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洋「減塑」 「深藍之境·重塑未來」公益活動開啟

2020-12-19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11月28日晚,一場因海而來的盛宴——「深藍之境·重塑未來」公益活動在深圳印力中心啟動。活動旨在為海洋減塑、淨塑、重塑,以宣傳倡導、普及教育、參觀體驗等多種方式號召更多人共同守護海洋環境的「藍色風帆」。

近年來,隨著海洋開發力度的加大,海洋垃圾汙染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800萬塑料被遺棄在海洋,每人每年平均進食約5萬顆塑料顆粒,近700類海洋物種曾進食過塑料或被塑料垃圾纏繞……嚴重的海洋汙染不僅威脅到了海洋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破壞了漁業和旅遊業,更威脅到了人類的生活與健康,保護海洋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的代表羅媛楠女士表示,為了推進全民海洋保護的意識,填補目前國內海洋環境教育課程設計的空缺,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20年啟動了《守護蔚藍》海洋環境教育課程的編寫工作,希望在印力集團、印力公益等多方合作夥伴的支持下,能號召更多熱愛海洋的人們一起行動,守護美麗而珍貴的蔚藍世界。

「我們一直在探索海洋,現在是該關注海洋並進行回饋的時候了,肩負著『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我們不光需要緊跟政府『依法護海』,更要推動全面海洋保護意識,讓更多的人投身進海洋保護的行動當中。」印力集團合伙人竺海群先生呼籲道。

據悉,為了引導公眾將保護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推動海洋減塑、減排工作,印力公益基金會在此次公益活動中將通過印力商業會員系統聯動印力全國100多個商業項目,以「會員積分捐贈形式」號召印力近900萬的會員共同參與到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當中,印力公益將會員捐贈的積分兌換為「公益捐贈費用」(每100積分等於1元人民幣),同時印力公益將根據會員捐贈情況,捐贈與會員捐贈等額公益費用。該筆捐贈將會用於支持海洋環境教育課程的開發設計,以及落地執行,來提升公眾對保護海洋環境的認知度,讓越來越多熱愛海洋的人能通過體驗式、參與式的環境教育走近海洋,並為之行動。

本次活動的公益藝術展「重塑未來」也將同期開展,以「源起-反思-認知-重塑」為線索,展覽現場不僅可以看到由本地藝術家白小刺先生以2017年在深圳海域擱淺的抹香鯨為原型,創作的一比一還原的公共藝術雕塑《鯨鼓》陳列在印力中心中庭,還有包括日本UMMM/KIWI特別以海漂垃圾創作的系列戒指,以及由印度尼西亞藝術家Cempaka以海洋「微塑料」全新創作的《微塑世界|Look Closer》。透過國內外藝術家們所創作的藝術品,一方面是讓公眾能「重視」塑料垃圾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一方面也對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問題提出反思,希望通過展覽能夠重新梳理人、物、海洋、生態間的關係,呼籲共同愛護我們所生存的這顆「蔚藍星球」。

此外,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印力公益基金會以全球問題,打造「錯位(Mis-Place)」展覽,呈現在深圳打撈起的海洋垃圾,用藝術的表現手法,重組海洋與垃圾的元素,呈現垃圾所造成的危害,以此反思人類行為與環境問題的關聯,呼籲垃圾減量和正確垃圾分類,為海洋「減塑」。除了展覽還能體驗公益觀影、海洋教育課堂、戴上AR眼鏡體驗消滅垃圾,更有萬科公益基金會與印力基金會聯合潛愛大鵬發起的海洋垃圾重塑系列手作坊,讓人們用海洋廢棄物創作日常用品,重新發現「垃圾」的價值……

此次「深藍之境·重塑未來」公益活動首次在深愛聽客戶端進行了全程的視頻直播, 有3萬多的網友在線上同步見證了一場因海而來的盛宴。此次活動把人類需要為海洋減塑、淨塑、重塑的理念傳達給了線上線下參與的觀眾, 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加入灣區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的保護,共同推進美麗灣區的建設。

本次活動由印力公益基金會聯合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發起,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供技術支持,深圳廣播官方客戶端深愛聽與深圳廣播生活942承辦。

相關焦點

  • 「深藍之境·重塑未來」公益活動在深圳舉辦
    近日,由印力公益基金會聯合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發起,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供技術支持的「深藍之境·重塑未來」公益活動在深圳印力中心盛大啟動,為海洋減塑、淨塑、重塑,以宣傳倡導、普及教育、參觀體驗等多種方式號召更多人共同守護海洋環境的「藍色風帆」在此打開。
  • 加速減塑,我有行動 《塑料海洋》公益觀影活動落幕
    8月18日下午15:00,《塑料海洋》全國觀影活動來到了合肥!合肥的家長和小朋友們積極參與,一同觀影。本次活動由綠跡環保、悅·書房林間書舍、零廢棄聯盟、GoZeroWaste、合肥薇影聯盟主辦由萬家熱線提供媒體支持和無鏡深藍的影片提供。
  • "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北海站開展"減塑"公益活動-廣西新聞網
    組委會供圖廣西新聞網北海12月15日訊(通訊員關安婷 覃才倍)12月13日-14日,2019「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北海站引入「愛護我們的海洋——帆船加速 行動減塑」的理念,公益系列活動順利展開。其主題活動圍繞在賽事中通過對船員零廢棄培訓、賽事減塑設計、海洋環保互動課堂、垃圾分類小遊戲、無塑生活展、百名小學生手提布袋主題繪畫大賽「我們的海洋」、清潔沙灘等行動等環節,提升公眾對「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行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提煉比賽「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同國際大賽接軌。
  • 全新公益 x 張雲雷 | 淨塑大海 重塑未來
    我們正在破壞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生物正面臨著巨大威脅並正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作為書寫未來的年輕人,我們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將書寫成為我們居住的這顆蔚藍星球的未來在2019年年底,全新娛樂全新公益啟航,攜手同樣熱衷於海洋公益保護的青年相聲演員張雲雷,在公益夥伴們的陪伴和指導下一同前往澳大利亞大堡礁,探訪先進的海洋減塑與保護知識。
  • 減塑公益宣傳月開啟——共同參與「減塑」行動 共建綠色美好生活
    「是時候讓我們拿出真正的減塑行動了!」「白色汙染」讓人揪心,減塑動畫短視頻裡的這句話讓李先生很想加入減塑行動中,「更想把視頻錄下來回家給6歲的寶寶看,全家一起做減塑達人」。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這部短視頻在2分鐘的時間裡,不僅講述了塑料汙染的現狀和國家相關限塑規定,還為公眾如何參與「減塑」行動提供了選擇方案。
  • 「地球一小時」 減塑我做起
    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十年,也是華潤萬家參與該公益活動的第十年。2018年「地球一小時」將攜手政府、企業、高校等合作夥伴,以「開啟我的60+生活」為主題,共同倡導和推動社會踐行60+生活方式。華潤萬家今年也將以「2018地球一小時推廣合作夥伴」的角色參與該公益活動。
  • 減塑日 一起來做「少塑派」——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 呼籲消費者...
    11月28日,為積極響應政府對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呼籲消費者共同加入到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行動中。同時,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個城市率先上市環保包裝,包括紙吸管、紙袋,以及生物降解塑膠袋,2020年底,中國內地所有必勝客餐廳將停止使用塑料吸管。
  • 地球一小時 開啟我們的60+生活減塑行動
    星辰在線3月27日訊(通訊員 董勁)「地球一小時」是由WWF發起,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行動,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0年。3月25日,天心區新開鋪街道新天社區和轄區萬科紫臺物業一起開展「地球一小時,開啟我們的60+生活減塑行動」。
  • 減塑日,一起來做「少塑派」
    三湘都市報11月28日訊(通訊員 張俊輝 記者 黃京)11月28日是全國第十四個「減塑日」。為積極響應政府對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必勝客發起減塑倡議,呼籲消費者共同加入到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行動中。與此同時,全國36個城市的餐廳將把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預計一年可節省約9000萬個塑膠袋和7000萬支塑料吸管,相當於每年約減少1000多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眾所周知,塑料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土壤、海洋、生物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 9月「減塑」公益宣傳月火熱啟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導 9月「減塑」公益宣傳月火熱啟動,商場、超市、書店、餐飲店、公交地鐵各有妙招,號召公眾加入「減塑」行動,變身綠色達人。近日,在北京多家商場、超市中,一組「我是減塑行動派」的公益海報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即使我們應對「白色汙染」的中國方案已經有了整體部署,但是作為公眾來講,哪些塑料製品還可以繼續使用,哪些不能使用以及禁限後有哪些替代品等問題並不了解,對於如何加入「減塑」行動也無從下手。「拿上布袋子,提起菜籃子,合理點餐少打包,選擇外賣無餐具。」
  • 創全球獨家「深藍之境」,只因愛上海底那一抹藍
    他們永遠對現狀不滿,永遠對未來擁有無限渴望。在喧鬧的凡塵中,也有一塊獨屬自己的聖地,用來安放靈魂。心之所往,即是歡暢。在潛水時,他們堅定了信仰——敬畏海洋,敬畏自然。在工作中,他們敬畏肩上的每一份責任,敬畏每一次開發研究,敬畏每一位客戶的需求。常懷敬畏,自然而然會走在自己應該走的道路上。
  • 「減塑」不減速,海洋更健康
    此次活動以「健康∙你∙我∙海洋」為主題,由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和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建設綠色供應鏈,優先採購MSC認證的野生捕撈海產品,及推行「減塑」包裝,向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綠色可持續海產品解決方案,深入踐行海洋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 海洋減塑 科學潛水
    海洋減塑 科學潛水 2019-08-19 10:47:21
  • 減塑禁塑我先行!湖南「減塑日」宣傳活動舉行
    湖南「減塑日」宣傳活動舉行 「綠色循環新時尚,減塑禁塑我先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8日訊(記者 曹嫻)在全國第十四個「減塑日」到來之際,以「美麗中國·青春行動 綠色循環新時尚,減塑禁塑我先行」為主題的「減塑日」宣傳活動今天在長沙萬達廣場舉行
  • "減塑等於保護海洋,我們需要你加入"《海灘垃圾品牌監測報告(2017...
    4月17日,「福特汽車環保獎」組委會攜手曾經兩次獲得「福特汽車環保獎」的獲獎組織——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下簡稱「仁渡」)在北京聯合發布《海灘垃圾品牌監測報告(2017)》。
  • 鬥魚主播熱衷公益 呼籲「把呼吸還給海洋」
    6月8日至15日,鬥魚直播攜手仁渡海洋等機構,共同發起「把呼吸還給海洋」行動,呼籲大家保護海洋,開啟減塑生活。鬥魚主播炸毛張、夢醒和高冷知性暖心囧和志願者們一起,分別在上海、深圳的海灘上撿拾垃圾,還將垃圾的種類、重量等內容做了詳細的數據記錄。這些數據最終都會交給仁渡海洋,供其進行後續分析。
  • 「減塑」行動 從我做起
    18日是全國首個「零廢棄日」,當天下午4點,由市環保局、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市群團中心)、雅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生態雅安,天府之肺——垃圾分類,加速減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行動」主題公益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號召市民爭當減塑行動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
  • 環保組織籲海洋垃圾所涉品牌減塑 專家:不能靠自律
    2018年,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下稱「仁渡海洋」)志願者在中國海岸線上的24個沙灘撿了71197件垃圾,多為不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其中2504件尚可辨別出「品牌」,共涉及數百個品牌。其中221件垃圾涉及康師傅,數量排在榜首,其後是娃哈哈、怡寶、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統一、伊利、旺旺、景田、蒙牛等品牌。
  • 京東「青流計劃」助力WWF倡議:加入減塑行動,開啟60+生活
    原標題:「地球一小時」中國十周年,京東物流「青流計劃」助力WWF共同倡議:加入減塑行動,開啟你的60+生活3月24日晚8:30,2018地球一小時啟動,這是地球一小時活動在中國落地的第十年。這種環保理念的社會倡導包括減少塑料、綠色消費、減少一次性用品、綠色出行、資源循環利用等5個領域的可持續生活方式,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倡導人們為了共同的藍色未來,加入到60+生活方式中來。
  • 「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十周年,今年呼籲公眾「減塑」
    通過具有視覺性象徵意義的熄燈儀式,向公眾傳達應對環境問題的重要性,號召和激勵更多的個人、企業、社會組織、政府等社會各界採取環保行動,從減少塑料、減少一次性日用品、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利用5個方面做起,開啟「60+」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