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張譯豐、傑梨米 丁香生活研究所 收錄於話題#榜單11#食物5
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腐竹、豆腐泡……一想到這些豆製品,流口水就泛濫,因為:
��
太 好 吃 了
豆製品不僅價格便宜,營養還豐富。但豆製品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不同豆製品,營養差距可不小。
就比如大家常見的「內脂豆腐」,嫩嫩滑滑、吹彈可破,拌皮蛋一絕,但在營養素上,它能被其他豆製品吊打出天際。
每 100 克
內脂豆腐
豆腐乾
蛋白質
5.0 克
14.9 克 ��
鈣
17 毫克
447 毫克 ��
註:本文數據均源於《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 6 版
本著又要好吃,又要營養的原則。研究所今天就整理了 2 份常見的豆製品榜單,跟大家一起看看哪些豆製品能榜上有名。
——
蛋白質含量
前 6 名的豆製品
豆製品的原料基本都是黃豆,黃豆富含的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王者。如果我們通過吃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可以說既滿足舌頭,又滿足營養。
我們整理出了常見豆製品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前 6 名,速看!��
第一個上榜的就是大家愛吃的「腐竹」。通常它是乾燥的狀態,這裡我們計算了它泡發後的蛋白質含量,大概在 14.7 克 / 100 克左右。
腐竹的製作很簡單。燒熱的豆漿,不加入凝固劑,而是靜置讓其表面形成一層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膜,再將這層膜挑起來晾乾,就成了腐竹。
因為蛋白高、脂肪不低,大家可以把腐竹當肉菜吃。「腐竹燒肉」其實就是一道肉燒肉,花一個錢,吃兩口肉,划算!
這裡的豆腐乾,代表著香乾、滷幹、臭乾等一眾豆腐乾參賽選手。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它們,其實就是水分更少的豆腐。雖然失去了豆腐原本的嫩嫩滑滑,但營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濃縮」,蛋白質含量達到 14.9 克 / 100 克。
但買豆腐乾小零食時要注意,小心重油重鹽重糖。新鮮的豆腐乾炒肉絲、炒西芹、炒韭菜……它不香嗎?��
素雞愛好者們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每百克 16.5 克的蛋白質,和雞腿肉(20.6 克 / 100克)相比,也低不了多少了,難怪叫素雞。��
火鍋界、麻辣燙界、香鍋界發來賀電!
油豆腐就是把豆腐乾油炸後生產的。內部的水分會在高溫下蒸發,並讓其形成中空多孔的結構,煮在湯中能夠更好地吸收湯汁。
但油炸後脂肪增加了不少,一次點一盤,大家分著吃就可以啦。
豆腐絲是涼拌菜的常客,和拍黃瓜是永遠的競爭對手。
豆腐絲提供的蛋白質能達到 21.5 克 / 100 克,但單獨吃有點單調,搭配菠菜、胡蘿蔔絲、黃瓜絲等一起,口味豐富還更營養噢。
蛋白質含量第一名來了!千張(百頁)可以理解為壓得特別薄的豆腐乾。
它在被壓成薄片後,水分也儘可能被壓出去了,由此蛋白質含量在豆製品中幾乎登頂,達到了 24.5 克 / 100 克,和雞胸肉差不多。
千張(百頁)在大家的日常飲食中很常見,除了炒、煮、涼拌外,還可以卷京醬肉絲、蔬菜絲等,做成千張包、千張卷也很美滋滋~��
——
鈣含量
前 6 名的豆製品
除了蛋白質,豆製品的鈣含量也相當豐富。通過吃豆製品來補鈣,是很不錯的選擇。
但不同豆製品,鈣含量差異也不小。就比如文章開頭說到的「內酯豆腐」,鈣含量就太弱,來看好下面這份榜單,補鈣不迷路。��
南、北豆腐的營養差距不算很大,主要區別在含水量,喜歡嫩的選「南」,喜歡緊實的選「北」。
南、北豆腐在豆製品中,蛋白質含量都不算太高,但鈣含量還是很能打的。除了原料大豆本身提供的鈣以外,南、北豆腐製作時會用「石膏(硫酸鈣)」「鹽滷(氯化鈣、氯化鎂等)」等凝固劑,這兩種凝固劑中均含有鈣離子,都能為豆腐的鈣含量添磚加瓦。
由於在油炸過程中,原料豆腐中的水分在高溫下會被蒸發一些,而大部分鈣仍會留在其中,保持在 147 毫克 / 100 克,表現還不錯。
看來油豆腐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油炸」。但誰架得住它好吃呢,偶爾吃吃沒關係。
又一個上榜的老朋友,鈣含量達到 204 毫克 / 100 克,搭配上補鈣小能手菠菜(66 毫克 / 100 克),簡直可以稱霸涼菜界了!
是不是很好奇為什麼千張(百頁)在鈣榜單只能排第三?
那是因為在製作時,原料豆腐會被壓得特別「狠」,而原料豆腐使用的凝固劑中,鈣是溶在水裡的。在壓制時,鈣會隨著水分流失一部分。
但儘管如此,鈣含量也保持在 313 毫克 / 100 克,相當棒!��
素雞是由比較薄的豆腐胚,在浸泡調味後,捲成結實的圓柱形,所以素雞可以看做是一個紮實的調味豆腐卷。因為它已經進行過調味,烹飪時撒鹽、撒味精的手,可穩住了噢!
豆腐乾這個鈣含量真沒誰了,每百克 447 毫克,當之無愧第一名。
豆腐乾的水分不是完全通過擠壓去除的,它還會經過晾乾。晾乾的過程水分會蒸發,但大部分鈣仍留在豆乾之中。不像隔壁千張(百頁),鈣和水一起被壓走……
由此,對比其他豆製品,豆腐乾的鈣含量略勝一籌。
��
好了,關於豆製品的兩個營養榜單完畢。
考慮到有朋友會希望研究所給到「一個綜合性價比」之選,我們就根據上面的榜單做出一張綜合圖,快看看你喜歡的豆製品在哪一層!��
圖片來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今天的榜單有解決你的問題嗎?點個 在看 告訴我們吧。
·
·
合作作者 張譯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科學審核 蘭曉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
內容策劃 傑梨米
合作請聯繫 niehanwen@dxy.cn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食物成分表
[2] 葛淑華,刁屾,欒俊,王雪,袁燕,王全傑.蛋白質螯合金屬研究進展及應用[J].皮革與化工,2018,35(02):21-25.
[3] 林洪斌. 豆腐乾質量控制關鍵工藝研究[D].西華大學,2013.
[4] 張紅梅,顧和平,陳華濤,袁星星,崔曉豔,陳新.國內外豆腐加工主要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10(05):409-410.
[5] 李永飛,彭昌亞,孫英鵬,呂季璋.傳統豆腐乾生產工藝的改進措施[J].農產品加工,2007(01):42-43.
[6] 汪永輝.蕪湖千張的製作[J].農家科技,1996(11):37.
[7] 蘇更林.素雞的製作[J].河北農業科技,1996(02):34-35.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