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堅果易發生異物嗆咳,知道這些你才能有備無患

2020-12-21 年糕媽媽

(Arley 作品)

天冷了,最忙的地方是哪裡?兒科醫院的急診室。除了感冒發燒來掛急診的,最讓兒科醫生們無奈的,是各種本應避免的意外——因為給孩子吃堅果而發生的異物嗆咳,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變成悲劇。

昨天晚上,年糕媽媽顧問團的兒科醫生,轉給我們同行的朋友圈,希望提醒家長——

秋冬季節各種炒貨、堅果上市了,一直到過年都是消費旺季,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這裡面藏著太多安全隱患:從會爬開始,好奇的寶寶就喜歡抓到什麼都放到嘴裡咬一咬;就算到了3、4歲,也經常看到孩子們把東西放到嘴裡咬著玩、或者拿著零食邊玩邊吃。

因為誤吞或誤吸異物引起嚴重後果的事情,幾乎每年都有——

2017年10月,山東德州一名3歲的男孩被桃子塊卡住喉嚨。

2017年9月,重慶一小孩玩耍時誤食一枚硬幣,被卡住喉嚨,情況危急。

2016年1月,貴陽一8個月大嬰兒玩耍時吞下花生米,被卡在喉嚨處,臉色變青,呼吸困難。

2014年12月,浙江一名王女士切了一小片西瓜給一歲的兒子吃。兒子嗆到了,拼命咳嗽,吐出小塊瓜瓤。沒想到喉嚨裡還卡著一粒瓜籽,差點釀成大禍。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一旦發生,寶寶就像走了一回鬼門關,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家長們真的該長點心,不要等意外發生再後悔,首先是警鐘長鳴、做好預防。

下面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預防措施。做好這些,就能極大程度降低寶寶吞入異物的可能性。

不要給四歲以下的寶寶吃堅硬、光滑,並且需要徹底咀嚼的食物。這個階段的孩子還無法充分地咀嚼食物,堅果、硬糖、圓球巧克力、脆脆的大塊食物都有一定隱患,給孩子吃的時候最好先切成直徑不超過1釐米小塊或搗碎。

當孩子吃飯時,不要讓孩子嬉笑玩鬧。坐在餐椅上進食、不要邊吃邊玩,這不僅是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也能降低異物嗆咳的危險。

保證孩子觸手可及之處,不要有那些容易引起窒息的小玩意兒(如安全別針、硬幣、磁鐵、紐扣電池、筆帽等)。給孩子準備的小玩具,先要仔細查看是否有容易脫落的小零件。

無論在自己家還是去別人家做客,葡萄、堅果這些東西都要多留個心眼,替孩子把把關。

雖然千關照萬囑咐,但熊孩子下一步會做什麼,有時真的難以預料。萬一孩子不小心誤吞,父母該如何處理呢?

一般來說,如果顆粒夠小,孩子吞下去也沒什麼大礙,異物通常都會順利通過腸道,最終排出。家長可以留心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的表現,以及他的排出物中有沒有吞下的異物。

但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就趕緊帶孩子去看醫生吧!

吞下的物體很尖銳。就算孩子沒啥反應,也應該去醫院拍片檢查異物的位置。

吞下了紐扣電池、硬幣或其他危險的東西。它們可能會腐蝕孩子的食道。

孩子出現了持續性咳嗽、作嘔、喘息、過度流口水、拒絕進食、發燒等症狀。

萬一孩子因為吞咽異物卡住了,父母別一著急就試圖用手幫他摳出來。這樣做可能會導致異物滑入氣管,造成更大的傷害。

異物梗塞會引起窒息,缺氧時間越長,對孩子造成永久性損傷的機率也會更大。所以學會必要的急救知識、為孩子爭取寶貴時間非常重要。

「海姆立克急救法」 是美國一位外科醫生反覆研究、多次實驗發明的簡單有效的急救方式。它,為了守護孩子健康,爸爸媽媽一定要認真學起來——

大孩子急救圖

操作方法:救護者站在孩子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嬰幼兒急救圖示

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託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如果異物沒有吐出,再將孩子翻轉過來,雙腿分開夾在成人手臂間,用食指和中指,在乳頭連線的下方的位置快速連續按壓五下。

異物梗塞引發的不幸年年都有,作為家長真是一刻都馬虎不得。畢竟家中有了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怎麼小心都不為過。孩子健康平安的成長,本來就是天大的事呀!

參考資料:《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AAFP、parents、Baby Center等網站。

相關焦點

  • 寶寶嗆咳容易發生窒息,媽媽快速做這幾個動作能救命!
    嗆咳是寶寶發生危險的高危地帶,也是嬰幼兒間最常出現的問題。每年都有很多嬰兒因為被嗆到之後,搶救不及時而出現危險。因為在看到孩子被嗆到的時候,媽媽們很容易陷入慌亂和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去進行急救,還耽誤了搶救時機。
  • 寶寶嗆咳可致窒息或死亡!圖解1分鐘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易導致窒息食物排行榜很多稀鬆平常的食物在成人的眼裡也許並沒有任何危險性,但對於吞咽能力、食管和氣管都沒有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很容易不慎堵塞氣道而引起窒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些食物會危害寶寶的生命。NO.2 堅果類堅果類的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松仁等)體積不但較小,還過于堅硬,往往寶寶在還沒有咀嚼後可能就吞咽下去了,堅硬的食物不但容易戳傷喉嚨,也可能不慎進入氣管,嚴重時導致窒息。
  • 幼兒春節期間慎吃堅果 易引發窒息的10大黑名單
    春節期間,很多家庭都準備了不少乾貨,有些家長喜歡用這些東西引逗孩子,或者孩子趁家長不注意時可能會偷吃,殊不知這些堅果並不適合小小孩食用。案例2:2013年1月5日,安徽3歲的留守女童吃蠶豆時被噎到,最終搶救無效窒息死亡。案例3:2012年6月23日,溫州6個月大寶寶吃磨牙棒突然噎住窒息身亡。還有更多沒有列舉出來的案例,觸目驚心的案例背後,是家屬們的悔恨和淚水。春節到了,家長們一定要警惕,不要讓小寶寶吃堅果,更要阻止親戚朋友們的「有愛」餵食。
  • 這些寶寶飲食禁忌你知道嗎?
    或許看看這兩個新聞,你對鹽的認識就會發生改觀了:18個月大的寶寶輔食加鹽,導致高血鈉症死亡山東一位媽媽總覺得自己8個月的寶寶手腳缺乏力氣,和鄰居聊到這個問題時,鄰居說要給寶寶吃鹽才能長力氣,於是這位媽媽開始在寶寶的輔食裡面添加鹽,沒想到寶寶因鹽分攝入過多,導致高血鈉症引發脫水窒息死亡。
  • 10個月大雙胞胎女嬰吃羊肉突發氣道阻塞,急救知識有備無患!
    家住新疆昌吉市的耿女士,在家人聚餐吃烤羊腿時,因為10個月大的雙胞胎女兒鬧著要吃,她就給寶寶們為了點弄碎的烤羊肉。沒想到,很快兩個孩子出現異常的反應。往上翻白眼,往外乾嘔,還有特別嗜睡的現象!嚇壞的耿女士馬上給孩子們催吐,可吐完了寶寶窒息的表現還沒消失,一家人這才抱起孩子往醫院跑。用最短時間到了醫院,孩子在車上甚至已經沒有了呼吸!
  • 寶寶誤食果凍後窒息死亡,如何防止寶寶口吞異物?
    近日,繼徐州一名2月齡女嬰手指被髮絲纏繞、險遭壞死之後,微博上又有一則被廣泛關注的消息直指寶寶安全。圖片上這些物件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它們之所以被擺放到這裡,是因為它們全部來自寶寶的食道!Ø 「海綿寶寶」等遇水即脹的水玩具,這些看似透明如彈珠大小的「水寶寶玩具」,可在消化道膨脹至兵乓球樣大小,而且這些水寶寶主要成分為聚丙烯酸鈉、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商家為了節約成本,還會在水寶寶中添加了工業色素,寶寶誤吞了這類物件後會對腸道造成極大危害
  • 三歲以下,寶寶吃這些東西有風險,很多家長卻不以為然
    看到朋友給1歲多的女兒吃瓜子,我告訴她這麼小的孩子不能吃整粒的瓜子,容易嗆咳,可朋友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經常給孩子吃,沒事的。我想和我朋友這種態度的家長不少,認為大人在一邊給孩子吃點瓜子這樣的堅果沒問題。
  • 禁止寶寶吃堅果零食?醫生:那是不可能的,但這些注意事項要做到
    前陣子和外婆通電話,老人家忙著囤過年的零食堅果,三言兩語就打發小南了。嗯,以堅果為代表的零食,向來是寒假(尤其是春節)的標配,家家戶戶都會買一些自家吃以及招待客人,小傢伙們也三番兩次把小爪子伸過去了。當寶寶吃堅果時,一定一定要有人看著。香噴噴的瓜子花生們,對寶寶的誘惑力實在太大啦。這可不是他們那點兒小牙齒能咬碎的。3歲內的小寶寶,牙齒還在努力刷存在感,喉頭的保護性反射也不健全,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溜到寶寶的呼吸道裡去,這就是爸媽和我們醫生聞之變色的異物卡喉。
  • 寶寶多大可以吃堅果?不當的食用堅果可能會致命,你該怎麼辦?
    我們在新聞上偶爾會見到某某小孩因為不當食用堅果,會造成窒息死亡。最大的有十幾歲的小孩,因為吃花生卡在氣管處,家長沒有正確的處理,造成孩子死亡的,看到這些新聞,你有何感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多大可以吃堅果?吃堅果的時候我們該讓寶寶如何的食用呢?
  • 家長必讀:千萬別給寶寶吃堅果
    家長千萬別給寶寶吃堅果  每年過年期間都是兒童呼吸道異物的高發期,5歲以下是高發年齡段,80%以上卡入呼吸道的都是堅果類。嬰幼兒咀嚼能力差、咽反射保護功能不健全,要避免給嬰幼兒餵食堅果。  專家表示,支氣管異物以3歲以下兒童多見,佔70%左右,有的是在孩子被餵食堅果時,由於牙齒發育不全、喉的保護反射功能不健全,未嚼爛的堅果嗆入氣道;有的是孩子嘴裡含著東西玩耍,突然腳下絆倒、被人拍了一下等受到驚嚇或用力易導致誤吸
  • 6歲男童吃麵包身亡,好心分享食物太危險?危險的是氣管異物堵塞
    或者是把食物給孩子家長,讓家長做決定是否給孩子吃。在這個事件中,安全隱患最主要的不是店員好心給顧客孩子麵包,而是氣管異物堵塞。什麼情況下易發生氣道異物堵塞呢?對於氣道異物阻塞,防範是關鍵,注意以下4點預防此類危險發生。1、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要避免給其餵食易發生危險的食物。堅果類、糖塊、果凍等,儘量避免給3歲以下的寶寶食用。不要給自己家孩子吃,也不要給別人家孩子分享。
  • 小兒吃板慄導致嗆咳,專家提醒:孩子吃東西時不要玩鬧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張昱 戴宇菲 記者 梅書華)板慄剛上市,不少人買了嘗鮮,卻也有人因為吃板慄不慎,進了醫院。近日,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兒科收治了一名16個月大的孩子,原因是氣道吸入異物——一小塊碎板慄。醫務人員緊急實施手術,將其取出。
  • 1.7釐米的魚刺穿過伢兒食管 醫生:堅果上市了務必小心氣管異物!
    平均每年救治500起氣管異物患兒氣管異物易發生於1-3周歲寶寶在浙大兒院耳鼻咽喉科醫生辦公室,主治醫師劉佳拿出了一個收納盒。瓜子、花生、毛豆、玩具槍的子彈、橡皮筋……裡面的東西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而這些全都是從孩子體內取出的異物。「醫院平均每年要救治近500起氣管異物的患兒,最多的一天接診了10名患兒,像鼻內耳內異物幾乎每天急診都有。」劉醫師說。劉醫師介紹,氣管異物多發生於1-3周歲兒童,1周歲最常見。
  • 寶寶不小心吞下異物怎麼辦?這些應急知識快學起來
    人民網11月25日06:45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生活中除了會遇到寶寶常見的咽喉疾病,無論怎樣小心翼翼還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小意外,父母要掌握這些常見問題的應對方法,守住寶寶的健康和安全。1、咽異物當患兒有明確進食魚骨、堅果、雞骨等尖銳食物後出現咽痛、咽異物感,較小患兒有流口水、拒奶等表現時,要高度懷疑咽異物的可能。一旦發現異物,喝醋及咽饅頭、米飯並不是好的辦法,在吞咽運動擠壓下異物反倒有可能卡得更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寶寶吃東西嗆住了,首要步驟做不好會窒息,急救方法家長要牢記
    許多媽媽都表示生娃前,從不知道自己可以掌握多項技能,連跨各種行業,上至廚師下至保姆,還身懷各種護理急救技能。這都是由於寶寶太弱小,一點小小的不注意可能就會傷害到他,連最平常的餵奶吃飯,都要小心避免嗆住寶寶,因為一旦寶寶吃東西嗆住了,首要步驟做不好會有窒息的風險,急救方法家長要牢記。
  • 1歲內寶寶堅決不能吃的食物,你知道幾種?最後一個出乎意料!
    自從有了寶寶,食物安全和輔食禁忌就成了家長的重點關注話題。年輕一代的寶媽奶爸和爺爺奶奶因為孩子輔食問題,更是每天battle無數回合。那麼,對於1歲以內的小寶寶,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鹽不能吃,還有哪些不能吃?萬一孩子不小心吃了會產生什麼後果?小康君一次給你講清楚!
  • 小小花生米「鎖喉」 3天3個孩子急救 醫生:3歲以下少吃堅果類食物
    他媽媽回憶,3月3日,她在給孩子餵食蝦仁時,孩子忽然哭鬧起來,而且出現嗆咳,伴氣促等症狀。「當時我們以為是蝦仁把孩子嗆了,趕緊把他送往當地醫院,到醫院時,孩子已經面色青紫,昏迷了。」一旁的孩子奶奶心疼地回憶。隨後,經過當地醫院急救,孩子面色才稍好轉,但仍然氣促明顯,於是又緊急轉診到福州兒童醫院。令家長們意外的是,經過氣管鏡取異物,取出的並不是蝦仁,而是花生。
  • 如何給孩子正確的補充堅果類食物?
    堅果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比如核桃、葵花籽、南瓜子、花生等等,很多家長也認為堅果是非常好的一種食物,聽說富含很多營養,在寶寶能吃輔食以後就迫不及待地琢磨著給寶寶吃,那我們就先來看下到底堅果有多大的營養魅力,讓家長們折服呢? 1.食用方便
  • 吃了它再喝水,3歲寶寶停止了呼吸!爸媽一定要注意!
    早上,媽媽餵他吃饅頭,他才吃了兩三口以後,就拼命用手推開媽媽的手,看起來很不舒服。 媽媽覺得可能是太幹了,寶寶吃不下,就拿起水來餵了寶寶幾口。,將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臍上的腹部,用你的身體重量,快速衝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複之直至異物排出。
  • 8個月寶寶氣管被卡住險窒息,家有寶寶,不該餵的東西一定別餵
    自從給寶寶添加輔食後,給孩子吃什麼成了家長們每天操心的事。雖然孩子已經開始添輔食,但因為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相對較差,牙齒也沒有出齊,所以給孩子吃的東西也要慎之又慎,在輔食的添加上也很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