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新日料店緊挨著開在國都公寓底商
近兩年,杭州黃金地段商業街屢屢傳出空置率一路走高的消息。然而,中山北路上的商鋪卻在低迷的行情中逆襲,在國都公寓附近短短200米範圍內,就聚集了8家日料店,其中5家是新開店,個別店鋪的房租因此上漲了7成。
200米開了8家日料店地下商鋪租金上漲7成
在杭州吃貨的眼中,中山路絕對是日料一條街,因為這裡有11家日料店,其中8家集中在國都公寓附近200米範圍內,比如瀾、昭彥、和庭旭、稻川、牛道等,其中個別是地下商鋪,即使路人要特別留意才能發現店面,但房租最近卻在飛漲,個別鋪面漲幅高達7成。
開了10多年的昭彥,是中山北路上的老店,這幾天門口豎著招聘洗碗工、學徒的牌子,位於地下的門面上掛著「日本豚骨拉麵」的招牌。半年前,這裡是一家酒吧,只在夜間營業。為何酒吧轉型成了白天營業的日料店?店主說,因為租金漲了7成,不得不白天開門。
「這裡的日料店很多,來自蕭山、下沙等地日企的日本人經常過來吃飯,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商業街,加上隔壁店轉過幾次,租金就上調了。」昭彥店主說,在這裡開店10多年,租金還算穩定,但最近這次漲得太多,不得不轉型白天經營。
緊挨著昭彥新開了兩家日料店,一家主打壽司,一家主打烤串,壽司店的老闆說,他在北京、天津做了15年日料生意,2014年來到杭州,投資其他生意不見成效,於是來這條街重操舊業,「這裡房租正常價格應該在每年13萬元到15萬元之間,但我們這間租金要20萬元,主要是來這裡開店的人多了,房東敢漲價。」不過他也表示,隨著日料店扎堆開在這條街上,聞訊趕來的食客也會更多。
專家:
避免業態單一造成消費疲勞
與周圍其他店相比,中山北路上的日料店轉手率要低一些,因此能找出不少經營穩定的老店。比如這些天正在裝修的稻川,雖然也是一家地下商鋪,但因口味地道,經常能在店裡遇到用餐的日本人。
「常聽店員用日語服務,上班日中午,從附近寫字樓過來吃飯的白領有不少。」王小姐說。經營一家日料店的成本並不低,以新店舞麥為例,該店雖然只有40平方米大小,配備4-5名店員,分別主理刺身、炸物、主食等,聘請一位較好的日料師月薪都要萬元以上,不少老店不惜高價聘請日籍料理師主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留一席之地。
商業地產專家謝成龍表示,從消費心理和行為分析,商鋪要儘量避免單一品類,因為這樣容易造成消費疲勞。目前,杭州的商圈概念業已模糊化,每個區域都有商業中心,如果要投資商鋪,不妨遵循以下幾個要點,「第一類是靠近購物中心的商鋪,第二類是大型社區附近,第三類是寫字樓聚集的區域。如果年收益回報率有5%-6%,就可以考慮投資。」謝成龍解釋,以中山北路為例,不少日料店規模較小,客單價較高,周邊寫字樓和住宅區的消費群體比較多,但也要警惕消費疲勞。
(來源:都市快報)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