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興牧殿,學習更多養殖技術知識!!!
在肉雞和蛋雞規模化飼養的情況不是很常見,而散養土雞中經常會遇見多隻雞攻擊另一隻雞的情況,使人摸不著頭腦,今天獸醫將從生理和實踐為您揭秘不解之謎,主要分為3種情況。
第一、生理作用。
雞群在散養狀態下,養殖戶為了省事,很多都不會將公母分開進行飼養,而是混合飼養。那麼隨著雞群日齡增大,雞群體成熟和性成熟逐漸發育完全。在此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幾個供給去踩踏一隻母雞,爭取交配的權利。導致整個雞群中母雞背部羽毛減少或掉落,在嚴重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引起踩踏致死。
解決辦法:由於雞群中公雞和母雞的生理期時間不一,個頭大小不等,很容易出現踩踏的情況。所以@興牧殿建議將公雞和母雞進行分群飼養,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降低踩踏甚至致死的情況,也有利於合理規劃出欄時間。
第二、疾病原因。
不管是蛋雞、肉雞還是土雞,都對紅色的東西非常敏感。當雞患有某些疾病,比如大腸桿菌、腸炎、痛風、法氏囊等病症時,有可能會造成脫肛,甚至會出現自啄肛門的現象,甚至啄出血,而其他的雞群看到出血之後,就會群起攻之,嚴重者可導致被啄的雞失血死亡。
解決辦法:先把病雞或傷雞挑出來單獨飼養,使用紫藥水消毒並使用消炎藥,防治繼發感染。另外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補充營養物質或者全群針對性的治療疾病,避免雞群踩踏致死。
第三:霸王主權。
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會具有領地意識、領海意識和領空意識。而公雞在逐漸長大到性成熟以後就會因為配偶和領域問題,經常打架鬥毆,爭權奪勢。特別是雞群中出現大小不均,個頭不一,大雞經常會欺負小雞,很有可能被大雞啄傷、踩踏致死。
解決辦法:在飼養過程中,儘量遵循「全進全出」的原則,大小、公母分群飼養,避免體質較弱或個頭較小的雞,與體質較強的個頭較大的雞一起飼養。
作者:興牧殿,09級畜牧獸醫,執業獸醫師。
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您有沒有遇見過這樣攻擊的場面呢?歡迎發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