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無錫公安破獲一起假藥案,查獲名為「金杞膠囊」「玉黃丸」的「保健品」,竟是豬飼料加一點降血糖的藥粉,攪拌後裹以膠囊,再包裝製成的。一盒成本不足10元,而銷售人員卻以398元/盒賣出。自2008年起,該「保健品」在全國銷售,涉案值接近10億元。(據新華網)
歲月是把殺豬刀,更是一包肥飼料,摧殘了多少青春年少,讓人深陷時光隧道,傷感著衰老。現在,有唯利是圖者果真把豬飼料變成保健品,人豬同等待遇。不知道大家聽到這「萬萬沒想到」的消息,所有的矯情是否都轉化為憤怒了。
豬飼料與保健品兩種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東西,在利慾薰心心漸黑者的眼裡與行動裡,兩者竟然可以畫等號。把人當豬喂?想想就覺得可怕了,但還真的這樣做了,試問這樣的行徑與禽獸何以異,畜生啊!淨是豬腦殼想出的餿主意。
一盒成本不足10元卻以398元/盒賣出的保健品,這樣誘人的暴利擊潰了多少人的心理防線和法律底線。「如果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鉸首的危險。」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這樣的深刻闡述。
現在雖是歲末寒冬,但想想豬飼料變保健品這樣的奇聞也是心驚膽戰,後背不禁冒汗。試問,這樣的「豬飼料」居然暢銷6年,涉案值近10億元,我數學學不太好,不知道多少糖尿病患者或有保健需求的人上當受騙?原以為保健品,也就是想通過攝入微量元素、礦物質等以達到保保健康之目的,誰會想到吃進自己肚子裡的保健品竟會是有毒有害食品呢?趁你病,不僅要你錢,還要你命。嗚呼悲哉!
保健食品管理、生產流通環節監管職責去哪了?這樣事後諸葛亮的詰問,已無法挽回那些失去的金錢與健康,而「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因此,相應的懲罰要循序進行,而相關的問責、追責更不能「失聯」,別再蹈好了傷疤忘了痛的覆轍。
與此同時,保健食品的一些常識也該多多普及了,擦亮擦亮你的火眼金睛,別再鬧把豬飼料奉為神丹妙藥的笑話了,錢虧了還可以賺回來,身體「保健」保垮了就不一定能再補回來,孰輕孰重、孰大孰小自己掂量掂量吧,一般人我是不告訴你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