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了50種豆製品,發現豆腐的營養不算啥,最值得吃的是?

2020-11-22 澎湃新聞

原創 張譯豐、傑梨米 丁香生活研究所 收錄於話題#榜單11#食物5

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腐竹、豆腐泡……一想到這些豆製品,流口水就泛濫,因為:

��

太 好 吃 了

豆製品不僅價格便宜,營養還豐富。但豆製品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不同豆製品,營養差距可不小。

就比如大家常見的「內脂豆腐」,嫩嫩滑滑、吹彈可破,拌皮蛋一絕,但在營養素上,它能被其他豆製品吊打出天際。

每 100 克

內脂豆腐

豆腐乾

蛋白質

5.0 克

14.9 克 ��

17 毫克

447 毫克 ��

註:本文數據均源於《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 6 版

本著又要好吃,又要營養的原則。研究所今天就整理了 2 份常見的豆製品榜單,跟大家一起看看哪些豆製品能榜上有名。

——

蛋白質含量

前 6 名的豆製品

豆製品的原料基本都是黃豆,黃豆富含的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王者。如果我們通過吃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可以說既滿足舌頭,又滿足營養。

我們整理出了常見豆製品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前 6 名,速看!��

第一個上榜的就是大家愛吃的「腐竹」。通常它是乾燥的狀態,這裡我們計算了它泡發後的蛋白質含量,大概在 14.7 克 / 100 克左右。

腐竹的製作很簡單。燒熱的豆漿,不加入凝固劑,而是靜置讓其表面形成一層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膜,再將這層膜挑起來晾乾,就成了腐竹。

因為蛋白高、脂肪不低,大家可以把腐竹當肉菜吃。「腐竹燒肉」其實就是一道肉燒肉,花一個錢,吃兩口肉,划算!

這裡的豆腐乾,代表著香乾、滷幹、臭乾等一眾豆腐乾參賽選手。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它們,其實就是水分更少的豆腐。雖然失去了豆腐原本的嫩嫩滑滑,但營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濃縮」,蛋白質含量達到 14.9 克 / 100 克。

但買豆腐乾小零食時要注意,小心重油重鹽重糖。新鮮的豆腐乾炒肉絲、炒西芹、炒韭菜……它不香嗎?��

素雞愛好者們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每百克 16.5 克的蛋白質,和雞腿肉(20.6 克 / 100克)相比,也低不了多少了,難怪叫素雞。��

火鍋界、麻辣燙界、香鍋界發來賀電!

油豆腐就是把豆腐乾油炸後生產的。內部的水分會在高溫下蒸發,並讓其形成中空多孔的結構,煮在湯中能夠更好地吸收湯汁。

但油炸後脂肪增加了不少,一次點一盤,大家分著吃就可以啦。

豆腐絲是涼拌菜的常客,和拍黃瓜是永遠的競爭對手。

豆腐絲提供的蛋白質能達到 21.5 克 / 100 克,但單獨吃有點單調,搭配菠菜、胡蘿蔔絲、黃瓜絲等一起,口味豐富還更營養噢。

蛋白質含量第一名來了!千張(百頁)可以理解為壓得特別薄的豆腐乾。

它在被壓成薄片後,水分也儘可能被壓出去了,由此蛋白質含量在豆製品中幾乎登頂,達到了 24.5 克 / 100 克,和雞胸肉差不多。

千張(百頁)在大家的日常飲食中很常見,除了炒、煮、涼拌外,還可以卷京醬肉絲、蔬菜絲等,做成千張包、千張卷也很美滋滋~��

——

鈣含量

前 6 名的豆製品

除了蛋白質,豆製品的鈣含量也相當豐富。通過吃豆製品來補鈣,是很不錯的選擇。

但不同豆製品,鈣含量差異也不小。就比如文章開頭說到的「內酯豆腐」,鈣含量就太弱,來看好下面這份榜單,補鈣不迷路。��

南、北豆腐的營養差距不算很大,主要區別在含水量,喜歡嫩的選「南」,喜歡緊實的選「北」。

南、北豆腐在豆製品中,蛋白質含量都不算太高,但鈣含量還是很能打的。除了原料大豆本身提供的鈣以外,南、北豆腐製作時會用「石膏(硫酸鈣)」「鹽滷(氯化鈣、氯化鎂等)」等凝固劑,這兩種凝固劑中均含有鈣離子,都能為豆腐的鈣含量添磚加瓦。

由於在油炸過程中,原料豆腐中的水分在高溫下會被蒸發一些,而大部分鈣仍會留在其中,保持在 147 毫克 / 100 克,表現還不錯。

看來油豆腐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油炸」。但誰架得住它好吃呢,偶爾吃吃沒關係。

又一個上榜的老朋友,鈣含量達到 204 毫克 / 100 克,搭配上補鈣小能手菠菜(66 毫克 / 100 克),簡直可以稱霸涼菜界了!

是不是很好奇為什麼千張(百頁)在鈣榜單只能排第三?

那是因為在製作時,原料豆腐會被壓得特別「狠」,而原料豆腐使用的凝固劑中,鈣是溶在水裡的。在壓制時,鈣會隨著水分流失一部分。

但儘管如此,鈣含量也保持在 313 毫克 / 100 克,相當棒!��

素雞是由比較薄的豆腐胚,在浸泡調味後,捲成結實的圓柱形,所以素雞可以看做是一個紮實的調味豆腐卷。因為它已經進行過調味,烹飪時撒鹽、撒味精的手,可穩住了噢!

豆腐乾這個鈣含量真沒誰了,每百克 447 毫克,當之無愧第一名。

豆腐乾的水分不是完全通過擠壓去除的,它還會經過晾乾。晾乾的過程水分會蒸發,但大部分鈣仍留在豆乾之中。不像隔壁千張(百頁),鈣和水一起被壓走……

由此,對比其他豆製品,豆腐乾的鈣含量略勝一籌。

��

好了,關於豆製品的兩個營養榜單完畢。

考慮到有朋友會希望研究所給到「一個綜合性價比」之選,我們就根據上面的榜單做出一張綜合圖,快看看你喜歡的豆製品在哪一層!��

圖片來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今天的榜單有解決你的問題嗎?點個 在看 告訴我們吧。

·

·

合作作者 張譯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科學審核 蘭曉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

內容策劃 傑梨米

合作請聯繫 niehanwen@dxy.cn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食物成分表

[2] 葛淑華,刁屾,欒俊,王雪,袁燕,王全傑.蛋白質螯合金屬研究進展及應用[J].皮革與化工,2018,35(02):21-25.

[3] 林洪斌. 豆腐乾質量控制關鍵工藝研究[D].西華大學,2013.

[4] 張紅梅,顧和平,陳華濤,袁星星,崔曉豔,陳新.國內外豆腐加工主要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10(05):409-410.

[5] 李永飛,彭昌亞,孫英鵬,呂季璋.傳統豆腐乾生產工藝的改進措施[J].農產品加工,2007(01):42-43.

[6] 汪永輝.蕪湖千張的製作[J].農家科技,1996(11):37.

[7] 蘇更林.素雞的製作[J].河北農業科技,1996(02):34-35.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扒了50 種豆製品,發現豆腐的營養不算啥,最值得吃的是……
    豆製品、豆腐皮、豆腐乾、腐竹、豆腐泡等豆製品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鈣。我們一直都知道豆腐含鈣很高,但是跟豆腐乾相比,豆腐的鈣含量微乎其微。每100克豆腐含17毫克的鈣,但是豆腐乾卻高達447毫克。
  • 扒了 50 種豆製品,發現豆腐的營養不算啥,最值得吃的是......
    [1]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食物成分表[2] 葛淑華,刁屾,欒俊,王雪,袁燕,王全傑.蛋白質螯合金屬研究進展及應用[J].皮革與化工,2018,35(02):21-25.[3] 林洪斌. 豆腐乾質量控制關鍵工藝研究[D].西華大學,2013.
  • 對比10多種豆製品發現,原來豆腐營養不算啥,最值得吃的是……
    從大豆可以衍生出來很多種豆製品,形態不一,口味不同,每一種都是營養又好味的健康食材。豆腐、腐竹、豆腐皮、豆腐乾、豆腐絲、豆腐泡……不同豆製品,營養價值不同。就比如大家常見的「內酯豆腐」,嫩嫩的,口感很細滑,常用來涼拌或者做豆腐湯,比如皮蛋拌豆腐用的就是它,但在營養價值上,它可比其他豆製品差太多。
  • 深扒了30種豆製品,原來豆腐不是最營養的,它才是最值得吃的
    大家看到標題想必也就聯想到了,沒錯,我去研究了豆製品的成分表。長高的關鍵在於補鈣,除了多喝牛奶,常吃鈣片,豆製品也是補鈣的關鍵來源。不過豆製品的種類很多,比如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腐泡……雖說都是同一個家族的,但它們之間營養差距可不小。
  • 豆腐的營養不算啥,豆製品中的「營養冠軍」原來是它,素食者福音
    每天吃夠足量的肉、蛋、奶,為日常健康體格打下基礎尤為關鍵。我們既要延長壽命的時間,更要提升生存的質量。但有人可能因為吃素或者乳糖不耐受(喝奶腸胃不舒服)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在日常飲食中吃不夠足量的蛋白質。
  • 哪種豆腐最好吃?深扒多種豆腐,最好吃的是它!
    豆腐是一種家喻戶曉的食物,它既可以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品又可以是一樣主食。許多專家都說豆腐的食用價值極高,但是吃東西不僅僅要營養高還要美味,到底哪種豆腐最好吃?深扒多種豆腐得出,最好吃的是它!豆製品技術老豆腐味道香,嫩豆腐口感軟,南豆腐細嫩光滑,北豆腐軟糯可口…嘗過數種豆腐之後作者覺得內酯豆腐最為好吃。
  • 常吃豆製品,對身體有7個好處,但這3種「假豆腐」最好別多吃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豆類中含有一些抗營養成分,如植酸、草酸等,但是經過加工的豆製品,這些抗營養成分被去除,其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都大大提高了,可達到92%-96%。2、預防心血管疾病豆製品中雖然脂肪含量也比較高,但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膽固醇,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心血管健康。
  • 發現高尿酸,還能吃豆製品嗎?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這6個方面
    有了高尿酸問題,就不能吃豆製品了?不管是豆腐,還是豆漿,都要與之絕緣了?事實真相併非如此!因此,不管是上述2種原因的哪一種出現,或是兩者同時出現,都屬於血尿酸代謝失常的問題,都會導致血液中的尿酸鹽水平逐漸升高,尿酸鹽溶解性差,濃度升高後就會析出結晶,析出的結晶則會進一步引起痛風,損傷腎功能等方面的健康危害。吃豆製品會引起尿酸進一步升高,甚至誘發痛風嗎?
  • 有種豆腐竟然不是豆製品
    一般有豆漿、豆腐、豆腐乾等。對於豆製品,營養主要來自大豆。大豆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優質蛋白,加工成豆腐後可以提高人體對大豆蛋白的消化吸收率。豆腐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單一凝固劑生產出的豆腐在品質上總是存在一些欠缺。將兩種或三種凝固劑混合使用,就能兼顧之前各自的優點。這類豆腐名字也五花八門:「老豆腐」、「豆腐王」……只需要看下配料表就能發現:既有葡萄糖酸內酯,又有氯化鎂、硫酸鈣的就是複合凝固劑的豆腐啦。
  • 常吃豆腐早亡風險可降10%?!你以為你吃的這些是豆製品?錯!
    種類那麼多,哪種最值得選?有些「偽豆製品」,常吃反而沒好處,你都知道嗎?含鈣高、蛋白質含量優最值得吃的豆製品是它「丁香醫生」曾經整理過一份榜單,基於蛋白質含量、鈣含量兩大指標,給出了一個「綜合性價比」之選——最值得吃的是
  • 50種豆製品排名,豆腐蛋白質含量排名居然前6都不是?
    如果從中國的食物裡選擇最好吃的前三,豆腐一定榜上有名。如果選前10,豆腐皮、豆腐乾、腐竹、豆腐泡估計也能有姓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太好吃了。豆製品不僅價格便宜,營養還豐富。豆製品的原料基本上都是黃豆,黃豆富含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王者。而做成豆製品以後,蛋白質含量也是超高。因此這裡選出了蛋白質含量最高的6種豆製品。
  • 吃豆製品就是營養健康?或許絕大部分是,但這2類除外!
    你早餐吃的什麼?豆漿油條。你中午吃的啥?拌豆腐。很多人的菜譜中,都少不了豆製品的存在,豆製品也作為營養界推崇的食品,都說常吃豆製品就是吃營養,吃健康。或許絕大部分豆製品是這樣的,不過豆製品中也有「偽裝者」,這幾種豆製品常吃它們沒好處,你都知道它們是誰嗎?
  • 夜市攤上「最坑」4種美食,炒田螺不算啥,最後一種聰明人從不吃
    夜市攤上「最坑」4種美食,炒田螺不算啥,最後一種聰明人從不吃!,所以有很多人在品嘗過後卻發現沒吃多少東西卻掏了那麼多錢,這也是相當坑人的,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夜市攤上最坑人的這4種小吃,炒田螺根本不算啥。
  • 新發地豆製品陽性標本多不建議食用?這樣烹飪豆製品,萬無一失
    近日,由於北京新發地市場爆發了新冠病毒,到目前為止,已經造成北京周邊一百多人感染,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告,在新發地市場環境採樣中發現,新發地市場豆製品陽性樣本較多,環境汙染較重。建議市民妥善處理所採購的豆製品等食物,不建議食用。
  • 女生公認「吃不膩」的四種路邊攤,臭豆腐不算啥,第四種百吃不厭
    說道路邊攤想必許多人都會把這個當作一個話題點,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選擇討論路邊攤,在家長的角度是不讓孩子們吃,可是有時候自己也會去吃,要知道路邊攤的誘惑是抵制不住,這點是許多人都特別的喜歡,女生對路邊攤的喜歡就更加喜歡了,似乎這個是女生們最常見的一種美食,而女生公認「吃不膩」的四種路邊攤,臭豆腐不算啥,第四種百吃不厭,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美食最具特色的4種製作方法,煙燻不算啥,圖4讓老外吃驚
    導語:中國美食最具特色的4種製作方法,煙燻不算啥,圖4讓老外吃驚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以魯菜為首的八大菜系,中國廚師對美食製作方法研究的很深,除了常見的蒸、炸、煮、燉、煸等方法外,還有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製作方法,
  •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其營養極高,做成脆皮的吃著口感更好了
    脆皮豆腐丸子脆皮豆腐丸子(12+)1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其營養極高,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等。它的高胺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有補腦健腦、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那你分辨得出真豆腐和假豆腐你們知道嗎?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那你分辨得出真豆腐和假豆腐你們知道嗎?關於一些豆製品的營養,相信朋友們都是有所了解的,在豆製品當中的白白嫩嫩的豆腐也深受老人和孩子們的喜愛。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製漿,即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
  • 我們常吃的10種經典豆製品,第十種堪稱傳奇,小時候都吃過
    大家都知道,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是十分高的。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豆製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食品。豆製品,同樣也含有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含有維生素B和纖維素。可是,由於北京最近處於非常時期。對於吃的食物我們更加要注意安全。
  • 減肥,哪些豆製品別吃?
    肥胖不是營養過剩,恰恰相反,肥胖是營養不良的一種,並且肥胖經常伴隨著微量營養素不足的問題。所以,在減肥期間食物的選擇應該尤為精細。豆製品除了優秀的蛋白質之外,大部分豆製品含鈣量高也是我們推薦減重期間提高豆製品攝入量的原因。有研究顯示,充足的鈣攝入更利於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