氣來看,這起版權糾紛似乎並未對他造成太大影響。
事實上,這起糾紛始於2017年4月,五家公司集體控訴谷阿莫未經授權使用並重製電影片段,導致多部影片票房受損甚至無法上映,損失成本超過8位數。2018年6月,臺北地檢署正式起訴谷阿莫,《釜山行》、《瘋狂動物城》等13部影視作品涉案。
有報導稱,谷阿莫並未與迪士尼亞洲負責人取得聯繫,其餘4家公司中,有2家表示不願和解。而據此前檢方表示,谷阿莫憑藉這些短片獲利可觀,已觸犯《著作權法》擅自改作、公開傳輸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罪。最高可判刑3年,並處16.8萬元罰金。所以說,谷阿莫其實還沒有完全「脫險」。
耿直網友在線辯論!揭秘「二次創作」背後疑問
不過,現在像谷阿莫一樣的影視作品解說、鬼畜等視頻遍布各大平臺,因此相關版權問題自然也受到了廣大up主、觀眾們的重視,一時間全網掀起了熱烈爭論。
有人認為谷阿莫的行為不尊重影視主創;也有人對這類視頻「喜聞樂見」。大家圍繞谷阿莫版權爭議,以及鬼畜、電影解說等視頻創作是否侵犯著作權等問題,發表了各種觀點,場面如同大型網際網路辯論賽現場。
你認同哪種說法?
辯題:鬼畜、剪輯短視頻是否侵犯著作權?
正方:侵權 VS 反方:不侵權
反:B站那麼多鬼畜、剪輯、解說視頻,難道大家全都侵權了嗎?
呱呱點評:普遍的現象不代表就合理合法,雖然利用影視作品進行剪輯形成新的短視頻作品並加以傳播的現象很常見,但此類行為如果以盈利為目的,並且未獲授權的話,就可能存在一定侵權風險。
反:很多視頻只引用了他人作品的部分畫面或片段,在up主重新整合後,形成了新的原創作品,屬於「二次創作」,並不侵權。
呱呱點評:侵權與否,和對原作品改動程度大小無關。即便對原作品改動程度很大,甚至更改了其本質內容,形成具有獨創性的作品,但未經原作者許可,就可能構成侵犯改編權。
《著作權法》第十條:17項權利了解一下
正:很多節目不講未上映或上映中的電影,都是等影片下映並開始發售以後再講,這些節目版權意識很強。
呱呱點評:版權意識強弱,並不在於是否等原作品正式出片後才做相關視頻,而在於是否獲得版權方許可以及是否商用。因為電影下映後正式開始在各平臺出售,該影片著作權仍在片方手中,並不存在此時做視頻就不侵權了。
反:為什麼很多UP主只是上傳至視頻平臺就算商用?難道製作了這種視頻只能給自己看嗎?
呱呱點評:如今發布短視頻牟取商業利益的方法有很多:與平臺籤約獲取分成收益;在解說視頻中加入廣告獲利;利用網紅身份進行創業等等。以谷阿莫為例,他與Youtube籤約,點擊量直接與收益掛鈎。數據顯示,他以年收入1413萬元成為臺灣YouTube收入冠軍。
他還是被解說電影耽誤的「鳳梨酥王子」
帶貨變現前,先給內容把好關!
看谷阿莫的Youtube分成收益,以及憑藉粉絲流量創業賣鳳梨酥的成績,就能想像短視頻風口的巨大紅利和廣闊前景。
睡前「刷」,等車「抖」,餐前「拍」,隨著短視頻深度融入人們的生活,短視頻網紅打造以及「帶貨」也成了常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短視頻營銷市場規模逾140億元。
抖音帶火的可不止「歌單」哦!
然而,最近從外國翻唱達人巴哥字體侵權、papitube旗下博主配樂侵權,到現在谷阿莫「X分鐘看完電影」系列的版權糾紛……
不少紅極一時的短視頻達人都接連爆出被訴侵權的新聞。讓人們看到了看到了短視頻行業流量與規模飛速成長背後的智慧財產權亂象。
短視頻創作中的類似侵權行為不僅影響原作品的流量和內容變現,侵害其合法權益。維權者往往還面臨維權手段少、流程長、成本高和賠償低等阻礙,對行業發展產生極大危害。
然而如今很多短視頻創作者,事先並不了解自己使用的字體、背景音樂等是否有版權風險,甚至常出現無意間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況。
知名博主毒角show將自己的經歷拍成vlog
隨著國家版權局聯合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連續15年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以及諸多短視頻平臺上線並實施對上傳侵權內容等行為的懲處辦法,一個良好的短視頻創作環境正日趨完善。
在此情況下,廣大內容創作者更應進一步提升智慧財產權意識,可在知呱呱等專業知產服務機構的幫助下,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侵權預警機制,避免因存在知產隱患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對內容創作、IP打造及變現造成負面影響。
本文由知呱呱研究院原創,轉載需授權。
溫馨提示:本文經原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智慧財產權門戶立場。轉載須聯繫作者授權同意。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無他意,若有冒犯,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