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餘畝!巢湖最大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

2021-01-09 安徽網

新聞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巢湖發布微信消息,位於小聯圩村委會埠李自然村、佔地面積230餘畝的中垾鎮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據悉,這是巢湖市目前最大的番茄基地。

在剛剛投入使用的第二代番茄大棚裡,有著20多年番茄種植經驗的張克成,正和家人忙著給番茄人工授粉。張克成之前自建了十多個番茄大棚,今年村裡新建新型大棚,他又租賃了11個大棚,目前大棚裡番茄長勢良好。

中垾鎮番茄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番茄近6萬噸,先後榮獲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三項國家級金字招牌。近年來,中垾鎮採取「政府指導、合作社運作、種植戶租賃」的方式,投資800萬元新建鋼架大棚80個,佔地面積238畝,目前已全部租賃給種植戶,並且已陸續栽種番茄。

據中垾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通過深入貫徹實施「一抓雙促」,打造中垾鎮特色農產品「中垾番茄」品牌,提高埠李自然村低產田效益,打造旅遊、採摘、觀光示範點。

該基地建成後,不僅增加集體收入,同時也能吸納農村剩餘勞力務工就業,增加勞務收入,還將進一步與電子商務、休閒旅遊、健康養生、脫貧攻堅等跨界融合,將「中垾番茄」金字招牌的市場效應更好地釋放。(馬豐成 文/圖)

相關焦點

  • 巢湖最大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
    1月7日上午,從巢湖市中垾鎮傳來好消息,佔地面積230餘畝的中垾鎮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目前基地內的道路也已接近尾聲。據悉,這也是巢湖目前最大的番茄基地。    該番茄基地位於巢湖市中垾鎮小聯圩村委會埠李自然村。在剛剛投入使用的第二代番茄大棚裡,有著20多年番茄種植經驗的張克成,正和家人在忙著給番茄人工授粉。
  • 全國最大優質西紅柿基地將在南樂縣建成
    近日,南樂縣傳來好消息,該縣與河南農業大學深度合作開展的西紅柿小鎮項目,已於日前舉行開工儀式,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西紅柿科研、生產基地。3月23日,筆者在南樂縣張果屯鎮馬莊村的西紅柿小鎮一期項目基地看到,500餘畝的土地上,挖掘機正在來回「走動」壓實基礎,工人正在緊張進行「六通一平」工作。
  • 年產5000噸蜂蜜果酒標準化生產基地即將在陽城建成投產
    山西皇城相府酒業有限公司即將建成投產的蜂蜜果酒標準化生產基地,源於傳統蜂業,又高於傳統蜂業。繼承現有技術,又開拓新型方向。項目落成後,年產能可達到5000噸,將成為目前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同類酒品生產基地。
  • 慶元建成全國最大的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
    慶元建成全國最大的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7日 15:00:2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慶元縣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並於日前通過浙江省農業廳專家驗收。
  • 一四三團建成全疆最大的北繁南種蔬菜種子生產基地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1日電    10月31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一四三團紫泥泉藏族職工鐵忠科,組織了10餘人在脫粒收穫的生菜種子。鐵忠科今年種植的75畝生菜種子,經科學管理喜獲豐收,單產67公斤,總產5025公斤。
  • 全州建成全國最大幹米粉生產基地
    5月12日,全州縣食品加工產業園內,該縣最大的幹米粉生產企業聖鑫食品有限公司正在進行設備調試。本月底,這個年產15萬噸幹米粉的企業即將建成投產。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探索創建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生產模式。
  • 巢湖添超萬畝安徽最大田園綜合體 集休閒娛樂旅遊多功能於一體
    田園綜合體雛形初現浮槎山坐落於巢湖之北與肥東交界處,山上,37500畝水源涵養林鬱鬱蔥蔥,覆山蓋嶺;山下,800畝尖山湖碧波蕩漾,湖清水淨。尖山湖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位於廟崗鄉境內,面積800畝,盛產各種水產品,如魚、蝦、蟹、螺螄、貝、甲魚等以及多種水生經濟植物,水產品當中更是不乏珍品,如被譽為巢湖「三珍」的銀魚、白米蝦、中華絨螯蟹。
  • 閩西漳平建成大陸最大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
    新華網福州5月15日電(記者姚均芳)福建漳平市永福鎮由於氣候和海拔條件適宜種植高山茶樹,目前已經吸引30家臺資高山茶企業落戶,成為祖國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產基地。     位於閩西的漳平市於今年2月27日經批准設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中共漳平市委書記林興祿介紹說,目前落戶創業園的臺資企業共有36家,涉及臺商投資個體300多人。
  • 內蒙古巴彥淖爾建成全國最大的脫水蔬菜生產基地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日電(記者 張玥 王春燕)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已建成全國最大的脫水蔬菜生產基地,僅青紅椒一項每年就為河套農民創收3億多元。    眼下正值秋收季節,八百裡河套地區一片繁忙景象,脫水蔬菜基地的青紅椒堆積如山,幾十家脫水菜加工廠機器轟鳴,到處是紅紅火火的生產場面。
  • 嵐縣建成10萬畝綠色標準化馬鈴薯生產基地
    近日,從農業部傳來好消息,嵐縣10萬畝綠色標準化馬鈴薯生產基地成功通過驗收,這也標誌著該縣馬鈴薯在成功取得「嵐縣馬鈴薯」
  • 河北廣平2000畝種植 成北方最大臺灣水果生產基地
    日前,投資8000萬元,利用三年時間,發展2000畝熱帶水果的北方最大臺灣水果生產基地,在廣平縣十里舖鄉開工建設。   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政策的放寬,大量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南方地區。經協商雙方達成利用三年時間,在該鄉發展2000畝臺灣水果種植基地的協議。具體實施辦法是由十里舖鄉負責以每畝土地80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中返租土地2000畝,並負責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達到「三通一平」。投資方負責日光溫室的建設、臺灣水果品種的引進、種植和管理技術的培訓以及臺灣水果的經營。在日光溫室建設和臺灣水果種植上,優先聘用返租土地的農民當工人,工資按月工資計算,工資標準不低於該縣工人的平均工資。
  • 國內最大柑橘果膠研發生產基地在濉溪建成投產
    日前,國內最大柑橘果膠研發生產基地—— — 安徽金楓果膠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高標準純果膠項目在濉溪開發區建成投產。這是國內最大的以檸檬皮、柑桔皮為原料的果膠生產企業。  安徽金楓果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產和科研為一體的科技型民營企業,由浙商自然人投資創立。該項目佔地150畝、總投資6000萬元。
  • 溧水建成全國最大黑莓基地
    驅車繞道山區小路後發現,其實白馬鎮的黑莓不只在石頭寨村,其他8個行政村也普遍扦插上了品種不一的黑莓,連片的黑莓面積達2.3萬畝,白馬黑莓園已在茁壯的成長中升級為全國最大的黑莓基地。  黑莓原產北美,屬薔薇科懸鉤子屬中的藤本植物,常食有延年益壽、輕身駐顏的神奇功效。
  • 全國最大蟲草花工廠化生產基地建成投產!
    四川琪英菌業有限公司自2012年入駐我縣現代農業示範區以來,琪英菌業先後建成一、二、三期項目,日生產杏鮑菇120噸,年產量4.2萬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23個省市,實現年產值2.6億元,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單體杏鮑菇工廠化生產企業,更是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標兵和名片
  • 四年建成西南最大鴕鳥養殖基地
    4年奮鬥  建成西南最大鴕鳥基地  松樹環繞的小山坡,空氣格外清新。鋼絲網和楠竹圍就的養殖場內,千餘只鴕鳥或悠閒覓食,或追逐嬉戲,它們並不怕人,看見有人來,反而會迎面過來好奇張望。  這就是仲志偉創辦的鴕鳥養殖基地,坐落在三臺縣老馬鄉五裡梁的一片山坡上。
  • 全州建成全國最大幹米粉生產基地 年產能達33萬噸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王春楠 唐宏 文小靜 編輯:韋仲達 米粉年產能達33萬噸、產值超15億元全州建成全國最大幹米粉生產基地
  • 國內最大鹿茸菇生產基地在鎮建成
    本報訊 近日,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傳喜訊:他們從日本引進栽培的新品種食用菌菇——鹿茸菇已實現規模化栽培、工廠化生產。在去年融資2500萬元上馬了這一新項目後,已經可以達到日產20噸鹿茸菇的生產能力,可謂一舉建成國內最大的鹿茸菇生產基地。  記者看到,瓶栽溫控技術產出的鹿茸菇高約數釐米至10餘釐米,狀如鹿角。
  • 巢湖半島蓄勢而飛 :打造智慧型健康養老產業基地
    巢湖市圍繞「巢湖半島·生命綠洲」定位,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在此聚力打造全國知名的智慧型健康養老產業基地和世界級大湖慢生活體驗區、山水觀光與田園旅遊度假基地。謀劃定位:打造全國知名的智慧型健康養老產業基地「順勢而謀,乘勢而上——搶抓省級政務中心南移機遇,深入推進『調轉促』,著力打造巢湖半島國際健康產業城,以建成『承接合肥主城區功能產業輻射的重要平臺』,打造『靚麗的明珠之城先行啟動區』為目標,迎接巢湖發展之戰的春天。」
  • 紅紅火火遍小鎮 全國最大優質西紅柿基地將在南樂縣建成
    記者3月24日獲悉,南樂縣與河南農業大學攜手打造的西紅柿小鎮近日開工,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西紅柿科研、生產基地。在南樂縣張果屯鎮馬莊村的西紅柿小鎮一期項目基地,500餘畝的土地上,挖掘機正在來回壓實基礎。緊鄰項目基地是整齊劃一、連綿起伏的一排排溫室大棚,成熟的西紅柿像一串串小燈籠點綴在綠葉間,煞是喜人。
  • 粵東南澳建成中國縣級最大太平洋牡蠣養殖基地
    中新網汕頭十月十一日電 題:粵東南澳建成中國縣級最大太平洋牡蠣養殖基地  作者 許國 吳俊峰  粵東南澳島堅持科技興海戰略,努力開拓太平洋牡蠣養殖新路子,形成了產業化、規範化養殖,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目前,這個只有一點二萬餘戶漁家農戶的海島縣,太平洋牡蠣養殖面積已近三萬畝,成為中國全國縣級最大的太平洋牡蠣養殖基地。